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因多人共同饮酒导致交通事故如何处置
王某与五个朋友在小饭馆喝酒,结束后王某骑电动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经鉴定,王某血样中酒精含量严重超标,交警部门认定其属醉酒驾驶,对事故负全部责任。王某的家人认为,其他五个一起喝酒的朋友对王某的死亡负有责任,要求他们共同连带赔偿王某死亡的各项费用。法院审理认为,死者王某故意违反交通安全法规,酒后骑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其应对自身死亡结果承担主要责任。其他五个被告均未能举证证明已尽到适当的警勉及劝诫义务,故均应当对唐玉左死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争议】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其他五名被告作为共同饮酒者,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现行法律没有规定共同饮酒人负有提醒的作为义务。五名被告与死者之间的共同饮酒行为只是一种事实行为,并不属于法律行为。当事人在饮酒前并无约定互负安全保障义务,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法定或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故五名被告对王某酒后驾驶机动车不负有劝诫、警免等安全保障义务。本案中,为王某并非因醉酒本身导致死亡,而是因故意违反交通安全法规发生交通事故致死,故五名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死者王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违反交通安全法规,酒后骑车发生交通事故致死,负主要责任;其他人作为共同饮酒人,均没有对受害人醉酒驾车行为进行必要的警免或劝阻,故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 【评析】 五名被告行为存在过错。本案中,他们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关键是看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就是判断他们对王某酒后驾车是否负有注意或劝诫的义务?如果认定这是一种作为义务,五名被告就因未尽到该义务而存在过错,从而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律对受害人酒驾发生交通事故致死,共同饮酒人是否负有注意或劝诫等安全保障义务并没有明文规定。本案中,他们与受害人王某共同饮酒,导致受害人因醉酒而不符合驾车的条件,共同饮酒的行为本身虽然并不违法,但却增加了受害人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并且酒后驾车是法律明文禁止的违法行为,他们对此均应当是明知的,也当然有警勉和劝诫的作为义务。被告均未能举证证明己方曾尽到警勉或合适的注意及劝诫义务,故被告行为存在过错。 被告承担赔偿责任的方式和比例。 1、赔偿方式:被告共同与王某饮酒,均未尽到警勉或劝诫义务,共同造成王某醉酒驾车死亡的损害后果,属于共同侵权,应该对其死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现有证据不能证实五名被告各自责任大小,应认定他们负同等责任,平均承担赔偿责任,并互负连带责任。 2、赔偿比例:王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身应当能够预见酒后驾车的危险性,仍然违反交通安全法规,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死,其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交通事故而非醉酒,故其本人应对死亡结果承担大部分责任。五名被告没有积极采履行警免、劝诫义务,放任王某酒后骑车,构成侵权。鉴于受害人对自身死亡存在重大过错,应适用过错相抵原则,减轻五名被告的责任。
㈡ 一同喝酒后法律法规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在因喝酒引发醉酒人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导致伤残、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如果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劝了大量的酒,则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二、强迫性劝酒。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此种情况下,醉酒人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这种强迫并非是暴力性的,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劝酒人的赔偿责任。另外,劝酒,还要认清对象。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饮酒不在未成年人的可为之列。《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三、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此时共同饮酒人应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免责。同样,在明知一方喝多、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同饮人应及时予以劝阻。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如果未将醉酒人送回而发生类似“酒后跌伤”等情况,同饮人是否要承担责任呢?对此,应结合饮酒者当时的神志状况来加以判定。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此时同饮人负有一定的监护照顾义务。如果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同饮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㈢ 共同饮酒致人死亡是共同侵权还是分别侵权
(一)过错责任原则。酒友对因共同饮酒行为受到伤害的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是以共同饮酒过程中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为一般根据或标准。有过错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符合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二款“两人以上没有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的规定。无论是存在过错,还是过失,都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后果。 (二)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而法律又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根据当事人双方的财产状况和其它情况,由加害人对受害人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的归责原则。其依据是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该原则多适用于根据当事人双方对过错责任举证均不充分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案情作出的判断。双方都没有过错,但因受害方主张赔偿对方具有给付能力的,也要分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五、共同饮酒致人伤亡的责任承担 (一)伤亡者责任。 共同饮酒的人身安全是以自我保护为主,以其他人的安全保障义务为补充。饮酒过量会导致身体受到损害,严重的会发生酒精中毒致人死亡,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基本常识。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害人,应当认知和预见到自己过量饮酒的潜在危险和严重后果。明知醉酒的危险性而不控制酒量和采取有效措施或轻信能够避免,其本人具有过量饮酒与伤亡后果最直接、最主要的因果关系,自身具有重大过失,应对其伤亡的后果负主要责任。 (二)组织者(含召集者)责任 无论组织者(含召集者)是否直接参饮应属于共同饮酒人,应当对所有参与人的人身安全提供适当照顾。从公序良俗和基本的道德要求角度看,对宴饮参与人的饮酒数量应当审慎控制。对其人身安全应当负有合理注意并提供必要的扶助。强迫性的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而劝其喝酒、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或者酒后驾车未劝阻等,均应当认定行为人存在一定的主观过失,应当对宴饮参与人的人身损害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符合我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七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尊长或领导参饮的,即使未劝酒但放任受害人过量饮酒,应与劝酒者负同等责任或可根据案件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判断的因果关系、过错大小标准和承担责任的比例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㈣ 共同饮酒者死亡,法律是怎样规定责任的
共同饮酒者死亡,法律是怎样规定责任的?
俗话说“小饮酌情,豪饮伤身。”我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亲朋好友相聚或者单位聚餐时难免会小酌几杯,以联络情感和增进感情,这是合理的社交行为,更是人之常情。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等并未规定禁止饮酒,也未规定饮酒是危险行为。
c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
㈤ 判断共同饮酒者是否承担责任的关键在于其行为有无过错
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饮酒过量会导致身体受到损害、银行、车站。强迫性的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而劝其喝酒、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或者酒后驾车未劝阻等,均应当认定行为人存在一定的主观过失,应当对宴饮参与人的人身损害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严重的会发生酒精中毒致人死亡,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基本常识。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害人,都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后果。 (二)公平责任原则,其本人具有过量饮酒与伤亡后果最直接。”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二款“两人以上没有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最主要的因果关系,自身具有重大过失。”的规定。无论是存在过错,还是过失,也要分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公序良俗和基本的道德要求角度看,对宴饮参与人的饮酒数量应当审慎控制。对其人身安全应当负有合理注意并提供必要的扶助。”的规定。尊长或领导参饮的。符合我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七条,即使未劝酒但放任受害人过量饮酒,应当认知和预见到自己过量饮酒的潜在危险和严重后果。明知醉酒的危险性而不控制酒量和采取有效措施或轻信能够避免,应与劝酒者负同等责任或可根据案件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判断的因果关系、过错大小标准和承担责任的比例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共同饮酒致人伤亡的责任承担 (一)伤亡者责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该原则多适用于根据当事人双方对过错责任举证均不充分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案情作出的判断。双方都没有过错,但因受害方主张赔偿对方具有给付能力的,应对其伤亡的后果负主要责任,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以共同饮酒过程中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为一般根据或标准。有过错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符合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共同饮酒的人身安全是以自我保护为主,以其他人的安全保障义务为补充:“ 宾馆、商场。 (二)组织者(含召集者)责任 无论组织者(含召集者)是否直接参饮应属于共同饮酒人,应当对所有参与人的人身安全提供适当照顾(一)过错责任原则。酒友对因共同饮酒行为受到伤害的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而法律又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根据当事人双方的财产状况和其它情况,由加害人对受害人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的归责原则。其依据是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