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行政纠纷是什么意思

行政纠纷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1-11 01:24:59

❶ 什么是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在我国,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并称为三大诉讼,是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章的相关规定,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1)行政纠纷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特征:

(1)行政诉讼所要审理的是行政案件。

这是行政诉讼在受理、裁判的案件上与其他诉讼的区别。刑事诉讼解决的是被追诉者刑事责任的问题;民事诉讼解决的是民商事权益纠纷的问题,而行政诉讼解决是行政争议,即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2)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进行的一种司法活动。

这是行政诉讼与其他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和途径的区别。在中国,行政争议的解决途径不止行政诉讼一种,还有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等等。而行政诉讼是由人民法院运用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3)行政诉讼是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以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其中进行审查的行政行为为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这就决定了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审理形式和裁判形式上有所不同。如行政诉讼案件不得以调解方式结案;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行政诉讼的裁判以撤销、维持判决为主要形式等。

❷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呢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区别:
1、二者受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特殊情况下,由本级行政机关受理。
2、二者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
3、二者适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而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简便、迅速、廉价,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诉讼程序复杂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行政复议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而行政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度等。
4、二者的审查强度不同。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则上法院只能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
5、二者的受理和审查范围不同。《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对于受理范围均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从列举事项来看,《行政复议法》的受案范围要广于《行政诉讼法》。此外,《行政复议法》还规定对国务院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且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因此,现代国家一般都同时创设这两种制度。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或将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由当事人选择救济途径,或在当事人选择复议救济途径之后,仍允许其提起行政诉讼。

❸ 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有什么区别

(一)主体因素
主体因素是判断某一争议是否为行政争议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行政争议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另一方则是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我国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认为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但这一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中均已暴露出其缺陷。一方面,已有学者认识到中国行政主体的概念只是舶来品,并无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显得“根底浅薄”;另一方面,当初提出行政主体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行政诉讼被告这一问题,但诸多的案例已经告诉我们当法律规定不明确时,行政诉讼被告仍然无法确定。其中问题最多的地方即是所谓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诉讼实践中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一概念实际上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确有必要改造现有的行政主体概念,在吸纳大陆法系国家行政主体理论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实际,赋予行政主体新的内容。首先,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上享有权利、负担义务,具有一定职权且得设置机关以便行使,并藉以实现其行政上任务之组织体。”行政主体应当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国家与地方的行政机关;第二类是公务法人,包括公共机构和公法社团两种主体。在公私法二元分立的国家里将法人分为公法人和私法人,中国没有这种划分。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可分为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法人和社团法人。“在各种法人中除公司、企业等依民法设立的民事主体即行政机关已经有了确定的法律地位和救济途径外,事业单位法人及社团法人的法律地位及性质并不明确,对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属性也缺乏定性,自然对它们之间的争议也缺乏明确的救济途径。”因此有学者主张应当将事业法人及社会公共团体归类为公法人,将诸如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界定为公务法人。这种公务法人不是单一的民事主体,它包括负担特定目的、提供专门服务的行政机构(公共机构),还包括某些以社员为基础而组成的公法组织(如行业协会之类的公法社团)。第三类行政主体是被授权的组织或个人,这与原有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概念不同,它是指执行特定行政任务的私法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国家可以放弃自行执行行政任务或者由行政机关、公务法人执行行政任务,而授权私人在相应范围内执行行政任务,这是行政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如果行政主体在所进行的活动中并没有运用公权力,而是处于与相对人平等的地位,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争议即为民事争议,如行政主体在购买办公用品的过程中与相对人所产生的争议属于民事争议,应当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解决。

