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可以问得更详细一些。
医疗纠纷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有详细规定,医疗纠纷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部分详细规定如下: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第五十七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2. 侵权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有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您好,目前法律对因果关系的认定没有详细规定。一般在实践中,存在多种说法。
最普遍的版,对于侵权民事责任权因果关系的分析和认定,分两个步骤进行:
首先,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或者依法由责任人承担责任的事件或行为是否在事实上属于损害事实发生的原因,即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其次,确定事实上属于损害事实发生原因的行为或事件在法律上是否能够成为责任人对损害事实承担责任的原因,即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3.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什么内容
您好,因果关系原本并不是法学上的概念术语,是从哲学概念当中引进过来的,是指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讨论侵权责任法中的因果关系,主要是讨论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如果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行为所引起的,他们之间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之则不然。但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侵权行为构成的唯一要件,单纯的强调违法行为作为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实质上是将狭义的因果关系视为侵权行为成立的唯一要件,而使其他的构成要件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不利于正确判断行为的性质和责任的承担。
本文所指的因果关系是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它具有如下特点:
1. 客观性。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客观的、天然的联系,而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我们在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时,运用的应该是一种事实判断的方法,而非价值判断的方法。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时应从案件本身出发,尽量避免外界认为因素的干扰,才能保持清晰的判断头脑,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
2. 相对性。我们在研究因果关系时,不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而是仅仅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这一相对的联系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我们所研究的仅仅只是民法上的因果关系,既不是哲学上的事物的普遍联系,也不是其他部门法中所研究的因果关系。
3. 时间性和顺序性。这里所探讨的因果关系虽然是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它仍然体现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原因和结果之间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具体表现为: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先因后果。
4. 寻找原因方式的倒推性。在对民法中地因果关系认定时,往往都是在损害结果发生之后,才寻找引起结果发生的原因。这并不违反因果关系的时间性和顺序性的特点,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客观情况,先找原因还是先找结果并不影响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只是在引起结果的诸多可能的原因中准确地找到引起结果发生的真正原因,而我们在寻找原因时往往运用的是倒推法,即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先因后果的顺序,而我们在寻找原因时采用的是由果寻因的方法。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4. 如何认定民事侵权责任中是否有因果关系
案情:一天,黄某(26岁)在街上碰见高中同学韦某(26岁)一番寒暄之后,黄某邀韦某去黄家吃饭,席间韦某喝了许多酒,走时黄某见韦某有些醉意,要骑摩托车回家,但是黄某却不阻拦韦某,要韦某醉醒后再回家,结果韦某骑摩托车回家途中,不幸自己撞上路墩死亡,死者的亲属起诉黄某,要黄某承担一定的责任。 对于黄某是否要承担责任,有二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黄要承担责任,理由是该案中有损害结果,黄某有过错,同时黄某的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发生有因果关系。 第二种观点是黄某不应承担责任。因为韦某的死亡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黄某明知韦某有些醉意,而不阻止韦某骑摩托车回家,充其量也不过是韦某死亡的一个条件,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因而不构成侵权责任,黄某不应承担责任。 我认为黄某是否应承担责任,认定因果关系成为一个关键。 (一)确定因果关系的理论 一是条件说。学说由德国学者弗·布里首创,主张只要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是引起损害结果发生的条件,就是损害结果的原因。该理论是从主观主义和社会责任论出发,“只注重研究从损害结果中反映出来的行为人的人身社会危险性,认为只要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能够认识到有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就不能以任何理由减轻其责任。” 二是必然因果关系说。学说认为,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发生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时,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该理论主要是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因果关系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在民法中的具体应用。 三是相当因果关系说。该学说认为,“不应要求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只要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构成适当条件,行为人就应负责。 ”②因为,损害结果是各个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缺乏任何一个条件,损害结果都不会发生。 以上学说,各有利弊,笔者倾向于相当因果关系说,理由如下:1、有利于保护受侵害人的合法权益。因为把适当条件作为原因看待,就扩大了必然因果关系说中因果关系的范围,避免开脱一些应负责任的行为人的责任。条件说把凡是造成损害结果发生的条件都看作原因看待,范围太广了。必然因果关系说,原因范围太窄了,不利于保护受侵害一方的合法权益。2、法官审判的理想境界当然是使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完全一致。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主观世界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但是有条件限制:就是认识时间、认识手段不受限制,但是诉讼总是受到时间、空间和现有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再加上因果关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要认定一个行为是否必然引起损害事实的发生,该行为与损害事实是否有必然因果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又因为条件说中的原因范围太广,因此,我倾向司法实践中应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 由于相当因果关系说,判断一行为是否为损害结果的发生原因标准是“可能性” ,而非“必然性” ,即该行为可能造成损失结果,同时认定“可能性”是依据社会的一般见解,而不像“必然性”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主观认识无关。