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医疗事故纠纷
不对,医师是否非法行医是要看医师执业证书,而不是医师资格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只是取得了注册成为执业医师的资格,只有注册后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才能合法行医。不知道你是否注册。如果只是通过考试取得了资格证而没有注册取得医生执业证书的话就是非法行医。(有一个特殊情况:卫生部有一个批复,如果已经取得资格证书并且正在申请注册而证还没有下来的话不属于非法行医)
如果已经注册你要看一下你是执业医师还是执业助理医师,你的执业类别,执业地点。如果是执业助理医师只能在乡镇一级独立值班,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独立值班就是违法的。如果跨类别、异地执业也是违法的。你的医师执业证书上如果注册的执业类别是内科、外科并且是在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的话就没问题,食物中毒属于内科范畴,你并没有超出范围。
❷ 医疗纠纷,医疗误诊,病情加重
需要司法鉴定 是否医疗事故。
❸ 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区别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内法规、部门规章和诊容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看出区别了没。
❹ 医疗纠纷孩子出生后诊断有脑病
起诉的是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只能说,起诉的前提是可以经医学会鉴定为医疗事故。其他疑问可按右方电话,来电咨询。
❺ 医疗纠纷90%受害者都会输,医院基本都会赢!
你那案子估计就是你无理取闹,非得跟医院闹,律所明知道赢不了才骗你的。医疗纠纷的诉讼大部分都会有第三方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法院都是根据鉴定结论判的,你觉得法院、鉴定机构和医院会联手起来坑你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倒是见过很多案例,明明医院无责,最后法院判医院出于同情给患者赔偿的
❻ 怎样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
现实中,不是发生在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人身损害纠纷就一定属于医疗事故,此时需要做出专业的判定才能对其进行确定。那么大家知道该怎么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吗?关于这个问题,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就在下文中为您解答,希望您看过以后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1、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
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这里说的“医疗机构”是指按照1994年2月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这里所说的“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如医师和护士等,他们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
2、行为的违法性
“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的事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有: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献血法、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大批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些、规章、规范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依据和“指南”,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自己的有关业务活动中应当掌握相应的规定,并遵循规定,以确保其执业的合法。从医疗实践看,最常用、最直接的是部门关于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管理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过失”造成的,即,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而不是有伤害患者的主观故意;对患者要有“人身损害”后果。这是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至关重要的一点。
4、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
这是判定是否是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存在过失行为,但是并没有给患者造成损害后果,这种情况不应该被视为医疗事故;而虽然存在损害后果,但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并没有过失行为,也不能判定为医疗事故。
以上4个方面就是判断医疗事故的要点。医疗事故是要经过严格的判定之后才能确定的,此后就会按照国家对医疗事故的规定进行处理。
❼ 医疗纠纷处理 我女儿在2011,8,15好出现脸红的现象 到地方医院去就诊
这不一定是医疗纠纷,高热,昏迷可能是脑炎和支气管炎的一种症状。脑炎和支气管炎才是高热,昏迷的病!因
