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对侵权责任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有何理解
因果关系问题是侵权责任法上的核心问题,也是其中较为复杂和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因果关系问题之所以呈现复杂性,一方面源于事物间存在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联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法律上因果关系的认定不是事物间客观联系的翻版,它往往要考量利益和价值,而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1]本文将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重点分析因果关系的认定。
关键词:因果关系,侵权,法律适用
因果关系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反映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侵权责任法中的因果关系作为侵权责任构成中必不可少的要件之一,反映的是损害他人民事权益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联系。侵权责任的构成,无论何种模式,因果关系在归责中始终不可或缺,它集中体现了民法上的“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诉求。因此,因果关系的判断是是否构成侵权责任的关键。本文将结合案例来分析说明。
必要条件理论
一般认为两大法系传统上均以必要条件作为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大陆法系成为必要条件理论,普通法系称其为“若无——则不”,即如无被告的行为,则不会发生原告的损害事实,
所以,被告的行为必须构成损害事实发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才能够成立作为归责基础的因果关系[2]。就本案而言,原告的损害事实与被告的加害行为之间存在着“若无——则不”的条件关系,即如果没有被告的吓唬行为,
就没有原告从房顶上跳下从而被树枝扎伤的损害发生,亦没有进一步感染破伤风病毒的损害。以此说,本案原被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该学说在判断因果关系的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因果关系的范围。导致原告感染破伤风病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被告的吓唬行为,或者原告自己处理伤口的疏忽,或者医院的医疗过失。这些因素也都符合“若无——则不”的推理,成为引发损害后果的原因,但无法衡量其中原因力的大小。
2. 在法律术语中什么叫相当因果关系
相当因果关系说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由德国富莱堡大学生理学家冯·克里斯首创,是指作为侵权行为要件的因果关系,只须具备某一事实,依据社会共同经验,即足以导致与损害事实同样的结果。
3. 侵权行为中的因果关系是直接因果关系还是间接因果关系
我认为,侵权行为中的因果关系既可以是直接因果关系,即:侵权人的行为专是被侵权人的损属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此种情形侵权人对于被侵权人的损害赔偿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是间接因果关系,即:多因一果,在侵权人的行为与其他原因共同导致被侵权人的损害发生的情形下,侵权人的行为应当为导致损害后果的次要原因,因此 其赔偿责任也应当为次要责任。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4.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什么内容
您好,因果关系原本并不是法学上的概念术语,是从哲学概念当中引进过来的,是指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讨论侵权责任法中的因果关系,主要是讨论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如果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行为所引起的,他们之间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之则不然。但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侵权行为构成的唯一要件,单纯的强调违法行为作为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实质上是将狭义的因果关系视为侵权行为成立的唯一要件,而使其他的构成要件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不利于正确判断行为的性质和责任的承担。
本文所指的因果关系是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它具有如下特点:
1. 客观性。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客观的、天然的联系,而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我们在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时,运用的应该是一种事实判断的方法,而非价值判断的方法。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时应从案件本身出发,尽量避免外界认为因素的干扰,才能保持清晰的判断头脑,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
2. 相对性。我们在研究因果关系时,不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而是仅仅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这一相对的联系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我们所研究的仅仅只是民法上的因果关系,既不是哲学上的事物的普遍联系,也不是其他部门法中所研究的因果关系。
3. 时间性和顺序性。这里所探讨的因果关系虽然是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它仍然体现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原因和结果之间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具体表现为: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先因后果。
