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甘蒙边界纠纷

甘蒙边界纠纷

发布时间:2022-01-07 17:53:58

1. 与中国有边界纠纷的有几个国家

菲律宾、印尼、越南、韩国、日本!都是美国惹的祸

2. 边界及领土纠纷历史原因

边界纠纷大概有几种情况:
1.历史原因,古代对于边界不是很重视,所以在边界划分上也很随意,很多边界不是很清晰;
2.古代信息不通,边界划分往往以山河为界,没有山河就不好划分,导致边界不明;
3. 殖民历史原因。殖民者往往不加考虑,用经纬线或其他线替代传统的边界线,导致殖民结束,边界纠纷(例如,麦克马洪线)。
4.经济利益,一些小岛或许和双方都有历史渊源,本不是很重要,但因为发现大油田而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

3. 村民之间的土地边界纠纷如何处理

我遇到一个土地边界的老赖他硬把我的地说成他的以前曾多次请村委会的人调解并把界线划好但他就耍赖我在地里种树我在家他不去理等我出去做工又把树拔掉我为这事来回都花了好多钱要跟他说他就走真的好头疼

4. 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处理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边界争议发生后,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任何一方都不得往争议地区迁移居民,不得在争议地区设置政权组织,不准破坏自然资源。严禁聚众闹事、械斗伤人,严禁抢夺和破坏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发生群众纠纷时,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必须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 并报告争议双方的上一级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争议,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经协商未达成协议的,双方应当将各自的解决方案并附边界线地形图,报国务院处理。
国务院受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争议,由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调解;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由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内的边界争议,由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经协商未达成协议的,双方应当将各自的解决方案并附边界线地形图,报双方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处理。
争议双方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受理的边界争议,由其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调解;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由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经双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的边界争议,由双方人民政府的代表在边界协议和所附边界线地形图上签字。
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达成的边界协议,或者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凡不涉及自然村隶属关系变更的,自边界协调签字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下达之日起生效。
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达成的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凡涉及自然村隶属关系变更的,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中有关行政区域界线变更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
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达成的边界协议,或者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生效后,由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联合实地勘测边界线,标绘大比例尺的边界线地形图。
实地勘测的边界线地形图,经双方人民政府盖章后,代替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所附的边界线地形图。
地方人民政府处理的边界争议,必须履行备案手续。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达成的边界协议,由双方人民政府联合上报备案;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由作出决定的人民政府上报备案。上报备案时,应当附实地勘测的边界线地形图。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协议,上报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自治县的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逐级上报国务院备案。
县、市、市辖区的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逐级上报民政部备案。
乡、民族乡、镇的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逐级上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边界争议解决后,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必须认真执行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向有关地区的群众公布正式划定的行政区域界线,教育当地干部和群众严格遵守。

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6号)
《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已经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总理 李鹏
1989年2月3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妥善处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以利于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边界争议是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之间,乡、民族乡、镇之间,双方人民政府对毗邻行政区域界线的争议。
第三条 处理因行政区域界线不明确而发生的边界争议,应当按照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有利于保护、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由争议双方人民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当地双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事求是,互谅互让地协商解决,经争议双方 协商未达成协议的,由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决定。必要时,可以按照行政区划管理的权限,通过变更行政区域的方法解决。
解决边界争议,必须明确划定争议地区的行政区域界线。
第四条 下列已明确划定或者核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必须严格遵守:
(一)根据行政区划管理的权限,上级人民政府在确定行政区划时明确划定的界限;
(二)由双方人民政府或者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明确划定的争议地区的界线;
(三)发生边界争议之前,由双方人民政府核定一致的界线。
第五条 争议双方人民政府的负责人,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顾全大局,及时解决边界争议,不得推诿和拖延。
第六条 民政部是国务院处理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处理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
第二章 处理依据
第七条 下列文件和材料,作为处理边界争议的依据:
(一)国务院(含政务院及其授权的主管部门) 批准的行政区划文件或者边界线地图;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不涉及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划文件或者边界线地图;
(三)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含军政委员会、人民行政公署)解决边界争议的文件和所附边界线地图;
(四)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协议和所附边界线地图;
(五)发生边界争议之前,经双方人民政府核定一致的边界线文件或者盖章的边界线地图。
第八条 解放以后直至发生边界争议之前的下列文件和材料,作为处理边界争议的参考:
(一)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自然资源权属时核发的证书
(二)有关人民政府在争议地区行使行政管辖的文件和材料;
(三)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或者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开发争议地区自然资源的决定或者协议;
(四)根据有关政策的规定,确定土地权属的材料。
第九条 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以外的任何文件和材料,均不作为处理边界争议的依据和参考。
第三章 处理程序
第十条 边界争议发生后,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任何一方都不得往争议地区迁移居民,不得在争议地区设置政权组织,不准破坏自然资源。
严禁聚众闹事、械斗伤人,严禁抢夺和破坏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发生群众纠纷时,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必须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 并报告争议双方的上一级人民政府。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争议,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经协商未达成协议的,双方应当将各自的解决方案并附边界线地形图,报国务院处理。
国务院受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争议,由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调解;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由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第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内的边界争议,由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经协商未达成协议的,双方应当将各自的解决方案并附边界线地形图,报双方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处理。
争议双方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受理的边界争议,由其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调解;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由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三条 经双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的边界争议,由双方人民政府的代表在边界协议和所附边界线地形图上签字。
第十四条 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达成的边界协议,或者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凡不涉及自然村隶属关系变更的,自边界协调签字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下达之日起生效。
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达成的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凡涉及自然村隶属关系变更的,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中有关行政区域界线变更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十五条 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达成的边界协议,或者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生效后,由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联合实地勘测边界线,标绘大比例尺的边界线地形图。
实地勘测的边界线地形图,经双方人民政府盖章后,代替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所附的边界线地形图。
第十六条 地方人民政府处理的边界争议,必须履行备案手续。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达成的边界协议,由双方人民政府联合上报备案;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由作出决定的人民政府上报备案。上报备案时,应当附实地勘测的边界线地形图。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协议,上报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自治县的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逐级上报国务院备案。
县、市、市辖区的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逐级上报民政部备案。
乡、民族乡、镇的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逐级上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七条 边界争议解决后,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必须认真执行边界协议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决定,向有关地区的群众公布正式划定的行政区域界线,教育当地干部和群众严格遵守。
第四章 罚则
第十八条 争议双方人民政府的负责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较大损失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违反本行使第十条的规定,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肇事者,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行政区域边界划定后,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越界侵权造成损害的,当事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由民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1年5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5. 老外不解,为什么中国几乎与所有邻国都有边界纠纷

