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查办渎职侵权案件调研报告

查办渎职侵权案件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18 14:58:06

『壹』 渎职侵权犯罪的重点查办的八类渎职侵权案件

●发生在领导抄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案件
●滥用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渎职侵权案件
●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违法强制征地拆迁、破坏社会建设和惠民强民政策实施的渎职侵权案件
●包庇放纵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渎职侵权案件
●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危害科学发展和政府投资安全、严重不负责任盲目决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渎职案件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益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犯罪案件

『贰』 渎职侵权犯罪实刑判决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您好!渎职侵权案件判决率低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急于求成案,追求办案数量而忽视了案件质量,是造成渎职侵权案件判决率低的因素之一。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与反贪污贿赂案件相比较,更不易被人们所了解、熟知,其案件线索发现难,查处更难。所以,有的办案人员抓住一个线索,就不想放手,即使证据不很扎实,仍报有一丝幻想,先立案再说,再进一步获取证据也不迟,无形中就形成了凑数案子,从而降低了案件质量,更谈不上诉得出,判得了。
(二) 对固定、获取证据的认识不到位,是案件质量不高、判决率低的主要原因。一些办案人员存在案件只要立了,就能诉得出的错误思想,在办案时效、案件效果上,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以至延误了固定、获取证据的最佳时机。还有的是只站在立得住的角度来考虑案件,而没有站在起诉和出庭公诉的位置来考虑案件,从而影响了案件质量。鉴于对此类犯罪案件危害程度认识较轻,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均为取保候审,这也不利于固定、核查案件。还有的是在办理案件中,由于侦查部门和审查起诉部门对案件的适用法律、证据固定的出发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出现工作分歧,导致有些案件虽然最后起诉到法院,却不能作出有罪判决。
(三)侦查部门、起诉部门以及审判部门对案件的定性处理认识不一致,甚至存在分歧,是导致案件判决率低的又一原因。鉴于渎职侵权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多数人容易把他们的行为往好的、轻的方面去认识和解释。认为一些渎职侵权案件是过失犯罪,甚至是工作失误,行为人并没有把钱财装进腰包,或者认为行为人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工作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是好心办坏事,甚至是为地方或部门经济发展考虑,这样的行为是无可厚非的,更不能以犯罪论处,从思想上没有重视或者认识到此种犯罪的严重性。再者,由于渎职侵权犯罪的立法和司法解释过于笼统,如“情节严重”、“重大损失”等有关规定过于笼统,在司法实践上缺乏可操作性,容易造成意见分歧,认识不同,对案件处理上也存在差异。例如,2008年我们办理的王某滥用职权案张某玩忽职守案,王、张两人均在任辑毒队队长期间,为了单位的利益将多个贩毒案中的嫌疑人“以罚代刑”,我们在立案时认为,其情节严重,而到公诉部门后认识分歧,认为情节一般,故而已过了追诉时效,最终以撤案而告终。但纵观两个涉毒案件我们仍认为是情节严重,潼关是毒品重灾区,吸贩毒人员一旦流入社会,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社会治安、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涉毒人员流入社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多个贩毒人员“以罚代刑”的行为,从情节上还认为是一般行为吗?所以认识上的偏差,司法解释的笼统是导致案件判决率低下的又一原因。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叁』 浅析如何理解和把握渎职犯罪中的“恶劣社会影响”麻烦告诉我

