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当今的医患关系
患者是弱者
② 为什么中国的医患纠纷如此严重,一个故事
因为我国对医疗领域的监督非常不力。
医疗领域乱象丛生,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所以,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医患闹剧”。
③ 当发生医患纠纷时应该怎么处理
如果引起医患纠纷场面混乱,首要任务是稳定纠纷现场。接下来就要内了解患方诉求、容分析纠纷原因,而更重要是分析此起医患纠纷中医院存在不足。在以上基础上,形成处理纠纷方案,包括解释、协商理赔、第三方调节、引导患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等。如果通过分析此起医患纠纷,医院确实存在不足,应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④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怎样避免医患纠纷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版,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
⑤ 卫生局如何应对处置群体恶性医闹事件
近年来,一些不法人员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等手段阻挡患者就医或殴打医务人员等,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被称为医闹。医闹以医疗纠纷为引线,以闹事为手段,以牟利为目的,破坏了医患双方沟通的规则。因此,有效地治理医闹,建立正常的医疗纠纷处理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分清不同医闹的性质
医闹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公安、司法、信访、维稳、卫生等多个部门,单靠卫生部门的力量显然无力进行有效治理。再加上不少医院认为此类问题是“家丑”,对外不忍言、不敢言、不愿言,往往采取花钱买平安的方式解决,结果犹如“抱薪救火”。
经过对近几年医疗纠纷案件的统计分析,山东省高密市发现该类案件有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态势多发,2010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医疗纠纷15起,演变为严重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3起;二是背景复杂,不少案件可以确定有专业医闹的直接参与,模糊了患者家属本身的诉求;三是容易升级,少数患者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易演变为群体性突发事件;四是比例倾斜,在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案例数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医疗纠纷数量反而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增加,一定程度反映出非诊疗护理因素对其产生了影响。
针对这些情况,高密市提出对医闹实施“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分级响应、责任追究”的应对策略,探索处理医疗纠纷的长效机制。
设置医闹分级响应机制
不同医闹所产生和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对其的处理方式也要区别对待。该市领导小组在接到医疗纠纷及其引发的突发性事件报告后,根据事件规模及程度,将其分为3级,按级响应处置。响应部门分为现场处置、宣传处置、鉴定处置、诉讼处置、信访稳定5个小组,按部门职责分工做好稳控工作。
Ⅲ级,为一般事件,参与人数在8人以下。响应部门为医疗机构所在地的派出所、市卫生局及其他相关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派专人任总指挥,根据事件需要和事态发展,组织协调各部门按职责参与现场处置。
Ⅱ级,为较大事件,参与人数8~15人。有损坏医疗机构财产或危及到人身安全的行为,且医疗机构不能控制局面。响应部门为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及其他相关成员单位。领导小组派专人任总指挥,根据事件需要和事态发展,组织协调各部门按职责参与现场处置。
Ⅰ级,为重大事件,参与人数15人以上。表现为聚众占据医疗机构医疗或办公场所,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发生打、砸、抢、烧等严重违法行为的;侮辱、威胁、恐吓、围攻、殴打医务人员或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在医疗机构内外挂横幅、设灵堂、烧纸钱、摆花圈、贴标语、发传单,影响正常诊疗秩序的等。响应部门为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及其他相关成员单位。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任总指挥,根据事件需要和事态发展,组织、协调各部门按职责参与现场处置。
医闹治理须各部门齐出动
治理医闹,各方面的协同作战是十分必要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医疗纠纷处置工作预案,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维稳办、市卫生局、市信访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卫生局也制定了相应的《卫生系统内部医疗纠纷处置预案》,引导医患双方通过协商解决、行政调解、第三方调解、医学鉴定、法律诉讼等途径来化解纠纷。
为了保证相关部门步调一致,对各级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尤其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规定详细,编织起了细密的管理网络。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负责医疗纠纷及其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处置的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市卫生局负责受理医疗纠纷的处置和办理领导小组日常具体事务,制定维护社会稳定、共建平安和谐医疗环境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也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设立本级处置医疗纠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医疗纠纷的处理工作。
为保障系统健康高效运行,该市制订配套文件为各有关部门设立了督促工作的“军令状”。文件规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医疗机构出现失职行为,将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主要包括:未建立预防和处置医疗纠纷及其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工作机制的;发生医疗纠纷后,不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互相推诿,在工作中态度生硬、作风漂浮、措施不力的;发生突发性事件后,不及时处置,导致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受到严重干扰的;医疗机构及周边职业医闹人员和黑恶势力猖獗,长期未受到严厉打击的等等。
⑥ 面对医患纠纷怎么处理
医患纠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却又必须冷静面对的问题,如何应对医患纠纷已成为当前医院(个体医生)与患者双方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
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
