① 盗窃罪的概念是什么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盗窃罪的历史源远流长,富有生命力,且在任何国家均系发案率最高的犯罪,是构成现代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许多国家的刑法将盗窃罪列为财产犯罪之后,我国刑法则将盗窃罪规定在抢劫罪之后,其地位毋庸置疑。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成立盗窃罪,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要件,缺一不可。
首先,盗窃罪的行为对象为他人占有的财物,既包括合法占有,也包括非法占有。
其次,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通过不对人身具有暴力、胁迫等平和手段转移占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盗窃罪并不要求具有秘密性,即盗窃罪可以公开进行。相反,如若认为盗窃只能秘密进行,那么盗窃罪的定罪问题基本上取决于被害人的主观想法与视力好坏,而非客观实际。此外,盗窃罪的秘密性原理要求,让盗窃罪置和抢劫罪、抢夺罪对立排斥之地位,使得抢劫罪、抢夺罪无法包容评价为盗窃罪,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再次,从主观方面来看,要求认识到财物的“数额较大”,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自己所有的财物,明知处于他人合法占有的状态而窃取的,构成盗窃罪。
② 偷盗钱数多少构成偷盗罪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治安形势的不同,构成盗窃罪立案起点也存在差异,不完全相同。依据法律法规,盗窃公私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为1000元至3000。构成盗窃罪不止和盗窃数额有关,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数额未达到规定数额,也可能涉嫌盗窃罪。
③ 盗窃什么构成盗窃罪
法律分析: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的财产。对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④ 职务侵占如何审计
虽说企业高管职务侵占罪的内部审计工作极其难做,较普通企业员工的职务侵占罪审计分析,企业高管的权力缺乏监督,在犯罪过程中很容易越过内部控制,再加上企业高管在公司外部和内部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即使受到了法律追究,他们还能力求轻判或无罪释放。不能否认,企业高管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刻,排除万难,是企业的功臣。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自身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力内部审计监督,才会越来越贪直至败露。这些经济犯罪的主体,都是高智商操作,手段极其隐蔽复杂。他们深知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的“真空地带”,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许多职务侵占罪在形似合理、合法的业务中悄然进行,如:商品交易、股权买卖、对外投资、合同签订,达到侵占企业财物的目的。同时,利用财产的重新估价、投资失利、坏账损失等方法进行账务处理,达到平账。整个犯罪在会计凭证和账面上很难察觉,给内部审计带来了很大困难。怎样找到企业高管职务侵占罪的审计证据,难道就无法可循了吗?内部审计人员谨记并灵活运用以下方法,对获取企业高管职务侵占罪审计证据的帮助是大大的。
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以小型会议的形式,参与者自由地发表观点并记录下其他参与者的意见,相互交流观点,W激发每位参与者灵感的一个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每位调查人员在对企业高管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会识别出不同的侵占型犯罪的风险因素,将他们以会议的形式组织起来,相互报告自己的发现和调查建议,把各自识别的风险因素整合起来,以避免个人在识别方面能力的不足和风险因素的遗漏。
头脑风暴法包括三个阶段,即头脑风暴前的准备阶段、互相讨论阶段和结果整合阶段。头脑风暴前的准备阶段要求调查人员独自根据舞弊构成的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要素去识别企业中可能存在的犯罪风险因素。相互讨论阶段要求在小型会议中,调查人员把各自识别的犯罪风险因素告诉其他调查人员。然后,每位调查人员在听完其他人的观点后写下自己的新观点,即自己没有识别到的风险因素和有待识别的风险因素,再将新的观点告诉大家。结果整合阶段要求事先设置的专门人员把每位调查人员识别的风险因素和在讨论中激发出来的有待巧别的风险因素迸行整合。然后,在会议中向大家报告整合的结果,并询问大家是否存在整合中遗漏的风险要素和还需要朴充的风险要素,最后结束会议。
二、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是指调査人员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么间和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闽的内在关系,来发现与其他数据不一致或与预期值差异重大的波动,据以识别企业中存在的犯罪风险因素。即使高管能够篡改某些财务信息或非财务信息,但无法改动所有的信息,信息之间有一定的勾稽关系,分析方法就是利用不同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来识别舞弊风险因素。因此,分析方法在识别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分析方法包括与同行业比较的分祈、与过去数据比较的分析以及与预算比较的分析。
