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与代加工企业间的法律法规
找企业代加工主要注意合同条款内容的设置。在寻求合作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法律协助,例如:代加工企业是否有资质、加工成品如何验收、验收不合格如何处理等等一系列问题
注册公司要看你的资金量以及承担义务的方式等、由于网络咨询提供的信息较少,建议找律师当面咨询
② 代加工未授权产品是否侵权
构成侵权。但是如果你不知情可以不承担责任。
③ 代工的侵权原因
上述这些商标侵权行为的普遍存在,不但侵害了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扰乱了内社会经济容秩序,更严重的是欺骗、误导消费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侵权行为的存在,有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其原因也十分复杂,除了侵权行为人主观原因外,既有商标注册人的原因,又有消费者自身的影响,同时,也有经济环境的影响,但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些加工企业纯粹为了赚取少量的加工费,其主观愿望不希望发生商标侵权行为,但由于自己缺乏对《商标法》的了解,在承揽加工业务时未能严格审查委托方的资格证明和商标注册证明文件,仅凭委托方的生产计划单及外贸单子,就进行定牌加工,结果造成商标侵权。
④ 如何认定加工承揽合同中的商标侵权行为
一、承揽人使用商标是否是直接侵权
(一)承揽人是否是商标的使用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加工承揽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在涉及贴牌的加工承揽中,加工承揽人仅仅是根据定作人的指示,物理上将商标用于商品,承揽人的行为仅仅是一种物理贴附行为,为定作人使用商标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真正使用商标的实际上是定作人。另外,根据加工承揽的特点,加工承揽的法律后果应当归于定作人,因此即使加工承揽过程中出现商标侵权,其结果也应当归于定作人,而不应当由承揽人承担侵权的后果。
例如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2009)沪高民三(知)终字第65号判决中就认为:“在定牌加工关系中,境内加工方在产品上标注商标的行为形式上虽由加工方所实施,但实质上商标真正的使用者仍为境外委托方。”
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的(2009)沪高民三(知)终字第65号判决中也认定:“博鸿公司在产品上标贴被诉侵权标识的行为,形式上虽由加工方实施,实质上却是基于有权使用涉案商标的肯尼亚澳柯玛数码非洲公司的授权加工行为。博鸿公司的产品虽在中国境内生产,但产品全部出口肯尼亚,并不在我国境内市场销售流通。博鸿公司在这些产品上使用“aucma”标识,不能在我国境内产生标识产品来源的作用,未发挥商标的识别功能,故该行为不属于商标性使用。”
(二)加工承揽人的使用是否是商标性使用
2013年《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对于商标使用,规定了两个要件:
(1)形式要件,包括对于商品商标而言将商标使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对于服务商标和商品商标而言,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2)功能要件,用于识别商品来源。对于加工承揽而言,承揽人可能会涉及到侵权商标本身的生产,将侵权商标贴于商品、商品包装或容器上等等,这无疑符合了商标使用的形式要件。但是商标使用还要求使用商标能够实现识别商品来源功能,从文义上来理解识别商品来源识别的是自己商品的来源,而不是识别他人的商品来源。而对于加工承揽人来说,其在加工承揽过程中使用商标并不是为了识别自己的商品来源,而是为了识别他人的商品来源,这一方面不符合识别他人商品来源功能的。另外承揽人加工承揽的过程整个都是在承揽人的工厂中实施的,在加工承揽活动完成之前,商标使用仅仅是在承揽人和定作人之间,并不会面对相关公众,其识别功能也就无从实现,因此也就不属于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使用。
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有两个:
第一,使用了他人商标;
第二,有混淆可能性。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加工承揽活动中,虽然承揽人形式上使用了涉案商标,但是实际的使用人是定作人;并且其使用并不能发挥识别商品来源功能;在加工承揽过程中也不会造成混淆。因此承揽人在加工承揽过程中使用商标不构成商标直接侵权。
二、承揽人在加工承揽过程中是否构成间接侵权
既然承揽人在加工承揽过程中使用商标不构成直接侵权,那么承揽人是否有可能构成间接侵权?《侵权责任法》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间接侵权主要包括两种:教唆侵权和帮助侵权。加工承揽一般不存在承揽人引诱定作人侵权的情况,在此我们只讨论帮助侵权的情况。
帮助侵权的一般构成要件有:
1)直接侵权行为的存在;
2)主观过错;
3)客观上有帮助行为。
具体到加工承揽上,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涉外贴牌加工;
另一种是普通的承揽加工。对于涉外贴牌加工而言,由于商标存在地域性,定作人在海外出售具有国内权利人商标的商品并不侵犯权利人的商标权。对于普通的加工承揽而言,由于定作人实际使用了他人商标,因此直接侵权行为是存在的。对于过错的认定,主要体现在对承揽人注意义务的认定上,在两份地方司法文件中对此均有规定。
⑤ 我厂为別人专利产品代加工,私自多生产销往国外算侵权吗
是否构成侵权要看该专利在我国是否受保护。
我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
