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上汽集团无形资产

上汽集团无形资产

发布时间:2022-04-20 20:20:13

⑴ 中国货车前十大品牌

中国货车前十大品牌有:解放、东风、福田、中国重汽等。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8日,是以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主体专业厂为基础,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为技术依托重新组建的中重型载重车制造企业,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具有辉煌的历史。这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在这里诞生。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这里破土动工。

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卡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此后,解放卡车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主要公路运输装备。1986年7月15日,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第二代解放卡车CA141批量投产,结束了解放产品三十年一贯制的历史。

在此基础上,一汽通过合资合作和集团化道路,完成了上轻型车、上轿车的第三次创业,在国内率先成为年产百万辆的汽车工业集团。

⑵ 中国十大名车有哪些

第十 承影 VS 广州标志

承影——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二十多年前,浪漫的法国人载歌载舞的来到了中国,在经过若干场大小“音乐剧”后,决定把他们祖先为之浪漫的标志505,交给中国人来继续他的艺术人生。

在老上海、伏尔佳羽扇纶巾的时代,这个充满了法兰西浓烈的艺术气息的青年小伙,自然得到了中国人热情的欢迎与爱戴。这个金玉其外的小伙即使到了今天,他的容颜依旧可以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但无奈这个患有先天性心率衰退的小伙又落到了一对不负责任、各怀鬼胎又不懂得与时俱进的父母手中,等待他的命运就只有死亡了。

之所以把标志列入“十大名车”,在于他给刚刚走上合资道路的中国汽车敲响了警钟。谁对消费者不负责任,谁将一事无成;谁选择了落后,谁终将被历史的车轮所碾碎。

标志——浪漫的法国人,给了诚实的中国人选择落后的温柔一刀。

第九 纯钧 VS 东风金龙

纯均—— 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在大多数车迷争论“红旗”“上海”那个是中国第一辆汽车的时候,东风金龙在一旁掩面长叹——“我中国第一车的地位居然被世人所遗忘……”

来说说“纯均”,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宝剑呢?有人向勾践许以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当勾践正在犹豫之时,著名的相剑大师立刻厉声道:“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所以说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再看看我们今天的东风金龙,还有几个人能知道在中国的汽车史上曾经有这么一辆车呢?1958年5月当东风金龙在长春一汽下线后,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坐上全新的“东风”轿车,在中南海的草坪上转了两圈后,兴奋地说:“能够坐上由中国自己制造的汽车,真是太好了。”这一历历在目振奋人心的场景早已成为了历史!

千匹骏马,数坐城池尚不可换取区区一把宝剑,而时间的冲蚀,世人的淡忘,却把我们的中国第一车交由历史带为保管了。去看看国外的各大汽车厂商的网站吧,那里不可以找到关于公司历史的相应介绍?

那里没有自己王牌名车的相关简历?而我们的金龙却没有……金龙——为了忘却的纪念。

第八 鱼肠 VS 老上海

鱼肠剑—— 一把勇绝之剑。 在拖拉机驰骋在大小公路的时代,忽然之间一个兰色的身影擦身而过,留下些许汽油的芳香。追随这一香源,我们看到这个兰色身影的后面写着两个大字——上海。这就是我们的上海牌汽车!

在专诸之刺王僚的时候,鱼肠剑虽断,但勇不可挡。我们的上海汽车亦如此!早期的历史给了上海汽车独立发展的机会;改革开放以后,合资的机遇再一次找到了上海汽车。攀附德国大众的技术优势,上汽集团在中国的汽车界气势如虹,大有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不仅现实的车市中上海汽车举足轻重,就连虚拟的股市里上海汽车也是一支独秀。

老上海虽沉戟折沙,但上海汽车勇气依旧!老上海——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七 第六 干将莫邪 VS JETTA SANTANA

干将、莫邪—— 一把挚情之剑。 干将、莫邪一对夫妇用生命铸造了一双无坚不摧的利刃。

捷达、桑塔那——中国的高尔夫、甲壳虫!捷达、桑塔那这一非大众汽车主流车型的产品,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来到了中国。在法国人用浪漫掩盖下的腐朽来糊弄中国人的时候,大众汽车以他的技术优势赢得了中国的大众,使捷达、桑塔那真的成为了中国的大众汽车! 干将者,雄剑也,莫邪者,雌剑也。此虽为双剑,但世人难分之。

SANTANA与JETTA亦是如此。从售价上来看,SANTANA雄车也,JETTA雌车也,此二者虽已落后汽车工业发展的大潮流,但他们却是挚情之车。对于中年“小资”来讲,这二车是心中不变的航标,是大厂产品,是信心的保证!凭着这些不变的追随者的真挚的感情,此二车还将在中华车市长期驰骋!若问何时退出市场?恐怕还是“比翼齐飞”吧!

JETTA && SANTANA ——永恒的经典

第五 七星龙渊 VS 本田雅阁

七星龙渊—— 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广州本田造的汽车那是没的说,在同等价位的汽车中确实是佼佼者。论性能i-vtec不输给M6、PASSAT…论车型更是与世界同步。但广州本田如果有朝一日在中国车市败落,那就要归咎于他的诚信问题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谁要想在中华大地立稳脚跟,谁就必须讲究诚信。正所谓: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诚者不忧, 仁者无敌。一个产品有着再好的质量、再高的科技含量,只要他没有做到诚信,虽可称霸一时,但必不能长久。广州本田在新雅阁率先君威、M6等竞争对手上市之季,抛出相对低廉的价格,干扰对手的定价准则,再在新车上市后制定加价行为,使国家税收蒙受巨额损失,使消费者承受加价的重负!这一行为置国家发展大计于不顾,置消费者切身利益于不理。

虽为企业自身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但也使企业没有通过“诚信”这一为商之基本准则的考验。所以广州本田虽富贾一方,但其也终究是个爆发户,不能成为一流的企业,“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就是这个道理!

广州本田——利益优先、诚信不足!

第四 泰阿 VS 东方之子

泰阿剑—— 一把威道之剑。 势力强大的晋王欲向弱小的楚王索取泰阿剑,遭楚王拒绝后,出兵伐楚,在楚国大势已去的危机时刻,楚王拔剑御敌,泰阿剑在千钧一发之时显示出了超常的威力,消灭了晋国的军队,使楚国得到了最终的胜利。

泰阿剑的这一威道之举,正和我们的东方之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东方之子在酝酿上市之初便遭受了抄袭的指责,并得到了上汽集团的“警告处分”。一时谣言四起,大有把东方之子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势头!在广大消费者对其整车质量、价格定位表示质疑的时候。2003年6月17日东方之子公布了他的价格——16.66万元,这一低价上市,引发人们对国产中级车市场性价比新的认识。

从半多的反馈信息来看,东方之子的质量基本通过了市场的检验。销量也取得了应有的战绩! 希望东方之子这柄泰阿剑不要辜负人们对他的期望,能够立威道于中华车坛,并早日突出国家的界限,杀入世界车市。

东方之子——博采众家之长,欲立不败之地!

第三 赤霄 VS 夏利

赤霄剑—— 一把帝道之剑。 秦朝时,有一个没有出息、浑身都是毛病的青年,拿着个铁棍却说是宝剑,自然没人理会。直到他用此剑斩杀了一条巨蟒之后,人们才对他刮目相看。这个人便是后来的刘邦,他用的铁棍便是我们的主角——赤霄剑。

夏利汽车小毛病很多,在中国车市也是低价产品的代名词。但值得注意的不是夏利汽车本身,而是他幕后的导演——丰田!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上一直是高档车的代表。什么奔驰、宝马,奥迪,恐怕都没有丰田皇冠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打的基础好!

“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是个多么有野心的口号啊。看看今天中国的大街小巷,真的是有路必有丰田车。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高,丰田怎敢忽视中国车市这个大蛋糕?虽然丰田花冠17.5-20.38万元的价格相对过高,但凭着丰田车良好的品牌形象一定会给天津丰田一个满意的答复!

根据丰田汽车和一汽的合作协议,天津丰田2005年春季前新建第2工厂,开始生产皇冠,初期的年生产规模为5万辆。估计那时应该引进的是最新款皇冠。提起皇冠就不得不说说这个1964年就进口到中国的第一辆丰田车。凭着他稳重的外表,出色的性能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国人的一致认同。以至在很早以前,人们会以坐一次皇冠为荣,以见到皇冠而感到无比的兴奋!品牌优势不容小觑啊!到了国产皇冠上市的时候,国产高级轿车市场一定会有一轮新的群雄逐鹿的激烈场面等待大家观赏!

夏利、威驰、威姿、威乐、花冠、皇冠……丰田汽车的产品链几乎含盖了所有级别汽车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夏立虽小但他身后的汽车大鳄丰田,可真的有些让人生畏啊。

夏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 湛泸 VS AUDI

湛泸剑——一把仁道之剑。 湛泸剑,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奥迪车,车市之魁,王者之风,驾之有威,乘之为圣!

