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买卖合同纠纷审理要点都有哪些
证明你诉讼目的相关证据,主要包括:对方违约的证据、支持你的证据,还有一些相关辅助证据。比如房屋质量不合格,一般要提出鉴定申请,还有延迟交房的证据,还有其他等违约的事项。
② 案由 委托拍卖合同纠纷和拍卖合同纠纷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有哪些区别
第七条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按照所有权调换形式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明确约定拆迁人以位置、用途特定的房屋对被拆迁人予以补偿安置,如果拆迁人将该补偿安置房屋另行出卖给第三人,被拆迁人请求优先取得补偿安置房屋的,应予支持。 被拆迁人请求解除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按照本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处理。
③ 请解释一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的一个条文,谢谢
看了以后抄的理解;
在种类物买卖袭实践中,常有出卖人一次托运一次未经分开的货物以履行数份合同的情形(特备是大宗散装货时),或者一次托运超量的货物去履行已经签订的合同之情形,如果出现货物毁损、灭失,在货物未具体特定化在合同项下的情况下,将无法分清究竟是哪个合同的货物发生了货损。
所以以防止出卖人谎称不是你的是你的,所以,买受人不承担责任,人民法院是支持的。
④ 处理拍卖合同纠纷最有效的方法是哪个
一、合同纠纷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1、协商解决
合同双方当事人如果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了纠纷,首先应按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加以解决。既不应采取消极拖延的办法,也不应采取扣发货物或拒付货款的办法自行行使法律处分权,因为这两种做法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合同纠纷律师按照法律规定,应该首先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协商解决纠纷,双方是建立在互谅互让、平等磋商的基础之上,不影响团结以及今后的继续合作,还可以节省时间、人力物力。
2、调解
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仲裁解决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纠纷是常用的一种方式。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法宝在线的合同纠纷律师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仲裁期限。
(2)仲裁机关及管辖。
(3)仲裁效力。
4、诉讼解决
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当事人双方在无特殊约定的情况直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诉讼解决纠纷时合同纠纷比较常见和有效的方法。法宝在线合同律师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诉讼时效。一般时效是三年,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诉讼管辖。约定管辖或法定管辖。
(3)诉讼保全。诉讼保全是一种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是指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而对一方当事人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提供担保等措施。根据这一制度,在诉讼过程中,合同纠纷律师如果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有可能很快灭失或被隐藏、转移,使自己申请给付的诉讼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可以在法院作为判决之前,先行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以保证自己权利的实现。
(4)调解及判决。
二、合同纠纷诉讼特点
1、诉讼是人民法院基于一方当事人的请求而开始的,当事人不提出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主动进行诉讼。当事人不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而向其他国 家机关提出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不是诉讼,不能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予以保护。
2、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它是通过国家赋予的审判权来解决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争议的。审判人员是国家权力机关任命的,当事人没有选择审判人员的权利, 但是享有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权利。
3、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案件具有法定的管辖权,只要一方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法院就有权依法受理。
4、诉讼的程序比较严格、完整。例如,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第一审程序又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另外,还规定了撤诉、上诉、反诉等制度,这些都是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
5、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作出的裁判生效后,不仅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而且对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当事人不得就该判决中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再 行起诉,人民法院也不再对同一案件进行审理。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义务时,权利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任何公民、法人包括其他织织都要维护人民法院的判决,有义务协助执行的单位或个人应积极负责地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判决,如果拒不协助执行或者阻碍人民法院判决的执行,行为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来保证裁判的实现.也是诉讼形式别于其他解决纠纷形式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三、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购销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代办托运或按木材、煤炭送货办法送货的,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
购销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3、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4、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5、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6、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书面合同中的协议,是指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者诉讼前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
7、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8、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9、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10、铁路运输合同纠纷及与铁路运输有关的侵权纠纷,由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⑤ 委托拍卖纠纷进行诉讼的管辖权问题
1、看拍卖合同对拍卖纠纷的解决有无约定争议管辖条款和管辖地,如果有约定回,就按约定的方式和答地点起诉。不能随意选择。
2、如果没有约定,这属于合同纠纷,按合同法的规定,可由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不知是在何处拍卖的,如果拍卖也是在C地进行的,此事我认为应该在C地起诉,即使不是在C地拍卖的,可以依据被告所在地在C地起诉。
有特殊情况,建议带相关资料直接找律师看看再分析
⑥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执行拍卖合同是否具有民事可诉性问题的研究意见
