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比情更能解决纠纷
老师同学们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法比情更能解决纠纷”。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辩题中的几个概念。“纠纷”就是由于个体之间的矛盾激化引起的争执。“法”就是法律框架下社会中各种行为规则的总称。“情”则是对人类感情活动的总称。佛教里说,人有七情六欲,这就是说,人的情感包罗万象。情难道只是善的情吗?就没有恶的情和不善不恶的情吗?既然有,那么用善恶不一的情去处理纠纷,能解决问题吗?既然有,那么正是情感的冲突引起了纠纷,又怎么能说情是解决纠纷的良方呢? 然而,对方辩友刚刚讲到“情”时似乎只注意到了善的情,却完全忽略了恶的情和不善不恶的情!显然,对方辩友把“情”这个概念的范围大大地缩小了!这是无意的混淆概念呢,还是有意的偷换概念呢?明确了概念,我们才可以进行论证。首先,法比情更具有普遍性。同一部法律适用于所有人,而情因人而异。正如开头指出的,情包罗万象,用情来解决纠纷,必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法庭上,原告有原告的情,被告有被告的情。靠情来解决纠纷,敢问,该按谁的情判决呢?因此,情能解决的只是某些特殊问题;而法能解决的是大多数问题,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各种法规、条例、管理办法,不一而足,情具有这种普遍性吗?第二,法比情还更具有规范性。法律白纸黑字、标准统一,是非对错一眼便知;而情缺乏统一的标准,用情来解决纠纷,必然对错难辨。法律明文规定、条例清晰,程序明确、操作规范;而情不讲程序,执行能力差,用情来解决纠纷,有操作性可言吗? 法律法规可以量化数字、明确而具体,而情不能量化,难道嘴里说说“情”这个字纠纷就解决了吗?第三,法比情还更具有保障性。法律强有力的保证是什么?是国家力量、是社会规则!因此,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纠纷。可是,情呢?张三和李四吵架,靠情来互相谅解固然是美事一桩;但是,张三李四能谅解,换了王五牛二呢?难说!情是人的情。要是人人都是佛,那么人人都会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域”,或者人人都是耶稣,都被打了右脸又送上左脸,那世界上就不会有纠纷了。可是,这些都是圣人,或者是超人,我们讨论的情是常人的情、普通人的情。普通人都有私欲,敢问,靠偏私的情,能解决纠纷吗?政府官员用情来解决纠纷,就会引起腐败与不公平;投机者用情来解决纠纷,就会引起诡辩;所有人都用情来解决纠纷,就会引起人心涣散、社会失控、国家倾覆!法是理智的体现,法是规则的反映。法治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正是:千古万民求太平,动辄论情理难明。因私废公枉社稷,还须依法治清明!
② 法制社会要求大家知法、学法、守法、用法,这样的做法能够处理好法理和情理吗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嘛
法律和情理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其次,关于法律,首先法律不是完善的,不仅仅中国,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仅可能是关于基本宪法,可能不变。虽然我不是法律方面的人,但是我觉得法律是一种规则,是让我们按照规则做事情,从政府到公民都能按照规则来做事情,当你的情理和法律产生冲突,这样的事情已经在法律的规则中有定义,只要按照规则就好,不是说法律简单地规定事项,不容情理
③ 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情理和法理那个重要!结案是以调解为主还是以判决为主
当然以法理为重了,法院不是讲情的地方,中国的法官制没有多大的自由裁量权,结案先要调解,失败了只能判决
④ 如何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选择适当方式解决纠纷
现实中,理性的人,你只要跟他简单讲明道理即可。而钻牛角尖和心里有鬼的人,你无论如何也没法引导他理性维权的。因为他心里知道,如果理性依法,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利益
⑤ 如何理解人民调解中法理情的运用论文
论文其实没有你想的这么难写,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我有参考。来取。
⑥ 你该如何面对情与法理的冲突
这样烽火交加的情况下,首先冷静,理清思路,对的赞成,不对的辩解,反驳,这时候一定注意自己道德品质的体现,语言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生的高度!也是你证明自己思想明确的时候,不可冲动,冲动是魔鬼嘛
⑦ 民事诉讼案件是以情理处理还是|以法处理案件
法律是规范,情理是调整。既要依法,又要坚持以情以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与争议。一般是调解阶段重于情理,审理阶段重于法理或法律。
⑧ 3,有人说法理制于情理,也有人说情理制于法理。当法理与情理产生冲突时,你该怎么办
法理大于情理,你要知道法律是无私的
⑨ 如何理解民法适用中的情理与法理的辨证关系
首先,情理是大众的普遍感情,法理是法学家理性思考的结晶。情理产生于大众,是大众情感的集中体现,因此,情理体现的是大众的心理,是人民的智慧;法理不是大众的情感,而是法学家经过冷静、理性的思考而创造出来的符合法律逻辑的理论结晶,它不是一般的理论,而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学说。