出身豪门的奥迪汽车的性能、质量自然无庸质疑,但在中国车市奥迪车的代表意义却远远超过汽车本身价值。一汽早期生产的奥迪100型轿车,为政府部门专用车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奥迪200,以及现在牛气冲天的A6依旧受到政府部门的青睐。以至于人们有着奥迪车代表政府部门的错觉。

正式这种可怕的错觉,给了奥迪可以差别其他车辆享受这种无形资产的权力。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沉积,使广大人民大众总想把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官府沾上点边,总觉得这样便有把握,好象一时之间自己也成了皇亲国戚!如果说在封建社会这种想法还有一些道理的话,那么到了当今,这种想法其实就是自欺欺人!其一、政府部门车辆有着号牌的限制;二者,政府部门乃是为人民服务的,他们并不代表着什么特权,更不能超越任何法律规范。2003年一大批高官的纷纷落马,是我们依法制国成绩的体现,车子的主人尚不可“保全”自己,更何况一辆汽车呢。汽车的魅力在于他的驾驶性能、乘坐感受,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官车=奥迪,这不是汽车文化的表现,而是人们一种畸形的虚荣心的体现。不要去刻意的去追求、神话一辆汽车,以免落得个“冒认官亲”的嫌疑!

奥迪—— 仁者无敌,霸气太重难长久!

第一 轩辕夏禹剑 VS 红旗

轩辕夏禹剑—— 一把圣道之剑。 对于中国人来说,红旗车代表的东西实在太多,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哪一款轿车能像“红旗”这样在一个国家里受到这么高的尊重和爱戴。

红旗汽车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豪华车的代表,也是为世界各国元首所钟爱的豪华车之一!红旗车曾作为中国人最高贵的礼物赠送多少外国元首?也许没人记得清了;红旗车曾作为最尊贵的礼仪接送了多少访华人士?恐怕数不盛数了!红旗车凝聚了中国几代人对于国家对于汽车最真挚的爱。70年代,来华访问的世界各国政界名流都怀有三个愿望,“坐红旗,住中南海,见毛主席!”,对于和中南海、毛主席同等地位的红旗车我们还需要说什么呢!豪华、舒适、尊贵……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传说中,一汽集团正在集合一大批的汽车设计人士,紧锣密鼓的重新设计红旗汽车,希望我们能得到一份惊喜!对于红旗,我们也只能得到“惊喜”,从红旗的现在来看,他已经没落了,不在风采依旧了!希望这次重新的设计真的能给红旗汽车带来新的辉煌!

红旗—— 没落的贵族开始励精图治!

⑶ 中国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应注意什么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被卷入到全球资本流动的潮流中。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是充当国际投资的东道国,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的投资,而是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母国,大规模对外投资,包括对发达国家投资。近几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大发展,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领域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对这一现象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应当认真研究,认真思考。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FDI)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其迅速发展。表1显示了2000年以来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情况。数据表明,在网络经济繁荣和跨国并购高潮的2000年,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438亿美元,大大超越了20世纪90年代600亿~700亿美元的水平。但随着网络泡沫破灭和跨国并购落潮,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一路下滑,2003年降为359亿美元。此后,经过数年调整,2004年和2005年投资再度大规模攀升,分别达到1128亿美元和1175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3.9%和15.1%。2006、2007、2008这三年,发展中经济体对外投资进一步增长,分别达到2153亿美元、2855亿美元和2927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流出量的比重也稳定在15%左右的水平。

表1 2000年~2008年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
单位:10亿美元,%

区域/国家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非洲 1.5 -2.7 0.3 1.2 1.9 1.1 7.1 10.6 9.3
拉美和加勒比 60.0 32.2 14.7 15.4 27.5 32.8 63,6 51.7 63.2
亚洲 82.2 47.1 34.7 19.0 83.4 83.6 144.4 223.1 220.1
西亚 1.5 -1.2 0.9 -2.2 7.4 15.9 23.9 48.3 33.7
东亚 72.0 26.1 27.6 14.4 59.2 54.2 82.3 111.2 136.1
中国 0.9 6.9 2.5 -0.2 1.8 11.3 21.2 22.5 52.2
南亚 0.5 1.4 1.7 1.4 2.1 1.5 14.9 17.8 18.2
东南亚 8.2 20.8 4.6 5.4 14.7 12.0 23.3 45.8 32.1
大洋洲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发展中经济体 143.8 76.7 49.7 35.6 112.8 117.5 215.3 285.5 292.7
世界 1244.5 764.2 539.5 561.1 813.1 778.7 1396.9 2146.5 1857.7
发展中经济体的比重 11.6 10.0 9.2 6.3 13.9 15.1 15.4 13.3 15.7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

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单纯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转变。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多以较为初级的绿地投资形式进行,且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中经济体通过跨国并购向海外进军的步伐明显加快,包括到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这一趋势更显著加强。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并购主要是由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以及金砖四国等发展中大国引领的,致使发展中经济体跨国并购占全球跨国并购的比重大幅上升。从金额上看,1987年~2005年间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跨国并购中的份额从4%上升到13%;从并购数目上看,则从5%提高到17%。2006、2007年,发展中经济体跨国并购走上高峰,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整个国际直接投资大幅度下滑,跨境并购也大幅度下滑。但是,从跨境并购交易额看,发展中国家在全部跨境并购中所占的比重却分别从2006、2007年的16%、13%上升到2008年的18%。这表明,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直接投资包括跨境并购的发展,但发展中国家所受的影响小于发达国家,表现为其在全部跨境并购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发展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投资的多样性和投资动因的复杂性。通常,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利用自己在技术、品牌和知识产权等其他方面的优势进行投资。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常常缺乏明显的垄断优势,故投资基础很多时候不是垄断优势的利用,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跨国公司来说,有可能利用相对优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希望通过到发达国家投资并购学习和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品牌、设备、人才等有形或无形资产;还有一些企业依靠政府的支持以及依赖文化和关系构成的优势进行投资。此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推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向国外:一是许多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增长使它们担忧关键资源和经济增长的投入会出现短缺,因而展开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海外投资;二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在全球经济而不是在本国经济内活动,因此,对国际化抱有强烈愿望。

二、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看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新机制
中国作为亚洲发展中大国,又是金砖四国之一,在此次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与跨国并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与并购的典型代表。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2008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规模年均增长70%以上,而以跨国并购形式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接近50%的水平。表2显示了2002年~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

表2 2002年~2010年中国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流量
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流量 27 28.5 55 122.6 176 256 418 433 178.4
增长率(%) - 5.6 93.0 104.7 43.5 45.5 58.6 3.6 43.9

注:*上半年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商务部网站。

近几年来,中国对外投资不仅增长速度很快,更重要的是,在其迅速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既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的新趋势,也显现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新机制。
(一)跨国并购迅速崛起,与绿地投资一起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
从1992年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较快发展阶段,1992年和1993年,投资金额分别达到40亿美元和44亿美元。此后,投资额有所回落。直到2001年,基本上在20亿美元~30亿美元间浮动。2001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幅上升,高达68.85亿美元,但此后又一直在30亿美元~50亿美元间徘徊。从2005年开始,对外投资才真正进入大发展时期,2005年达到创纪录的123亿美元。从2007年起,则每年都在200亿美元以上,2008年为559亿美元,其中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418亿美元,2009年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为433亿美元。
在分析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中,更应注意到的一个趋势是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迅速发展,这表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已经摆脱了主要为绿地投资的初级阶段,跟上了跨国并购的国际潮流。
就整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而言,2005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跨国并购中所占的比重,按交易额为13%,按并购交易件数则达到17%。2006年,发展中国家跨境并购占全球跨境并购投资的比重为16%,2007年降低为13%,2008上升到18%,2009年上半年则为16.9%[1]。从中国情况来看,2008年全部的559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中,以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投资达到302亿美元,占54%。其中非金融跨国并购达到207亿美元,占全部跨国并购投资的68%。总体说来,中国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中以跨境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约占总额的一半左右。这虽然低于全球平均的80%左右的水平,更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几乎100%的水平,但就中国本身而言,这一比例的增长速度非常迅速,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表3显示了2008年发展中国家10起最大的跨境交易。其中,中铝收购力拓的并购案可以列当年全球最大跨境并购案的第8位[2]。