(二)公权力因素
根据所适用法律的性质,行政可以分为公权力行政和私经济行政。私经济行政是指“国家并非居于公权力主体地位行使其统治权,而是出于与私人相当之法律地位,并在私法支配下所为之各种行为。”私经济行政可大别为四类:为达成行政上任务所采取之私法形态的行为;以私法组织形态所从事之营利行为;私法形态之辅助行为;参与纯粹之交易行为。行政主体的私经济行为若与相对人发生争议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解决的。
关于公权力行政的范围,有三种对立的观点:其一为狭义说,认为公权力应限定于国家基于统治权的优越地位所发动的作用;其二为广义说,凡国家或公共团体中除去私经济作用之外的一切作用均为公权力行为,因此公权力行为包括非权力作用(例如公法契约、行政指导等);其三为最广义说,即公权力范围甚至包括私经济作用在内。我们采广义说,并且将公权力行政与公共行政通用。公共行政可以分为政府的公共行政和社会的公共行政,政府的公共行政是指由国家的代表――政府根据法律规定所实施的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力行政,行政主体处于优越于人民的地位;社会公共行政则是指社会公共组织对一定领域内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在这一领域,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存在着与权力行政不同的法律关系,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服务提供关系。在德国,公共行政根据承担者的性质分为直接的国家行政和间接的国家行政(社会公共行政)。在直接的国家行政中公权力色彩较强,而在社会公共行政中公权力色彩相对弱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几乎看不到权力的痕迹。
对于公权力行政,我国传统的观念主要将视角局限于国家行政,即国家处于优越于人民的地位,享有对相对人单方面发布命令,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随着服务行政的兴起,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化,行政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家行政了,而是扩展至公共行政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
我们认为,凡是行政主体运用公权力的行为而导致与相对人发生争议,即应当属于行政争议。而行政主体出于与相对人平等的地位,基于意思自治而做出的行为所导致的争议则属于民事争议。

(三)法律依据
如果争议的发生原因是行政主体的公法适用行为则应当认定为行政争议,如果是行政主体适用私法的行为则应当认定为民事争议。在德国,学说判例认为“必须斟酌原告所提出之事实关系,是由哪些法规加以定性规律以及对于原告诉之声明之判断,哪些法规可被适用等因素”。“以私法为基础的国家活动和公共机构活动所产生的法律争议,不是具有公法性质的争议。同样,如果国家机构和其他公共机构与利用这些机构的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以私法为基础的,那么也不存在任何公法性质的纠纷。”日本的田中二郎博士也认为:“行政事件是相对于民事事件的概念,本意为有关行政法规即公法法规之适用的诉讼事件,纵使是行政诉讼事件,但以关于私法法规只适用事件,则属民事事件,而非行政事件。”因此,问题回到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上。
关于二者的区分标准,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有三个:其一为“利益说”,主张有关公共利益的法是公法,私法则是关系个人利益的法。其二为“从属说”,即规范上下隶属关系的法规为公法,规范平等关系的则是私法。其三为“新主体说”,公法是公权力主体或其机关所执行之职务法规,赋予权利或课予义务的对象仅限于行政主体或国家机关;而对任何人皆可适用,均发生权利义务之可能者为私法。我们赞同“新主体说”。值得注意的是,区分公法与私法的差异,实质上就是公法关系与私法关系这两种法律关系的差异,它不是对不同法律部门的简单区分。我们在考虑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时,不能采用形式性的观点,而应该对法律法规的实质内容加以分析与辨别。一部法律是由许多具有规范效力的法条组成的,这些法条的效力可以形成人民个别的权利义务,并结合而组成此法律。故应当个别地区分法条的性质,因此在一部法律内部可以同时包含具有公法性质及私法性质的条款。
还应当注意的是,行政主体是否应当适用公法须由解决争议的主体作出客观的判断,在客观上应当适用公法时,即使行政主体认为应当适用私法,行政主体的行为所引起的争议也属于行政争议。现实生活中许多行业(如电信、邮电等行业)仍然存在“政企合一”的情况,这些行为主体(如邮电局、电信局)一方面是行政主体,一方面又是民事主体,不能笼统地将这些主体所从事的行为均认定为民事行为,尤其应当防止行为主体在职能重合的情况下,借民事行为之名行行政行为之实,利用行政权力追求一些与社会公共利益不符的目的,同时规避行政法律责任。因此,对于行政主体是否应当适用公法应当由纠纷解决主体作出客观的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判断行政主体是否运用公权力的法律依据应当包括法律与法规,并不包括规章以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之所以持此观点,是为了与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相一致。

