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渎职侵权有哪些立案标准
关于渎职侵权立案标准的规定是:1、滥用职权,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2、滥用职权,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3、滥用职权,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4、其他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一(一)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②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如果采取暴力手段限制人身自由的,涉嫌非法拘禁,即使其目的是为了索要债务。
③ 渎职侵权犯罪有哪些的呢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犯罪,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涉及43个罪名。这类犯罪不仅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威信。
●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案件
●滥用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渎职侵权案件
●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违法强制征地拆迁、破坏社会建设和惠民强民政策实施的渎职侵权案件
●包庇放纵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渎职侵权案件
●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危害科学发展和政府投资安全、严重不负责任盲目决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渎职案件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益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犯罪案件[1]
④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全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2005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 2006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高检发释字〔2006〕2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规定如下:
一、渎职犯罪案件
(一)滥用职权案(第三百九十七条)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7、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构成要件的,按照该特殊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主体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的主体要件,但滥用职权涉嫌前款第1项至第9项规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点击查看http://www.chinalaw.gov.cn/article/fgkd/xfg/cfjs/200904/20090400132112.shtml
⑤ 渎职侵权罪是什么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犯罪,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这类犯罪不仅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威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⑥ 什么是渎职侵权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滥用职权案(第三百九十七条)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7、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构成要件的,按照该特殊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主体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的主体要件,但滥用职权涉嫌前款第1项至第9项规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⑦ 什么叫渎职侵权行为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犯罪,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构成滥用职权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⑧ 什么渎职侵权违法犯罪
对渎职侵权违法犯罪说不
发布时间: 2012-01-28 05:38 来源: 进入电子报
湖北日报讯 徐汉明
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是一种严重腐败现象。着力提高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水平,任重而道远。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解决好认识问题。第一,正确认识加强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行为的作用和意义。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抓好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第二,正确认识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在反腐败工作中的地位。结合实际贯彻中央有关要求,将这项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格局。第三,正确对待“四难”问题。查处渎职侵权违法犯罪面临着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和处理难的客观困境,只要抢抓中央出台政策保障的机遇,积极努力、强化措施、攻坚克难,就能化挑战为机遇,破解“四难”,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持反腐败领导体制——解决好地位问题。“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贯彻了党的领导、综合治理、群众路线等基本原则,是符合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符合国家机关权利运行规律、符合我国反腐败工作实际需要的。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要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重视支持。第二,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第三,积极争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支持。
坚持“四个围绕”——解决好查处力度问题。一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高度重视查办严重不负责任、盲目决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渎职违法犯罪案件。二是紧紧围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查办有关民生的案件。三是紧紧围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严肃查办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违法犯罪案件,尤其是重特大安全事故背后的渎职违法犯罪行为。四是紧紧围绕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廉洁执法,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滥用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以及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渎职案件。
健全“四项机制”——解决好合力问题。第一、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第二、建立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工作机制。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建议省纪委牵头、会同省检察院及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工作规范,推动尽快建立这项机制,推进重大复杂案件办理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第三、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解决好执法司法信息不畅、涉渎违法犯罪线索人为阻隔、案件协查和收集证据部门存在壁垒等问题。第四、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干预查处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案件工作情况沟通和处理机制。
加强监督制约——解决好权力规范运行问题。一是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职能。在宏观上,要强化政策监督,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确保国家宏观政策落实到位。在微观上,要强化行政监察,重点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行政执法机关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力度,对违法乱纪者要严肃追究党纪、政纪直至法律责任。二是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突出诉讼监督职能,强化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严肃查办渎职侵权犯罪。三是强化群众和社会监督。
完善法制建设——解决好执法标准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适时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具体制度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提出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议,提高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法制化水平。要坚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从当前来讲,就是要通过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弥补现行法律之不足。从长远来讲,就是要完善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相关法律,为深入推进反腐败以及反渎职侵权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
坚持“四管齐下”——解决好预防问题。一是抓好个案预防。做到查处一案、教育警示一片。二是抓好专项预防。确保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安全。三是抓好系统预防。建立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风险预警和专项治理制度,提出有效管用的预防对策建议,促进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努力减少和降低渎职侵权违法犯罪的行业性风险。四是抓好社会预防。
推进工作落实——解决好动力问题。一要增强精神动力。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深入学习中央37号文件精神,教育引导全体人员认识重大意义、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总体要求、明确目标任务,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抓好这项工作提供思想保障。二要增强组织动力。由省纪委牵头,省检察院等九部门共同参与,联合制定好我省的实施意见,细化、实化各项政策措施,为推进这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三要增强物质动力。为强化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作者系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