表3 2008年发展中国家10起最大的跨境收购案
单位:百万美元
收购方 所属国家/地区 被收购方 所属国家/
地区 交易额
中铝公司 中国 Rio Tinto plc 英国 14284
中国联通 中国 中国网通(香港) 中国香港 7785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 标准银行集团 南非 5617
淡马锡控股 新加坡 美林公司 美国 4400
NNS控股 埃及 Lafarge SA 法国 4141
Evraz集团 俄罗斯 IPSCO公司 加拿大 4025
华能集团 中国 Tuas能源公司 新加坡 3072
未披露投资方 沙特阿拉伯 Oger电信 阿联酋 2850
投资者集团 印度 SG国际机场 土耳其 2656
未披露投资方 中国 Avilco ASA 挪威 2501

数据来源: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 资料整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FDI呈现大幅下降的态势,2008年和2009年都以30%左右的幅度下滑,而同期中国的对外投资不仅没有下滑,反而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并购成为这一时期对外投资的新特点之一,也是使中国对外投资中并购比例大幅度提高的基本因素。
(二)对发达国家投资迅速增长,与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传统上,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对外投资以到周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为主,其基础是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这一状况已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所证明。至于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往往是小规模投资,以学习先进技术、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为主要目的,这同样为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理论中的学习模型和策略竞争模型所证明。
但是,以中国的情况来看,近几年对外投资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且多是以大宗并购的形式进行的。表4显示了到200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国家或地区的情况。

表4 200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
单位:亿美元
序号 国家(地区) 存量 序号 国家(地区) 存量
1 中国香港 1158.45 11 巴基斯坦 13.28
2 开曼群岛 203.27 12 加拿大 12.68
3 英属维尔京群岛 104.77 13 蒙古 8.96
4 澳大利亚 33.55 14 韩国 8.5
5 新加坡 33.35 15 德国 8.45
6 南非 30.48 16 英国 8.38
7 美国 23.9 17 尼日利亚 7.96
8 俄罗斯联邦 18.38 18 赞比亚 6.51
9 中国澳门 15.61 19 沙特阿拉伯 6.21
10 哈萨克斯坦 14.02 20 印度尼西亚 5.43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8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从表4情况可见,中国对外投资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上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集中于避税地和有历史地理渊源的地区;二是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多于向发展中国家投资。
中国香港地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为主要的目的地,占全部对外投资存量的63%;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属于典型的国际避税港,吸纳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近20%,合计超过80%以上。除去前三位特殊政策的国家(地区)和中国澳门以外,其余16个国家中有7个发达国家,9个发展中国家。但从投资总额存量看,投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占总额的57%,发展中国家占43%,而且发展中国家高度集中于周边国家和非洲等资源型国家。
(三)制造业投资与并购迅速发展,投资的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
在产业分布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采矿业和建筑业。截至2008年末,制造业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份额最大,为31.3%,上述五大行业共占78.5%。
在制造业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成熟产业技术适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外投资,这些投资大多投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着眼于相对优势的利用和过剩产能转移;另一种情况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并购,虽然起点低,但发展较快。其中,一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往往投向发达国家,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电子通信、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而国内企业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往往是为了获得对方的技术、知识、品牌、专利、设备、人才等有形和无形资产,通过并购建立核心竞争力。这类投资均属于产业高级化的投资。近年来发生的许多海外投资并购案例都属于这类投资,如过去几年有名的TCL先后收购德国施耐德、法国汤姆逊的彩电部门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集团TFT-LCD业务,联想收购IBM PC部门,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海尔收购美国美克电器,以及金融危机以来发生的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广州企业收购法国皮尔·卡丹,北汽收购萨博,吉利收购沃尔沃等。
(四)对外投资动因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传统投资理论提出挑战
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对外投资,而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理论则强调相对优势利用以及学习型投资。但是,近年来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对外投资的全面发展和多元化趋势,明显超越了相对优势和学习型投资的框架。从对外投资的多种形态来说,至少有三类动机在发挥作用:
第一种,以获取国际资源、原料等为目的投资。发展中大国(后发大国)的经济崛起必然产生对国际原料能源等的巨大需求,加工制造中心地位更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制成品供应者从而原料需求者。为保障获得稳定的原料、能源,通过对外投资控制生产能力是一种必然选择,这促成了大量的跨国投资与并购。
第二种,以利用相对优势为目的投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后发大国的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力。通过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投资利用这些优势,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走出去”的主导力量之一。
第三种,以寻求垄断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为目的投资与并购。在早期,这类投资主要是通过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小规模机构,试图接近产业技术中心,掌握最新技术发展趋势。近几年,此类投资进一步演变为直接收购某些国外企业或业务,获得品牌、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以及生产设施、研发团队、销售渠道等有形资产,期望通过收购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国际竞争所需要的垄断优势,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三、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道路的一些思考
仅停留在特征与机制的认识上是不够的。一个具有理论意义的挑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与发达国家是否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等后发大国)是否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主流的对外投资道路?
任何经济活动、经济行为都是有其经济理论基础的。根据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企业之所以有必要、有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一些企业具有垄断优势,如技术、专利、商标、品牌、规模、管理经验、营销技巧等。通过国际投资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垄断优势进而获利,是企业国际化的基本动因,而这种优势也是企业能够克服海外投资的种种不利条件和额外成本,在竞争中击败当地竞争者的保证。也就是说,拥有垄断优势是对外投资的必要条件。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一般说来并不拥有明显的垄断优势。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垄断优势究竟是不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缺乏优势的企业为什么大举对外投资、跨国并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经济学者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解释。
早期的解释包括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具有一些特殊优势,如小规模制造工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的技术等,这构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基础)、印度学者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后对技术的吸收、改造和本地化、更适用的技术、发展中投资国与发展中东道国之间共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与基础等形成一些特定优势)、英国里丁大学的坎特维尔和托伦蒂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并不断消化、吸收、改造,随着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产业也不断升级并在某些领域有了与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并沿着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轨迹展开对外投资)等。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两阶段模式”、“学习模型”以及“技术扩散与策略竞争模型”等。“两阶段模式”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通常要经历亏损阶段(第一阶段),然后在积累经验、提高竞争力以后,才会进入获得利润的第二阶段。“学习模型”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称为FDI-Ⅰ,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称为FDI-Ⅱ。FDI-Ⅰ实际上是一种学习型投资,其目的在于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等垄断优势。而FDI-Ⅱ是策略竞争型投资,具有一般意义的赢利目的。随着投资的发展和积累, 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会逐渐转变为FDI-Ⅱ。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认为,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只注意到利用垄断优势,而忽视了对外投资也是形成优势的过程。跨国投资的过程既可以是发挥优势的过程,也可以是寻求优势的过程。
综观整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无论是传统的以发达国家为背景的直接投资理论,还是试图探索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基础的新理论,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垄断优势”这一概念展开的。传统理论将垄断优势看作对外投资的前提条件,而晚近的理论将垄断优势看作对外投资的目标和结果。据此,判定对外投资是否成功,前者主要看垄断优势利用得如何,是否带来投资收益;而后者则要看是否获得了垄断优势,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垄断优势与核心资产的尝试,可以说是上述理论的某种实践基础。不过,仅仅提出通过跨国并购与投资谋取垄断优势仍然是不够的,因为并非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能力展开这样的投资,仅仅是少数发展中大国表现比较明显。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的这些企业可以展开优势寻求型对外投资?在什么条件下投资者才能真正获得有价值的资产,并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与跨境并购的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少数“后发大国”的对外投资,这些国家占据了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绝大部分。而这些后发大国之所以能够在对外投资上走在前面,得益于其经济的迅速发展,更得益于“大国效应”,包括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高速经济成长、发展不平衡的多元结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充裕、政府的强势作用等。
然而,即使是后发大国,其优势寻求型对外投资要获得成功,实现其初衷,也需要以下条件:
第一,通过海外并购是否能够真正获得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发展中国家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有价值的优势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如技术、专利、品牌以及与之相联的机器设备、人才团队、资料软件等,以缩短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展开全球竞争。问题是,通过收购的方式是否能够获得尚处资产生命周期上升期和持续期的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并非没有疑问,至少需要拿来证据。一般说来,出售者是不会将生产周期前期技术、核心技术和主线产品、一线品牌出售的,特别是不会出售给未来有可能与其形成正面竞争的同业企业。能够出售的往往是边缘技术、非核心资产和生命周期晚期的技术。当然,在商业竞争中,不排除一家公司陷入经营困难时将主流技术和核心资产出售的情况。
第二,通过海外收购获得的资产是否能够内部化为自身的资产。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获得的海外优势资产,包括无形资产,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收购者通过这些资产获利,但发展中国家海外并购更主要的目的是将海外优势资产内部化为自身的优势,“嵌入”自己机体之中,与自身既有的资产水乳交融为一体。否则,如果如油水难于相容,或可获利于一时,但终将成为与自身资产格格不入的附着在体外的异已物,特别是对于品牌、商誉等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资产,以及技术、知识等具有高度路径依赖特点的资产,更是如此。
一个品牌,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积淀已经成为某个民族、某种文化的一部分,即使外来者可以将其购得,却很难“本土化”为自身的东西。经验地看,还很少有哪个国家的著名品牌是通过海外资产收购获得的。一国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都是土生土长自主创新的结果。此外,技术与知识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路径依赖,除非将自己原有技术路线完全放弃,否则,很难通过直接收购方式使外来技术与自身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
第三,海外并购的结果是将“母体”国际化而不是将“客体”本土化。发展中国家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获取海外优势资产,目的是为了培育自身竞争力与国际大企业展开竞争,立足于国际市场。因此,这类并购成功与否的依据,主要是看其能否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利。
然而,通过海外并购方式获得的资产有可能是已经过气的资产,或者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并购后即贬值,或者无法融入母体而孤立存在。不过,由于后发大国国内市场广阔,即使发生上述情况仍然可能通过国内市场扩张为并购者带来不错的收益,按照一般跨国并购成功的标准衡量,这种并购仍是成功的。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的某些既有理论也正是这样看待问题的。在它们看来,只要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海外投资能为其国内经营带来利润并使公司总体业绩改善,跨国投资就是成功的。但是,这种状况虽然符合一般企业海外投资的逻辑,却不符合如中国这样的后发大国海外投资的逻辑,因为它无助于改善后发大国的国际竞争力,培养自己的跨国公司。只有当海外并购获得的资产植根于自身企业体内并带动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和国际化经营,海外并购才能被认为是成功的。

