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商标侵权犯罪新特点

商标侵权犯罪新特点

发布时间:2022-01-05 17:27:28

① 商标侵权行为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

商标侵权行为的主要形式如下: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六十一条,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② 如何界定商标侵权与商标犯罪63

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驰名商标,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其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财富。正因为商标能带来很大的利润,假冒商标的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多,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的假冒商标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几年,犯罪分子为牟取巨额利润,商标犯罪愈演愈烈,而且呈智能化、复杂化、隐蔽性强等特点,在实践中,往往与商标民事侵权行为纠缠不清,容易混淆,有必要依据法律的规定,从理论与实践上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根据《刑法》第213条、第214条、第215条之规定,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数额较大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分别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根据《商标法》第38条第(1)项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商标犯罪与一般的商标侵权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
一、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来界定
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以及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主观心态都必须出于故意,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方面还必须是直接故意。
即这三种罪的行为人都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危害后果而为犯罪行为,而且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人还必须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出于过失,应按一般商标侵权行为论处。如何理解“明知”是关系到商标犯罪罪与非罪的问题。对假冒注册商标罪,实践中只要行为人有擅自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事实存在,就应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备了“明知”的要素;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实践中行为人只要对其所销售的商品具有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这一事实具有明确的认识,即行为人明知销售的是假货就行。但明知不等于“确知”,即使不确知所假冒的注册商标属于何人以及假冒的情况,只要已经认识到该批商品可能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没有任何根据在心理上加以否定,那就属于明知范畴。对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行为人只要知道自己不具备承印注册商标标识的合法条件而仍印制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事实就应认定为明知。只有确定了行为人确系“明知”,且符合商标犯罪的其他构成要件,才能确定其为商标犯罪,否则只能以正当行为或一般商标侵权行为论处。
二、从行为的对象来区分
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以及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假冒商标标识罪的犯罪对象分别是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他人已经注册商标的商品和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标识,前两种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不是前两种罪的犯罪对象。因为《刑法》第213条明文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未经注册商标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源于假冒注册商标罪,所以此两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商品商标。《刑法》篇215条未将注册商标标识限定于商品商标,而且伪造、擅自制造服务商标标识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针对服务商标标识而实施的伪造、擅自制造或加以销售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同样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论处。实践中,如果行为人使用的是他人未经注册的商标或已过有效期的商标则是一种正当行为;如果假冒的或销售的是他人的服务商标,则构成一般的
商标侵权行为,不以犯罪论处。
三、从注册商标的使用形式和范围来区别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不仅是假冒他人已注册的相同商标,而且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将其使用在同一种商品上。如果行为人已经注册商标人许可,属正当行为。如何理解“相同的商标”和“同一种商品”是区分商标犯罪与商标侵权的关键。相同的商标是指音、意、形均相同的商标。在实践中,只要音、意、形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就属刑法上的”相同的商标“。同一商品,是指商品的性能、用途和原料等都相同的商品。根据国家颁布的《商品分类(组别)表》中,对所有的商品按类、组、种三个等级进行了分类。在实践中,我们只要看申请人申请注册时指定并经商标局核准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是否为同一种即可。如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的商标,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均属民事上的商标侵权行为,这类行为均依照《商标法》第39条规定处理。
四、从行为的情节来界定
根据《刑法》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必须“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必须“销售数额达到较大”的才构成犯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商标标识必须“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何为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最高人民法院至今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4年12月8日发布的《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情节严重”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违法所得(即销售收入)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或者非法经营额10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视为情节严重:
(1)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2)假冒他人已注册的人用药品商标的;
(3)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国际影响的。
何谓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销售数额较大”?参照《规定》,销售数额较大的是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在2万元以上的。何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罪的“情节严重”?参照《规定》是指: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2万件(套)以上的。因此,上述三种行为,如果行为的情节与数额未达犯罪的程度,就应按一般的商标侵权行为处理。

