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商标侵权案件报关

商标侵权案件报关

发布时间:2022-01-04 18:56:34

1. 商标侵权案件必须要有鉴定报告吗

所谓“厂家鉴定结论”是指在商标侵权案件中,涉案产品生产厂家(一般为专商标权人)对涉嫌侵权商品属及其商标标识的真假或来源进行确认所形成的一类特殊证据。尤其是工商机关在处理商标侵权行政案件中,通常委托注册商标权属人对涉案商品进行鉴定,并以其鉴定结论作为认定侵权与否的依据。商标权属人出具的鉴定结论作为行政案件中的关键证据,一般是定案的直接根据,起着决定性的证明作用。但这种鉴定结论由于其鉴定主体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缺乏中立性,同时其鉴定方法和手段简单以及结论意见的形成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推理和论证,使得商标权属人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备受质疑和诟病。这种鉴定结论是否属于法定证据种类中的鉴定结论,是否可以单独直接地作为认定商标侵权的根据,理论和实务中存在诸多争议。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其证据性质,有助于工商机关在商标侵权行政案件中准确地确定其证据能力、证明力及证明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其在商标侵权行政案件中的证明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执法实践意义。

2. 如何确定商标侵权案件的管辖,确定商标侵权管辖的注意事

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诉讼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怎样确定商标侵权管辖法院?商标纠纷当事人可以自己选择管辖法院吗?确定商标侵权管辖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这些问题,本文为您一一解答。
一、怎样确定商标侵权管辖
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以及侵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权利提起的民事诉讼,由《商标法》第13条、第52条规定的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侵权商品储藏地或者扣押地,当事人可以起诉实施储存、保管、运输等行为的行为人,也可以起诉该部分商品的经销商、制造商,或者同时起诉各行为人。
对涉及不同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多个被告提起的共同诉讼,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人民法院管辖;仅对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诉讼,该被告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例如,对于甲制造、乙运输、丙储藏、丁销售侵权商品等侵权行为,如果权利人对所有侵权人提起共同诉讼,可以选择任一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但不是住所地)起诉;但如果仅对某一被告(如制造者)起诉,则只能选择该被告行为实施地或者住所地法院起诉,而不能在销售地或者其他侵权行为实施地法院起诉。
二、确定商标侵权管辖的注意事项
(1)对侵犯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在符合规定的情形下,不再依侵权结果发生地确定管辖。其他司法解释中有关依侵权结果发生地确定管辖的规定,不再适用于商标权侵权纠纷案件。
(2)司法解释规定的查封扣押地,仅指海关、工商等行政机关查封、扣押侵权商品的地点。人民法院在诉前查封、扣押侵权商品的地点,不属于司法解释规定的查封扣押地。人民法院在审查当事人诉前申请采取临时措施时,首先应当确定自己有管辖权,不得因采取诉前临时措施而认为可以取得管辖权。
(3)在侵权商品储藏地或者扣押地,当事人可以起诉实施储存、保管、运输等行为的行为人,也可以起诉该部分商品的经销商、制造商,或者同时起诉各行为人。
以上就是怎样确定商标侵权管辖,确定商标侵权管辖的注意事项的解答,希望对您有帮助。商标民事侵权纠纷时有发生,防不胜防。诉讼解决商标侵权纠纷时非常使用的办法,但是很多商标专用权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与侵权案件关系不大的法院,最后的诉讼结果非常不利于自己。我们建议您,提起诉讼前,先咨询专业知识产权律师。

3. 商标侵权案件民事诉讼与行政投诉怎么选择

一、 企业在商标维权行动中,常常可以采取多种方案进行维权。《商标法》六十条一款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企业可采取民事诉讼或者行政投诉的方式维护其权利。侵害商标权,情节严重的,可构成《刑法》二百一十三条之假冒注册商标罪或二百一十四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企业亦可通过刑事诉讼的渠道进行维权。
二、 民事诉讼与行政投诉是企业常用的两种维权方式

1. 民事诉讼的目的重在弥补损害赔偿,而行政投诉则重在对侵权者的惩罚。因此,如果商标权利人以索赔作为主要目的,可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在行政投诉中,虽然根据《商标法》六十条三款的规定,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但是调解的结果不能作为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权利人仍需提起民事诉讼才能获得执行名义。另一方面,如果仅提起民事诉讼,由于存在和解的可能性,权利人可以不再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在和解谈判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事赔偿的金额。

2. 但是另一方面,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多数存在于原告,原告举证存在一定难度。即便原告能够证明商标侵权的事实,但就商标侵权的赔偿数额而言,根据《商标法》六十三条,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按照上述方法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一般而言,实务中原告对于商标侵权的损失、被告获利等事实均较难证明,法院多数会依职权酌定赔偿数额。