⑷ 上汽集团历年所得税率

上汽集团历年所得税率目前上汽集团暂未公布。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9日,总部位于上海。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整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汽车金融等。公司于1997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所得税率是指所缴纳的所得税与利润总额的比例。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因此,所得税率的变动必然引起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通常.所得税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反之,则净资产收益率上升。
具体税率:
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针对增值税的分类,小规模纳税人属于商业的话,增值税率是4%,属于工业的话是6%。
2、从2008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颁布以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为25%;
3、国税需要报的税主要是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
4、城建及教育费附加=流转税税额(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三税)*(7%+3%);
5、营业税分行业税率不同: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税率3%;服务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税率5%;
6、印花税主要是涉及到合同时一般都需要交的,不同合同税率不同(详细的可以看税法书)。房屋租赁涉及营业税(房租中一般都包括营业税,由出租方缴纳)、印花税。

⑸ 高分求此次次贷金融危机中浙江民营企业的相关案例

先是冰雪灾害、特大地震、通货膨胀,引起原材料价格猛涨;后是金融风暴引起市场萎缩,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整体滑坡。我国实体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上汽通用五菱却是早作准备,主动应对,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深入挖潜。2008年过去,该公司依然在国内微车市场上继续领跑:销售突破65万辆,超额完成了62万辆的目标,市场占有率接近50%,在国内微车领域市场连续3年占据第一。该公司不仅不裁员,还给员工加薪,同时还增发了3个月的工资。

在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上汽通用五菱依旧保持这么快的发展势头,关键在于重视市场研究,对市场变动早有准备。该公司狠抓管理,靠严格管理降低成本,把科学管理落实到各个流程环节中,提高工作效率,消除浪费,持续保持低成本运行。与此同时,该公司认识到,人是公司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提出让全员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去。近年来,员工提出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等合理化建议达7.1837万条,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人数由原来的1000多人到现在的6000多人,合理化建议实施率达95%,合理化建议累计为该公司节约成本达1.8亿元。为了进一步激励员工,该公司从2008年7月起给员工加薪;同时还在2008年10月,发放两个月的固定工资慰问金;12月,在全面完成年度产销任务后,给员工增发一个月的岗位工资。

面对不利形势,上汽通用五菱公司还十分重视内外挖掘,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的整条产业链同甘共苦,共同应对严峻困难。面对原材料价格大起大落、市场需求严重下滑等严重冲击,该公司通过柔性安排生产,加快对供应商付款流程,拿出几亿元对供应商进行价格补贴等,与供应商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下游经销商方面,对经销网络进行精耕细作和对经销商队伍系统培训,经销商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08年整个销售体系依然运作良好,增产、增销、增收。

为了应对更为严峻的2009年,该公司及早决策,制定措施,为“车市寒冬”仍有作为作充分准备。目前,该公司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在已经很高的本地配套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供应商到本地设厂配套,同时严格控制零部件质量,提升产品质量;继续与供应商结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使合作方无论在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方面,都与该公司保持同步;扩大销售渠道和网络建设,继续深化县乡级网络的拓展,加强与全国近千家经销商的紧密合作。

昨天,浙江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员小高一到单位,就感觉怪怪的,台阶上所有租赁的花木被搬走了,办公室大门全都敞开,一片凌乱,电脑等值钱的东西被搬抢一空。

富丽堂皇的总裁办公室,散落着好几本房产证,栋栋价值都在数百万元。桌旁一个巨大的鱼缸里几尾价值上万的龙鱼被捞走了,只剩下一些小热带鱼非常寂寥地游动着……

一切都非常突然。

这家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顷刻间轰然倾塌,董事长夫妇突然失踪,债主纷纷上门。

集团旗下的印染厂在这个国庆长假期间还在加班加点,10月6日工人突然接到通知:把手中的活都停下来;7日晚上,总公司各个办公室电脑等物被哄抢一空。

据可靠消息,江龙控股欠银行贷款达12亿,民间借贷至少8亿。而江龙的银行贷款还牵涉到当地不少龙头企业的相互担保。

传奇起家

江龙控股的起家颇具传奇,董事长夫妇来自江苏,2000年来到绍兴县,董事长陶寿龙当时只是绍兴县某工厂的一个外贸业务员,但是敏于思考,对资金的运作很有想法。

妻子严琪也就是后来江龙控股的总裁,行事泼辣,在贸易开拓上颇有一手。尤其是在中东地区,从事纺织贸易的客商几乎都知道有位头发长过腰际的中国女人做生意和喝酒都很厉害。

两人几乎在三四年间神奇地建起了江龙,并于2006年9月在新加坡上市,股票名为“中国印染”。

江龙控股的办公大楼外垂着一面红色的旗帜,上面金黄色的龙形图案气势恢弘,很远处都能看到。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家集纺织、印染、服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纺织企业,拥有总资产22亿元,员工4000多人,2007年销售额为20亿元。

出问题的还是资金链

江龙一直以来的作为还是很具思路的。

去年开始了“坯布超市”等一系列比较前瞻的做法,还投入2亿元进口11条先进的特宽幅生产线,这一生产线一旦全部投产,江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纺特宽幅印花生产基地。

这也是江龙预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最大亮点。

公司融资部相关人士说,正是预备上市,公司把所有资金孤注一掷,抽调了各子公司的流动资金,对正常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还有就是去年年底银根紧缩,银行收回了1个多亿的贷款。

然而,可怕的是,江龙在资金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求助民间借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高层均出面联系民间借贷。

昨天纷纷上门的债主说,去年是3分利,今年六七月份都开出了7分利。以6分利计算,利息就相当于本金的70%左右。

记者昨天在总裁办公室发现了一份今年7月22日绍兴企业家座谈会上江龙的发言稿,在谈到近况时,就反复强调了资金紧张。

政府曾试图拉一把

江龙的情况,当地政府也曾试图拉一把。

记者拿到了一份盖有浙江省绍兴县柯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章的“政策说明函”的复印件,落款日期为9月18日,上面有这样的内容:为帮助江龙集团走出资金困境,顺利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将对江龙集团予以政策扶持。

首先,江龙集团(包括下属企业)为“瘦身健体”而剥离部分非主业资产时,对双方均实行资产交易税费、生产经营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政策扶持。

其次,在增加现金流2亿~3亿的基础上,同意江龙将南方科技位于柯北的工业用地改为商住用地,并享受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扶持政策。

这项政策一度让江龙和借钱给它的人都似乎看到了希望。

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陶寿龙夫妇在10月3日把手机留给秘书之后神秘失踪。

目前可以证实的是,江龙欠银行贷款为12亿,而这些贷款全部由当地规模相近的企业提供担保。这些企业全部都是当地龙头。

江龙出事,这些担保巨资的企业也即刻陷入困境。

昨天,政府工作小组正式进驻江龙,集中给职工发放工资。但他们并不愿意透露江龙将何去何从。金融人士分析,如果清算破产,江龙估计是资不抵债的,银行就有可能立即对担保企业启动诉讼程序,而担保企业也往往有借贷在身,这样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不破产的话,那就只能重组。无论哪一种方法,对绍兴县纺织产业来说都是一记重创。

目前,最让人头痛的是,江龙的总欠款一共多少,当地版本不一,说欠供货商的钱就至少2个亿,民间借贷更难统计,有消息说,当地一家企业兄弟俩借给江龙的钱(含利息)加起来就近亿元。