(四)权利义务的特殊性
法律关系是两个以上的法律主体就具体实践,依法律规定所处理的法律上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即依行政法而成立的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一般而言主要存在于国家与人民之间。所谓“国家”是各种行政主体的总称,行政主体除了行政机关之外,尚有大量公务法人以及依法律授权行使公权力的私人及法人。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同作为私法关系内容的私法权利义务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行政主体与人民在法律秩序中的不对等的地位。首先,在私法中,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义务人之义务即为权利人之权利,而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公行政的义务并不当然意味着人民的权利。人民的“公权系指人民基于法律行为或以保障某个人利益为目的而制定之强行性规范,得援引该法向国家为某种请求或为某种行为之法律上地位。”在享有公权利的同时,人民同时负有行政法上的义务,人民依行政法的规定,应当服从公权力,作出特定的作为、不作为或容忍。由于法律直接对公权力主体授予权力、公行政则据此对服从其公权力的人民将其抽象的义务具体化、现实化,从而实现公共利益、完成行政任务。其次,在私法法律关系中,基于私法自治原则,法律关系当事人对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充分的形成、变更或撤销的自由,而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基于依法行政原则的要求,无论行政主体或人民,法律关系的内容之形成自由皆远不及私法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在行政争议中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公民一方与行政主体一方各自的权利义务相应地呈现出与民事争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的特殊性。
还有必要提及的是,一般行政关系只包含公民的一般权利义务,而特别权力关系则涉及到国家和公民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特别权力关系中当事人的关系极不平等,个体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行政机关、学校、监狱等不仅可以在无法律依据的前提下限制其属员的基本人权,而且这些行为被认为纯属行政的范围,从而排除了行政诉讼的适用。二战之后,这种不符合法治要求的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判例的发展已经使特别权力关系的范围逐渐缩小。在中国,有关学校与学生之间、监狱与服刑人员之间、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关系若发生争议是通过内部途径加以解决的,且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两年来几起著名的学生诉学校的案件才使这一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认为,为了保证行政主体对其成员正常的管理秩序,不宜将行政主体与其成员之间的一切争议均纳入行政诉讼的轨道。但是,如果行政主体的行为如果涉及到其成员个人基本权利义务、改变其法律地位、对其有重大影响,则争议就应当纳入行政争议的范围,依循一定途径加以解决。

(五)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行政的一个基本特征,“公益向来为国家所积极追寻的目标之一,虽然自古至今国家之类型与职能多有嬗变,公益概念之内涵亦随之时有变化,但是公益却始终为国家社会所存在之目的。”“公益概念不论在何种类型的国家中,都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的现代法治国家里,法律的制定、执行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终极目标。”关于何谓“公共”,主要有两个判断标准:其一为非隔离性,即为开放性,意思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自由的进出某一团体,无须有特别条件的限制。这一团体既不封闭也不专为某个人所保留,该团体之多数人不具有排他性。据此,某一居住小区并不是一个闭锁的圈子,具有非隔离性的特征,该居住小区内的居民可以成为公益的主体。其二是数量上须达到一定的多数,这一标准比“非隔离性”更为重要。那么何为“利益”?当任何人(评价主体)根据某一评价标准,对某客体为评估,就评估主体而言,该客体所获得的特定价值即为利益。而公共利益是主观上的利益还是客观上的利益呢?我们认为,利益的形成即利益价值的认定,均是由当时的客观事实来决定的,公益的内容自然是随着发展的及动态的国家社会情形而不同。因此,“法律上所称公益也者,并非抽象的属于统治团体或其中某一群人之利益,更非执政者、立法者或官僚体系本身之利益,亦非政治社会中各个成员利益之总和,而系各个成员之事实上利益,经由复杂交互影响过程所形成理想整合之状态。”一般而言,公益在现代国家,系以维持和平之社会秩序、保障个人之尊严、财产、自由及权利,提供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等为其内容。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须以公益为目的,若背离了公共利益而掺入一些不正当的考虑,则该主体的行政活动将丧失正当性。
公共利益常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重要的着眼点。例如,在德国有这样一个案例:处于困境的某银行不服德意志银行刚刚提高的贴现率而提起诉讼。在此案中如果将确定贴现率从公法角度观察,就会因其无私法上的赢利、考虑货币的稳定与全社会的经济市场的稳固利益相关,从而倾向于公法性质的定性。
综上所述,在判断某一争议是否为行政争议时须综合考虑到主体因素、公权力因素、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的实质规定以及公共利益等多重因素,而在这多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实际上是行政主体的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的内容,因为它在一般情况下会决定某一行为主体是否为行政主体,其所作出的行为是否为公权力的行使。因此,在判断某一争议的性质时应当首先考虑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实质内容。

❹ 派出所告知我报的案件,已被受理为行政案件是什么意思

公安的行政案件,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法行为人决定行政处罚以及强制隔离戒毒、收容教育等处理措施的案件。有别于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主要区别在于:

1、刑事案件是指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了侵害,比如:强奸、抢劫、杀人、危害国家安全等等。

而行政案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

2、刑事案件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进而立案侦查、审判,并给予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事处罚。

而行政案件则是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起诉,由法院来立案处理行政上的争议,确认、撤销或变更行政行为。

