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条件构成侵犯隐私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讲民事权益范围,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1)隐私侵权的构成要件扩展阅读:
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当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我国传统文化中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类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我们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和荣誉意识。个人隐私权里无不包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荣誉。亲人、朋友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国人大网
㈡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
【法律分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情节犯,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以下情形属于情节严重:(1)造成受害人重伤或死亡的;(2)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3)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4)出售、提供的信息数量较大的;(5)违法所得数额较大;(6)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本罪既可由单位构成也可由自然人构成。本罪侵犯的法益是公民民主权利中的隐私权及生活的安宁状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㈢ 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1、主观具有过错。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2、违法行为的存在,侵扰私人空间的行为与侵害私人信息;3、损害结果发生,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及精神痛苦;4、行为人的行为与发生的结果具备因果联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㈣ 侵犯肖像权与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分别是什么
侵犯肖像权:用于牟利并且未经当事人同意侵犯隐私权:出于不正当目的使用非法手段获取他人隐私
㈤ 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的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隐私是来一个自然人拥有的与自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个人生活信息和个人生活资料等。现代法认为,每个人的隐私范围是不一样的,越是公众人物,其隐私范围愈小。在个人维权时涉及最多的应该是对隐私权的保护,在现在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如果我们的隐私被侵犯后,如何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呢?我国立法迄今为止并未承认隐私权,但对公民的隐私利益采用间接保护的方式进行。如《民法通则意见》第140条规定,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故隐私权在我国法上是一个理论性概念。一般认为,侵害他人隐私利益的方式是未经权利人同意而披露,故其侵权构成要件是: 1、未经权利人同意; 2、实施了披露行为; 3、主观上为故意; 4、为不特定的第三人所知晓。 另外,依《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第2款,隐私利益被侵害的,受害人可以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推荐阅读:隐私权名誉权
㈥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构成条件
3.1行为的违法性
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行为人利用网络实施了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这是其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并不违法,即使触及到公民的个人隐私,也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执行公务的目的检测公民的上网行为或查看公民的电子邮件内容的行为,虽然触及了公民的个人隐私,但由于其为法律所许可,不具有违法性,不认为是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权的行为[4]。
根据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作为的侵权行为和不作为的侵权行为。前者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了法律关于禁止侵犯公民网络隐私的规定而实施了该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例如,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不当窥视、泄漏、干涉他人的隐私,否则即构成作为的侵权行为。后者表现为法律要求人们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应当实施某种行为而负有此项义务的人却未实施,例如,网站对收集的个人信息资料应该采取而没有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而被非法访问,则网站和非法访问者都侵害了他人的网络隐私权,网站则是以不作为的方式侵权。
3.2损害事实的存在
网络隐私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个人信息被刺探、被泄露、被传播、被干预。对网络隐私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事实既包括对财产的损害,也包括对人身的损害。例如,网站将用户的信用卡帐号透露给第三人,导致用户信用卡上金额被洗劫一空,给用户造成的这一巨额损失,即侵犯用户网络隐私权导致的直接损害,又如电子邮箱经营者利用网络技术的便利条件,私自拆封、泄露、篡改他人邮件通信内容,使用户失去了与收信人签订合约的良机,从而无法实现预期的合约利益,因而是一种网络隐私侵权行为造成的间接损害。
对人身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受害人的精神痛苦,例如,向用户发送垃圾邮件,使用户有限的邮箱空间无法再接收其他有价值的电子邮件,造成用户的精神痛苦。又如故意泄露人们的不幸身份、特殊嗜好等隐私信息,引起周边人对其产生偏见等。[5]