昨天晚上,给江龙提供民间借贷的人汇聚在一个小饭馆里,这些人中有纺织企业的老总,有外贸公司的老总,有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还有一些是能筹到巨额民间资金的“代表人”,他们坐下来就是要对一对江龙民间借贷的总数,还要商讨追讨的办法。(来源:都市快报)

⑹ mg汽车怎么样

名爵(MG),原本在英国是Morris汽车代理商,后来制造自己开发的订制版汽车,以双门敞蓬跑车闻名于汽车界。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轿车品牌。

目录

简介
MG名爵车系
MG名爵汽车项目简介
名爵MG6
MG名爵动力总成项目简介
MG名爵项目大事记
编辑本段
简介

品牌名称 名爵 英文名称 MG
所属地区 英国 所属公司 上海汽车
品牌标志 八角形形状 品牌释义 热情、忠诚
[1]

编辑本段
MG名爵车系

MG3: MG3SW MG3ZR。
MG5: 尚未上市。
MG6: 2009年12月22日正式上市,2009年4月上海国际汽车展亮相。
MG7: 主力车型,包括MG7标准,MG7运动和MG7L。
MGT系列:(包括TF)纯正跑车.采用了源自于F1赛车的中置后驱技术,它代表着MG跑车更高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准。
MG名爵品牌诞生至今已近百年历史,一直以生产高性能运动轿车著称于世。“运动、激情”的MG品牌精神是其不断进化的推动力。例如:席卷世界跑车市场的MG TF;创下跑车销量之最的MG B;被称为“路上最快汽车”的MGB GTV8和拥有“速度之王”美誉的MG EX181,都是在MG名爵“运动、激情”精神指引下诞生的划时代作品,如今它们都已经成为永恒的车坛经典之作,“MG”八角形标志也早已成为了传奇的标志。如今在上汽集团强大的研发实力支持下,上汽名爵带着MG 6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量级车型,重新回到了舞台的中央。
编辑本段
MG名爵汽车项目简介

名爵(MG)汽车项目是南汽为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调整产品结构,利用收购英国MG罗孚公司及动力总成公司资产实施的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12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万辆整车、25万台发动机和10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规模。该项目于2006年3月27日在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基,预计第一辆整车将于2007年3月27日下线。
MG ROVER公司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著名汽车公司,也是英国最大的独立轿车制造企业,2005年4月因经营困难而宣告破产。同年7月22日,南汽收购了MGR及动力总成公司的全部资产,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生产研发设备、4个整车产品平台、3个系列发动机、一个变速箱产品和一套百年积淀的无形资产。
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南汽通过海外并购,在充分利用国外企业先进的研发及生产设备基础上,借助高水平的产品平台,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打造自主品牌。南汽名爵(MG)汽车项目完全符合自主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提升南汽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建设;也符合“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将国内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
通过实施名爵(MG)汽车项目,南汽将有效地完善产品系列和实施产品结构的调整;全系列的发动机产品也将增强南汽在动力总成方面的竞争力,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撑,使南汽走出一条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发展道路。公司确定了国际化战略目标,通过建设南京和英国长桥两个基地,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五年内达到20万辆整车的产销规模并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南汽将充分利用MGR的品牌效应和原国际销售网络,使自主国际品牌产品快速走向国际市场,打造一个真正的自主高端国际化汽车品牌,打造一个真正的国际化汽车企业。
编辑本段
名爵MG6

全新MG6,凭借豪华跑车标志性的Fast-Back风背造型,突破美学高度,颠覆两厢三厢格局,更带来1379L动态优化空间,429L超纵深行李空间,2705mm跨级超长轴距,并以50:50首尾谐一稳定车身,提供超凡的驾控协调性,创就中级车全新基准。
全新MG6 Fast-Back英伦风秀造型,将空气动力学升华为风秀美学,为每一根线条赋予巧夺天工的灵性;更带来1:1:2革新的厢式比例,兼具两厢车型的[2]流炫曲线与三厢轿车的开阔空间,全面颠覆传统两厢三厢格局,成就中级车造型新基准!
全新MG6 Fast-Back英秀风背造型,以流线型车顶轮廓一路延伸至车尾的设计,开创性地令空气美学与空间效率化敌为友,独创的M.I.M(MG Innovative Maximum)理论带来429L超纵深行李空间、1379L动态优化空间,配以2705mm跨级超长轴距,将空间潜力最大化,带来驾乘和储物效率的双重突破,再创宽宏空间新基准!
编辑本段
MG名爵动力总成项目简介

名爵(MG)动力总成项目是利用收购英国MG罗孚动力总成公司 (PTL)资产,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建设的核心项目。该项目计划生产3个发动机系列和1个变速箱产品,拥有完整的研发和生产设备,是收购资产中的核心部分,将陆续投产N4系列汽油机、NV6汽油机、D系列轿车柴油机和PG1变速箱,排量覆盖1.1---2.5升。全面建成后,将形成25万台发动机和10万台变速箱的年生产能力。南汽名爵(MG)动力总成项目不但为名爵(MG)车提供强劲心脏,更为国内外厂家提供配套,增强南汽名爵(MG)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掌握市场主动权。
N系列发动机是世界最先进的全铝发动机,也是世界上首个使用LPS技术大规模生产的全铝发动机。它采用系列化设计,零部件通用性高,产品升级改进空间大。发动机采用全铝材制,重量轻、功率大,燃油经济性佳,环保排放符合欧洲Ⅳ标准。N4发动机拥有深厚的用户基础,在赛车、高级跑车上赢得了诸多荣誉。
南汽名爵(MG)动力总成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发动机工厂。发动机生产研发设备和工艺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发动机生产装配线拥有较高的柔性,具备各种发动机混线生产能力。公司还拥有先进发动机闭环自动检测设备,能实现在生产中的快速、精确、实时检测,且研发、检测设备水平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南汽名爵(MG)在消化吸收英国先进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和生产更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适应市场变化能力高。南汽名爵(MG)完全掌握电喷标定技术,并根据中国市场环境和道路状况,对发动机进行适应性调整,使之更适合国内行驶环境,更符合中国人驾驶习惯。南汽名爵(MG)拥有全套的缸体、缸盖、曲轴、连杆加工线,发动机生产、配套都在国内,可为用户提供及时的零部件供应和全面的售后服务保障。
南汽名爵(MG) )动力总成拥有全球采购平台,选取世界顶级零部件供应商,如电子领域巨头西门子、摩托罗拉,著名零部件供应商Bosch公司,世界顶级涡轮增压器厂商美国Holleywell公司,世界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辉门公司和全球滚动轴承首要供应商德国INA公司等。
南汽名爵(MG)动力总成将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依托南汽汽车工程研究院、英国公司VEC及研发中心的力量,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实现中英两地互动,全面满足中国、欧洲、北美乃至世界市场的需求。