4. 寻找原因方式的倒推性。在对民法中地因果关系认定时,往往都是在损害结果发生之后,才寻找引起结果发生的原因。这并不违反因果关系的时间性和顺序性的特点,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客观情况,先找原因还是先找结果并不影响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只是在引起结果的诸多可能的原因中准确地找到引起结果发生的真正原因,而我们在寻找原因时往往运用的是倒推法,即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先因后果的顺序,而我们在寻找原因时采用的是由果寻因的方法。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5. 相当因果关系说,指的是什么
一、概念
相当因果关系,是指作为侵权行为要件的因果关系,只须具备某一事实,依据社会共同经验,即足以导致与损害事实同样的结果。
二、相当因果关系说之基本思想
相当因果关系说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由德国弗莱堡大学生理学家冯·克里斯首创。克里斯长期研究概率学,并一直试图把概率论的有关方法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1888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将概率论的思想用于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领域。其理论的基本立意很快得到大陆法系诸多学者的赞同,他们在克里斯的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当性的判断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判断领域的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相当因果关系说产生以后,逐渐被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所接受,并成为支配性的学说。时至今日,相当因果关系说在德国、希腊、奥地利和葡萄牙等国仍然处于主导性地位。
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理论前提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反映形式之一,它是客观的,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是要受制于人类的知识水平、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信息占有的不完全性等等,使得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人们对特定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判断也只能是在现有的认知条件和信息状况下,对因果关系作出一个大致的判断。因而,因果关系的认定就不完全是一个逻辑推演的过程,而只是一个可能性的判断过程。
6. 法官为什么运用相当因果关系处理医疗侵权纠纷案件
您好!您可以问得更详细一些。
医疗纠纷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有详细规定,医疗纠纷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部分详细规定如下: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第五十七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7. 请问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怎么区分呢即累计因果关系和共同因果关系
第一题选择B,第二题选择D
这两个问题分别对应的是侵权责任法的第专12条和第11条。11条是说的累属计因果关系,十二条说的是共同因果关系,区分二者的关键是看每一个行为能否单独造成全部损害的发生,如果说任何一个行为都能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的话那就是第十一条所说的累计因果关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就是你所问的第二个问题,如果说单个行为不能造成全部损害的话那就是共同因果关系,就要承担按份责任也就是你所问的第一个问题。
8. 认定侵权因果关系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
所谓英美法系因果关系的两分法是指将因果关系分为责任成立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所谓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指某事实是该结果发生的条件,只要成立条件关系就认为这是责任成立因果关系存在。
而法律因果关系指在确认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后从法律上认定行为是否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按照二分法的要求,责任因果关系的成立只要a是b的条件,无a即无b即成立这种因果关系。可见责任尹国关系成立的要求较低。而法律因果关系要求较高,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法官在寻求先例或者考虑其他社会因素之后作出是否成立侵权责任的判断。可见责任因果关系成立后并不一定成立侵权责任,只有在此基础上再成立法律因果关系才成立侵权责任。
须明确的是,因果关系往往只是用来判断责任是否成立,而不是判断责任的大小,在大陆法系判断责任的大小是通过过错的大小对比来进行,属于无过错责任的,责任大小往往采用原因力大小来判断,原因力和因果关系优又是不同所谓概念。
第二,证明行为人有无过错和因果关系没有关系。因果关系的本质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这一定是客观的引起与被引起,而过错是主观活动,不能用因果关系来评价,否则就没有必要在侵权的要件中单列一个过错,这就导致了客观归责。
有无过错(这里只谈过失)的评价是指的行为人主观上是有否应该预见,能够预见。预见能力体现为注意能力(义务)往细了说可以将注意义务的层次分为善良管理人的义务,自己事务注意义务,一般人的注意义务。不同人不同的场合的注意义务要求是不同的,违背了法律要求的相应的注意义务就形成了过失
9. 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因果关系是构成侵权的基础要件,因果关系不成立,就不能要求行为人对回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答。因果关系的学说有必然因果关系说和相当因果关系学说,目前,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因果关系判断理论采取的是相当因果关系学说,成立相当因果关系,即有因果关系。那么,相当因果关系如何判断呢?根据相当因果关系学说,只要法官依照一般社会见解判断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在通常情形下存在可能性,即行为通常能够引起损害的发生,即可认定有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公式为: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生此种损害者,是为有因果关系。无此行为,必不生此种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种损害者,即无因果关系。故,可以将相当因果关系理解为实际上通过“通常不发生”对条件因果关系的限缩,通过“通常发生”(通常)对必然因果关系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