三、检查法
高管的侵占型犯罪行为在相关书面资料中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反映。检查法就是指调查人员对企业中书面形式存在的资料进行审阅,来判断所发生交易或事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的一种识别方法。合理性是判断所记录的交易或事项是否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是否合乎情理,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是否与其他记录的资料矛盾。真实性是判断资料的真实性,是否完整,连贯,是否具有逻辑性。
四、巧问法
高管侵占企业财产可能会指使其他人员去完成,其他人员必然知道些高管的犯罪线索。但是,其他人员也有可能出于保护高管而提供虚假的信息,也可能出于报复高管提供真实的信息。所以,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询问可以很好的识别风险因素。询问有三个步骤,即确定询问对象、拟定询问内容化及记录询问。
在询问时,调查人员应当充分应用语言技巧,对被询闽者察言观色,既要从被询问者那获取想要的信息,又要避免被询问者告诉正在调查的高管,而使得存在侵占型犯罪行为的高管有了防备。
五、换位思考法
换位思考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假设自己是企业高管,在面对存在的压力、机会和借口,将会采取哪些把企业财产据为己有和用来掩盖自己的侵占型犯罪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并对其假设推导出来的犯罪方式和手段进行调查,获取高管犯罪的审计证据。换位思考的方法有利于迅速地识别和发现企业高管犯罪的痕迹,及时高效地取得高管犯罪的审计证据。
六、盘点法
盘点法是调查人员对企业的实物财产,包括有价证券、现金、存货等进行清算和盘点,以证实账面数和实有数是否相符的一种取证方法。高管可能己经把实物财产转移出去了,己经占为己有,但账面上并没有记录减少。通过实物财产的盘点,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财产的减少,取得支持高管侵占型犯罪的证据,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盘点法流程是确认财产的账面数、盘点实际库存数、对比账面数和实有数是否一致,调査账面数和实有数不一致的原因。
七、函证法
函证法是指调查人员向相关部门发询证函,以证实企业财产真实存在性的一种取证方法。盘点法只能证实财产存在,并不能证明存在的财产为企业所拥有,所有权是否属于企业。函证法就是从外部获取财产所有权是否归属企业的证据。函证法包括积极式函证和消极式函证。在对侵占型犯罪进行调查时,主要是用积极式函证,不管财产是否属于被调查的企业,被询证者都要回函。
八、利用专家工作
在一些超出审计人员能力的领域,有必要请求专家来帮忙解决。专家主要在资料真伪的识别和财产价值的评估两个方面发挥作用。被审计的企业可能提供虚假的财务资料或其他资料,己达到掩盖侵占型犯罪行为的目的。资料真伪的识别就是请求专家鉴定资料的真假性,例如,高管窃取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到银行贴现,然后购买假的商业承兑汇票来补充,审计人员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应当请求相关专家对商业承兑汇汇票的真伪进行鉴定,以识别髙管的阴谋。盘点法和函证法只能证明存在的财产是属于被审计企业所有,但无法证明存在的财产价值是否正确,高管很可能利用财产价值的不公允来侵占企业财产。财产价值的评估就是请求相关专家对企业的财产进行评估,判断企业财产价值是否公允、合理。例如,企业高管对财产进行重估价,通过不适当的估价方法把资产的价格估高,掩盖侵占企业财产而导致财产价值减少的现象。调査人员可能不了解高管提供的估价方法,可请求这方面的专家来对财产进行估计并对企业提供的估价方法进行评价,揭示高管侵占型犯罪的行为。
九、追踪现金流量法
现金是流动最强的资产,对人的诱惑也是最大的,高管侵占型犯罪往往与谋取现金有关。对侵占现金的调查应当从现金流动的路径为着手点进行调査。追踪现金流量法是指调査人员根据现金的流程实施调查,检查现金流转的各个环节,证实现金是否被侵占。追踪现金流量包括三个方面,即追踪现金的流入环节,在企业内部流动环节,流出环节。在追踪现金流量时,要注意调査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时点和金额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高管截取企业现金的犯罪行为。
⑤ 什么叫盗窃罪
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盗窃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公私财物的特征是:
(1)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的财物必须是依据五官的功能可以认识的有形的东西。控制和占有是事实上的支配。这种支配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的有形的支配。有时占有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观念,必须考虑到物的性质,物所处的时空等,要按照社会上的一般观念来决定某物有没有被占有。有时即使在物理的或有形的支配达不到的场合,从社会观念上也可以认为是占有。例如,在自已住宅的范围内一时找不到的手表、戒指,仍没有失去占有。如没有回到主人住所和主人身边习惯的牲畜即使离开了主人的住所,仍属主人占有。震灾发生时,为了暂时避难而搬出去放置在路边的财物,仍归主人由有。放养在养殖场的鱼和珍珠贝归养殖人出有。这里所说的手表、戒指、牲畜、鱼等仍可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形物也能够被人们所控制,也就能够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如电力、煤气、大哥大码号等。不能被人们控制的阳光、风力、空气、电波、磁力等就不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