3.3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中的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即特定的损害事实是否是行为人的行为必然引起的结果。只有当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时,行为人才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在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中,如果给公民个人隐私造成的损害结果是由行为人的侵权行为所必然引起的,行为人就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即损害事实是由网络侵权行为造成的,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直接的关联性。如在网上随便披露他人的隐私,直接导致他人隐私泄露,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就表现出明显的因果关系[6]。
3.4.侵害网络隐私权行为人要有主观过错
过错是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中的主观原因,反映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心理状态。对属于一般侵权行为的网络隐私侵权行为来说,过错是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备前提。
过错根据其类型分为故意和过失,在网络隐私侵权中,大多数行为人都是基于故意的心理而实施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在网络侵害隐私权行为中,行为人因过失造成的侵权大量存在。如网络服务商对用户的电子邮件应该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而没有采取,导致该邮件的泄露,则存在过失。又如,一教师将其学生写给自己的倾吐心中苦恼的电子邮件公布于校园网上,并附上自己为该学生提供的一些解决方法,想借此达到帮助该学生及教育全校学生的目的,但此举却严重侵犯了该学生的隐私,造成其精神痛苦,教师的行为虽不是出于故意,但却应当预见却因疏忽大意未能预见损害后果的发生,因而是一种疏忽大意的过失。[7]
网络隐私权侵权事件发生后,判断行为人是否应承担责任,就是看行为人是否同时具备上述四要件,同时具备的,应该承担侵权责任,不具备或没有同时具备的,则无须承担责任。
[4] 陈萍.试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4期
[5] 林子瀚 浅析网络隐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经济研究导刊 2006年第26期
[6] 杨华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山东大学 2010年
[7] 冯军 网络隐私侵权行为探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1月
㈦ 隐私权的责任构成要件是什么
1、主观具有过错
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
2、违法行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
3、损害结果发生
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及精神痛苦。
4、具备因果联系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㈧ 论述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侵犯隐私权,首先是侵权,侵犯的法益是公民个人隐私。构成要件 :侵权行为,损害后果,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
㈨ 举例说明新闻侵害公民名誉隐私权的要件构成
我国《民法》对于名誉权的定义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保护自己的名誉不被以侮辱、毁谤等方式加以丑化的权利。名誉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为我国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所确认和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名誉权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使人们免受精神痛苦,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大众传媒在广泛、迅速、连续地向社会传播各种新的信息的同时,总是会同特定的人发生密切联系,这样,就有发生人格损害的可能性。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大众传媒在广泛、迅速、连续地向社会传播各种新的信息的同时,总是会同特定的人发生密切联系,这样,就有发生人格损害的可能性。可能会有一些不真实、不客观的报道使人格名誉等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妨害名誉遂成为新闻媒介的一个重大的法律问题,名誉侵权案件也逐渐成为我国法院受理的一类重要的民事案件。现阶段法院判案的依据主要还是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和1998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两个司法解释,也就是说,在新闻侵害名誉权这个领域,我国的立法尚不完善。由于新闻侵权对新闻事业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正逐渐成为新闻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并提出了预防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几点建议。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概念。
(一)概念
所谓名誉,从字义上解释,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声誉。也就是说,一个公民、一个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 所谓名誉权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和法人组织都享有名誉权,即享有对自己人格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名誉权是一种比较容易受到侵害的人格权,在新闻侵权中名誉权受损显得特别突出,因为“公民或法人的社会活动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而名誉权与之密切相联,所以,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构成对公民或法人名誉权的伤害。
依据《民法通则》第106条之规定,侵权行为是指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法律特别规定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新闻侵害名誉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它发生在新闻活动过程中,侵害的客体是名誉权,所以,我们对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定义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利用新闻传播工具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害了他人的权名誉权,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