有关部门就执行拍卖合同是否具有民事可诉性问题征求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意见。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经研究认为:
就我国目前司法实践来看,普遍认为执行拍卖为法院的司法处分行为,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的一种执行措施和处分执行行为。基于执行拍卖具有公法性质,执行拍卖合同不具有可诉性。针对执行拍卖中的纠纷,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应当通过执行监督方式解决。
一、问题由来
有关部门就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委托拍卖机构拍卖被执行人房产时,因房屋登记机关的登记错误,造成被执行人的房产被多次拍卖。就该部分损失产生的纠纷,能否作为民事案件受理的问题征求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意见。
二、主要争议问题
对于执行拍卖合同是否具有民事可诉性的问题,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直存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执行拍卖行为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不应纳入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主管的范围。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拍卖规定》)第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拍卖被执行人财产,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拍卖机构进行,并对拍卖机构的拍卖进行监督,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执行拍卖程序是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的司法处分行为,拍卖机构只是法院的辅助人。执行法院与当事人的关系不是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执行拍卖行为与一般的民事拍卖不同。执行拍卖是执行程序中的一部分,拍卖程序的启动并非基于债权人的要求,而是法院为保护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而采取的一种司法行为,评估机构、拍卖机构仅仅是司法行为辅助人,评估机构、拍卖机构的行为后果仍应由法院承担,至于承担的途径则应通过国家赔偿解决。因此,对于买受人基于执行拍卖合同提起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应受理。
另一种意见认为,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执行拍卖过程中发生的民事纠纷。执行程序中的拍卖舍同,虽然有执行机构这种公权力的参与,但合同的主体仍然是要求拍卖的债权人和买受人,执行机构并非合同主体。因此,当因拍卖合同出现纠纷时,当事人有权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适用的法律应该是民法和合同法的一般规定。
三、研究意见及理由
经研究,我们认为,执行拍卖合同不同于一般的拍卖合同。执行拍卖为人民法院的司法处分行为,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的一种执行措施和处分执行行为。基于执行拍卖具有公法性质,执行拍卖合同不具有可诉性。针对执行拍卖中的纠纷,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应当通过执行监督方式解决。理由如下:
(一)就执行拍卖行为的性质而言,执行拍卖行为是公权力的行为
执行拍卖是指由于债务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其查封、扣押的财物出卖给出价最高者的执行措施。关于法院执行拍卖的性质,学界有不同看法。私法说认为,强制拍卖是私法上买卖合同的一种,拍卖公告为要约引诱,应买表示为要约,拍定则为承诺。主张私法说的学者,对何人应作为出卖人也存在很大分歧,并由此形成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学说:执行机关为出卖人说、债权人为出卖人说、债务人为出卖人说、担保物的所有人为出卖人说。公法说认为,法院拍卖与私法上的买卖不同,拍卖行为是公法上的处分行为。折衷说认为,拍卖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就程序法而言,拍卖是公法上强制处分;另一方面拍卖又具有私法上买卖的性质及效果。
执行拍卖与一般拍卖存在以下区别:首先,从权利来源来看,执行拍卖是强制拍卖,是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的一种执行措施和处分执行行为,其权利来源是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属于程序法的范畴。而一般民事拍卖是物的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的一种处分,其权利来源是合同法以及拍卖法等,属于实体法的范畴。其次,从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来看,执行拍卖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是作为拍卖委托人的法院,其与评估机构、拍卖机构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执行拍卖作为法院执行活动的一部分,除了受拍卖法的一般规定约束外,还应遵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执行拍卖规定》等司法解释的规定。拍卖法主要用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公民、法人和其他纽织委托拍卖机构所进行的拍卖活动。执行拍卖过程中,执行法院的意志贯穿体现于拍卖全过程,法院对评估机构的估价、拍卖机构的拍卖进行干预和监督。法院在拍卖过程中作出的决定,评估机构、拍卖机构都必须遵守和服从,法院始终居主导地位,体现了公法上司法机关对拍卖的介入。再次,从委托拍卖的性质来看,执行拍卖的行为属于职权委托。一般拍卖作为一种变价的方法,无须得到被执行人的同意。而法院委托拍卖机构进行的拍卖行为是法院的职务委托行为,此项权力并非来自债权人的授予,是司法机关履行其执行职能所固有的一项权力,是公法意义上的职务委托行为。执行法院将拍卖物“委托”给拍卖机构进行拍卖,但法院又不属于委托合同中的委托人,它与受委托的评估、拍卖机构之间是一种有偿司法协助关系,评估、拍卖机构是法院的协助执行人。评估、拍卖机构在拍卖中有过错造成被执行人、其他利害关系人损害的,应由作为委托人的法院承担。至于作为受托人的评估、拍卖机构有过错的,委托法院可向其追偿。
(二)人民法院不受理执行拍卖纠纷的合理性
如前所述,执行拍卖是公法行为,执行拍卖活动中的当事人也不是平等主体,他们之间的纠纷不能作为民事案件受理。理由:执行拍卖是民事执行程序的一部分,不能接受另一个民事程序对其合法性审查。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赋予民事审判程序可以对执行程序的审查权。如果将此程序中出现的纠纷重新纳入诉讼程序,重新进行审理并判决,等于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审判自己的执行行为,这有违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基本逻辑,势必造成民事审判权与民事执行权的循环审判,导致执行程序的复杂化。
如果执行拍卖出现错误,如何纠正错误的拍卖行为,被执行人、其他利害关系入的权利遭寻求何种途径救济?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兰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兼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执行拍卖规定》第六条对当事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评估报告有异议的,且有证据证明评估机构、评估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评估资质或者评估程序严重违法而申请重新评估的情形作了规定。另外,《执行规定》第七十至七十五条对案外人异议程序作了规定,《执行规定》第一百零九至一百一十条对执行回转作了规定,《执行规定》第一百二十九条对执行监督作了规定。
在强制拍卖中,拍卖的标的物处于司法扣押状态下,除法院自身以外,其他人无法行使交付标的物、解除扣押的权力。因此,如果拍卖过程中法院违厦法定程序,或拍卖物本身有瑕疵,或拍卖物有权利瑕疵而未履行告知义务,给买受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时,受害人可以通过执行异议、执行回转以及执行监督等方式进行救济,执行法院和拍卖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一款规版定“出卖人仅以增值权税专用发票及税款抵扣资料证明其已履行交付标的物义务,买受人不认可的,出卖人应当提供其他证据证明交付标的物的事实。”如果买受人(案件被告)既不到庭也不书面提出答辩,也就是说没有表示“不认可”,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缺席判决的。
但是,本人认为,原告还是要向法院提供应当提能够证明交付标的物的事实证据,否则,即使,被告缺席审判,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官司还是要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