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中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客观方面规定的一个法定条件,属于非物质性损害后果,比较原则、抽象,实践中难以把握和认定,一直以来是困扰司法机关查办渎职犯罪的一个难点。对于我们基层院来讲,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的案件很难遇到,但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却是我们在办案中经常遇到的情形,由于大家在认识上不统一,导致在执法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因此,明确对渎职犯罪中恶劣社会影响的理解和把握,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一般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引起群众不满和愤慨,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造成局部地区社会不稳定,甚至造成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等。恶劣社会影响通常是以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是无形的,属于非物质性损害结果,通常具有损害结果的不可计算性,损害后果具有相对的区域范围以及损害后果表现形式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认定这一情形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恶劣二字,即什么程度才算是恶劣,恶劣到什么程度才够上我们的立案标准,笔者经过认真思考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下认识,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一、看案件本身性质是否恶劣
社会影响的恶劣程度,取决于案件本身性质的恶劣程度。从主体上讲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要比一般干部失职渎职恶劣;从主观恶性是讲,故意犯罪要大于过失犯罪;从行为方式上讲,具有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情节的渎职犯罪,要比一般的渎职犯罪情节恶劣;从侵害客体上讲,损害党和政府声誉、形象、权威、公信力以及践踏国家法律法规的渎职犯罪比损害一般性企事业单位管理秩序要恶劣。总之,案件本身性质、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危害性,是判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看案件本身是否能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
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恶劣社会影响可分为已经显现和尚未显现两种情况,就是说表现在面上的或者说已经表现出来的恶劣社会影响较好认定,如我县去年发生的因某某事件而引发的抬尸围攻县政府、集体上访等,就严重造成了县域公共秩序的不稳定和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但在实践中有些本应显现出来的恶劣社会影响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显现或者未能及时显现。未能显现,并不是没有社会影响,关键要看案件本身是否能够引发这种社会危害性,只要能够引发恶劣社会影响,既是没有引发,潜在的危害也是客观存在的,况且没有引发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公信力控制的结果,有的是因为渎职行为被国家机关及时纠正所致,这些都是因公权力的介入,使恶劣影响脱离了公众视线或是得到了应有的控制。实践中,因公信力的控制未能引发的,不影响对恶劣社会影响的认定,因为公权力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如将公权力的结果作为给渎职者抵债的条件,则违背和侵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也等于用公权力的结果来减免渎职犯罪的罪责。
三、认定恶劣社会影响不能违背刑法基本原则和立法本意
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规定了九种情形,第一条第
1款至第7款明确规定:只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才符合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第8款和第9款是对第1款至第7款以外的其他符合立案标准情形的概括和规定。从第1款至第9款之间的关系来看,第8款和第9款规定情形的社会危害程度应与第1款至第7款规定的程度大体相当,也即只有第8款和第9款规定情形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达到第1款至第7款程度相当的情形下,才能进行立案追诉。因此,司法机关在认定社会影响是否达到恶劣程度时必须在不违背刑法基本原则,不违背立法本意上判断。
四、要从物质性损害和非物质性损害两方面来综合判断
司法实践中,许多渎职行为导致的损害后果既有物质性的也有非物质性的,当物质性损害后果达不到立案标准而非物质性损害后果也不是十分明显时,就要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综合认定判断。恶劣社会影响属于非物质损害后果,是无形的,实践中存在认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办案人员在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具体案情进行综合判断的同时,还要建立沟通联系制度。既要加强向上级业务部门的请示汇报,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又要加强同本院侦监、公诉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特别是要加强同审判部门的沟通联系,力求在认识上达成共识。
总之,恶劣社会影响本身就是一个感性范畴的问题,司法解释再详细也囊括不了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司法工作人员要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以及案件具体情况,在不背离立法本意的基础上去认识和判断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程度,既不能失之过严,放纵犯罪,也不能失之过宽,扩大打击面,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确把握和认定渎职犯罪中的恶劣社会影响,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做到不枉不纵,公正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肆』 什么是渎职侵权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滥用职权案(第三百九十七条)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7、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构成要件的,按照该特殊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主体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的主体要件,但滥用职权涉嫌前款第1项至第9项规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伍』 如何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渎职侵权行为的监督