主要是历史原因,另外中国多年积弱导致邻国敢于“折腾”。试想如果中国像美国强大,中变立即就安定了

6. 中国已解决的有争议的陆地边界

主要为中越边界。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国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专联一越南的战略部署,摧毁了属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战争中,中国占领了大部分的边界骑线点,将清末清政府和法国签订的边界向前推进,控制了中越边境地区广大的战略制高点,并在1999年通过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予以确认。

(6)甘蒙边界纠纷扩展阅读:

中国边境的相关情况:

1、在中亚一带泛滥的极端势力与中国境内的东突势力勾结,威胁中国西北边陲的安宁。陆上边界问题的解决有力地打击了境外反华势力的渗透图谋,维护了中国边境的安宁。

2、当前中国与周边的边界日益成为重要的双边贸易口岸和人员交流通道,成为双方边境省区扩大经济、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中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将使越南贫困的北方省份和中国广西、云南间的合作变得更加密切。

3、中国与东南亚各邻国边界问题的全部解决,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不断攀升,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也将建立。此外,图们江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能源、经贸合作都在蓬勃发展。

7. 农村土地因边界纠纷,农作物被他人故意损毁构成犯罪吗,该追究什么样的刑事责任

问题归问题,
可以报警,这分明就是村霸。
边界纠纷可以处理!

8. 1969内蒙“123”事件是咋回事

12月6日凌晨3时许,内蒙古额济纳旗马莲井综合执法检查站遭袭击,百余名蒙面人突然冲进该检查站内,殴打辱骂工作人员后打砸执法站,致13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以上。内蒙古遭袭案追踪,目前该案已有10名嫌犯到案。

12月10日,甘肃金塔县警方通报称,经初步调查,共有40余人涉内蒙古遭袭案,目前已有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加上之前内蒙古警方抓获的1人,共有10人到案。

这10人中有2人系投案自首,为与马莲井检查站毗邻的甘肃省金塔县双湾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另外有7人被抓捕,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公安机关消息,马莲井综合执法检查站所在地域的归属权,多年来一直是甘蒙两省区边界民众的争议焦点,且经常发生冲突。

此次事件是一起因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边界纠纷引发的严重治安事件。经公安机关初步侦查,已定性为重大刑事案件。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盟公安局派员,全面支持、指导额济纳旗公安局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9. 土地边界纠纷,这块土地是由我转让的,现在对方要我写一个证明

2005年开始垂管抄,是对副袭科级以上的人员实行垂管,其他人员没人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10. 农村土地边界发生纠纷现在公安局叫我给地方打电话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公安部门处理的是刑事案件和重大民事案以及经济纠纷案件,而由土地边界及婚姻家庭案件引发的案件不在其权力范围之内,所以让你给当地司法助理或乡镇司法员打电话自己调查处理。

阅读全文

与甘蒙边界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