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外有民事纠纷调解吗
国外有民事纠纷调解,各个国家的诉讼和解制度 有所区别:
(一)美国的积极和解
在美国,大约90%以上的民事案件在审前程序中以和解解决,真正进入到审判程序的不到10%。但是,如此高的和解率长期以来并非法官积极介入的结果,而是当事人的律师之间协商的产物。1938年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制定之时,美国法官在和解程序中扮演的是“消极”仲裁人的形象。为了克服发现程序的滥用等导致的诉讼延迟、费用过高等弊端,1983年《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16条第1款第5项规定:“审理前会议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案件的和解,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出席审理前会议或者通过电话达成协议,以便使争议可能以和解的方式解决。”[1]这条的修改使法官在诉讼和解中的作用予以重新定位,它标志着美国由司法消极主义向司法积极主义的转化。法官不仅要为当事人提供一种机会或者对话渠道,更有可能成为调解人主动进行调解。实务中很多法官也认为在审前会议中由法官主导,积极促进和解才是对付案件数量增加和诉讼迟延的最好方法。
(二)英国的申请“合意判决”
英国的诉讼和解与美国有许多相通之处。英国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并不当然具备强制执行力。要获得此种效力,必须申请“合意判决”。申请“合意判决”方式有两种:一是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申请法院将和解事项记录在法院的裁决上,这种裁决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二是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制作“Tomlin”裁定。[2]英美两国诉讼上和解性质为私法行为,故和解协议如有瑕疵,可援用无效或可撤销予以救济。
(三)德国的劝告和解
诉讼和解制度是德国一项重要诉讼制度。1877年民事诉讼法典规定了起诉前的任意和解,1924年改为强制和解。现行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79条规定,不管诉讼到何程度,法院应该注意使诉讼或者各个争点得到和解解决。在诉讼中劝告和解成为德国法官的一项重要职责。法官劝试和解在审理程序中进行,属“调审合一”模式。在德国,法官的和解劝告是在公开的法庭上于双方当事人对席时进行的,这可以看作是对诉讼和解予以程序保障的表征。从法院在诉讼和解的作用上看,德国的诉讼和解可谓是“法官主导型”。
(四)法国的劝试和解
法国的立法非常重视诉讼和解。1935年法国修改民事诉讼法时,首次将法官劝试和解规定其中。现行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对当事人劝试和解是法官的职责;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的任何时候均可自行和解或者在法官主导下和解;法官在认为有利的时间与地点均得试行和解等。总之,法国诉讼和解的理念与德国基本一致。但是法国的法官对诉讼和解则采取消极态度。
(五)日本的尝试和解
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法院不管诉讼进行到任何程度,都可以尝试和解或者使受命法官尝试和解”。法官为实现和解积极地进行周旋工作。日本诉讼和解是诉讼程序的一部分,具有和诉讼程序判决相同的效力。在其成立程序上若存在和再审相同的瑕疵,可以依再审之诉要求撤销。
从上述各国关于诉讼和解制度的立法来看,诉讼和解的发展经历了由消极的法官介入到积极的法官介入。加强法官的职权作用成为诉讼和解制度的一大亮点。尤其是采取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美国也在不断调整法官在诉讼中的职权。这说明了在两大法系的不断发展与融合中,都认识到了法官在诉讼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绝对的当事人主义或绝对的职权主义对于解决民事纠纷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正确配置他们之间的权利。
B. 民事诉讼因被告在国外打工,法院不与立案。怎么办
euéq┲铵q┲铵dátфェ╝tфェ╝gгik 在国内1登记结婚的夫w妻,因各种原因一k方5出国后,在国外不o能回国,如何办2理离婚手1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样的情况下w,即使夫l妻两人x就离婚已m能达成一j致意见1,也t不z能通过民政部门i办6理离婚登记手1续,只能通过法院解决婚姻关系。 ●应在哪儿m起诉? 中7国夫w妇一n方7居住在国外(包括出国探亲、考察和学习h),一x方4居住在国内8,不n论哪一o方5要求离婚,均应向国内7的一c方1户5籍所在地或居所地法院起诉。 如国外的丈g夫s(妻子i),向其现居住地法院起诉,妻子u(丈d夫u)根据情况准备采取必要的法律步骤时,由我国驻外使领馆给予7必要的协助。 如双6方4各自向其居住地法院起诉,则我国有关法院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2款予7以2处理:由原告住所地人v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z经常居住地不f一g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q民法院管辖。 ●解决方5式 (一w)双8方7协商一x致 国外一u方4,委托国内1的朋友k或律师作为6其诉讼代理人c代为0诉讼。需填写固定格式的授权委托书6、离婚意见2书7、写好的授权委托书6、离婚意见5书5需经我国驻外使、领馆认2证。 与y此同时,国内1一f方5向其所在地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可在诉状上w写明已s基本就离婚问题协商一d致的事实,以0求得法院及h早开d庭,迅速、快捷地解决。