3. 而如果先行进行行政投诉,则工商部门会依据职权进行调查,相关证据的获得会容易的多。商标权利人可在工商部门行政处理后提起民事诉讼,自行或申请法院向工商部门调取相关证据材料,在证据收集这一点上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同时,工商部门可依职权对涉嫌侵权商品进行查封或扣押,虽然民事诉讼中亦可进行保全,但实务中常常不如行政机关迅速便捷。且《商标法》六十条二款规定的商标侵权行政责任较为严厉。因此,行政投诉在这些点上占有优势,是权利人打击假冒侵权的不二选择。

4. 但是,行政投诉也有不利之处。第一,由于行政处理不具有终局性,被处理的侵权人可以对行政处罚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所以,工商部门处理有争议的商标侵权案件,例如近似商标案件,当事人有一定许可关系的争议案件等,工商部门会十分慎重,倾向于不予处理,或者说服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第二,行政投诉后刹不了车,在行政投诉后,权利人和侵权人进行了和解,权利人如果要求撤回行政投诉,依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当事人协商解决后如何追究侵权人行政法律责任的批复》(商标案字[2004]第111号),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经立案但尚未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商标侵权案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侵权行为是否侵害社会公众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以及情节轻重等具体情况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行政法律责任。因此,行政投诉后,当事人对行政案件的处理不再具有主导权。

5. 综上而言,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民事诉讼或者行政投诉,或者同时进行两者。总体而言,如果倾向于和解结案或者商标争议较为复杂的,可先行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以打击假冒侵权为主要目的的,可先行进行行政投诉,并请求工商部门就损害赔偿进行调解,或者在获得相关证据或取得行政处罚决定书后提起民事诉讼。

4.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

承担赔偿的责任行为是要承担赔偿的责任的,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国《刑法》有专门针对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

5. 商标侵权纠纷的几种解决途径

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可见,解决商标侵权纠纷,有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行政途径,也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司法途径。

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行政途径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商标侵权案件后,通过调查取证、在认定事实的前提下,制止侵权行为,并根据侵权人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作出行政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

6. 由实际案例看商标侵权纠纷该如何处理

新《商标法》规定了商标侵权纠纷自行协商解决的程序,其目的一是鉴于有些侵权行为仅仅侵犯了注册人的利益,并未给他人带来损害,注册人自行协商,可化解因此产生的争议。二是可适当减少商标纠纷当事人为解决纠纷所投入的精力。三是当事人通过协商减少商标案件数量,使执法部门更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执法资源。但应当注意,自行协商的商标侵权纠纷首先是未构成刑事犯罪行为的纠纷,对以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为主业且数额达到犯罪立案标准的行为人,必须追究刑事责任。其次,自行协商解决的纠纷案件,其侵权行为一般情节比较轻微,后果不严重,可以免予行政处罚,即行政责任可予以免除。网络一品标局商标注册第三,对侵权行为的查处主要目的是保护权利人的民事权益不受侵害,协商解决即意味着权利人自己已经认为未对本权利造成危害或者危害后果不严重,从而放弃了对侵权人追究民事责任的权利。在执法实践中可按如下原则掌握:

1、除商标注册人投诉的案件外,一般情况下,工商机关查办的商标侵权案件,不主动要求当事人进行协商。如果当事人主动要求协商,可给其一定的期限自行协商,到期未提供已经协商解决的证据,则宜按照商标侵权案件进行行政处理。

2、工商机关接受商标权利人投诉的案件,应当视为权利人已经放弃协商或者已经协商不成了,立案工商部门不再主动进行当事人之间的协商和解工作。

3、就商标纠纷已经立案的工商机关,应涉案当事人请求,在未就该案件做出行政处理决定之前,涉案当事人又经协商同意和解的,若其和解未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工商机关可以应其书面请求做出撤案(销案)处理。

