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土地纠纷调查笔录范文

土地纠纷调查笔录范文

发布时间:2022-01-03 07:35:06

『壹』 怎样起诉土地纠纷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回法院管辖,不答能由当事人协议改变。不动产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是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管辖的通例,主要是为了便于对不动产的调查、勘验,便于判决的执行。房屋、土地属于不动产,不动产还包括山林、水库、水塔、游泳池等附着于土地上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将减少其价值的财产。

『贰』 土地纠纷询问笔录该问些什么

追问来: 跟我所对的事情有点出自入,但还是谢谢了 回答: 呵呵,这是我之前下乡做笔录时主要的询问方向。 追问: 我的情况是证明那块地有没有被征用,这个笔录这么作? 回答: 那你应该注意征收的范围和争议地的土地证的附图是否有重合。 追问: 呵呵,没有图,要是有图就好办了 回答: 那就只能依据惯例了,走访当地的村民和村干部。 追问: 恩,所以我才想问应该询问些什么问题才是对案件有用的,毕竟我第一次作这样的笔录,很多要点不是很懂 回答: 比照征地的规划图,主要走访的问题是当地居民对该地方的称呼,习惯上的划分,居民对争议地块是否属于征收范围的见解。

『叁』 关于法律上的土地纠纷

您可以把您来上述情况写好,交到乡镇司自法所(即司法办,每个乡镇都设有一个司法所,有的地方也叫司法办,一般您去乡镇府办公的地方都能问到),他们一般会组织一次调解,给出一份调解书,如果对方还是侵占您家田地,可以以侵占农村土地使用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要可以提出几点要求:1、归还土地2、赔偿因该事件所造成的损失3、承担诉讼费用。希望能帮到您。