(2)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是客观的,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如有价证券等。具有主观价值 (如有纪念意义的信件)及几乎无价值的东西。就不能成为我国盗窃罪侵犯的对象。盗窃行为人如果将这些无价值的财物偷出去后,通过出售或交换,获得了有价值的财物 (相当于销赃数额),且数额较大,则应定盗窃罪。
(3)能够被移动。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上的附着物都可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如开采出来的石头,从自然状态下运回的放在一定范围内的砂子,放在盐厂的海水,地上的树等。不动产不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盗卖不动产,是非所有人处理所有权,买卖关系无效,属于民事上的房地产纠纷,不能按盗窃罪处理。
(4)他人的财物。盗窃犯不可能盗窃自己的财物,他所盗窃的对象是“他人的财物”。虽然是自己的财物,但由他人合法占有或使用,亦视为“他人的财物”。如寄售、托运、租借的物品。但有时也有这种情况,由自己合法所有、使用、处分的财物,也应视为:“他人的财物”。如在主人的店里出售物品的雇员在现实中监视、控制、出售的物品,仓库管理员领取的库存品,旅客借用旅馆的电视等。遗忘物是遗忘人丢失但知其所在的财物,大多处于遗忘人支配力所及的范围内,其所有权或占有权仍属于遗忘人,亦视为“他人的财物”,遗失物是失主丢失而又不知其所在的财物。行为人拾得遗失物,应按《民法通则》处理,一般不构成犯罪,无主物是被所有人抛弃的财物、无人继承的遗产等。占有无主物,不构成犯罪。被人抛弃的财物归先占者所有。占有无人继承的遗产应退还给国家或集体。埋藏物、隐藏物不是无主物。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盗掘墓葬,盗取财物数额较大,以盗窃罪论处。《文物保护法》规定:“私自挖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以盗窃论处。”(5)一些特殊的财物尽管具备上述四个特征,仍不能成为盗窃对象。如枪支、弹药,正在使用的变压器等。不同的财物或同一财物处于不同的位置、状态,它所表现的社会关系不同,作为犯罪对象时,它所代表的犯罪客体也不同。如盗窃通讯线路上的电线构成破坏通讯设施罪,盗窃仓库中的电线则构成盗窃罪。因为前者的直接客体是通讯方面的公共安全,而后者的直接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盗窃枪支、弹药则构成盗窃枪支、弹药罪,不构成盗窃罪。因为它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6)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根据《解释》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应包括盗窃分居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即包括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也包括盗窃共同生活的其他非近亲属的财物。家庭成员勾结外人盗窃自己家里的或近亲属的财物,属于共同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对家庭成员也要与社会上其他同案犯区别对待。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所谓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为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经手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的行为。其具有以下特征:
(1)秘密窃取是指在取得财物的过程中没有被发现,是在暗中进行的。如果正在取财的过程中,就被他人发现阻止,而仍强行拿走的,则不是秘密窃取,构成犯罪,应以抢夺罪或抢劫罪论处, 如果取财时没有发觉,但财物窃到手后即被发觉,尔后公开携带财物逃跑的,仍属于秘密窃取,要以盗窃论处;如果施用骗术,转移被害人注意力,然后在其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取走财物的仍构成秘密窃取;如果事先乘人不备,潜入某一场所,在无人发现的过程中秘密取财的,也为秘密窃取。
(2)秘密窃取是针对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而言的,即为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没有发觉。在窃取财物的过程中,只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没有发觉,即使被其他人发现的,也应是本罪的秘密窃取。
(3)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自认为没有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发觉。如果在取财过程中,事实上已为被害人发觉,但被害人由于种种原因未加阻止,行为人对此也不知道被发觉,把财物取走的,仍为秘密窃取。如果行为人已明知被他人发觉即使被害人未阻止而仍取走的,行为带有公然性,这时就不再属于秘密窃取,构成犯罪的也而据其行为的性质以抢夺罪或抢劫罪论处,至于其方式则多种多样,有的是采取撬锁破门、打洞跳窗、冒充找人等人室盗窃;有的是在公共场所割包掏兜、顺手牵羊进行盗窃;等等。但不论其形式如何,只要其本质上属于秘密窃取,就可构成本罪的盗窃行为。
