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医疗纠纷国外文摘

医疗纠纷国外文摘

发布时间:2021-12-22 04:15:00

㈠ 医患纠纷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医患纠纷是医患双方之间发生的权益争议,其性质由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所决定。医患关系是在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医科技术专业性服务活动中形成的、医疗机构与患者及其亲属之间因诊疗护理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双务和有偿特征且属于医疗服务合同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

(1)医疗服务关系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征。一是医患双方地位的平等性。患者对医疗机构具有选择权,不受任何单位和他人干预(享受公费的,就医单位受到一定限制),双方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二是医患双方意思表示的一致性。患者选择医疗机构,以先行挂号的行为作出希望医院同意其治疗的意思表示,相当于要约;医疗机构接纳患者并同意为其治疗,相当于承诺。三是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医方有向患者收取医疗费的权利,也有依职业道德及自身技术力量给病员诊断、施疗、护理的义务;患者有要求医院按一般操作规程给予治疗的权利和给付医疗费的义务。

(2)医疗服务合同又有其独特性。一是生命健康权的依赖性明显。由于医疗机构是特殊服务机构,患者到医院求医,作什么检查或用什么药均由医生决定。其作用的客体是病员的生命健康权,是一种人身权利。二是风险性较强。在医疗过程中因病体的差异、医疗过程的可变性和复杂性,使医疗行为又具有风险性和探索性。三是合同自由受到限制。在医患双方关系中,患者是弱势群体,由于医疗过程中的可变性因素的限制,患方对于合同条款只有整体接受或拒绝的权利,使得合同自由受限。

由于医患关系的这种特殊性,学术界对于医疗事故的性质存在不同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认为医疗事故是合同违约的民事责任。理由是患者与医院是一种医疗服务关系,患者到医疗机构就医所产生的是一种事实上的合同关系。患者享有及时、正确得到医治的权利,负有支付医疗费的义务;医疗机构享有收取医疗费的权利,负有及时、正确地为患者医治的义务。从医疗服务合同的角度分析,医院一方的医疗行为造成人身损害事故的,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第二种认为医疗损害赔偿是双重属性的民事责任。理由是医疗行为所损害的权利是人身权这种绝对权,不仅可以发生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如因对急、重、危病人拒绝治疗等。由于发生医疗过失并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法律事实,在法律上同时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侵权和医疗合同的违约。医患之间的医患关系具有双重属性,是一种请求权的竞合。受害人不能同时兼有两项请求权,也不能就两项请求权选择,只能以民法通则的规定为依据,行使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我们认为,如果从医疗过失行为侵害公民健康权、生命权的角度分析,医疗事故是一种侵权行为,应承担侵权责任。理由有两点:一是《条例》将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性质确定为侵权责任。《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可见,《条例》强调“过失”在医疗事故构成要件中的重要性,体现了我国侵权行为法将过错责任原则作为最基本归责原则的精神。二是《条例》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了赔偿范围。《条例》在医疗事故赔偿范围中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抚慰金”,即精神损害赔偿。依据合同法规定,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我国立法和司法均未承认违约责任中包含有精神损害赔偿。从这些规定不难看出,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性质应为侵权责任,其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

二、非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及其类型

医疗行为对患者造成损害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的,称为非事故性医疗损害。从审判实践看,这种非事故性医疗损害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医疗过程中的故意行为。根据《条例》规定,医疗事故只能是过失行为,故意行为造成的患者人身损害不构成医疗事故。从医务人员的职务角度来说,患者到医疗机构就医,是与医疗机构形成的一种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务人员的行为应当是一种职务行为,故医疗机构应对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务过程中给患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医务人员故意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虽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医疗机构并不能免责。医务人员故意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显然是一种违法行为,医务人员应当对其行为负责;构成刑事上的伤害或故意杀人的,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㈡ 求英语牛人帮忙翻译一下我的论文摘要!请不要用网上直译的来扔给我,谢谢了...面临毕业,时间确实来不及

Medical tangle has become one major problem that catches the whole world's attention. It is a civil problem which is greatly influential to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society rather than any indivial problem. Hence, many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in favor of adopting the legal mechanism as the solution to the medical tangles in order to eliminite any potential risks. Currently, those countries which successfully implement the non-lawsuit as the solution to the medical tangle are mainly the fully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general theories of the non-lawsuit mechanism as the solution to the medical tangle. Through referr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pragmatic experience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it uncovers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non-lawsuit mechanism, as the solution to the medical tangle, in our country. The mechanism needs to be further reinforc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erfection. According to this train of thought, this article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t mainly illustrat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olving the medical tangle with the non-lawsuit method. The primary parts include the conceptions of medical tangles and its solution by means of non-lawsuit, and the brief illustration of its feature and the steps of its utilization.