编辑本段
MG名爵项目大事记

2005年6月06日,南汽名爵(MG)汽车项目成立。
2005年7月22日,南汽成功收购MGR公司和动力总成公司资产。
2006年3月10日,南汽名爵(MG)汽车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
2006年3月27日,南汽名爵(MG)项目在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基。
2006年6月06日,南汽名爵(MG)首批配件出口欧洲。
2006年6月22日,南汽汽车工程研究院成立。
2006年6月23日,南汽名爵(MG)英国公司加入英国汽车制造商与销售商协会(SMMT),成为其百年历史上首个中国成员。
2006年7月17日,南汽在英国伦敦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名爵(MG)国际化战略。
2006年8月15日,南汽名爵(MG)首批国内经销商招募全面启动。
2006年8月,南汽名爵(MG)第二批配件出口欧洲。
2006年8月22日,南京汽车集团被国家商务部和发改委评定确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
2006年8月,南汽名爵(MG)被美国波士顿顾问集团评为100家最有潜质成为21世纪跨国集团的公司之一,获得“新的全球挑战者”称号。
2006年9月13日,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在英国伦敦签署了南汽名爵(MG)英国项目的贷款协议框架,以支持南汽名爵(MG)英国业务的展开和国际化战略的全面实施。
2006年9月26日,南汽名爵(MG)动力总成揭牌。南汽名爵首次在中国点燃了世界级的动力,并正式命名为“名爵(MG)动力”。
2006年10月13日,南汽名爵(MG)与英国知名的汽车配件供应商Stadco签署了配件供应合作协议,名爵(MG)汽车海外项目全球化采购计划及优势资源配置战略开始全面提速。
2006年12月8日,中国进出口银行正式批准支持南汽名爵项目的5亿元项目贷款,南汽名爵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2006年12月28日,南汽名爵(MG)NV6 2.5L全铝合金发动机在南京浦口生产基地下线,一次热试成功,各项指标均处于国内V6发动机领先地位。南汽名爵(MG)拥有了匹配中高档轿车的世界级发动机,彻底打破中国自主品牌无法制造V6发动机的历史。
2007年1月8日,南汽名爵召开供应商大会,以国际最高质量标准打造名爵汽车。
2007年3月27日,南京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MG 7系、MG 7系加长版轿车与MG TF跑车在其南京浦口基地下线。
2007年12月26日,上汽集团和南京跃进集团,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旗下的南汽集团经营性资产将转至上汽集团名下
2008年4月1日,完成对南汽集团100%股权的收购工商过户变更手续,将持有南汽集团100%的股权。与此同时,南汽旗下的乘用车企———南京菲亚特也将成为上海大众的南京生产基地
2009年4月21日,2009上海国际汽车展上MG6极具现代感和冲击力,轮廓分明的前脸和车身线条是典型的MG运动风格,重新回到了舞台的中央。
百年品牌 英伦传奇
提起MG的历史,可以说也映射着英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 MG的创始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不仅被视为英国汽车工业创始人之一,更是被英国皇家授予纳菲尔德勋爵爵位,足可见MG对英国汽车工业的贡献之大。事实也证明,在MG的百年历史长廊中,不仅有着数不尽的辉煌,更伴随着迷人的经典传奇。
MG作为汽车品牌的诞生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为世界汽车业所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MG是莫里斯试车场(Morris Garages)的简称,由威廉?莫里斯于1910年正式创办。1922年,塞西尔-金伯被任命为MG总经理。有“设计天才”之称的金伯,推出了一款动力、性能和外观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的新车型,并以八角形替代了原先的椭圆形作为MG车的标志,八角形车标由此正式诞生。MG绝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位首相都是MG品牌的青睐者。从哈洛.威尔逊,到反法西斯领袖温斯顿.丘吉尔,以至以强硬著称的“铁夫人”玛格丽特.撒切尔,MG一直是英国政界首脑的乘车首选。
随后的岁月里,MG品牌无论在轿车还是跑车领域都取得了多次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在1930年至1935年期间,MG创造了那个时代跑车技术的辉煌,其跑车产品领先当时的全球科技,时速更是其它车辆望尘莫及,成为最著名的跑车基地。到目前为止,世界最快车速始终都是由MG的汽车产品创造的。在轿车方面,MG一直颇受消费者青睐,是各时代里最上乘的轿车产品之一。直到今天,MG车友会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车友组织,拥有着最多也最狂热的车迷。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
去年3月,MG正式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全球顶尖的汽车技术,也促成了中国第一个自主国际汽车品牌——MG名爵的诞生。MG的经典如何在MG名爵身上得到传承,MG辉煌又如何延续?这是个不小的问题。但MG名爵项目总指挥张欣则对此信心十足,他表示:“当MG品牌远渡重洋,来到东方后,我们就相信MG名爵将在中国续写出MG的新传奇。”
品牌是产品的核心,是产品的灵魂,要做到传承和创新,就先要解决品牌定位这第一项重任。MG名爵的“名”是受肯定的,被欢迎的,体现了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爵”是所有渴望成功人希望的一种状态,是品味,是成就,是修养,反映了目标市场区位。同时MG名爵的品牌内涵也完美融合了中英优秀的汽车文化。其八角形的图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众多相通之处,都代表着稳固、忠诚、可信赖,都蕴含着四面八方、君临天下的王者之气。其激情、活力、愉悦的品牌特性,则表达了中国时代精英们的态度和心声。而MG名爵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既契合中国的时代精神,又是积极奋进的南京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的真实写照。
MG名爵的品牌定位语——“让心跳加速”不仅从多个方面精确地演绎了MG名爵的品牌文化内涵,更是以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为中心,成为目标消费者的精神代言。该定位不仅体现了MG名爵及中国新时代精英们内涵和激情并存、成就和修养兼顾的特性,而且传递了他们共同的、环顾四宇的王者之气,与其同时,还呈现出了人车合一的、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敢于突破和创新的时代精神。在热情和忠诚间,“让心跳加速”传递了消费者心中奋进的文化、时尚的理念和完美的诉求。“无论何时何地,MG名爵都始终与你共同体验激情的心跳。”
“我们竞购MG不仅为了品牌资产,也不仅为了造车技术,更是要利用MG的成熟技术进行自主创新。我们的目标是让MG名爵成为一个由中国人主导的国际品牌,南京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目前,MG名爵相关产品技术的知识产权已完全归于我们中国企业所有。”张欣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
自2005年7月南汽成功竞购了MGR及动力总成公司的全部资产以来,尽管对外一直比较低调, MG名爵项目却始终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从去年3月27日MG名爵项目起航,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南京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就掌握和消化了MG的各项核心技术。国家级汽车研究院的成立,更是奠定了MG名爵后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实力支撑。随后,MG名爵先后实现了第一批配件出口欧洲、第一台N4发动机点火成功、第一台MG-7整车点火成功、第一台MG-TF整车点火成功等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为即将到来的3月27日第一辆MG名爵整车下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项目的启动和顺利推进,南京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博得了“第一次拥有了国际著名汽车品牌”、“首家获得国际汽车界认可”、“第一个在中国汽车中引入欧洲环保标准”、“第一个同步建设国内外生产基地”、“第一个全面获得国际一流汽车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等12项第一的荣誉。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中国第一个自主国际品牌,MG名爵汽车项目在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道路上开辟了一条全新模式。它通过技术的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即使自主品牌进入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高端领域,又成功地实施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对于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品牌实力的增强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这也增添了国内外汽车市场对MG名爵的信心。
此次MG名爵品牌的正式发布,不仅是宣告了一个“既传承历史又开拓创新”的汽车品牌的诞生,更是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一场划时代的变革。MG这个有着纯正英伦血统、承载英国汽车传奇的品牌,经过南京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的雕琢和历练,将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一股全新的力量。不同于德、日、欧等车系,人们对有着同样悠久造车历史的英伦汽车的认识,其实更多地停留在劳斯莱斯、宾利这种超豪华车的传说中。但MG名爵的到来,则既能让中国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纯正英伦车所具有的高贵典雅而又不失激情动感的气息,同时又不会像劳斯莱斯、宾利那般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2007年12月26日,财大气粗的上汽集团,与南汽集团的控股方——南京跃进集团,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后者旗下的南汽集团经营性资产将转至上汽集团名下,上汽集团以不超过8%的上海汽车股权作为交换。合并后的“大上汽”将具备“3的4次方”效能,即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三大板块齐备,三大外资合作伙伴(大众、通用、菲亚特),三大自主品牌(荣威、名爵MG、双龙),三大生产基地(上海、南京、仪征),如果再加上位于英国、韩国和中国本土的3地多个技术研究院力量的整合,“大上汽”将很有可能是我国三大汽车集团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汽车企业。

⑺ 名爵属于什么车系

MG(名爵)全称MorrisGarages,是一个源自英国的汽车品牌,公司以生产著名的MG系列敞篷跑车而闻名。

MG品牌曾得到英国名流们的喜爱,多次被选为首相座驾,一度成为英国皇室的御用豪华越野车和罗马教皇的御用专座。 MG之父是威廉·莫里斯,这个靠4英磅起家的英国伍斯特的自行车修理工,在1910年建立了莫里斯车库(MorrisGarages),简称MG。


(7)上汽集团无形资产扩展阅读:

名爵EZS搭载的是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50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电池部分则采用了来自于宁德时代的高密度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61Wh/kg,电池容量为44.5kWh,NED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355公里。

2011年3月26日,名爵3正式上市。

2011年9月,名爵3 Xcross于成都车展正式上市。

2012年3月28日,名爵5上市。

2014年11月1日,名爵GT上市。

2015年3月18日,SUV名爵GS上市。

⑻ 轿车品牌MG属于哪家公司

MG品牌原是英国品牌,2005年7月22日被中国南汽收购,2007年12月26日,中国南汽被上海汽车全资收购,现是中国品牌。
MG(Morris Garages)品牌,英国汽车工业开创者,拥有87年(1924年)的辉煌历史与全球最大的车主俱乐部, 更享有“世界速度记录的创造者”、“世界销量最大跑车”、“品质最佳的跑车制造商”等众多美誉。 作为英国汽车工业的最佳注解,MG不仅彻底改变了英国汽车工业,更对美国跑车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MG的品牌史,就是一部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如今MG品牌隶属于全球第八大汽车集团——上海汽车(按2010年产销量统计) “个性、气质、创造力” 是MG品牌的核心价值,“Make the Difference,发现你的不同”则是MG的品牌主张。
MG ROVER公司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著名汽车公司,也是英国最大的独立轿车制造企业,2005年4月因经营困难而宣告破产。同年7月22日,南汽收购了MGR及动力总成公司的全部资产,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生产研发设备、4个整车产品平台、3个系列发动机、一个变速箱产品和一套百年积淀的无形资产。
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南汽通过海外并购,在充分利用国外企业先进的研发及生产设备基础上,借助高水平的产品平台,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打造自主品牌。南汽名爵(MG)汽车项目完全符合自主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提升南汽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建设;也符合“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将国内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
通过实施名爵(MG)汽车项目,南汽将有效地完善产品系列和实施产品结构的调整;全系列的发动机产品也将增强南汽在动力总成方面的竞争力,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撑,使南汽走出一条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发展道路。公司确定了国际化战略目标,通过建设南京和英国长桥两个基地,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五年内达到20万辆整车的产销规模并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南汽将充分利用MGR的品牌效应和原国际销售网络,使自主国际品牌产品快速走向国际市场,打造一个真正的自主高端国际化汽车品牌,打造一个真正的国际化汽车企业。