(二l)双4方2不g能协商一y致 国内6一w方2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交结婚证、原告身份证、对方2国外的住址,以6及q其他相关证据。 法院审查立案后,一n般会询问原告是否能与d被告达成协议事宜,若不x能,或被告杳无u音信,法院会一a级级将诉讼文0书4转到外交部,通过“外交途径”等方2式送达。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其一b:对方3收到法院传票后,作出答辩,法院择日2开g庭,裁决是否判离; 其二d:对不r在我国领域内8居住的被告,法院经用公4告方7式送达诉状或传唤,公8告期满不d应诉,法院缺席判决后,仍0应将裁判文0书5公2告送达。自公3告送达裁判文6书8满5个g月6的次日5起,经过60日0的上m诉期当事人e没有上j诉的,一y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a。 通常,如果是缺席判决,法院一q般仅8就人d身关系作出裁决,而对于d财产部分7,一t般不n予7处理。
C. 产生经济纠纷的一方人在国外,另一方可以在国内提起诉讼吗
看具体情况。虽然原则上得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被告所在地不是唯一的管辖原则,当被告所在地在境外,只要符合法定条件的,也同样可以在中国法院起诉。例如: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履行地在中国,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在中国,可以由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票据支付地在中国,可以由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公司住所地在中国,则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运输始发地或者目的地在中国,可以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如果侵权行为地在中国,可以由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如果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在中国,可以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如果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在中国,可以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如果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在中国,则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如果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在中国,则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下列案件,由下列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不动产所在地在中国的,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港口所在地在中国的,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在中国的,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此外,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D. 带有民事纠纷案件的人不能办理出国手续如题 谢谢了
你无权要求冻结户口 我国也没有这一说法 给你下面这些法律依据 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三和第四条对公民因私出国申领护照的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一、公民因私事出国领取护照,必须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中国政府对公民出入境的审批工作,实行户籍管辖的原则,公民的常住户口在那里,就向那里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为了方便群众,减少层次,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公安局决定,公民可以直接向市公安局的出入境管理机关申请出国,无需向所在地的县公安局或区公安分局提出申请。 第二、公民因私出国申领护照,除了回答外事警察的询问以外,还必须递交个人的身份证明和有关证明材料,主要是: (1)交验户口簿或者其他户籍证明; (2)填写申请表; (3)提交所在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证明; (4)提交与本人出国事由相应的证明; 第三、根据法律规定,与本人出国事由相应的证明主要是指下述各种证明; 1. 出国定居的,必须出具前往国亲友同意去定居的证明和前往国家的定居许可证明。例如美国移民局发给的“移民签证申请批准书”等。 2. 出国探亲访友的,必须提交亲友的邀请证明。比如朝鲜警察机关发给的“旅行同意书”,俄罗斯警察机关发给的“邀请书”,以及其他国家亲友办理的经济担保书等。 3. 出国继承财产的,必须提交合法继承权的证明。 4. 出国自费留学的,必须提交前往国接受学校发给的入学许可证明。比如美国有关学校发给的“留学生签证资格证明”。日本入国管理局发给的“居留资格认定证明”等。 5. 出国就业的,必须提交前入国聘请、雇佣单位或者雇主出具的聘用证明或雇佣证明。一般包括各国劳工部门发给的“劳工许可”,“工作许可证”,“雇佣证明”等。 6. 出国旅游的,必须提交国外旅行期间所需的外汇费用证明和前往国亲友出具的经济担保证明。公民出国旅游,如属亲友邀请,则应当由亲友出具担保证明,如果属于个人自费,则需要提交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出具的外汇费用凭证。