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外国的专利在中国不一定受保护,中国的专利在外国也一样。
详细内容请看《专利法》。
⑥ OEM贴牌加工产品出口是否侵犯商标权
,受国外品牌商的委托
,贴牌加工企业(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贴牌加工各种类别的产品,如果该产品专供出口,而该国外委托方的品牌标识已被中国第三方企业注册
,这种代工行为是否侵犯中国商标权人的商标权?要看该代工行为是否构成商标法下的“商标使用行为”。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3条对于“商标使用行为”进行了界定,“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现有法律没有对OEM的代工行为是否属于商标法下的“商标使用行为”进行规定。海关,工商局,人民法院对商标法下的“商标使用行为”是否包含产品仅供出口的OEM的代工行为,在行政执法中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该代工产品的商标已在中国合法注册与国外品牌商的商标权利存在冲突。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能够证明商标所有权人是出口目的国的委托方,中国海关通常会放行货物。而在其他情况下,中国商标所有权人能够申请将侵权产品扣押
。这是立法的“灰色地带”
,行政管理机关,如中国海关或工商局可能对侵犯中国商标所有权的主张进行行政不作为或作为。
最高法院以及一些地方法院已经有案例作出了指导意见。法院关注的因素是OEM主观上是否具有侵权意图,及购买该产品的“相关公众”是否混淆了商品来源,这取决于该产品是否实质流入中国市场。主观侵权意图强调了商标所有权人需要确保OEM协定中列明该代工产品专供出口,并且委托方为OEM提供在出口目的国拥有争议商标所有权的证据
。从最近的判例可以看出,专供出口的OEM的贴牌加工行为可能不会被认定为商标法下的“商标使用行为”
。株式会社良品计画vs.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行政纠纷案(“无印良品案”),最高人民法院在提审中作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争议商标“无印良品”(“Muji”商标的中文名字)被使用在良品计画委托中国境内OEM贴牌加工的专供出口的商品上。良品计画在针对争议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被否决后,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诉称:良品计画的“无印良品”商标在争议商标在中国申请注册前已经在先使用并为中国公众所知,是基于贴牌加工专供出口产品的“商标使用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提审后认为:OEM贴牌加工专供出口产品不属于商标法下规定的“商标使用行为”(针对“在先使用”的诉讼请求),即使良品计画委托中国境内企业代工生产相关商品供出口,但印有该标识的产品既没有在中国市场销售也没有在中国进行广告宣传和推广。法院认定该行为不属于商标法下规定的“商标使用行为”
,因为商标只有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功能,而在本案中,“无印良品”商标所在的产品并未进入中国市场流通。
类似的广东案例(入选广东高院公布2011年度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代工“鳄鱼”不侵权原告鳄鱼恤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是我国
“CROCODILE”商标注册人,该商标核定在衬衫等商品上使用。台山利富服装有限公司根据日本Yamato公司和Kurabo公司的授权生产的男装衬衫,标注有日本国注册商标“Crocodile鳄鱼图形”
。经对比,被诉侵权的商标文字部分
“Crocodile”与涉案“CROCODILE”
商标部分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不同,字体、色彩也存在一定差异。鳄鱼恤有限公司遂向法院起诉台山利富服装有限公司,要求其停止侵害其商标权的行为并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台山利富服装有限公司的行为属于涉外定牌加工行为。由于鳄鱼恤有限公司主张保护的注册商标,与被诉侵权商标并不相同。台山利富服装有限公司在履行必要注意义务后,按照订单进行加工,并无侵害鳄鱼恤公司注册商标的故意。同时,台山利富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的涉案产品并未在中国市场实际销售,鳄鱼恤有限公司的中国市场份额也不会因此被不正当挤占,其注册商标的商标识别功能并未受到损害。法院最终认定利富公司的涉外定牌加工行为没有侵害鳄鱼恤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故驳回了鳄鱼恤公司请求追究利富公司侵权责任的诉讼请求。如您需要咨询法律问题,或者聘请法律顾问
⑦ 代加工公司 需要承担的法律法规责任
当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你需要核查委托加工项目是否符合食品加工必须的法律法规要求;是否有侵权行为;是否对方提供的原料是否及生产出的产品是否不会对公众产生危害等
⑧ 我授权给加工厂生产我的产品,别人告我侵权,加工厂有法律责任吗
工厂没有责任,因为是你授权别人,不是别人仿造
⑨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加工侵权服装,被立案为我侵权,我该怎么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加工侵权服装,被立案
摘要 首先您的委托方确实是构成了侵权责任,而您这边确实也是进行加工的,如果您可以证明委托方对您进行隐瞒和欺骗您全程不知情的话,是可以认证为无责任的,但是如果您知情的话,您也是侵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