7. 办理商标侵权案件的几点注意

在办理商标侵权案件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现场检查时要精心准备
对于商标侵权案件,一般都是由注册商标持有人或者授权人举报发案的,且多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因此,执法人员在到达现场前,要仔细研究现场检查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一定要精心谋划,认真准备,做好应急预案。一是人员分工要明确。如哪些执法人员做以下工作:1、分散人流,维持秩序,保证执法人员人身安全;2、与场地出租方联系;3、与当事人联系,稳住当事人,不让当事人与其他人联系?如果当事人不在现场怎么办?当事人不配合怎么办?等等;4、协助、配合鉴定人员进行鉴定;5、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第一时间提取证据;6、进行现场拍照和全程摄像(要注意拍照的角度和摄像的整体性和完整性);7、制作和出具行政强制措施文书及联系相关财物的保管事宜。二是做好涉案物品扣押和保管工作。执法人员在对涉嫌商标侵权的商品进行扣押时,要详细清点和记录商品规格、编号、重量、单价等特征,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出具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和财物清单,将涉案商品装箱、加贴封条,经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字确认后拍照。对于大宗商品或者其他需要专业机构保管的商品,要及时联系、委托有保管资质的第三方进行保管。
二、违法经营额的计算
在查办商标侵权案件时,通常会涉及非法经营额的计算这一问题,但新《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法规对“非法经营额的计算”并未作出具体规定,那么该如何计算商标侵权案件的非法经营额呢?
一是计算非法经营额的依据。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行政机关可否直接适用司法解释问题的批复》(工商标字〔2004〕第14号)“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对各级司法机关如何适用法律具有约束力。行政机关在办案时可以参考有关司法解释,但不宜直接适用司法解释。”的规定,笔者认为,界定新《商标法》所称的违法经营额,可参考借鉴下列法律、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1.《产品质量法》第七十二条;2.《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9号)第十二条第一款;3.《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第七条;4.工商总局《关于侵权商品有关问题的批复》(工商标字〔2003〕第99号);5.商标局1999年3月30日发布的《关于保护服务商标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
二是计算非法经营额所包括的情形。新《商标法》所称违法经营额,应当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商标侵权违法行为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销售侵权违法商品的价值以及提供侵权违法服务的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已销售的侵权违法商品的价值,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违法商品的价值,按照已经查清的侵权违法商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但未销售的侵权违法商品的标价低于实际销售平均价格的,按标价计算。无法查清实际销售价格的,有标价的按照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被侵权商品的市场中间价格或者与违法商品同类的商品市场中间价格计算。2.在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违法商品价值时,附着有侵权违法商标的半成品及包装标签,其价值按照该半成品及包装标签的实际成本计入违法经营额;已经制作完成但尚未附着(含加贴)侵权商标标识的商品,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该商品将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其价值计入违法经营额。3.行为人在实施商标侵权违法行为过程中,使用侵权违法商标进行广告宣传的,其广告宣传费用计入违法经营额。4.行为人使用侵权违法商标提供经营性服务期间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含应收而未收的营业收入),应计入违法经营额;侵权违法服务未标明收费标准的,按当地市场同等服务市场公允价格计算。侵权人主要用于侵权服务的附着有侵权商标的服务设施、用品、标识,其价值按实际成本计入违法经营额,但已计入或摊入侵权服务价值的部分不重复计算。5.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违法经营额应为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违法所得。
三是关于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非法经营额计算方法的选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9号)第十二条规定,本解释所称“非法经营数额”,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销售侵权产品的价值。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其实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对于“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的确定方法有3种:标价、已经查清的侵权商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被侵权商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前两种确定方法与第三种确定方法是顺序层次关系,只有在前两种方法无法确定时,才能适用第三种方法进行确认。前两种确定方法之间是并列选择关系,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选择适用。当“未销售的侵权产品”仅有标价,且无法或者难以查清实际销售平均价格,直接按照标价计算;当“未销售的侵权产品”没有标价,但可以查清实际销售平均价格,按照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当“未销售的侵权产品”既有标价,又可以查清实际销售平均价格,应当如何选择适用?这是这一层次中选择适用确定方法的难点。笔者认为,应当优先适用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进行计算。一是从法律原则看,按照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库存侵权商品的非法经营额,能够客观评价库存侵权商品未产生社会危害的实际状况,符合过罚相当原则。二是从社会危害程度看,比照刑事犯罪理论及法律规定,已销售的侵权商品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双重既遂,而未销售的侵权商品是危害行为的既遂与危害结果的未遂。大多数情况下,基于商业利益考虑,实际销售价格往往比标价低,如果将未销售的侵权商品按标价计算非法经营额违背过罚相当原则。对于少数情况下当事人以低标价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况,按照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更能体现《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权者合法权益的立法本意。
四是关于被侵权产品市场中间价格的确定。被侵权产品市场中间价格可以由工商机关调查确认,如直接向被侵权人调查取证、进行市场调查,也可以委托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设立的价格认证中心鉴定。至于两种确定方式的适用,笔者认为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工商机关可以任选一种,也可两种方式并用;二是两种方式并用得出不同结果时,应遵循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较低的结果进行认定。

8. 如何在商标侵权案件中理解和认定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

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示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阅读全文

与商标侵权案件报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