秘密窃取的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者虽然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但实行了多次盗窃的,才能认定为犯罪。如果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且盗窃次数亦没有达到多次,则不能构成本罪。数额较大一般是指实际窃取了数额较大的财物。行为人没有实际取得财物,即盗窃未遂,一般情况下不应以犯罪处理。但如果以盗窃巨款、珍费文物等贵重物品为目标,潜人银行、博物馆等盗窃未遂的,仍应认为构成本罪未遂而追究其刑事责任。所谓数额较大,根据《解释》之规定,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百元至2千元以上。所谓多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即1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
根据本条规定,构成盗窃犯罪要以盗窃数额达到较大或者次数达到多次,否则就不构成犯罪。但根据《解释》第6条第1项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仍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1)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
(2)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3)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这实为扩大解释,应注意把握。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对主体的修改是对本罪修改的重要内容。依原刑法,已满l4岁不满16岁的少年犯惯窃罪、重大盗窃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法取消了此规定。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盗窃罪故意的内容包括:
(1)行为人明确地意识到其盗窃行为的对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只要依据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常识,推知该物为他人所有或占有即可。至于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是谁,并不要求行为人有明确、具体的预见或认识。如放在宿舍外的自行车,河中一群暂时无人看管的鸭子,客车行李架上的行李等。如果行为人过失地将他人的财物误认为是自己的财物取走,在发现之后予以返还的,由于缺少故意的内容和非法占有的意图,不成立盗窃罪;
(2)对盗窃后果的预见。如进人银行偷保险柜,就意图盗窃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的财物。进入博物馆就意图偷文物。这样的犯意,表明了盗窃犯意图给社会造成危害的大小,也就表明了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解释》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如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府当定罪处罚。”
非法占有不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为第三者或集体占有。对非法窃取并占为己有的财物,随后又将其毁弃、赠予他人或者又被他人非法占有的,系案犯对财物的处理问题,改变不了其非法侵犯财产所有权的性质,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如果对某种财物未经物主同意,暂时挪用或借用,无非法占有的目的,用后准备归还的,不能构成盗窃罪。构成其他犯罪的,可以将这一情况作为情节考虑。有一些偷汽车的案件即属此种情况。
⑥ 无形物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客体吗
无形物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客体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的客体为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电力虽然属于无形物,但其能被人们所控制,且具有经济价值,完全符合公私财物的特征。因此,电力是一种商品,属于公私财物的一种。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4号)第一条第三款“盗窃的公私财物,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的规定,盗电同样构成盗窃罪。
⑦ 将无人看管的财物拿走是否属于盗窃
算盗窃,但如果财物价值较大(立案标准司法解释为1万元,有的地方规定立案标准为5000元,经催要拒不交还的的,涉嫌侵占罪。对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法律分析
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的财产。对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1、已满16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2、全部退赃、退赔的;⒊、主动投案的。⒋、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综上所述,拾到遗失物的做法可以分为多种,可以是直接交给失主、交给公安机关由他们负责找到失主、占为己有的等等做法。对于占为己有的做法,根据其动机的不同,若是故意占有则将构成盗窃罪,若是无意,则其可以保留留置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