The second part: it is mainly about the profound research in terms of solving the medical tangles with the non-lawsuit mechanism in the foreign countries, including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countries above of their usage of the non-lawsuit mechanism as the solution to the medical tangles illuminates the path of implementing the similar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The third part: it mainly demon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since our country officially implements the non-lawsuit mechanism to solve the medical tangles. Additionally, it also describes, respectively, the mediated mechanism between the doctors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medical tangles, the mechanism of the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and the mechanism involv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third party for the mediation. Lastly, the research and disscusion of the defects regarding to the these three mechanism will be provided.

The fourth part: this part is the body of this article.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suggestions and the measurements that help the non-lawsuit mechanism to achieve perfection. To be more specifically, it encompasses the suggestion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of the non-lawsuit menchan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rbitrational system, the suggestions of the third-party participation, and the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between arbitrational system and the mediated setup of the medical tangles.

Key words: Medical Tangles; Medical Accidents; Non-lawsuit Mechanism
-----------------------------------------------------------------------------------------------------
翻译完了,呵呵。这是我自己翻译。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㈢ 为什么瑞士医疗纠纷非常少

因为国外的医疗机构是治病救人的,不是盈利机构。

㈣ 国外类似读者文摘的杂志

主要是主流杂志《Business Week》、《News Week》、
《Reader’s Digest》、《Time》、《Fortune》、《Forbes》等

说到“英文杂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市面上卖得火热的“英语教育杂志”?它们不是原著,不是海量阅读的对象。发现一本“教育杂志”的卖点介绍上写着“本杂志旨在提高读者阅读国际知名期刊的能力,内容全部精选自最新的欧美著名杂志……”我不禁好笑:干嘛不直接读那些欧美著名杂志呢?读一本60页的《Business Week》,胜读10本“英语教育杂志”。

短篇的难就在其“短”。杂志里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尽管是现代原著,但是涉及广,各方面的术语层出不穷,生词比长篇弥散。如前所述,每读一篇文章都要熟悉新的写作风格,读到不明之处没有充分的篇幅协同理解,有时出现把握不住文章大意的情况。

短篇的难度毕竟是相对长篇而言的。毕竟在同一本杂志里,文章都有某种共同属性,例如《Business Week》,都是关于商业、金融的报道,财经记者的套路不外三板斧。开始不适应,读了几本以后就觉得易懂了。还有,国内有本非常受欢迎的杂志《读者》,可知道《Reader’s Digest》也正是美国人民的《读者》呢!意味深远的文摘,肯定能引起你的阅读兴趣。兴趣调动了,还有什么难的呢?

洋人的杂志使我们站在新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1997年一期特别加厚的《Business Week》全面回顾几十年来美国硅谷的发展历程,比我从前看过的一切关于硅谷的报道都要深入详细,使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信息技术浪潮的中心;1997年另外一期《Business Week》关于东南亚经济的报道让我明白到,随后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确实是经济泡末破灭的必然结果;2003年的一期《News Week》大量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为什么失事,无不让我的资讯触觉延伸。

洋人的杂志向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有一期《Business Week》介绍美国的3M公司招纳世界上的创意人才,产生了无数改变人类生活的发明——这篇报道无疑为富有创意的我指明了前途:3M也许是我最能发挥才干的地方;又有一期预测美国10年后医生的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因此有可能放宽外国医学人才进入的限制——这对我的医学生同学们,不是一条诱人的信息么?2005年中美大打纺织品的贸易战,国人还以为:美国的纺织品业已经被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逼上绝路了。但5月23日的《Forbes》报导了美国的企业技术进步的情况:由于纳米技术等尖端科技的应用,劳动力只占生产成本的5%!一位企业老板说:“我们靠这就能跟中国竞争。”如果国内纺织业不能敏锐地感知这些动向,恐怕不出几年中国反过来要面临美国纺织品的倾销了。

