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化解养老院纠纷之痛
但是近年来,因为老年人在敬老院里摔伤、受伤而导致家属与敬老院之间的纠纷频频发生,成为整个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常见纠纷中需要注意的法律点有以下几个:
★护理人员失职,谁担责任
王老先生入住了某敬老院,某日由护工人员喂他吃了午饭,下午时王老先生肚子疼送入医院查出是食物中毒。王老先生的损害由谁来承担?如果起诉,那么是要追究护理人员的责任还是敬老院的。
法官释法:敬老院护理人员失职导致老年人受到伤害,由敬老院来承担责任。因为这是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由单位即敬老院来承担责任。但是因为护理人员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而造成损害,敬老院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护理人员追偿。当然如果工作人员的行为构成了犯罪,应当追究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比如曾经有过护理人员因为疏于对热水管的管理控制而导致老人烫伤的案件,法院判决护理人员承担刑事责任。
法官建议:敬老院作为老年人安居的一个重要场所,负有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目前家属与敬老院间的纠纷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在护理工作中发生侵权事件。所以为了要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其享受一个快乐的晚年。要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管理,多开展老年护理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
★是否完全根据护理级别承担责任
最近发生过这样的案例,张老先生在某敬老院内洗澡的时候,因为澡堂的地滑摔倒了,后来院方没有及时发现进行抢救,后来导致张老先生死亡。后家属将敬老院诉至法院。张老先生进院时签订的是自理的合同。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的生活自理能力,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从而院方收取不同的护理费用。那么假如双方在签订护理合同的时候约定,老年人属‘自理’级别,那么收取的费用相比全护理之类的级别低很多。(自理:头脑清晰,语言表达清晰,收拾自己床铺,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洗脸、洗脚、洗澡。更换衣服。工作人员打水、换床单、送饭、打扫房间卫生、理发。全护理:语言表达清楚,喂饭,不知大小便,卧床,一切需求他人帮助的。不同的敬老院的规定可能有差异)院方主张洗澡并不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服务项目,所以不应承担责任。但是后来法院仍然判决敬老院承担责任。
法官释法:双方具有养老服务合同关系,敬老院负有保障老年人人身不受伤害的义务,其在本案中存在过错。因为老年人虽然是自理级别,但是敬老院仍然有保障老年人洗澡安全以及在洗澡发生状况时第一时间进行救治的义务。护理级别不能成为敬老院免责事由。
法官建议:敬老院应当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改善敬老院的居住条件,增加便于他们生活的各种设施。尊重老年人,让他们生活的更舒适,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不只是一句话一纸书面合同的事,需要得到每个人的切实重视,需要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何女士某日突然接到来自父亲所在的敬老院的中国,称何老先生在敬老院里自杀了,当敬老院的护理人员发现他时,已经去世多时了。何女士在悲痛之后感到非常气愤,坚持要讨个说法,她认为敬老院应该对此事负责。但是敬老院认为这属于意外事件,并且是老人自杀行为,在双方的合同中早已明确约定不对该类事件的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法官释法:某些敬老院提供的格式合同中会载明对于老年人的意外伤害事件不予负责,对于自杀、自残事件不予负责。这是典型的免责条款,即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或格式合同提供者提供格式合同时,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责任而设立的条款。根据合同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合同中有规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免责条款无效。子女们将父亲母亲送入敬老院生活,敬老院负有保护老年人生命安全的责任,需要在能力范围内避免对老年人生命健康有损害的情况发生,并且当危险发生时及时制止,防止后果严重化,否则敬老院视而不见是存在过错的。
法官建议:当选择好了心仪的敬老院后,双方应当签订详细的合同,各方均应仔细审视合同中各个条款,及时发现各种条款陷阱,共同协商制定出有利于实现各方权利便于履行各方义务的合同。同时注意订立明确的责任条款,以便在有事故发生时可以以合同为依据,最快速的化解矛盾。
最近新闻里出现一些入住敬老院的患有精神病的老年人伤害其他同住老年人的事件。一般来说,敬老院在《入院须知》都会载明,该院不接受精神病人的规定,而且如果入院以后发现隐瞒精神病者,应予以退院。有的敬老院因为没有进行该项检查或者发现有精神病患者但出于利益考虑而怕麻烦没有让该患者退院,疏于管理而导致之后的伤害事件的发生。
法官释法:这样的行为是违反《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的。其中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养老服务机构应当依法保护收养的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敬老院有义务保护老年人的安全,让老年人在敬老院里安心生活。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时,敬老院要承担过错责任。
法官建议:当想给父母寻找敬老院时,子女们应该多从品质是否过硬、口碑是否较好等角度进行考察。不能将护理费用的高低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更多的应从有益于父母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个管理规范、环境良好的敬老院。
法官释法:在侵权法中的安全保障义务中有明确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即使在合同里没有明确的约定敬老院的安全保障义务,但是如果敬老院在安全保障上存在过错,造成了损害后果,那么还是要承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的。此时敬老院承担的是补充责任,之所以不是完全责任,是因为院方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尽到安全保障的义务,敬老院的安保力量达不到可以完全打击刑事犯罪的程度。
法官建议:敬老院应当加强安保力量,类似于前一阵伤害事件频发的幼儿园,此类机构均属于特殊人群聚集的特殊场所,更应当注重安保工作。同时可在敬老院内开展更多的安全教育活动,适当的时候摸索出一套适合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安全疏散方案。
现在一些敬老院里建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站,这对于在敬老院里宣传法律,提高护理人员、院中老年人的法律意识都有帮助。