⑼ 关于汽车车标 我要的是车标大全及其每个车标的介绍 越详细越好 做好是ppt的 一张ppt 车标和介绍

姐姐直接上图,不知道的再来问我。。。其实不需要问我的。。。

⑽ 海外投资为何倾向发展中国家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被卷入到全球资本流动的潮流中。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是充当国际投资的东道国,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的投资,而是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母国,大规模对外投资,包括对发达国家投资。近几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大发展,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领域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对这一现象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应当认真研究,认真思考。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FDI)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其迅速发展。表1显示了2000年以来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情况。数据表明,在网络经济繁荣和跨国并购高潮的2000年,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438亿美元,大大超越了20世纪90年代600亿~700亿美元的水平。但随着网络泡沫破灭和跨国并购落潮,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一路下滑,2003年降为359亿美元。此后,经过数年调整,2004年和2005年投资再度大规模攀升,分别达到1128亿美元和1175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3.9%和15.1%。2006、2007、2008这三年,发展中经济体对外投资进一步增长,分别达到2153亿美元、2855亿美元和2927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流出量的比重也稳定在15%左右的水平。

表1 2000年~2008年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
单位:10亿美元,%

区域/国家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非洲 1.5 -2.7 0.3 1.2 1.9 1.1 7.1 10.6 9.3
拉美和加勒比 60.0 32.2 14.7 15.4 27.5 32.8 63,6 51.7 63.2
亚洲 82.2 47.1 34.7 19.0 83.4 83.6 144.4 223.1 220.1
西亚 1.5 -1.2 0.9 -2.2 7.4 15.9 23.9 48.3 33.7
东亚 72.0 26.1 27.6 14.4 59.2 54.2 82.3 111.2 136.1
中国 0.9 6.9 2.5 -0.2 1.8 11.3 21.2 22.5 52.2
南亚 0.5 1.4 1.7 1.4 2.1 1.5 14.9 17.8 18.2
东南亚 8.2 20.8 4.6 5.4 14.7 12.0 23.3 45.8 32.1
大洋洲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发展中经济体 143.8 76.7 49.7 35.6 112.8 117.5 215.3 285.5 292.7
世界 1244.5 764.2 539.5 561.1 813.1 778.7 1396.9 2146.5 1857.7
发展中经济体的比重 11.6 10.0 9.2 6.3 13.9 15.1 15.4 13.3 15.7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

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单纯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转变。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多以较为初级的绿地投资形式进行,且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中经济体通过跨国并购向海外进军的步伐明显加快,包括到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这一趋势更显著加强。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并购主要是由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以及金砖四国等发展中大国引领的,致使发展中经济体跨国并购占全球跨国并购的比重大幅上升。从金额上看,1987年~2005年间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跨国并购中的份额从4%上升到13%;从并购数目上看,则从5%提高到17%。2006、2007年,发展中经济体跨国并购走上高峰,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整个国际直接投资大幅度下滑,跨境并购也大幅度下滑。但是,从跨境并购交易额看,发展中国家在全部跨境并购中所占的比重却分别从2006、2007年的16%、13%上升到2008年的18%。这表明,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直接投资包括跨境并购的发展,但发展中国家所受的影响小于发达国家,表现为其在全部跨境并购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发展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投资的多样性和投资动因的复杂性。通常,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利用自己在技术、品牌和知识产权等其他方面的优势进行投资。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常常缺乏明显的垄断优势,故投资基础很多时候不是垄断优势的利用,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跨国公司来说,有可能利用相对优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希望通过到发达国家投资并购学习和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品牌、设备、人才等有形或无形资产;还有一些企业依靠政府的支持以及依赖文化和关系构成的优势进行投资。此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推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向国外:一是许多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增长使它们担忧关键资源和经济增长的投入会出现短缺,因而展开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海外投资;二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在全球经济而不是在本国经济内活动,因此,对国际化抱有强烈愿望。

二、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看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新机制
中国作为亚洲发展中大国,又是金砖四国之一,在此次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与跨国并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与并购的典型代表。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2008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规模年均增长70%以上,而以跨国并购形式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接近50%的水平。表2显示了2002年~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

表2 2002年~2010年中国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流量
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流量 27 28.5 55 122.6 176 256 418 433 178.4
增长率(%) - 5.6 93.0 104.7 43.5 45.5 58.6 3.6 43.9

注:*上半年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商务部网站。

近几年来,中国对外投资不仅增长速度很快,更重要的是,在其迅速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既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的新趋势,也显现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新机制。
(一)跨国并购迅速崛起,与绿地投资一起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
从1992年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较快发展阶段,1992年和1993年,投资金额分别达到40亿美元和44亿美元。此后,投资额有所回落。直到2001年,基本上在20亿美元~30亿美元间浮动。2001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幅上升,高达68.85亿美元,但此后又一直在30亿美元~50亿美元间徘徊。从2005年开始,对外投资才真正进入大发展时期,2005年达到创纪录的123亿美元。从2007年起,则每年都在200亿美元以上,2008年为559亿美元,其中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418亿美元,2009年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为433亿美元。
在分析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中,更应注意到的一个趋势是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迅速发展,这表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已经摆脱了主要为绿地投资的初级阶段,跟上了跨国并购的国际潮流。
就整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而言,2005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跨国并购中所占的比重,按交易额为13%,按并购交易件数则达到17%。2006年,发展中国家跨境并购占全球跨境并购投资的比重为16%,2007年降低为13%,2008上升到18%,2009年上半年则为16.9%[1]。从中国情况来看,2008年全部的559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中,以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投资达到302亿美元,占54%。其中非金融跨国并购达到207亿美元,占全部跨国并购投资的68%。总体说来,中国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中以跨境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约占总额的一半左右。这虽然低于全球平均的80%左右的水平,更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几乎100%的水平,但就中国本身而言,这一比例的增长速度非常迅速,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表3显示了2008年发展中国家10起最大的跨境交易。其中,中铝收购力拓的并购案可以列当年全球最大跨境并购案的第8位[2]。

表3 2008年发展中国家10起最大的跨境收购案
单位:百万美元
收购方 所属国家/地区 被收购方 所属国家/
地区 交易额
中铝公司 中国 Rio Tinto plc 英国 14284
中国联通 中国 中国网通(香港) 中国香港 7785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 标准银行集团 南非 5617
淡马锡控股 新加坡 美林公司 美国 4400
NNS控股 埃及 Lafarge SA 法国 4141
Evraz集团 俄罗斯 IPSCO公司 加拿大 4025
华能集团 中国 Tuas能源公司 新加坡 3072
未披露投资方 沙特阿拉伯 Oger电信 阿联酋 2850
投资者集团 印度 SG国际机场 土耳其 2656
未披露投资方 中国 Avilco ASA 挪威 2501

数据来源: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 资料整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FDI呈现大幅下降的态势,2008年和2009年都以30%左右的幅度下滑,而同期中国的对外投资不仅没有下滑,反而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并购成为这一时期对外投资的新特点之一,也是使中国对外投资中并购比例大幅度提高的基本因素。
(二)对发达国家投资迅速增长,与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传统上,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对外投资以到周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为主,其基础是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这一状况已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所证明。至于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往往是小规模投资,以学习先进技术、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为主要目的,这同样为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理论中的学习模型和策略竞争模型所证明。
但是,以中国的情况来看,近几年对外投资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且多是以大宗并购的形式进行的。表4显示了到200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国家或地区的情况。