❽ 我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人民医院"生小孩,由于医院的原因导致我儿子脑积水,经过抚州市医学会和江西省医
可以向医院提出赔偿,要先向律师咨询一下相关赔偿内容,算一下赔偿金额,看来可以打赢这场官司的,你应该有信心。
❾ 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纠纷投诉书怎么写
医疗违规事故投诉书范本 投诉人x ,女,46岁,x牧 场职工,住x市x区----------联 系电话: 被投诉科室: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xx医院耳鼻喉科、急诊 科 我是患者xx的女儿。我父 亲xx今年77岁,x省x县x农场离 休干部。2005年9月1日我父亲 因感觉耳朵内有沙沙响声并伴 有轻微疼痛,来到xx医院耳鼻 喉门诊看病,门诊医生给开了 一盒新康泰克服用,服药后未 见效果。9月6日患者又来医院 复查,值班的一位姓桂的医生 诊断是患有老年性神经耳聋和 中耳炎,建议输液治疗,并给 开了10天的药液。当日下午输 液后回家,患者自感身体不适 ,晚上出现发烧、恶心、头痛 、浑身无力等症状。 次日,我父亲又来到医院 输液,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神 志不清等严重的不良反应,被 送到急诊室抢救,急诊室医生 确定病因是脑梗塞,经家属同 意患者被送进xx医院老干部区 住院治疗,住院后我父亲始终 未见根本性好转,现在已经生 命垂危。 我父亲原本身体健康,平 日非常注意锻炼身体,喜爱户 外运动,住院之前经常自己骑 自行车到x、x等地郊游。9月1 日和6日都是自己到医院看病的 ,而且,9月6日自己从xx的住 处步行到医院,9月7日身体出 现不适的情况下,还能自己单 独到医院输液,可见平时老人 身体状态很好。治疗之前我父 亲只有耳疾,按常理,经过治 疗应当症状减轻,而事实却恰 恰相反,我父亲在输液治疗的 当天出现身体不适症状,第二 次在输液当时更是生命垂危。 把患有小病的人转眼之间治成 了濒死之人,这绝对不是正常 的治疗结果,我们完全有理由 认为整个治疗过程存在用药不 当或者其他严重违法医疗规程 的行为。为此,我请求主管部 门迅速展开调查,查清事实真 相,明确被投诉科室是否存在 医疗过错! 此致 xx医院领导 投诉人(签名): x年x月x日
以上是医疗事故投诉书范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❿ 医疗事故找谁打官司,一般怎么走司法程序
一、管辖法院的选择
要起诉医院,首先就要确定到哪个法院起诉,也就是法院管辖问题。一般来说,医疗纠纷诉讼都在区、县层级的基层法院,除非把诉讼标的刻意提高到上千万,才可能到中级法院立案,但这样做得不偿失,因为法院非但判不了这么多,当事人还要搭上不菲的诉讼费。
一般来说,医疗纠纷诉讼多归医疗机构所在地法院管辖,这是法定管辖,当事人无法选择,而当地法院与医疗机构的关系是大部分患方当事人所忌惮的。
但是,历经多家医疗机构诊治,特别是跨省市的,选择法院管辖就需要讲究。夸张一点说,有时法院管辖的选择就决定了案件的胜败。
笔者到上海执业之前在江西执业,曾接到一起股骨颈骨折引起的医疗纠纷案。患者骨折后在县医院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转入上饶市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医师说最佳治疗期耽误了。出院后患者准备起诉当地县医院,笔者接案后,建议其把上饶市的医院一并起诉,从而可以在上饶市立案,避开县法院的管辖。但原告从内心来说是感激那家做手术的上饶医院的,不忍心将其推上被告席。笔者向他解释,这只是诉讼上的策略,最终说服了他。县医院接到诉讼文书后,表示愿意支付补偿与原告和解。
笔者前段时间接到外地患者咨询,他在外地医院治疗肾结石失败,到上海的医院找专家看,专家指出是当地医院手术失败,于是在当地医学会申请鉴定,结果是不构成医疗事故。该患者问笔者该怎么办,笔者建议他把上海医院和当地医院一起告,这样就可以在上海立案,从而可以在上海鉴定,当地医院的保护网就破了,胜诉把握相对来说也就大了。
以上是从选择法院管辖角度考争取打赢医疗官司。
二、案由的选择
由于对鉴定的态度以及法律适用的有所不同,医疗纠纷还存在案由的选择问题,但各地法院对此有不同的处理。
在上海,不管选择什么案由,医疗纠纷一般都必须由医学会鉴定,且都适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上海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北京,既可以选择医疗事故也可以选择医疗过错作为案由。
事实上,医疗纠纷涵义并不明确,案由选择还是有文章可做的,有时还能决定案件的胜负。
有一位老太太骨折后到上海某医院做植入髓内钉固定术,后来又做了三次手术,遗留下患侧膝关节功能丧失等后遗症。患者认为医院在医疗上存在过失,医院则认为手术得当。为了得到赔偿,患者滞留医院达六年之久。患者家属找到笔者,看过材料后,笔者建议她不要在医院手术有无问题上纠缠,而应该看当初植入的产品质量有无问题,进而改打产品侵权官司。虽然在病历记录中没有发现植入物有断裂的记录,但仔细阅读X光片子,发现髓内钉的一个螺钉有断裂,而且病历上相关植入物的资料也不齐全。另外笔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因为医院告知髓内钉是进口的,且可终身保留,家属在第二次手术取出髓内钉后,特地要求医师拿给他们看一下,医师却说已经丢掉找不到了。果不其然,笔者代理患者提起产品侵权之诉后,医院由于不能证明产品的正规来路而不得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争取避开医疗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践中在患者心目中往往欠缺公信力和权威性,提起医疗诉讼后,患者方一般都反对由医学会进行医疗鉴定。
在实行医疗纠纷双轨制的地方,绕开医学会鉴定问题不大,但在规定医疗纠纷一律进行医学会鉴定的地方(比如上海),医疗鉴定似乎避无可避。但深究起来其实还是有空子可钻,这就是挑病历的毛病。