其实,除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老年人权益外,还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保护。他们最需要的还是能得到精神慰藉,感到自己时刻被关心,时刻被需要。作为子女要多体贴自己的父母,作为敬老院的护理人员要对他们多一份尊重。大家共同来关爱老年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真正的安度晚年。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也都会成为父母,爱自己的父母,爱天下的父母吧。
Ⅱ 陕西一老伯15万买养老床位,办理退卡却收不到钱,法院最终是如何判决的
法院判养老机构退还陕西老伯12万元,以及未退还的利息,驳回了老伯申请精神赔偿的诉求。
陕西老伯15万买养老床位,和养老机构签订了合同既然老伯和养老机构签订了合同,合同是真实有效,养老机构就应该履行这份合同,在老伯提出要退卡还钱时,养老机构应该立即退还老伯的钱。不履行合同,不还老伯的钱,老伯自然会生气,老伯去起诉养老机构,这也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些养老机构和老人签订完合同以后,一旦老人后悔了想要拿回钱,就会遇到重重阻力,这些养老机构就失去了诚信,有坑害老人的嫌疑。养老机构依靠口碑生存,既然签订了合同就应该认真履行,积极返回老人的钱。
结语老人在这件事情中也要注意,在和任何一家养老机构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认真查阅合同相关内容。
如果暂时没有去养老院养老的打算,就先不要提前预约床位,容易产生一些纠纷,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心情。
Ⅲ 养老院发生纠纷是不是养老院一打官司就输
受到侵害可以得到赔偿,你要先找到主体,也就是侵害的实施者,因为不知道你具体是什么侵害,无法建议。2010年7月1日将实施的侵权法可以去看看。。还有就是人身损害赔偿方面的、是产品质量的有产品质量法等等。。。
Ⅳ 养老院处理纠纷技巧
Ⅳ 在养老院预定了床位,现在养老院资金问题经营不下去啦,可以退钱吗
一般你在购买时合同上面应该都有写明各种情况和退款说明,正常合法的合同应该都要保证双方的合法利益,就算因为养老院资金问题经验不下去,该退给客户的钱还是要按合同上面的说明退还,不退可以进行投诉维权的方式处理,但是近几年养老院卷钱跑路的案例很多,在选择一家养老院时还是要仔细了解他的资金链和背景等综合实力!
Ⅵ 老人在养老院发生纠纷怎么办
养老服务机构纠纷是指,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内务、护理行为和伤害容事故责任处理在认识上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养老服务机构的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
《办法》提出,各级民政部门应当指导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纠纷报告制度,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纠纷报告工作。对于纠纷,养老服务机构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Ⅶ 投资养老床位是如何被骗的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不法分子以投资、合伙做生意等可以获取高额回报的项目为诱饵,选择亲戚、朋友、同事借资或融资,最后携款逃跑。对此,警方盘点常见非法集资套路,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案例:近百人投资“养老床位”被骗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提高识别能力,做到“三看”“三思”“三不要”,远离非法集资,防范投资风险,莫入集资陷阱。
“三看”:一看是否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二看是否取得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会、政府金融办)的批准文书,理财产品是否在其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只有工商营业执照,没有金融监管部门批文,是不能销售理财产品的;三看资金投向领域是否安全可靠。
“三思”:一思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理财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经营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三不要”:一不要盲目相信无风险、高回报的承诺,这些宣传往往是非法的虚假广告;二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他们也可能是非法集资的受骗者;三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高利息的资金来源很可能是投资者自身提供的本金,没有可持续性。
来源:凤凰网资讯
Ⅷ 居家 养老服务中的民事纠纷有那些
最多的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伙食标准是否达标,住宿条件是否符合合同约定,身体受到伤害时的责任划分,生病就医等等。
Ⅸ 如何处理养老机构的纠纷
在老人办理入院手续、签订服务合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合同范本,容易造成养护双方的矛盾。为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新近联合制定印发了《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目前已在各地积极推行。《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对现实中经常发生的老人与养老机构之间容易产生分歧的“热点问题”,都做了约定。例如要求养老机构保证从事医疗、康复、社会工作等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持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上岗,保证养老护理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培训,能够满足岗位职责要求。入住老人有权了解提供服务的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有权要求甲方更换未经专业培训或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提供服务不合格的人员。另外,养老机构应为老人组织定期体检,建立个人档案。保存其入住登记表、体检报告等健康资料及日常经费开支情况等个人信息,建立各类信息资料档案的保管和使用制度,除向老人及其监护人和其他有权部门提供查阅、允许复制外,不得对外透露。同时,对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期间突发疾病或者身体伤害事故等的救治、医药费问题,以及老人在养老机构内去世涉及的善后处理,进行了详细约定。今后,养老机构必须要依法依约依标准进行服务
Ⅹ 养老院常见的纠纷类型有哪些
其实这类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侵权纠纷,人身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另一类就是合同纠纷。属于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