表4 200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
单位:亿美元
序号 国家(地区) 存量 序号 国家(地区) 存量
1 中国香港 1158.45 11 巴基斯坦 13.28
2 开曼群岛 203.27 12 加拿大 12.68
3 英属维尔京群岛 104.77 13 蒙古 8.96
4 澳大利亚 33.55 14 韩国 8.5
5 新加坡 33.35 15 德国 8.45
6 南非 30.48 16 英国 8.38
7 美国 23.9 17 尼日利亚 7.96
8 俄罗斯联邦 18.38 18 赞比亚 6.51
9 中国澳门 15.61 19 沙特阿拉伯 6.21
10 哈萨克斯坦 14.02 20 印度尼西亚 5.43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8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从表4情况可见,中国对外投资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上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集中于避税地和有历史地理渊源的地区;二是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多于向发展中国家投资。
中国香港地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为主要的目的地,占全部对外投资存量的63%;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属于典型的国际避税港,吸纳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近20%,合计超过80%以上。除去前三位特殊政策的国家(地区)和中国澳门以外,其余16个国家中有7个发达国家,9个发展中国家。但从投资总额存量看,投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占总额的57%,发展中国家占43%,而且发展中国家高度集中于周边国家和非洲等资源型国家。
(三)制造业投资与并购迅速发展,投资的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
在产业分布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采矿业和建筑业。截至2008年末,制造业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份额最大,为31.3%,上述五大行业共占78.5%。
在制造业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成熟产业技术适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外投资,这些投资大多投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着眼于相对优势的利用和过剩产能转移;另一种情况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并购,虽然起点低,但发展较快。其中,一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往往投向发达国家,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电子通信、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而国内企业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往往是为了获得对方的技术、知识、品牌、专利、设备、人才等有形和无形资产,通过并购建立核心竞争力。这类投资均属于产业高级化的投资。近年来发生的许多海外投资并购案例都属于这类投资,如过去几年有名的TCL先后收购德国施耐德、法国汤姆逊的彩电部门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集团TFT-LCD业务,联想收购IBM PC部门,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海尔收购美国美克电器,以及金融危机以来发生的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广州企业收购法国皮尔·卡丹,北汽收购萨博,吉利收购沃尔沃等。
(四)对外投资动因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传统投资理论提出挑战
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对外投资,而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理论则强调相对优势利用以及学习型投资。但是,近年来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对外投资的全面发展和多元化趋势,明显超越了相对优势和学习型投资的框架。从对外投资的多种形态来说,至少有三类动机在发挥作用:
第一种,以获取国际资源、原料等为目的投资。发展中大国(后发大国)的经济崛起必然产生对国际原料能源等的巨大需求,加工制造中心地位更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制成品供应者从而原料需求者。为保障获得稳定的原料、能源,通过对外投资控制生产能力是一种必然选择,这促成了大量的跨国投资与并购。
第二种,以利用相对优势为目的投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后发大国的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力。通过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投资利用这些优势,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走出去”的主导力量之一。
第三种,以寻求垄断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为目的投资与并购。在早期,这类投资主要是通过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小规模机构,试图接近产业技术中心,掌握最新技术发展趋势。近几年,此类投资进一步演变为直接收购某些国外企业或业务,获得品牌、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以及生产设施、研发团队、销售渠道等有形资产,期望通过收购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国际竞争所需要的垄断优势,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三、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道路的一些思考
仅停留在特征与机制的认识上是不够的。一个具有理论意义的挑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与发达国家是否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等后发大国)是否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主流的对外投资道路?
任何经济活动、经济行为都是有其经济理论基础的。根据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企业之所以有必要、有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一些企业具有垄断优势,如技术、专利、商标、品牌、规模、管理经验、营销技巧等。通过国际投资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垄断优势进而获利,是企业国际化的基本动因,而这种优势也是企业能够克服海外投资的种种不利条件和额外成本,在竞争中击败当地竞争者的保证。也就是说,拥有垄断优势是对外投资的必要条件。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一般说来并不拥有明显的垄断优势。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垄断优势究竟是不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缺乏优势的企业为什么大举对外投资、跨国并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经济学者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解释。
早期的解释包括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具有一些特殊优势,如小规模制造工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的技术等,这构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基础)、印度学者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后对技术的吸收、改造和本地化、更适用的技术、发展中投资国与发展中东道国之间共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与基础等形成一些特定优势)、英国里丁大学的坎特维尔和托伦蒂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并不断消化、吸收、改造,随着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产业也不断升级并在某些领域有了与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并沿着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轨迹展开对外投资)等。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两阶段模式”、“学习模型”以及“技术扩散与策略竞争模型”等。“两阶段模式”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通常要经历亏损阶段(第一阶段),然后在积累经验、提高竞争力以后,才会进入获得利润的第二阶段。“学习模型”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称为FDI-Ⅰ,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称为FDI-Ⅱ。FDI-Ⅰ实际上是一种学习型投资,其目的在于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等垄断优势。而FDI-Ⅱ是策略竞争型投资,具有一般意义的赢利目的。随着投资的发展和积累, 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会逐渐转变为FDI-Ⅱ。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认为,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只注意到利用垄断优势,而忽视了对外投资也是形成优势的过程。跨国投资的过程既可以是发挥优势的过程,也可以是寻求优势的过程。
综观整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无论是传统的以发达国家为背景的直接投资理论,还是试图探索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基础的新理论,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垄断优势”这一概念展开的。传统理论将垄断优势看作对外投资的前提条件,而晚近的理论将垄断优势看作对外投资的目标和结果。据此,判定对外投资是否成功,前者主要看垄断优势利用得如何,是否带来投资收益;而后者则要看是否获得了垄断优势,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垄断优势与核心资产的尝试,可以说是上述理论的某种实践基础。不过,仅仅提出通过跨国并购与投资谋取垄断优势仍然是不够的,因为并非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能力展开这样的投资,仅仅是少数发展中大国表现比较明显。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的这些企业可以展开优势寻求型对外投资?在什么条件下投资者才能真正获得有价值的资产,并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与跨境并购的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少数“后发大国”的对外投资,这些国家占据了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绝大部分。而这些后发大国之所以能够在对外投资上走在前面,得益于其经济的迅速发展,更得益于“大国效应”,包括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高速经济成长、发展不平衡的多元结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充裕、政府的强势作用等。
然而,即使是后发大国,其优势寻求型对外投资要获得成功,实现其初衷,也需要以下条件:
第一,通过海外并购是否能够真正获得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发展中国家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有价值的优势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如技术、专利、品牌以及与之相联的机器设备、人才团队、资料软件等,以缩短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展开全球竞争。问题是,通过收购的方式是否能够获得尚处资产生命周期上升期和持续期的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并非没有疑问,至少需要拿来证据。一般说来,出售者是不会将生产周期前期技术、核心技术和主线产品、一线品牌出售的,特别是不会出售给未来有可能与其形成正面竞争的同业企业。能够出售的往往是边缘技术、非核心资产和生命周期晚期的技术。当然,在商业竞争中,不排除一家公司陷入经营困难时将主流技术和核心资产出售的情况。
第二,通过海外收购获得的资产是否能够内部化为自身的资产。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获得的海外优势资产,包括无形资产,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收购者通过这些资产获利,但发展中国家海外并购更主要的目的是将海外优势资产内部化为自身的优势,“嵌入”自己机体之中,与自身既有的资产水乳交融为一体。否则,如果如油水难于相容,或可获利于一时,但终将成为与自身资产格格不入的附着在体外的异已物,特别是对于品牌、商誉等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资产,以及技术、知识等具有高度路径依赖特点的资产,更是如此。
一个品牌,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积淀已经成为某个民族、某种文化的一部分,即使外来者可以将其购得,却很难“本土化”为自身的东西。经验地看,还很少有哪个国家的著名品牌是通过海外资产收购获得的。一国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都是土生土长自主创新的结果。此外,技术与知识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路径依赖,除非将自己原有技术路线完全放弃,否则,很难通过直接收购方式使外来技术与自身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
第三,海外并购的结果是将“母体”国际化而不是将“客体”本土化。发展中国家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获取海外优势资产,目的是为了培育自身竞争力与国际大企业展开竞争,立足于国际市场。因此,这类并购成功与否的依据,主要是看其能否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利。
然而,通过海外并购方式获得的资产有可能是已经过气的资产,或者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并购后即贬值,或者无法融入母体而孤立存在。不过,由于后发大国国内市场广阔,即使发生上述情况仍然可能通过国内市场扩张为并购者带来不错的收益,按照一般跨国并购成功的标准衡量,这种并购仍是成功的。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的某些既有理论也正是这样看待问题的。在它们看来,只要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海外投资能为其国内经营带来利润并使公司总体业绩改善,跨国投资就是成功的。但是,这种状况虽然符合一般企业海外投资的逻辑,却不符合如中国这样的后发大国海外投资的逻辑,因为它无助于改善后发大国的国际竞争力,培养自己的跨国公司。只有当海外并购获得的资产植根于自身企业体内并带动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和国际化经营,海外并购才能被认为是成功的。

阅读全文

与上汽集团无形资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
2013工商局个人总结 浏览:712
驰名商标申请的条件 浏览: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个好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