特别感兴趣的是洋人究竟怎样看中国的。西方报道让我看到了很多国内媒体不便表达的内容和观点,特别新鲜有趣,例如《Business Week》报道大陆某位富豪现在风头减退,因为随着社会的规范化,从前的“关系”越来越行不通了;宝钢在国企改革后活力大增,三万人的企业年产量超过了另外三家总共11万人的老国企……不过它们毕竟是西方的主流媒体,有时报道难免不给中国人留面子。例如2003年有一期《Time》的封面以我们的国旗作为封面,配文“SARS NATION”,引起了很多同胞的愤怒抗议。老美固然不怀好意,趁我们遭受瘟疫落井下石,但细想中国当时的SARS疫情确实是世界上最严重的,《Time》的说法似乎不太离谱,而且其报道的风格本来就大胆自由,对美国国内、对各国政府的态度都是尖酸刻薄的。如果看多了他们的杂志,就见惯不怪了。

㈤ 医疗纠纷类医学论文哪里有

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这些过错往往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这方面的论文一般都比较零散,前些天发现了一个网站,里面有专门的医疗纠纷栏目。你可以去看看·创新医学网·
这是一段范文,信息来源——医学论文发表——创新医学网
【摘要】 如何在现有医疗纠纷高发的形势下尽力做好医患和谐,医患沟通重新被置于重要地位。对于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语言交流的对象主要是患者父母及家属,需要家长配合教学,而行体格检查时又需取得患儿的合作,因此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儿科

“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处于焦点之上的医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社会模式转型,人们思想意识转换,政府投入不足,各种矛盾转嫁为医患紧张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患之间认识存在差距,由此也会引出各种纠纷。作为可以增进医患间的信任,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增进医院的综合竞争力的举措,医患沟通在医院运行和管理中越来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下一代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对儿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医院和儿科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医疗体制改革以及责任举证倒置等医疗法规的出台后,病人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病人知道自己有隐私权 ,有权拒绝成为医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对象,因此,医患沟通对儿科学医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㈥ 医疗纠纷

这种手术的确容易引起并发症,但你父亲的手术到底是否属于并发症,这个问题需要结合手术记录、手术前的检查记录等多方面资料综合研究才能确定。
下面的资料也许对你有用,现转录给你,祝你父亲早日康复。
胆囊切除术并发症--不容忽视的问题 【基本外科讨论版】
自1882年Langenbuch首次施行胆囊切除术以来,开腹胆囊切除一直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虽近年来腹腔镜外科的兴起使一部分病人接爱腹腔镜胆囊切除,但开腹胆囊切除仍是大部分医院最经典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开腹胆囊切除术虽不复杂,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均很低,但其并发症往往给病人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是一个并非所有外科医生都认识到的问题,往往是并发症出现了,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下面结合作者实践和文献再谈一谈这个简单而 又复杂的论题