其次,情理是群众论事论理、论是论非的标准,法理是创造法律规则的逻辑基础。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在处理人民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大众“心中有杆秤”,凭借情理而进行是非评断,违反情理,他们就会认为不当,符合情理,他们就会认为理所当然;而法理出自于法学家,出自于对情理的创造性归纳总结,基于法理创造法律规则,使之符合法律逻辑
最后,情理是法理的基础,法理是情理的升华。说到底,法理还是基于情理而产生,情理通过法理而升华。法理离不开情理,情理也不能脱离法理。情理和法理既相对立,又相统一,既有所区别,又相依相伴,紧密相随。这就是法理和情理的关系。
⑩ 民法适用中的情理与法理的辨证关系
情理以道德伦理为基本内涵,而道德伦理往往是法律的基础,特别是在民事法律中,这种体现更为直接或密切,甚至可以说,情理往往代表着法的价值取向,比如,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它是道德伦理的直接法律化的产物;
是法的最高基本原则;又如公序良俗原则(即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的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则更是直接体现着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
情理作为人之常情和事物的常理是一种现实的既有状态,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理构成法律运作的实际环境与情况,因而在法律适用中情理必然成为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它甚至直接影响到对事实的认定和处理。
也正因为如此,法律的适用特别是法律的推理要以情理为基础,要将情理与法律的价值统一起来,从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而如果不考虑情理,就会导致认定事实的不便或导致案件的处理虽然合法而不合实际生活的要求,难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具体论述:
比如前些年曾出现过的因一个装修工人在所装修的房屋内自杀,从而导致房主要求装修公司将该房购买,而由其另外购置新房的案例,如果仅从法律上看,该房装修工人在房内自杀,并未对房屋的居住使用功能造成任何损害,因而房主的要求理应驳回,但是通过电视台采访公众,公众却一致认为房屋损失相当明显,房主请求合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1954年至2001年近半个世纪里4次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致力于制定一部属于自己的民法典。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4次尝试编纂民法典的努力均未能取得预期结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任务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随即启动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并作出了先制定民法总则、再系统整合民事法律的“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部署。经过两年多的论证、征求意见、修改,民法总则按预定进程顺利制定出来,民法典编纂工作由此迈出关键性一步。
我国要实现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民法典之梦”,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鉴于之前民法典编纂工作一再受挫的教训,一些人担忧这次民法典编纂工作也难以顺利完成。这次民法典编纂工作之所以能够按预期目标顺利推进,是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部环境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为民法典的编纂奠定了经济体制基础。民法典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民法总则的制定。
从民法学自身来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法理论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批判借鉴外国法学理论、制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民法学体系。
此外,从司法实践来看,法官已具备比较好的法学素养,形成了较为正确的适用法律的思维。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更加希望自己的权利能够得到法律保护,这是制定民法典的群众基础。
民法总则的制定彰显了党和国家编纂民法典的坚定决心,打消了一部分人对我国民法典立法能力的怀疑。民法总则的顺利通过,也推动我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真正驶入快车道。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内,我们还要完成民法典分则各编的整合修订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这需要相关部门、民法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群策群力、再接再厉,为编纂一部结构合理、体系完备、规范科学的中国民法典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