在谈到医患纠纷的处理时,认为医患双方对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并不十分清楚,也是引发医患纠纷的深层原因。因此,医患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不仅是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措施,也是确认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的主要依据。任何一方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义务的不履行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免除或减轻对方的民事赔偿责任。
医院的权利主要包括治疗权(疾病检查权、自主诊断权、医学处方权);医学研究权;医护人员的人权尊严权等。医院的义务主要有九个方面:依法开业及执业的义务;依法或依照双方约定提供医疗服务的义务;对社会及患者的忠实诚信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告知义务;医疗转诊义务。对不能治疗的疾病,应及时建议患者转院治疗;报告义务。发生重大医疗事故等情况时,应依法向卫生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职业道德方面的义务,如诊疗最优化,用药适量,手术合理,治疗方案最佳,使患者痛苦最小,医疗费用最低等。
患者作为医患关系中的弱势一方,更需明确了解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胡法官介绍说,根据我国宪法、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卫生部的一些部门规章、医疗操作规范等有关规定,患者的权利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生命健康权;人格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财产权;公平医疗权;自主就医权(包括选择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知情与同意权。患者对疾病的病情、治疗措施、医护人员的情况等享有知情权,而医院采取的治疗行为应事先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之后方可进行;医疗文件的查阅权、复印权;监督权;索赔权;请求回避权。对可能影响公正、公平医疗事故鉴定的组成人员,有权提出回避。同时,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守和履行如下义务:一是遵守医疗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医院的相应管理;二是尊重
医务人员的人格及工作;三是积极配合医疗服务,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四是接受强制治疗义务。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主动接受强制性治疗;五是交纳医疗费用的义务;六是防止扩大损害结果发生的义务。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后,患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避免损害结果的扩大,否则患者的扩大损失部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如何应对医患纠纷?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一是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二是行政解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第三种途径就是司法裁决。但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与非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是不尽相同的,前者需适用医疗事故条例进行裁决,而后者则依照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裁判。
医患双方在医患纠纷诉讼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时,首先患者在起诉时应注意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按照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二款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患者应当在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时起一年内向医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超出诉讼时效后就会失去法律的保护,法院会作出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裁判。第二,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若干规定的规定,医患纠纷的证据责任分配是责任倒置,具体而言,患者在起诉时应提交在医院就诊治疗、遭受损失的事实及具体数额等相关证据材料,而医院需承担证明自己在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存在过错或过失的充分证据,否则,医院就需承担对患者造成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第三,应选择最恰当的法律、法规及有针对性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和保护自己的权利。这是因为同一医患纠纷可能发生法律竞合的问题,但依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其法律责任可能有较大区别,关键是看哪一部法律、法规,哪一具体法律条款对自己更有利。诉讼中应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举证、质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疗人身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与范围
医疗人身侵权损害的赔偿标准有两种:一种是医疗事故条例规定的赔偿标准,但此规定只适用于构成医疗事故的医患纠纷;第二种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及人身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等相关司法解释所规定的赔偿标准,适用于医疗事故等特殊案件外的所有人身侵权损害赔偿案件。
具体赔偿范围: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此外,受害者还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精神损害赔偿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对于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者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和医疗费用不足、被抚养人生活费确需增加等情形,受害者还可以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
⑦ 医患纠纷该如何更好的处理
首先,我觉得是换位思考的问题。
对于医生来说,一天需要看很多的病人,如果对待每一个都很热情,那不得累死了?但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看,医生你对我这么冷漠,我花钱看病,怎么受到的待遇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认真论起道理来,医生和患者谁都没有错。医生没有骂病人,病人也没有骂医生,但是一个转身,病人就默默投诉了这位医生。
谁知这位家属并不知道急诊也是属于门诊的一部分,所有的检查费用是不能报销的,结果在医院大吵大闹。坐诊的医生说已经跟家属说过了,家属说没有,各执一词,吵的不可开交。
这就是因为医生跟病人家属没有做好充分的沟通工作。
⑧ 做为一名医务人员遇到医疗纠纷该咋办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版务职权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