③ 如何界定商标侵权与商标犯罪

如果在自己的商品上贴别人的商标是侵权如果在自己的商品上贴别人的商标贴多了而且大肆买卖就是商标犯罪

④ 刑法中关于侵犯商标权的犯罪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务处理中主要涉及驰名商标的认定,侵犯注册商标的证据搜集,侵权时间和侵权影响的认定,
程序法上主要设计证据规定。实体法上涉及以下:
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评审规则、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 、
主要的就是以上一些了。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还会涉及其它的司法解释,可以去国家只是产权局网站搜索。

⑤ 新商标法:商标侵权需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商标侵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商标侵权行为不仅侵害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了经济损失,也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商标侵权当事人对其侵权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形式。 一、商标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商标专用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商标侵权行为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因商标侵权行为的实施,影响了他人合法行使注册商标专用权,并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按照民法原则侵权行为人必须承担赔偿他人损失的责任,负有赔偿义务。被侵权人享有要求侵权行为人进行赔偿的权利。在商标法律中确立这种因商标侵权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意义在于保护商标专用权。根据新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五十六条和《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商标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为: 1、停止侵害; 2、赔偿损失; 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4、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侵权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侵权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处以罚款、拘留等处罚。 二、商标侵权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雄伟人实施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违法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也就是应当受到行政执法机关的处罚。行政责任使用于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违法行为。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为: 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3、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4、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5、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情节可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6、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权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如何计算,新修改《商标法》第五十六条作了明确规定:“侵犯商标权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以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三、构成犯罪的商标侵权行为因承担的刑事责任。 严重的商标侵权行为的社会构成严重危害,具有犯罪性质,因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假冒商标是商标侵权行为中情节比较严重的行为。假冒商标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假冒商标犯罪具备以下特征: 1、假冒商标犯罪的主体,是达到法定行事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外国人、个体工商户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外国企业。 2、假冒商标犯罪侵害的客体是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标专用权和国家正常的商标管理秩序。 3、假冒商标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必须是故意的、不同的目的动机不影响犯罪的构成,但过失为不构成犯罪。 4、假冒商标犯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了假冒商标的行为。 上述四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具体行为达到司法机关假冒商标罪立案标准,才能构成假冒商标罪。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假冒商标犯罪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负责。 如何认定假冒商标罪并进行刑事制裁,我国的刑事法律曾先后三次作过规定,这些法律规定是《刑法》(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1993年)、新修订《刑法》(1997年)。 假冒商标犯罪具体有以下五种: 1、假冒注册商标罪;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罪; 4、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5、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包庇假冒注册商标罪。 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刑事制裁有以下三种: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企业事业单位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罪的,除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可依照前述1、2制裁以外,对该企业或单位可判处罚金。

⑥ 商标侵权有可能成为刑事案件吗

这是有可能的,根据商标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回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答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一十五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⑦ 办理商标侵权案件的几点注意