检索1998年1月~1999年10月国内有关胆囊切除文 献共有337篇,其中79篇是有关开腹胆囊切除并发症的问题,占23.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科医生对胆囊切除及其并发症的重视。从此79篇文献中随机选取35个单位的35篇文献,作者单位来自于全国各地各级医院,时 间跨度为1966~1999年,基本可代表国内开腹胆囊切除的现状。35篇文献中共报告开腹胆囊切 除术24095例,54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2%。前5位并发症分别为胆囊切除术后问题(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占0.92%(222/24095),肝外胆管损伤占0.81%(195/24095),胆汁瘘占0.21%(50/24095),胆囊残株炎并发胆总管结石、黄疸占0.15%(35/24095),心脏骤停占0.08%(19/24095),其他少见并发症有肝十二指肠韧带横断、肝功能衰竭、术中肝门曲张静脉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坏死性筋膜炎、十二指肠损伤等。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并无一个明确的概念,其泛指胆囊切除术后仍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饱胀、反酸、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或稀便、厌油腻、发热、甚至黄疸等术前即存在的表现。1995年Nahrwold 提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一种误解,以“胆囊切除术后问题”的称谓替代似乎更为合理。胆囊切除术后问题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由于胆道疾病本身,也可能与胆道疾病毫不相干。胆囊切除术后问题中最为明显的症状是术后腹痛,文献报道70%以上的腹痛原因与胆囊切除无关,这包括术前就可能存在的胃食管反流,应激性肠道综合征、胃十二指肠溃汤、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等疾病症状在胆囊切除术后继续存在。部分病人胆囊切除术后腹痛与胆囊残株炎、医源性胆总管结石及术前术中未发现的胆总管结石有关。胆囊残株炎多见于胆囊大部切除时,由于在Hartman囊处切断胆囊,使得剩余部分日后逐渐扩张而形成小胆囊。部分病人可再次出现结石及慢性炎症。部分胆囊颈结石在胆囊大部切除后可有结石残留或操作不慎将结石推入胆总管,术后出现结石性胆囊炎症状或胆绞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炎表现。从我们经验来看,胆囊大部切除术并不是值得推荐的术式,只是在肝外胆管因疤痕组织粘连致密,解剖关系难以辨认时或合并肝硬化肝门门静脉丛屈曲扩张时不得已而为之。而且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后剩余胆囊粘膜应以碘酒、石炭酸涂抹或电刀烧灼彻底处理以防止术后小胆囊出现。胆囊切除前应仔细触摸胆囊及胆囊颈部,确定有无结石,如有,术者应耐心解剖,将粘连纤维组织剔除一部分,以便暴露胆囊管,看清胆囊管后轻轻触摸胆囊管有否结石,结石大小、数目,胆囊管粗细,特别注意勿挤压过猛将结石挤碎或挤入胆总管。分离出胆囊管后在结石下方结扎悬吊标记,防止结石残留或滑入胆总管。

胆道系统解剖关系复杂,而且变异较多,在胆囊切除术中任何疏忽和失误都可造成胆管损伤。肝外胆管及胆囊管出现明显变异者约占10%~15%,最常见的四种情况为: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两根右肝管引流右肝叶;胆囊管与胆总管融合并开口于近端;胆囊管绕过胆总管并开口于内侧近端;胆囊管与胆总管有较长的并行段。其中第四种情况同时有较大结石位于胆囊Hartman袋内或合并胆囊管-胆总管内瘘时,即为Mirrizzi综合征。关于开腹胆囊切除时肝外胆管损伤的诊治和预防已有诸多文献,这里不再赘述,只提出两点:(1)提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为从国内外文献看,胆囊切除的三种主要方式即常规开腹胆囊切除、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发生率最低,而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损伤发生率最高;(2)提倡开腹胆囊切除采用顺逆结合方式,分离胆囊三角显示胆囊管后并不切断,而用丝线先予以结扎标记,然后在自胆囊底开始逆行切除胆囊,最后两端会师,确定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三管会合关系后,再切断胆囊管。此外,在手术极度困难时,可先剖开胆囊,从胆囊腔内找到胆囊管开口内外结合进行处理,或通过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造影明确肝外胆道关系后再进行手术操作,对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有重要作用。