二,新闻侵害名誉权构成。
关于是否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这就是一般认为的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四个构成要件:名誉受损的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主观过错. 新闻侵害名誉权,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侵权,其特殊之处在于涉及两种不同利益的冲突和对抗。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体利益在新闻活动中的冲突和对抗,决定了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具有特殊性。我认为新闻侵害名誉权有以下四个构成要件:1.有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行为、2.名誉受损的事实、3.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与名誉受损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广泛、迅速地向社会传播各种信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同时大众传媒侵害名誉权的纠纷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侵权的方式也呈多样化,英美法等国把诽谤和侮辱作为侵权的主要方式,我国《民法》也持有相同的观点,笔者也是相当同意这个观点。
1 诽谤行为。
诽谤是指援引某个事实或将某个事实归罪于某人或某个团体,从而损害了他的名声或荣誉。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只称侵害名誉权,不称诽谤,是因为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和习惯上,诽谤已成为特指故意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行为的概念。以诽谤方式侵害公民、法人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言词虚假性、侵害对象特定性等特征,本文就不具体分析了。诽谤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希望工程”为清白而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诉香港《壹周刊》诽谤案。在《壹周刊》的报道中,使用了诸如“数千万善款不知去向”、“向贫农开刀”、“干部孩子占了便宜”等说法,而以上说法都无法用事实说明。2000年6月,香港高等法院判决涉案文章没有事实依据,而且具有恶意,诽谤成立。这起案件也是中国大陆最著名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的首例名誉诉讼案。
2.侮辱行为。
侮辱是又一种侵害名誉权的方式,是以语言、文字或动作贬低他人人格的行为,它包括暴力侮辱、口头侮辱和书面侮辱等几种方式。而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侵害名誉权,主要是新闻或其他作品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的名誉。也就是说,只要侮辱行为造成了受害人的名誉受到贬损,就可视为侵权,而与事实真伪无关。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批评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规定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个别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例中,作品内容其侮辱性的性质并不明显,有时可能找不到明显的带有侮辱性的言词,但仍能令报道对象的名誉受到贬损性的伤害,仍可以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但是,在部分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例中,新闻报道不但使用了侮辱性言词,而且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权受到损害,这可称之为新闻侮辱诽谤行为侵权。1998年孙敏诉张育仁、《重庆法制报》等社名誉侵权案可以说是这类侵权的典型。张育仁在涉讼报社上发表的《这家伙,我认识》一文,不仅虚构了有损孙声誉的种种“事实”,还对孙的外形进行了辱骂性的描写。所以,法院判报社和张败诉是意料之中的。值得注意的是,根据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名誉侵权的认定,既可以是作品的语言带有侮辱性所致,也可以是内容上的失实造成,两者只要具备其一即可成立名誉侵权。
。
(二)、名誉受损的事实
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因而名誉受损的事实应以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是否造成受害人的名誉受损为依据。新闻作品是否造成对受害人的名誉侵害,是以其社会评价是否受损来衡量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名誉受损事实是指由于新闻侵害名誉权对个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的不利影响,这一般包括名誉损害、精神损害以及财产损害。
1.名誉损害。新闻行为一旦构成侵权,其损害信息将会在社会上迅速蔓延,加上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赖,势必会大大降低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及信誉。
2.精神损害 伴随名誉受损一个常见的损害后果便是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精神损害即精神利益受到损害,往往是和社会评价的降低同时出现的。表现为受害人因被误解而造成精神的痛苦、怨恨、悲伤、忧郁、愤懑等情绪。可以认为,正是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才使得受害人的心理遭受损害。精神损害是因人而异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因而,受害人因学识、地位、承受能力等不同,新闻侵害名誉权给其心理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同的,这在具体案件中要区别对待。
3.财产损害 尽管新闻侵害名誉权不会直接发生对他人财产和人身实体上的损害,但侵害人格权可导致相关财产利益的间接损失,比如受害人为了治疗严重的精神损害而支出的医疗费用、咨询费用,因误工而减少收入等;如果是法人的名誉等遭受损害,就可能导致产品滞销、客户减少,甚至为宣传产品所花费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广告费也将付诸东流,从而遭受一定的财产损失
(三)、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与名誉受损结果之间有因果联系