『肆』 土地纠纷行政复议书怎么写

xx县xx乡xx村第1、2、4、11、12村民小组(下统称第三人)与xx县xx乡人民政府、xx乡xx村民委员会、xx村第3、5、6、7、8、9、10村民小组(下统称申请人)争议的“xx林场”土地权属,xx县人民政府(下称被申请人)于2011年8月2日作出黎府处[2011] 6号《xx县人民政府行政处理决定书》(下称《决定书》),该《决定书》将争议的“xx林场”土地权属划归第三人所有,并于2011年8月29日送达申请人。
申请人认为,《决定书》认定事实部分错误,其处理决定采信证据错误,适用法律错误,应依法予以撤销。
一、《决定书》采信争议山林土地权属依据错误,违反法律规定
1、被申请人“查明事实”,属自行编造。
被申请人在其《决定书》第5页倒数第5行至第6页第5行“查明事实”:申请人(指复议案第三人)提交的1983年10月3日制定的《乡规民约》,是在林业“三定”期间xx公社管委会经召开大队干部、生产队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有证人证言和时任xx公社干部的调查笔录佐证)。因此,该《乡规民约》应作为处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有效证据。
被申请人的上述“查明事实”纯属子虚乌有,自行编造。1983年时期的xx公社作为最基层的人民政府,其所召开的任何会议,毫无疑问会有《会议记录》,如果就其管辖内的涉及农村集体权利义务的事项制定《乡规民约》,必先在该次会议上首先形成《会议纪要》,这是常识,也是政府机构的工作程序。同样作为一级政府的被申请人,基层政府的工作程序不可能不知道,对1983年时期xx公社召开会议并讨论通过制定的《乡规民约》,用“证人证言”及自行“调查笔录”形式来加以证实,而不是拿出当时的《会议纪录》或《会议纪要》来进行证明,实在是荒唐之举,其编造事实显而易见。
被申请人之所以会自行编造这个《乡规民约》出台的过程,无非是想说明《乡规民约》程序合法,可被申请人用以佐证《乡规民约》程序合法的“证据”(即证人证言和调查笔录),根本就不具有证明效力。政府机构的某一次重要会议并讨论通过关系“民生民权”事项的决议,用“证人证言”和“调查笔录”形式来证明,这是被申请人在行政管理工作上的“独创”,这种“独创”性不具有任何法律依据。
2、《乡规民约》有违反法律规定内容,该部分内容属无效约定。
被申请人确认处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有效证据——《乡规民约》,如前所述既无证据证实其制定程序合法,同时该《乡规民约》就争议土地权属进行确权的内容是无效的,该内容违反了法律之规定:⑴《土地管理法》第11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⑵《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林业行政部门对国家和集体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地进行登记,颁发林权证,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
上述《土地管理法》和《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相关条文之规定,非常明确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集体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地),其所有权的确认权为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无权确认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属。《乡规民约》性质上属于乡(镇)村农民集体自行管理内部事务的约定,岂能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确权划分。被申请人不是不懂法,但偏偏要将《乡规民约》违法内容部分认定为处理争议土地权属的有效证据,这说明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申请人徇私枉法;一是被申请人不依法行政是其常规。
3、被申请人采信《乡规民约》作为处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有效证据,违反法律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11条、第13条和《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可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林地权属管理实行登记发证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林业行政部门对国家和集体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地进行登记,颁发林权证,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上述法条之规定说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县级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所有权证、山林权证书等,是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确认权属的合法依据。被申请人无视法律规定,将具有违法内容的《乡规民约》认定为处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有效证据,显然违反法律规定。
二、《决定书》适用法律错误
被申请人《决定书》依据《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和第十九条第(六)项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对本案“土地权属争议”的实体处理,适用法律错误。
1、《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是属于山林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决定书》适用该法条并无不当。
2、《决定书》适用《条例》第十九条第(六)项的规定是适用法律错误。
《条例》第十九条的适用前提条件是“尚未取得林权证或者对林权证有争议的”,而申请人与第三人就本宗土地(即xx林场)权属争议,并非是没有任何一方取得林权证,申请人之一的xx乡人民政府已经取得林权证,即1983年10月28日黎林权字第1号《xx县山林权所有证》(下称《山林权证》)。只要申请人的《山林权证》没有被依法撤销,依据《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该山林权证书就是首先应当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处理林地权属争议的证明材料。
本案申请人与第三人对申请人(xx乡人民政府)持有的由被申请人颁发的《山林权证》并不存在争议,是被申请人没有经过合法程序而单方面在个案中认定《山林权证》为无效证据,进而认定不能作为处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证据。被申请人将《山林权证》排除为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其行为结果——《决定书》则必然是违反法律规定。被申请人其将自己颁发的《山林权证》,认定为系“擅自填发本府事先盖好章的所有权证”(见《决定书》第6页第14行)实在荒唐,这种不按法律程序、毫无根据地否定自己颁发的《山林权证》行为,当然是一种违法具体行政行为,而违法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则必然错误。
3、被申请人认定《山林权证》,不能作为处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证据,导致《决定书》适用法律的错误。
《决定书》第6页认定《山林权证》只能证明“xx林场”的林木所有权归xx公社集体所有,不能证明“xx林场”的土地权属归xx村集体所有。同时《决定书》还利用若干“证人证言”形式说明填发《山林权证》,不是为了明确土地权属问题,目的是发展林业,保护森林及造林成果,保护集体财产不受侵犯。
申请人认为,作为一级政府的被申请人,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对事实的认定,居然无视法律规定而信口雌黄。不论是土地管理法,森林法以及《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无不规定《山林权证》就是土地权属的证明材料和确权依据。申请人xx乡人民政府持有“xx林场”的《山林权证》,在该山林权证书没有被依法撤销之前,“xx林场”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人就是xx乡(仅包含xx村和九龙村)集体所有,申请人xx乡xx村民委员会系xx公社下辖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村民是“xx林场”土地权属人乃名正言顺理所当然。而被申请人颁发的《山林权证》,依照法律规定就是土地权属依据,而非如被申请人所声称的填发该证书的目的。由此可见,正是被申请人多处表现违法认定事实,才导致其对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决定适用法律错误。
综上所述,《决定书》认定事实有误,采信证据错误,适用法律不当。申请人请求复议机关审慎审理,依法撤销该决定,而不是简单的维持了事,或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项规定决定变更,重新正确认定争议的“xx林场”土地权属归属xx县xx乡xx村民委员会全体村民集体所有。

此致
xx人民政府

『伍』 土地纠纷

每个案子一种情况,而且你的村民能不能去给你作证,村委能不能给你作证,调查的笔录当时写了些什么都不清楚,没法跟您说成功率。

『陆』 村民委土地纠纷调解笔录

村委会的土地纠纷调解笔录应载明:调解时间;调解地点;调解人姓名;被调解双方当事人姓名、年龄、住址;纠纷原因、纠纷发生时间;双方当事人的请求事项;调解结果等。

『柒』 面对农村土地纠纷,有哪些合理合法的解决途径

寿宁新闻网讯钟国平近日,在寿宁县鳌阳镇大同社区大会议室里,随着社区调解主任把调解委员会的印章逐一加盖在一式七份调解协议书上,这起因土地权属纠纷在持续近半年之后终于得到了的化解。