胆囊切除心跳骤停的原因是一个综合因素,它与麻醉、机体本身原有疾病及手术操作密切相关。在正常状态下,病人术前即存在的心肌缺血、高血脂、高血压、心律失常或糖尿病等不易被临床医师所重视,一旦麻醉后胆囊切除时,心脏负荷增加,这些病易发生心跳骤停意外。年龄越大,胆囊切除心跳骤停发生率越高,这与心脏的储备功能减退有关。此外,从本文统计的国内35家医疗单位胆囊切除情况来看,心脏骤停多发生于县市级医院,而在省级以上医院及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则较少见,这可能与采用的麻醉方式密切相关。由于技术原因,很多县市级医院麻醉医师乐于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而不愿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病人交感神经阻滞所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迷走神经张力相对亢进,兴奋性增高。胆囊切除时,手术刺激反射性血压大幅度降低,心跳变慢,心肌缺血缺氧,极易发生心跳骤停。而气管内麻醉对血液动力学干扰较轻,可充分供氧,对保护心功能有益,且一旦发生心跳骤停,便于抢救。手术操作中,在牵拉提夹胆囊时,通常术中心电图提示心率变慢,血压下降,S-T段不同程度的下降,T波变平。分离胆囊颈时更显著,提示手术操作是心跳骤停的重要原因之一。胆囊切除术中一旦发现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的关键是麻醉师及早发现循环变化和心跳骤停的先兆,迅速作出心跳骤停诊断,立即进行抢救,手术者经腹腔行心脏按压,麻醉师立即经气管插管给氧,进行正压呼吸。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成功率可达70%以上。如果麻醉者观察不细,或手术者忙于操作,对心跳骤停先兆未察觉,一旦心跳骤停,措手不及,忙乱无序,复苏失败,病人将不可避免地死亡或成为植物人。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虽并不常见,但确值得重视。结合我院资料,黄疸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术前病人合并有肝脏器质性病变如肝炎、肝硬化等,即使择期手术也可出现肝功能恶化、黄疸、腹水等,尤其由于急诊手术或术前忽视这方面检查,在手术打击下肝功能恶化,出现肝细胞性黄疸或肝内毛细胆管梗阻性黄疸,甚至可出现肝衰,这是胆囊切除的高危因素。(2)肝外胆 管损伤。(3)胆囊切除时胆囊内结石推入胆总管造成医源性胆总管继发结石,出现梗阻性黄疸。(4)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炎、胰腺炎,可致梗阻性黄疸。我们曾遇1例78岁高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行胆囊切除术,术前无黄疸史,B超及术中无胆管扩张,术后14天出现上腹胀,不适,黄疸,体温37℃左右,血生化为梗黄改变,B超示肝内外胆管均扩张,肝外胆管直径1.6cm,无结石影,胰淀粉酶增高,经按急性胰腺炎,胆管炎治疗10天,黄疸消退,B超示胆总管直径恢复到术前0.8cm。(5)术后肝门区粘连,瘢痕压迫肝外胆管呈现梗黄。因此即使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即出现梗阻性黄疸,也不能泛泛地认为是肝外胆管损伤。动态观察肝功能变化、血胆红素水平、肝胆B超,有条件可行MRCP,必要时可行ERCP,鉴别黄疸是梗阻性还是非梗阻性、肝内梗阻还是肝外胆管损伤性梗阻均有重要价值。

术后肝功能衰竭,术中肝门曲张血管大出血多见于肝硬化病人。对肝硬化病人合并胆囊炎时,行胆囊切除是一个高危险手术。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胆囊床静脉丛及肝门部门静脉分支怒张,很容易破裂出血;加之肝功能储备差,凝血机制差,一旦出血,往往难以控制。对肝硬化病人必须行胆囊切除时,如必要可考虑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或浆膜下胆囊切除术。