其他机关或个人出具的无效。 公民申请出国,凡是能够按照规定提交上述证明材料的,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便会接受申请,并发给申请表,然后进行审批。 第四、经过调查,提出申请的公民如果不是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发给出国护照。 1.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此种不批准的对象,主要是指法院已经决定立案审理的公诉或自诉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以及有证据表明有重大犯罪嫌疑,司法机关决定立案侦察的人。并包括已经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对象。 2.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此种不能批准的对象,主要是指经人民法院通知,在当事人参加的民事诉讼案件未了结之前,不能离境的原告人、被告人或者第三者,即是不履行民事义务而应当追究民事责任或者那些违反民事义务而应当承担责任的人。例如,原告得知另一方当事人即将出国,由于双方的一些债务、给付抚养费等权利义务关系尚未了结,原告担心被告出国后,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而紧急投诉,要求法院制止被告出国。为了维护原告的权益,法院常常会采取限制措施,不许被告离境。 3. 被判外刑罚正在服刑的。 4. 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5. 国务院有关主管机关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审批当中,对上述申请人将作出不批准出国的决定,即不予颁发护照。 但是,具有上述不批准出国情形的公民,在刑事、民事案件了结后,犯罪嫌疑解除后,服刑期满后,解除劳动教养后,或者不再对国家安全、利益构成危害时,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仍会批准出国申请,发给出国护照。 第五、中国政府取消公民出入境签证以后,实行了出入境登记卡制度。公安机关在颁发护照的同时,发给出入境登记卡一式两份。有的公安机关只发给一份,供持照者出入外国使领馆申办签证使用,待申请人办理好外国签证及有关的户口登记、粮、油关系登记后,再发给另外一张出入境登记卡。持有护照者必须持两张出入境登记卡,并且须与护照内有关项目一致,才能许可出境(有关出境卡的介绍,请参见下面的介绍)。 请特别注意第四的“2”,这里已经说明了你如何去做以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E. 法律,涉外民事纠纷,有几个外国人在国外准备了一大批军火,外国警察说他们没权管,怎么办中国法律管得
管不到
F. 居住在国外超过一年的民事案件是否属于涉外民事诉讼案件
具备下列三个因素之一的民事诉讼,就属于涉外民事诉讼。本案不是涉外诉讼。
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判及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1、诉讼主体涉外,即诉讼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外国企业和组织; 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内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因追加当事人或者第三人而使得案件具有涉外因素的,属于涉外民商事案件。
2、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事实涉外,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发生在国外
3、诉讼标的物涉外,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标的物在国外。
G. 如果有民事纠纷本人在美国定居了怎么办,起诉了能查封他的帐吗
你在美国定居了。由于经济纠纷起诉了,也要通知你回国来把事情弄明白。查封他的帐号和资产。严重的可以拍卖他的物品!这些程序都是必走的,合法的。
H. 一般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可以跨国执行吗,司法可以做到吗,被执行人在国内没有资产,人在国外时间长了会
能够跨国执行主要看我国和对方国家有没有签订相关司法互助协议,有就还好,没有就没戏了
I. 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可以出国吗
只要没有下达“限制出境令”,当事人在没有了结案件前可以出境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规定,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法》第八条规定,对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在大陆境内有未了结的民商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其限制出境措施。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对限制出境措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1、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2、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3、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4、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5、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