因为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如果医院的病历不真实,医学会不得进行鉴定。根据举证规则,医疗侵权纠纷,医院负有举证责任。医学会不鉴定,意味着被告举证不能,被告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接到医疗纠纷案子,一般原告前期的证据保全工作已经完成,该复印的已经复印,该封存的已经封存,接下案子要做的工作,就是从病历上看能否找到让法官、医学会接受不能进行鉴定这一观点的蛛丝马迹。这样的工作有一定难度,不是说找到病历涂改、签名不一致这样的证据,法官、医学会就一定会不鉴定,因为还牵涉到是否 “实质性修改”的问题。笔者就曾遇到经过司法鉴定说病历做了修改的案子,医学会照样鉴定。
作为代理人,律师的工作是要把病历不真实与争议焦点相结合,说明病历不真实很可能影响到鉴定的进行。
比如有一起案件,患者死亡而且已经进行尸检,结论对患方不利。笔者接案后,反复阅读病历,发现护理记录与医师病历记录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护理记录中护士签名笔迹前后不一,通过前后病历对比发现本来不在班的护士在护理记录上也有签名。法官向涉案护士调查,在事实面前她们不得不承认造假,医学会了解这些情况后致函法院终止鉴定,法院判决医院承担完全民事责任。
如果在管辖法院、案由和医学会鉴定方面都无法 “另辟蹊径”,那就只能围绕医学会的医疗鉴定寻找突破口。
四、仔细阅读病历资料
病历资料毫无疑问是医疗诉讼中的证据之王,能够找出病历资料的不真实处从而阻断医方的举证之路,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上策,但这种机会不是每起医疗纠纷案件都可以遇到的。
没有这样的机会怎么办?只有老老实实地仔细阅读病历资料,找出医方的漏洞,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找权威医学文献资料,准备医疗鉴定陈述材料。
笔者曾代理患者严某与上海某医院医疗损害赔偿一案,就是通过仔细阅读病历资料发现问题,一起诉,医院方就认输了。
患者因贲门癌住院,术前肾功能化验结果正常,术后却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患者认为医院的手术出了问题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医方认为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手术的并发症,且术前告知书中提到了,否认医疗行为存在任何过错,双方协商不成。
初看病历资料,似乎官司很难打赢。但笔者不死心,静下心来再仔细阅读病历资料,从三测单、医嘱单、入院录、手术记录,化验单一字不漏地读。
术前化验单显示患者尿化验正常,但术后才出现尿蛋白且逐渐加重。是否与用药有关?医院术后给患者使用的药物是 “亦清”。
查找 “亦清”的正式药品名称是: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问题于是真相大白,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是药物引起的。 “亦清” (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属于氨基甙类抗生素,具有肾毒性。在患者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后,医方还不知道 “亦清”属于氨基甙类抗生素。
医师被美妙的名称所蒙蔽,根本没有追究其属于哪一类。如果知道的话,就不会在发现患者已经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后,还继续使用一周才停药。
五、悉心选择文献资料
以前有报道说一老农钻研医学书籍终于打赢医疗官司,事实上很多医疗官司的患方当事人都有查阅医学资料的经历。医疗文献资料在打医疗官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是说每个没有医学背景的人都能用医学研究资料作为证据的。
即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阅读了一定量的医学文献资料,但是资料上的说法可能莫衷一是,甄别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医疗官司需要具有医学背景的律师的原因之一。
在最近的一起医疗官司中,患者因听神经瘤而入住上海某医院手术,由颇有名气的医师操刀,但手术后患者出现颅内出血昏迷而转入另一家医院做脑外手术,留下偏瘫的后遗症。患方与医方交涉,医方说术前已经告知了术后有可能发生颅内血肿,不存在违反医疗常规的地方,交涉无果。
笔者悉心寻找文献资料,一篇资料上说听神经瘤手术中出血都是术者操作不当引起的,该文作者是本市知名专家,笔者由此论证医方存在医疗过失,医院方后来同意协商解决。
六、注重鉴定程序权利
很多患方不信任医学会的鉴定,从心理上排斥这一程序。其实,对医学会鉴定的程序性权利患方要予以高度重视。
在办理高某在上海某医院进食窒息死亡一案中,尸体解剖证实患者是食物窒息死亡,专家讨论的结果是医疗意外。在进入鉴定程序后,有个鉴定专家组成的环节。医学会认为患者在精神病医院死亡,精神病专家为主要人选。但笔者认为,患者虽然是精神病人,但治疗的是感冒高热,且医方请了综合性医学院医师会诊,死亡与精神疾病没有太大关系,以精神病专家为主显然对患者方不利,于是笔者代理患者方要求鉴定专家应该以普通内科为主,结果定性为医疗事故。
此外,鉴定程序中还有申请鉴定专家回避权、鉴定时陈述权等,均应认真对待。
七、从不利鉴定找漏洞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患者方不利的可能性很大。一旦不利的鉴定结论出来,如果能够争取司法鉴定的话当然更好。如果没有可能重新进行法医鉴定,也不要完全认为一点希望也没有,要尽量从不利的鉴定中找出漏洞。
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法官与鉴定专家对过失与因果关系的认知不同,从鉴定分析意见中寻找突破口。在医学会鉴定初期,鉴定分析意见中经常有医方 “不足”、 “缺陷”等用语,法官就是把这些用语转换成法律上的过失。这一招被鉴定专家识破后,医学会鉴定分析意见就很少露出 “狐狸的尾巴”,很少有 “但书”的情形出现。这样需要从鉴定报告的鉴定分析意见,以及前面的 “诊治概要”的字里行间找出鉴定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