㈦ 如何撰写医疗纠纷剖析材料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问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类,也不作批判.甚至与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其实回顾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须主动积极地扩大研究文献的来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设与变量,以改进研究的设计.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著的结果;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总之,研究文献不仅可帮助确认研究主题,也可找出对研究的问题的不同见解.发表过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就是重要的问题来源,对论文的回顾会提供宝贵的资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范例.
二,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新研究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所以撰写此章节时,要向读者交代论文不同于先前研究之所在.它是一个新的有关此类研究主题方面的重要的学术研究.但是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易犯以下四种错误:
1. 大量罗列堆砌文章
误认为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显示对其他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结果导致很多文献综述不是以所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来展开,而变成了读书心得清单.
2. 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
我国高等院校多以本校学生考本校研究生者居多,因而往往出现大量引用自己导师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意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的现象,学生担心学位论文答辩通不过,所以难得见到学生批判导师已有研究的不足;遇到名校名师,学生更易放弃自己批判的权利.由于大量引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话均以谁说起始,结果使自己的论文成为他人研究有效与否的验证报告,无法说服读者相信自己的论文有重要贡献.
3. 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另辟蹊径
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研究生的论文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认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这个所谓的创新,因为不跟任何现有的研究相关与比较,没有引用价值,会被后人所放弃.遇到不协调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发现,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轻,甚至主动放弃.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将现有文献的冲突与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旧研究具有更好,更强的解释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会将过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与改善.
4. 选择性地探讨文献
有些研究生不是系统化鼗毓讼钟械难芯课南?找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生主观愿望的反映,成了一种机会性的回顾.
因此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文献综述,以严谨的科学设计来寻找,评估以及整合科学研究的证据,确保文献综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学风,勇于探索和不回避冲突.分析冲突的原因,方法与结论,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及论文奠定成功的基础,使论文的研究结果对后续研究有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三,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容的概括,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路的综合.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为:
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概括归纳
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2. 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学科对引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不同[1].虽然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摘要,但研究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3.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批判
文献综述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与知识的多少,还要看自己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观点与看法如何.
阅读文献时,要避免外界的影响甚至干扰,客观地叙述和比较国内外各相关学术流派的观点,方法,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评价其优点与不足.要根据研究的需求来做批判,注意不要给人以吹毛求疵之感.
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评论,必须要有精确性,自我解释性和告知性.批判的程度,主要在测试研究生评鉴技巧: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与所提出的论据,做出摘要,并提出简要评估.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写作的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引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准.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纳为:代表性,显著性,相关性,适时性和简捷性.
表1 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
导论
开头段落
◇简介主题;◇主题的重要性;◇理清首要问题;◇简介各篇(例如A.B.)文章与作者,及其不同或互补之处.
主文部分(3个示范)
1.1分析A与B的理论/观点
1.2分析B的理论/观点
1.3比较A与B的理论/观点
2.1找出A与B的共同性
2.2找出A与B的差异性
2.3探讨出一个中心议题
议题1:探讨A&B
议题2:探讨A&B
议题3:探讨A&B
结论
提出一个比其他更好的理论与立场
提出一个优于每一个理论与立场的部分的摘要
4. 文献综述的第四步:建议
通常一个文献综述是以比较性评论的方式为主,分析两个以上不同的思想学派,议题或者不同人所持的不同立场.香港大学建议的模式[2]如表1所示[3].可以看出,这个模式有三个选项:导论,主文与结论.
文献综述的最后步骤是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议.根据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其他专业,领域可能给予本专业,领域的影响,根据在纵横对比中发现的主流和规律,指出几种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对其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案等,并说明成果的可能性等.
还要指出的是,阅读和分析已有的其他专业研究人员的文献综述,可以高效率地获得有益的观点和建议.但是,这类集中介绍研究成果的综述性文章只能作为新的研究的基础或参考点,不能被用来替代自己的独立研究.总之,要做好硕士,博士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必须重视资料概览,认真写好文献综述.