据了解,今年2月初,寿宁县三峰公园征地鳌阳镇大同社区第二小组村民陈某招、卢某通、刘某芳、范某荣、富某辉、范某春等六户农地测量后公示期间,该组村民叶某瑞向社区提出异议,其表示以上六户已丈量所涉及的农地中有属于其家自留地的部分,要求归还,同时要求社区暂停补偿款的发放。社区在了解这个情况后,当即暂停了土地补偿款的发放,不日就召集所在第二小组六户村民及叶某瑞进行了解协调。

“1976年第一次承包自留地,我父亲是第二生产队队长,我们家以7口人参与分地,1978年5月我从部队复员回家,就在家里种地,所以我对我们家自留地的地界面记得很清楚,1980年后期因为参加卫生系统工作,对田地慢慢失去了监管,被他人种植,最后被人瓜分。”叶某瑞陈述道。

“生产队农地都是八十年代初分到户的,不能说七几年谁种过,农地就是谁的,当时分地按土地肥沃状况去分,肥沃的农地会少分,贫瘠的地会多分点,还有的农地是其他地方不够拿这里的农地去补。”刘某芳、范某荣、富某辉、范某春等其他六户也提出了异议。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但因年代久远,双方都无法提供有效的书面证据来佐证,调解一时陷入了僵局。社区两委与当事人进行交谈,做思想工作。随后,当事人范某荣提议大家都是一个生产队,为了不伤和气,六户每户退800元,其多出200元,凑足5000给叶某瑞,其他几户表示同意,叶某瑞也表示同意。可是第二天,叶某瑞表示反悔,认为其所涉及地块应该有600平方米左右,征地款不可能那么少,不同意之前的调解结果,不同意签协议书。

而后几个月,大同社区调解未能达到双方要求,且征地补偿款的暂停发放,争议双方扬言要去镇政府、县政府集体上访。大同社区认为案情复杂,上报鳌阳镇政府,请求出面协调。鳌阳镇政府接到请求后,联合鳌阳司法所、鳌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他相关成员单位进行调解。鳌阳司法所对双方及可能了解情况的其他生产队队员都做了调查笔录。同时,向林业、国土部门了解当时的一些分地情况并组织人员前往实地查看。

在此基础上,秉承当事人自愿以及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和公正的原则,8月2日晚由大同社区主持召集,鳌阳司法所、鳌阳镇包村领导、三峰公园征地组、国土所、社区两委、包括争议双方在内的全部第二生产队成员代表及部分村民代表40余人在社区大会议室进行联合协商调解,同时利用司法所的视频记录仪对全程进行录音录像。调解人员首先听取了纠纷双方的意见及其余生产队成员代表,村民代表的意见,随后,对双方当事人逐个进行谈话的方式,做思想工作。调解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在调解人员,有理有据,情理相结合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即由所涉及地块第二生产队成员按比例让出部分地块共计300平方米给叶某瑞。

近年来,在寿宁县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频繁的背景下,鳌阳司法所作为在县城内的司法所,以往单一调解已经无法满足面广量大的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作为司法机关与政府有关部门及调解组织共同参与调解、处理民间纠纷的形式,迅速、有效的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捌』 土地纠纷询问笔录该问些什么

先搞清楚该地块是否已经颁发了土地使用证,双方争议的焦点,有否存在共有的情形,有否有历史遗留问题,争议双方对该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何。

『玖』 调查笔录能成为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证据吗

可以当做证据提供,但一般情况没有现实的证据价值。

一【可以当做证据,但没有实际价值】
调查笔录只能证明当事人对土地相关权属存在争议,曾经提请主管部门解决,行政主管机关也确实曾经因此做过调查。

但是,只有调查笔录,并没有真实的处理结论,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二【证据的价值】
作为证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说明问题,能够印证某一事实的存在性,与客观事件的发生有着必然联系。这其中包括直接证据和旁系证据。直接证据就是不需要其他旁证相关联,直接就可以说明问题、证实事实。旁系证据则需要与相关其他证据并联、串联在一起使用,起到一种辅助证据的作用。如果不能与事实本身相关联,则没有证据价值。

三【《民诉法》规定的证据范围】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拾』 土地纠纷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阅读全文

与土地纠纷调查笔录范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