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无形资产研发阶段的费用记入哪个科目
企业发生来的无形资产自研发支出,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
(一)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二)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先计入研发支出科目期末转入管理费用)。
B. 企业研发阶段发生的无形资产支出应先计入什么科目
您好!
企业研发阶段发生的支出,先计入“研发支出”科目核算。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 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只有同时满足无形资产准则第九条规定的各项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否则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三)企业购买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二)的规定进行处理。
(四)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例】某企业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40000000元、人工工资10000000元,以及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30000000元,总计80000000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50000000元,期末,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0000000
——资本化支出 50000000
贷:原材料 40000000
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00
银行存款 30000000
期末:
借:管理费用 30000000
无形资产 50000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0000000
——资本化支出 50000000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C. 研发费用—到底是费用类科目还是成本类科目,期末结转管理费用分录怎么做
在科目上属于成本类,在具体核算的时候,要区分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需要分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费用化支出期末余额应该直接至管理费用科目,结转损益。资本化支出期末余额保留,完工之后转入相关资产成本。
一般的费用化支出,期末结转需要按照下面进行结转: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人工费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直接投入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设计费
(3)未确认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计入什么科目扩展阅读
研发费用的核算
根据要求,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需要设置研发费用辅助账。而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账簿的入账依据是记账凭证,“管理费用”科目相关的会计分录是登入“管理费用明细账”账簿的,公司的研发费用辅助账是没有相关会计分录所对应,就没有数据登账。这样研发费用辅助账就是空白,所以税务机关有可能会判定你未按规定准确归集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第三条规定:
1、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项研发活动的,应按照不同研发项目分别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
2、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别核算,准确、合理归集各项费用支出,对划分不清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
D. 研发支出应计入什么科目
研发支出属于成本类科目。研发支出是指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消耗的原材料、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费用等。
研发活动从广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但较一般的投资活动具有更大的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
E. 新产品的研发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计入研发支出科目核算。
若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若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同时满足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即可进行资本化: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5)未确认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计入什么科目扩展阅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第三条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第四条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五条 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作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
第六条 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第七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第八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十条 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在取得后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七条至第九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F. 研发费用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怎么做
会计处理
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部分分别核算。
在开发阶段,判断可以将有关支出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包括: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账务处理时,相关费用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同时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企业购买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应先按确定的金额,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区分资本化部分和费用化部分比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
税务处理
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活动在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本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相关行业的技术、工艺领先具有推动作用,不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公开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具体项目需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的范围。
具体计算加计扣除时,按照研究费用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为标准,分两种方式来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
与直接减免税相比,加计扣除的对象是企业的某些具体支出项目,在这些项目上支出越多,得到的优惠越大,因此加计扣除对于鼓励企业加大对某些项目的支出更有针对性。根据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G. 研发费用会计入什么科目
研发费用计入研发支出会计科目核算,其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研究阶段支出和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将费用化的研发支出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在无形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转入无形资产成本: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会计科目注意事项
需要主要的问题是大额入库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是否取得合法的入账凭证,数量是否准确,入库是否有入库单。检查出入库单据,特别是有编号的单据,是否与入账相符,是否存在缺失情况。
检查存货入账单价波动幅度是否过大,本年度与以前年度相比单价波动幅度是否异常,是否存在异常变动的合理原因。对存货进行年末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库存明细账进行核对。针对盘盈或者盘亏及时进行处理,做到帐实相符。需要特别注意年末零库存情况。
H. 研发支出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本科目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1、费用化
研究与开发费用发生当时全部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稳健性原则,研究与开发能否成功,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当期费用使得企业当年就可以收回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2、资本化
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等到开发成功取得收益时再进行摊销。
这种方法假定企业同时或在连续的几个年度内存在若干研究与开发项目,不论风险有多大,有些项目总能成功,形成某些无形资产并取得收益。这样,将所有研究与开发项目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将研究与开发的全部收益与全部费用进行配比。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权责发生制原则。
研发支出和研发费用、开发支出和研发投入比较:
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均属于财务支出内容。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开发支出与研发投入的区别关键在于研发投入的仪器设备费,而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不存在仪器设备费,它必须将研发投入中的仪器设备费以折旧形式分摊到研发项目。
另外,有的研发项目研发投入可能涉及购入部分技术(即无形资产),而在核算该研发项目的研发支出时,购入技术(即无形资产)是以摊销形式计入。因此,基于前述的区别,对于要添置研发仪器设备和购入与研发有关的技术的研发项目的研发投入必然大于研发支出。
I. 研发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研发费抄用一般先计入"研发支出"科目;费用化的转入管理费用。
新会计准则规定:
研发费用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费用化处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一种是资本化,即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费计入相关无形资产。
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本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文件;《会计资料大全》
J. 研发费用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摘要:企业研究费用的会计核算直接关系到财务报告的质量。企业对研究与开发费用处理的会计核算沿袭传统模式,使用研发费用的数据来反映企业价值时产生了很大的偏差。巨大的研发费用也成为部分企业操纵利润的重要方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研发费用;公司企业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如何才能在市场中获得生存机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对于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及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公司研发费用核算及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资本化及费用化界定
合理的界定研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直接关联企业研发费用的归属,同时,直接影响企业的年度经营业绩,避免企业人为的操纵利润。如果将资本化的研发费用计人企业的当期损益,大量的研发支出没有形成资产却抵减公司的当期利润,研制结束形成无形资产后取得收入无相应的成本费用进行匹配,不能公允的反映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使公司资产的价值没有体现,企业管理层可能会为了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而大幅削减研究开发费用,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最终损害股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