㈧ 丢了性命的医疗纠纷

中国十大律师排名:
NO.1 郭建梅
LawFirm50专家评语:“12年如一日,不但践行了公益律师的神圣责任,而且让更多人的人认识、理解了公益律师这个职业。”
郭建梅律师,现为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执行主任,2009年9月创办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先后荣获《南风窗》杂志“2005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中国第三届公益事业发展论坛颁发的“公益楷模”奖章、“中国法律界2007十大社会公益人物奖”、美国重要之声组织颁发的“2007全球女性领导者”等奖项。
公益援助领域:妇女权益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等
代表性成果:其领衔的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12年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7万多人次,代理案件2000余件,提交法律提案或调研报告70多份。NO.2 佟丽华
LawFirm50专家评语:“他提供的公益法律援助的广度和深度,迄今难以逾越。”
佟丽华律师,现任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担任全国律师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和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先后荣获司法部“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 “中国保护未成年人十大杰出公民”、 “十大法治人物”、 “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等。
公益援助领域: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农民工权益保护等
代表性成果:在佟律师的推动下,2003年5月中华全国律协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佟律师被任命为主任至今。在全国律师协会的支持以及佟律师的努力下,截止现在,全国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他所推动成立的“中国律师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协作网”成员已经发展到4000 多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律师协作网络;2005年9月8日,创办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年提供援助案件超过1000起,挽回农民工损失超过千万,出版《农民工普法手册》、《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维权案例精析》等书籍。
NO.3 陈岳琴
LawFirm50专家评语:“她开启了中国法律硕士的时代,她正在奏响公益律师的时代琴音。”
陈岳琴律师,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公益事务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
公益援助领域:环境与动物保护、业主维权等
代表性成果:成功阻止北京动物园搬迁案,并促成建设部修改《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商品房小区配建防空地下室确权案,并向国务院和北京市人大提出关于废止相关法律规定的违宪审查建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物权法》草案立法建议;中消协关于阜阳毒奶粉受害者维权方案设计,等。
NO.4 贺海仁
LawFirm50专家评语:“积万众之私,成天下之公,东方公益的意义远大于‘公益’二字。”
贺海仁律师,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主任等。
公益援助领域:公益诉讼等
代表性成果:在电动自行车上书案、黄金荣诉北京铁路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案、徐志鸣等三名职工诉扬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股权转让批复案等公益案件中担任主要律师。其领衔的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是我国首家公益律师事务所,已经提供数千起法律援助案件,提交立法建议数百件,社会影响深远。
NO.5 孔维钊
LawFirm50专家评语:“他用法律为武器,托起明天的太阳。”
孔维钊律师,安徽震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全国律协未保委副主任、安徽律协未保委主任。先后获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特殊贡献律师、中国十佳维权卫士、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青年律师等。
公益援助领域: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代表性成果:未成年人烟草公益诉讼案件、劣质柴油烧伤男童案件、阜阳劣质奶粉案件、昔日支教明星殷某猥亵男童案件,等。
NO.6 刘丕峰
LawFirm50专家评语:“生而为职工维权,这条路上,他越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刘丕峰律师,博士学位,现任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山东省农民工维权工作站站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 “山东省优秀律师”等荣誉。
公益援助领域:劳动权益保护
代表性成果:王文进等十名农民工拖欠工资纠纷案、湖南籍农民工段海文工伤纠纷案、韩乃花等8名养路工工资纠纷案等;其领衔的山东省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已免费接待电话咨询近万件,接待咨询人数8463人,受理案件328件,为农民工讨薪220万元。
NO.7 吴冬
LawFirm50专家评语:“小诉讼挑大变革,不积跬步,法治何以至千里。”
吴冬律师,现任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上海律协公司法律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消保委汽车专业办公室专家组成员等。
公益援助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代表性成果:邓维捷诉中国银联、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跨行查询收费案;东芝笔记本电脑欺诈中国消费者集团诉讼案;上海车主状告德国奔驰汽车(BENZ)、宝马汽车(BMW)、英国美洲豹汽车(JAJUAR)、美国别克汽车(BUICK)、澳大利亚霍顿汽车(HOLDEN)等一系列汽车产品质量纠纷案,等。
NO.8 丁强
LawFirm50专家评论:“以时代的精神,担负起中国律师的责任。”
丁强律师,现任江苏扬州尚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江苏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业务委员会主任,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先后荣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律师、第二届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全国未成年保护特殊贡献律师、全国优秀律师、第7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等奖项。
公益援助领域: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代表性成果:“小朱逊药物致聋损害赔偿案”,“小皓天输血感染丙肝案”等。
NO.9 田坤
LawFirm50专家评论:“没有惊天大案,却获得了社区街头每一个老百姓最诚挚的尊敬。”
田坤律师, 现任北京泰福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法律志愿者。荣获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
公益援助领域:普法教育
代表性成果:2004年至今,田坤到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志愿法律咨询,接听咨询电话1200余个,接待面对面咨询100余人次,此外,累计服务12355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热线时间超过9300分钟。
NO.10 周立太
LawFirm50专家评论:“他在为无数人的权益奔走,我们又能为他的权益做点什么呢?”
周立太律师,重庆立太律师事务所主任。2000年、2001年十大新闻人物及十大风云人物。2003,2004年被司法部,中国残联评为残疾维权先进个人、“公益之星”和第二届法律援助先进个人。
公益援助领域:劳动者权益保护
代表性成果:目前已受理来自于全国的工伤赔偿及劳动争议案件达5000余件,通过一系列的诉讼,创造了中国工伤赔偿假肢更换费的先例,并推进了广东及深圳市的立法;曾代理国内最大工伤赔偿案件刘涛诉深圳金龙毛绒布织造有限公司工伤赔偿案件,获得158万元的赔偿;曾办理的吴雪等56名女工状告深圳市龙岗区坑梓宝洋产业制品厂非法搜身案,使女工获得了赔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祝您好运!

阅读全文

与医疗纠纷国外文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