在办理商标侵权案件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现场检查时要精心准备
对于商标侵权案件,一般都是由注册商标持有人或者授权人举报发案的,且多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因此,执法人员在到达现场前,要仔细研究现场检查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一定要精心谋划,认真准备,做好应急预案。一是人员分工要明确。如哪些执法人员做以下工作:1、分散人流,维持秩序,保证执法人员人身安全;2、与场地出租方联系;3、与当事人联系,稳住当事人,不让当事人与其他人联系?如果当事人不在现场怎么办?当事人不配合怎么办?等等;4、协助、配合鉴定人员进行鉴定;5、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第一时间提取证据;6、进行现场拍照和全程摄像(要注意拍照的角度和摄像的整体性和完整性);7、制作和出具行政强制措施文书及联系相关财物的保管事宜。二是做好涉案物品扣押和保管工作。执法人员在对涉嫌商标侵权的商品进行扣押时,要详细清点和记录商品规格、编号、重量、单价等特征,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出具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和财物清单,将涉案商品装箱、加贴封条,经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字确认后拍照。对于大宗商品或者其他需要专业机构保管的商品,要及时联系、委托有保管资质的第三方进行保管。
二、违法经营额的计算
在查办商标侵权案件时,通常会涉及非法经营额的计算这一问题,但新《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法规对“非法经营额的计算”并未作出具体规定,那么该如何计算商标侵权案件的非法经营额呢?
一是计算非法经营额的依据。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行政机关可否直接适用司法解释问题的批复》(工商标字〔2004〕第14号)“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对各级司法机关如何适用法律具有约束力。行政机关在办案时可以参考有关司法解释,但不宜直接适用司法解释。”的规定,笔者认为,界定新《商标法》所称的违法经营额,可参考借鉴下列法律、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1.《产品质量法》第七十二条;2.《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9号)第十二条第一款;3.《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第七条;4.工商总局《关于侵权商品有关问题的批复》(工商标字〔2003〕第99号);5.商标局1999年3月30日发布的《关于保护服务商标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
二是计算非法经营额所包括的情形。新《商标法》所称违法经营额,应当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商标侵权违法行为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销售侵权违法商品的价值以及提供侵权违法服务的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已销售的侵权违法商品的价值,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违法商品的价值,按照已经查清的侵权违法商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但未销售的侵权违法商品的标价低于实际销售平均价格的,按标价计算。无法查清实际销售价格的,有标价的按照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被侵权商品的市场中间价格或者与违法商品同类的商品市场中间价格计算。2.在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违法商品价值时,附着有侵权违法商标的半成品及包装标签,其价值按照该半成品及包装标签的实际成本计入违法经营额;已经制作完成但尚未附着(含加贴)侵权商标标识的商品,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该商品将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其价值计入违法经营额。3.行为人在实施商标侵权违法行为过程中,使用侵权违法商标进行广告宣传的,其广告宣传费用计入违法经营额。4.行为人使用侵权违法商标提供经营性服务期间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含应收而未收的营业收入),应计入违法经营额;侵权违法服务未标明收费标准的,按当地市场同等服务市场公允价格计算。侵权人主要用于侵权服务的附着有侵权商标的服务设施、用品、标识,其价值按实际成本计入违法经营额,但已计入或摊入侵权服务价值的部分不重复计算。5.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违法经营额应为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违法所得。
三是关于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非法经营额计算方法的选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9号)第十二条规定,本解释所称“非法经营数额”,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销售侵权产品的价值。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其实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对于“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的确定方法有3种:标价、已经查清的侵权商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被侵权商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前两种确定方法与第三种确定方法是顺序层次关系,只有在前两种方法无法确定时,才能适用第三种方法进行确认。前两种确定方法之间是并列选择关系,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选择适用。当“未销售的侵权产品”仅有标价,且无法或者难以查清实际销售平均价格,直接按照标价计算;当“未销售的侵权产品”没有标价,但可以查清实际销售平均价格,按照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当“未销售的侵权产品”既有标价,又可以查清实际销售平均价格,应当如何选择适用?这是这一层次中选择适用确定方法的难点。笔者认为,应当优先适用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进行计算。一是从法律原则看,按照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库存侵权商品的非法经营额,能够客观评价库存侵权商品未产生社会危害的实际状况,符合过罚相当原则。二是从社会危害程度看,比照刑事犯罪理论及法律规定,已销售的侵权商品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双重既遂,而未销售的侵权商品是危害行为的既遂与危害结果的未遂。大多数情况下,基于商业利益考虑,实际销售价格往往比标价低,如果将未销售的侵权商品按标价计算非法经营额违背过罚相当原则。对于少数情况下当事人以低标价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况,按照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更能体现《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权者合法权益的立法本意。
四是关于被侵权产品市场中间价格的确定。被侵权产品市场中间价格可以由工商机关调查确认,如直接向被侵权人调查取证、进行市场调查,也可以委托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设立的价格认证中心鉴定。至于两种确定方式的适用,笔者认为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工商机关可以任选一种,也可两种方式并用;二是两种方式并用得出不同结果时,应遵循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较低的结果进行认定。

阅读全文

与商标侵权犯罪新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