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务关系】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应该怎样赔偿
首先要看是否可以鉴定是工伤了,如果是工伤的话用人单位是要赔偿的。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2.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财产损失的如何赔偿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3. 单位主张劳动者过错造成损失的赔偿,能否得到支持
A公司称王某离职后未完成工作交接,导致部分会计凭证遗失,会让公司在年度账务审计中产生损失,故扣留其部分应发薪酬,目的是促使王某针对未完事项完成工作交接。案例二、刘某因提成发放问题与B公司负责人发生争执,因此不到公司上班。公司以其无故旷工为由将他辞退。刘某提起劳动争议,要求公司支付扣留的提成和赔偿金。单位称,扣留其提成是因为刘某在未离职前就到竞争单位工作,并且走时还带走了公司的客户资料,许多工作也未作交接,给公司带来了损失。案例三、张某为C公司人事专员,后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由对公司提起劳动争议主张双倍工资。公司应诉进行证据收集时,发现张某的整套人事档案不翼而飞。C公司认为张某即使获得了双倍赔偿,也应当因为监守自盗或者履职过错,其过错行为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公司应当向其索赔。 审判实际: 上述案例中的情况在企业中多有发生,公司所称的损失轻重不同,但获得支持的难点都在于举证困难。现有《劳动合同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员工给公司带来损失如何处理,仲裁院对单位提出的此类疑问,答复基本都是:仲裁没有办法解决,公司只能通过民事程序索赔。然后民事程序索赔中,因为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特殊立法精神,单位必须证明具体损失、损失成因和损失与劳动者的直接因果关系。对于部分还未产生损害实际后果(如案例一)的情况,各个机构都不受理。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用人单位在劳动仲裁中进行赔偿后,对于劳动者给公司带来的问题一筹莫展。对于劳动者重大失职行为,《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此条,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对于失职员工的主要惩罚,其中,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87条规定,重大损害应由企业内部规章来规定。同时,规章中有规定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仲裁,仲裁委还会根据企业类型、规模、损害程度等情况对规章中的“重大损害”进行认定。可见,用人单位要合法适用相关规定,针对有损公司利益的劳动者进行管理,对于操作规范性、合法性的要求非常高。结合目前审判实践,建议单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控制:1、高度重视员工离职流程的严谨性,重视离职交接表的填写和对于交接工作的监交。对于无故旷工的员工,不建议直接发送解除通知,应当尽可能通知其到公司当面沟通原因,同时在公司内部及时进行相关事项清查,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违法解除的风险。2、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约束劳动者行为。因劳动者工作失误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如劳动合同中对此没有约定,则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范围。若劳动合同中对此有约定,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但注意,损失赔偿并不等于约定违约金。因此,单位应当重视劳动合同中条款的完备性。3、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并重视工作调任、新岗位工作承接时的监交,以便明确责任,有序管理。4、对于属于劳动仲裁范围,劳动者过错情况与损害事实清晰的情况,应对员工提起的仲裁请求要及时考虑提出反请求。否则根据仲裁前置的原则,只能另案提出,增加讼累。
4. 劳动纠纷赔偿的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2、《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超过试用期就是正常工资,不满的因足额补足】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http://ke..com/view/436672.htm
具体计算,仲裁委员会会帮你计算的,请放心
5. 劳动纠纷赔偿如何计算
你可以要求从3月18日至离职之日的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同时还可以要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项【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6.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能否要求劳动者赔偿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双方为此发生纠纷,应先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是前置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于劳动者赔偿损失的情形应当严格控制,根据劳动者的过错大小确定赔偿数额,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应区分劳动者的过错程度,适用不同的赔偿限额,综合考量,具体而言,分以下几种情形。
劳动者故意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要考量劳动者的这个不当行为是否达到“严重失职”的标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是否达到“重大损害和严重结果”的标准。
劳动者重大过失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则可限额赔偿,而无需赔偿全部损失。应当限制用人单位的损害赔偿请求权,防止其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滥用。
《劳动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者没有过失或者仅存在轻微过失,则无需赔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7. 劳动者在工作中因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单位如何赔偿
只要是职务行为,单位就要负责全部赔偿。之后单位可以向该员工追偿,比如采取扣员工工资的方式(但要给员工留必要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