因此法官在确定行为与结果有无因果关系,“依行为时的一般社会经验和知识水平作为判断标准,认为该行为有引起该损害发生的可能性,而在实际上又确实引起了该损害结果,则该行为与该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笔者认为,本案中黄某的行为是导致韦某死亡的条件之一,根据相当因果关系说,需要承担次要的法律责任。原因如下: 第一,韦某的死亡是由于自己的行为造成的。韦某已经26岁了,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完全能够预料到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韦某明知自己已有醉意,却仍骑着摩托车回家,导致自己死亡,应承担主要责任。 第二,黄某看见韦某有醉意,骑摩托车回家,而不劝阻,构成相当因果关系中的适当条件。根据上述笔者所阐述的判断适当条件的标准,依行为时的一般社会经验和知识水平作为判断标准,认为该行为有引起该损害发生的可能性,而在实际上又确实引起了该损害结果,则该行为与该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具体到本案,依照一般社会经验,依照社会上通常人的理解,虽然韦某已经26岁了,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者与照料者,完全可以预料到自己酒后驾车可以导致交通事故的后果,但是黄某不劝阻的行为是导致韦某出交通事故死亡的条件,具有引起韦某出交通事故死亡的可能性,而在实际上又确实引起了该损害结果,因此,构成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因果关系,黄某应承担次要的法律责任。 第三,判决黄某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能够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酒后驾车事件的发生。 综上,我认为黄某需承担法律责任。
5. 相当因果关系说,指的是什么
相当因果关系(德语:Adäquanz、英语:adequacy、adequateness})是法学理论中认定构成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一个学说,是指行为人行为与结果间要具有相当的因果关系,行为人才对结果承担法律责任。这在刑法上属于构成要件的一环,也是认定民法上侵权责任的一个步骤。
判断犯罪成立与否的第一阶段是判断构成要件该当性(亦即符合犯罪之条件,如行为、情状、结果),而在构成要件中,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倘若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则构成要件不该当,犯罪不成立。
因果关系的判断,包括:第1步骤的条件关系,及第2步骤的相当因果关系。
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的判断原则是:“若无行为A,则无结果B。”其等价命题(逆否命题)是:“若有结果B,则有行为A。”由此可见,行为A乃是结果B的必要条件。除了作为犯以外,尚有不作为犯(放任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况,即:“若有行为A,则无结果B。”
上述条件关系的判断,是一种“若…则…”的逻辑假设,因此会有事实关系(假设性因果进程)与规范关系(择一竞合)的问题,例如:
1、情况1:甲下毒达1/2致死量,乙又下毒达1/2致死量,2人所下的毒合起来恰好杀害了丙。此时,在自然科学的法则、经验假设下,甲、乙各自的行为本来都不至于杀害丙,该如何处理?这是事实关系的疏漏。
2、情况2:甲下毒达全部致死量,乙又下毒全部致死量,杀害了丙。此时,究竟是甲的毒杀害了丙,还是乙的毒杀害了丙,该如何处理?这是规范关系的疏漏。
因此,条件关系的判断,必须结合事实关系与规范关系的判断,先利用自然科学的法则、经验去假设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再从法律的观点,去期待回避结果的可能性,如果行为与结果既有事实关系,又有规范关系,就是有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的截断与断绝
条件关系的截断,例如:甲毒杀乙,但乙因毒性发作痛苦难耐跳楼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关,但非主因。(此时进一步涉及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
条件关系的断绝,例如:甲准备毒杀乙,但丙抢先枪杀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毫无关联。
(5)相当因果关系侵权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民国司法实务通说
中华民国司法实务上以“客观”的相当因果关系为通说,亦即以综合行为当时所存在的一切事实,为客观地事后审查,认为在一般情形下,有此环境、有此行为的同一条件,均可发生同一的结果者,则该条件与结果的发生即具相当性,行为与结果即有相当的因果关系。
实务通说排除行为人“不可能预知所有因素”的情形,因此刑法学理上不应负责的部分,在司法实务上却仍成立犯罪。
举例而言:甲持刀砍乙便离去,一般人不会因为相同伤势而成立重伤或死亡之结果,但乙是血友病患者,不能凝结血液,因而致使流血不止而死,但甲并不知道乙为血友病患者。就刑法学理上,甲无从知悉乙为血友病患者,至多成立伤害罪。
但在中华民国司法实务引用“客观”的相当因果关系情形下:以刀砍向血友病患者,皆有可能致使血友病患者流血不止而死亡的结果,因此虽然甲并不知悉乙为血友病患者,仍成立杀人、过失致死、普通伤害加重结果等罪。
由此可发现,行为人被课予高于自身所认知的结果之责任,从而使各犯罪行为人被中华民国司法实务认定应有神一般的认知(可以认知“所有”环境及个人因素),因而多遭学术界挞伐。
6. 比较相当因果关系和必然因果关系
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中,我国法学界先是承袭前苏联的"必然因果关系说"和"必然、偶然一体因果关系说";改革开放接受世界先进法律文化后,又采纳了大陆法系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相当因果关系说是自然法哲学和实证主义法学思想的产物,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相当因果关系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内容无论在事实原因、法律原因的判断标准上,还是在因果关系的中断和证明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深入研究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相关问题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侵权法理论.
7. 在法律术语中什么叫相当因果关系
相当因果关系说,又称适当条件说,认为某种原因在特定情形发生某种结果,还不能断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有在一般情形中,依照当时当地的社会观念,普遍认为也能发生同样结果的,才能认定有因果关系。由损害看行为,可以确信是它造成的,那么该行为即为相当原因。如警察殴打人致伤,并囚之于拘留所内,受伤人因不能外出医治,或治疗不得法,遂因伤致死。殴打人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行为后加入其他,原因,如其他原因在客观上足以预料有结合的可能,则其行为对于损害,是相当原因。同样,行为前已有其他原因,如果再加上行为这一原因,在客观上足以引起损害,则其行为也属相当原因。
8. 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因果关系是构成侵权的基础要件,因果关系不成立,就不能要求行为人对回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答。因果关系的学说有必然因果关系说和相当因果关系学说,目前,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因果关系判断理论采取的是相当因果关系学说,成立相当因果关系,即有因果关系。那么,相当因果关系如何判断呢?根据相当因果关系学说,只要法官依照一般社会见解判断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在通常情形下存在可能性,即行为通常能够引起损害的发生,即可认定有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公式为: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生此种损害者,是为有因果关系。无此行为,必不生此种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种损害者,即无因果关系。故,可以将相当因果关系理解为实际上通过“通常不发生”对条件因果关系的限缩,通过“通常发生”(通常)对必然因果关系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