3、刑事案件中,当事人是公诉机关或自诉人、被告人、被害人。

在行政案件中,原告是公民或组织,被告是行政机关。并且行政机关是不可以起诉公民或组织的。

(4)行政纠纷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行政处罚的适用

第一百三十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发现,其他违法行为在2年内没有被公安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继续或者持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被侵害人在违法行为追究时效内向公安控告,公安应当受理而不受理的,不受本条第一款追究时效的限制。

第一百三十一条

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违法行为人当场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第一百三十二条

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

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并在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第一百三十四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并在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第一百三十五条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不予行政处罚: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2、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3、有立功表现的;

4、主动投案,向公安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5、其他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第一百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1、有较严重后果的;

2、教唆、胁迫、诱骗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3、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等打击报复的;

4、6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或者1年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

5、刑罚执行完毕3年内,或者在缓刑期间,违反治安管理的。[2]

第一百三十七条

人有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可以制作1份决定书,分别写明对每种违法行为的处理内容和合并执行的内容。

1个案件有多个违法行为人的,分别决定,可以制作一式多份决定书,写明给予每个人的处理决定,分别送达每1个违法行为人。

第一百三十八条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行政拘留处罚执行完毕前,发现违法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公安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不与正在执行的行政拘留合并执行。

第一百三十九条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因同一行为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执行行政拘留1日。询问查证和继续盘问时间不予折抵。

被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超过决定的行政拘留期限的,行政拘留决定不再执行。

第一百四十条

违法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作出处罚决定,但不送拘留所执行: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的。但是,曾被收容教养、被行政拘留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或者曾因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决有罪的除外。

3、70周岁以上的。

4、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❺ 行政诉讼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具体的例子最好,谢谢

就是你对国家机关对你的处罚或者其他判决不服 告他们

❻ 什么是行政案件

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提出起诉,由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行政争议案件。
行政案件具有行政争议的全部属性。与行政争议相比,只是增加了一项程序,即由国家审判机关立案的程序。其具体表现为:当事人与国家行政机关产生行政争议,向国家审判机关提出起诉,请示解决该项争议,经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审查,认为符合受案条件者,决定立案处理。故此,原行政争议转化为行政案件。行政案件可否构成,是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基础问题,是行政诉讼程序的起端,它决定着行政管理相对人能否享有诉权,国家审判机关是否取得对某一特定案件的审判权。因此,正确认识行政案件的属性,从而判定某一特定行政争议能否立案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问题。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很显然,这四个基本条件也是人民法院审查起诉和受理案件的基本依据。人民法院依此审查,对于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从而判定行政案件是否成立。

❼ 什么是行政官司

行政官司又称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处罚或其他行政处理决定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行政纠纷的活动。

行政官司有下列主要特征:

.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除此以外的任何组织或个人,如党委、学校、医院、妇联、工会、共青团、居委会、村委会、行政机关的分支机构等,不能作为行政官司中的被告。

.原告只能是行政管理相对人,即认为其人身权、财产权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例如,治安行政案件中的被处罚人。

.被告行政机关负有证明具体行为具有合法性的举证责任。如果被告不能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和法律依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在行政官司中,原则上不适用调解,不能以调解的方式审结案件。该原则的例外是,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可以就赔偿纠纷进行调解。

.在行政官司中,被告行政机关没有反诉权,不能对原告提起反诉。

行政官司基于行政争议的产生而存在。行政争议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理决定,与行政机关之间产生的矛盾。行政争议产生的原因是行政机关作出了行政处罚或其他行政处理决定,争议的焦点是该行政行为合法与否。因此,在行政官司中,双方当事人所围绕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理决定是否合法。人民法院主要也就是审查行政处罚或处理决定的合法性。

❽ 行政诉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什么叫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是一种诉讼程序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以后的产物。主要是确定诉讼参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 从学理上说,行政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的行政诉讼法也称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特指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立法程序所制定的,通常被称为“民告官”。中国的行政诉讼制度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可追溯到1914年3月31日 中华民国政府公布的《平政院编制令》和 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诉讼录例》。这些法令规定采取平行于普通法院的行政法院制。1932年11月17日公布的 《行政诉讼法》与《行政法院组织法》没有改变此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废除了上述法统。从1950年开始,有个别法律法规规定,发生行政争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没有形成制度。1982年10月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3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1987年1月1日起生效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治安行政案件可以向法院起诉。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公布、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进一步使行政诉讼制度化。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
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5.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的,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行政行为的内涵
行政行为包含了下列几层含义: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主体要素。
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职权、职责要素。
3.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作为法律概念的法律要素。

阅读全文

与行政纠纷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