因果关系是追究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在新闻活动中发生的侵害名誉权案件中,受害人名誉受损的结果必须是因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造成的,要求报道内容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损害结果并不是侵权行为造成的,当然就没有理由让行为人承担责任。但同时要注意到,新闻活动中产生的新闻侵害名誉权有时候不仅是由新闻记者或新闻媒体本身造成的,还有其他因素参与。这主要指新闻源方面的因素。对于新闻源的法律责任,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默许,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这就是在所谓的一果多因中,寻找出直接(主要)原因来,使之承担主要法律责任。值得肯定的是,这种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一旦形成就不为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在实践中,个别当事人的名誉受损是由于自身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新闻只是进行了如实报道,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损害,但这一损害是基于原有事实而产生,因而不能判定为新闻侵权。比如某人虽已被判有罪,但知道的人不多,经新闻报道后,知晓范围扩大了,某人的名誉相应地降低了,但也不能因此说新闻侵害了某人的名誉权。
(四)、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所谓过错是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
1.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引起某种不利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不利后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在新闻活动中,主观动机的表现是多样的,或为报复、或为泄私愤、或为妒忌等而撰写新闻侮辱、诽谤他人。
新闻故意侵害名誉权 这是指新闻作者和新闻媒体明知作品中有损害他人名誉的内容,但却放任作品的发表,使得新闻侵害名誉权成为现实。这往往是因为作者或新闻媒体为追求作品的生动性或为吸引受众,凭主观想象无中生有地对事实添油加醋,添枝加叶,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新闻媒体和新闻作者的别有用心。新闻故意侵害名誉权主观恶性重,随着法制制度的健全和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加强,这类新闻侵权案件在日益减少。
2.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引起某种不利后果,而由于疏忽没有预见或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心理状态。过失侵权也要承担民事责任。
新闻过失侵害名誉权 在新闻侵权中,过失侵权占的比例最大,而且越来越大。过失侵权一般表现为新闻失实、评论失当、用语不准或暴露他人隐私以及新闻机构因把关审核不严,使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作品得以发表。过失侵权也要负法律责任,这是因为过失侵权同样会造成当事人受到名誉和精神乃至财产方面的损害。
过错是构成侵权必不可少的要件,有过错才有责任,没过错就没责任。如果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没有过错,即使对受害人造成了损害性后果,也不构成新闻侵权,更不用说承担法律责任。
五,新闻侵害名誉权的预防。
在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使得各种形式的新闻侵权不断出现。因此,如何在新闻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新闻侵权发生的机率,也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新闻立法,出台有关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使新闻活动处于有法可依的境地。明确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权利。
2.新闻单位要加强防范机制的建立. 多年来的新闻诉讼实践表明,预防新闻侵权的关键在于新闻行业的自律。因而,把有关预防新闻侵权的规定形成一种内部制度成了重中之重。可喜的是,一些新闻单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采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来预防新闻侵权。比如,《大众日报》社于1999年5月制定的《关于防范新闻官司的若干规定》,及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的《关于对涉外广告严格把关的建议》、《新闻报道不得侵犯隐私权》等文件;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2000年5月出台的《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预防新闻侵权的若干规定》,它们从新闻报道采编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到最后内部的责任认定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有效预防了新闻侵权。
3.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法律意识 。新闻工作者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是引发新闻侵权的最主要原因。在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尤其要大力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因而,新闻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依法采写和报道新闻,时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新闻活动,确保报道真实合法,万万不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而去制造虚假新闻、揭露他人隐私,侮辱他人名誉,这样就从源头上堵住了新闻纠纷。
总之,因新闻侵权引起纠纷酿成诉讼时,在确定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确保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的基本原则下,首先应当从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所担负的特殊使命出发,实事求是地依法对新闻媒体的责任予以豁免和限制,从而防止新闻侵权的滥诉,以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公信度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次,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理当自重、自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成为全社会遵纪守法的楷模,切不可以无冕之王自居而自高自大、自欺欺人,甚至于目无法纪充当执法机构及审判人员等。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已是社会潮流。以法律的形式有效规范和调整新闻活动是现代文明社会法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