撰稿人:沈旦妃 俞佳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共同参与,而且需要通过法律的、机制的、体制的教育等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分析行政机关一些渎职案件后,笔者产生这样的认识:渎职侵权职务犯罪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预防职务犯罪单靠打击是不够的,必须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源。 一、行政执法人员渎职侵权犯罪的主要原因 行政执法人员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极少数行政执法人员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因为权利的异化而最终导致犯罪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行政执法机关内部发生的职务犯罪,犯罪行为大多数是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视公权为私权,权力观念错位,特权思想严重,讲亲情不讲原则。这和极少数行政执法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有一定的关系。 2、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执法腐败蔓延。我国行政执法机关有相当部分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如税务、工商总局直接领导各直属税务、工商局,管辖范围大,各直属税务、工商及基层所遍布全国各地,使上级局对下级局的管理和监督有较大难度,管理难以到位。而地方税务、工商因没有隶属关系,所以地方党政管不了,形成“管的着的管不到”的局面,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3、一线执法人员权力过大,形成监管漏洞。我国税务、工商、医药、土地、质监等部门现行的业务管理体制中,业务管理权限实际上集中在基层执法人员手中。他们是否依法行事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和良知。由于执法权力集中在一线人员个人身上,形成一些监管漏洞甚至黑洞,不法分子只要买通了他们,就可以实施不法行为。 二、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对执法人员人教育和管理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渎职侵权犯罪也是一种腐败,在政治上对党和国家造成的消极影响和严重危害性绝不亚于贪污贿赂犯罪。有效地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既是对中央提出的全面系统地预防腐败犯罪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因此,党委要高度重视渎职侵权犯罪的危害性,大力支持司法机关预防和依法查办渎职侵权犯罪,为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是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城建、质监、土地、卫生等系统要经常开展正确的权力观和义务观教育、专项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要结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加强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和岗位业务培训,使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廉洁奉公,公正执法。加强“八小时”以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把八小时以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延伸的八小时以外,促使其正确处理好与工作对象的关系,断绝与不法分子的交往和联系,纯洁行政执法队伍。 三是要落实廉政责任制,兑现奖惩制度。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落实廉政责任制,单位负责人与部门负责人之间,部门负责人与普通干部之间要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追究哪个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大力推行廉政量化和风险管理,实行责任考核与追究制度。将理论学习、廉政教育、专项业务等层层分解,把任务目标落实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交叉到位”的责任体系,部署违法违纪要追究领导责任,实行“廉政一票否决制”。与此同时,要执行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对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勤政奉公者要给予大力表彰,对查处违法犯罪有功人员给予重奖;严格执行中纪委和国务院各项纪律法规,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对工作失职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对违规违纪人员坚决查处,该处分的坚决处分,决不手软。 (二)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部门的管理体制,加深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一是要努力健全对重要业务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对一些权力比较集中、比较敏感的重要业务环节,要按照“事权分离、权力分解、相互制约、规范程序、公开透明”的原则,对现有的作业流程、作业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科学地进行内部权力分解和职能划分,建立全新的业务管理体制。通过监控管理和执法评估,对当地各现场执法情况作出适时定量的分析,掌握情况,把检查执法问题同廉政检查结合起来,纠正业务工作偏差,同时追究个人责任。 二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监督,这是预防和减少渎职侵权犯罪的重要环节。预防部门应帮助和指导各行政机关、部门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总结和探索有利于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新办法和新制度,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约束和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防患于未然。 三是要坚持制度监督。教育不是万能的,预防职务犯罪每个单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管理特点和规律,要针对本单位或本行业的特点、分析容易滋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职务犯罪建立健全执法制度规范程序,明确责任,减少漏洞,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健全监督制,并确实落实。 四要坚持执法公开。执法标准、程序要公开化。每个单位执法权力都有自己的程序、特点和规律,外部力量很难介入,成为执法权力运作的封闭性,群众很难监督。无数事实证明:职务犯罪最重要原因是对权力约束不力,行使权力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失去制约权力越大,发生职务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执法部门要将执法标准、程序向社会公开,便于群众监督、防止执法人员权力滥用及失职。 (三)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 一是行政执法机关要积极配合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的工作,及时提供有关犯罪线索。检察机关在其专业化优势和经验的基础上,应认真钻研行政执法部门的专业知识,熟悉工作流程及有关规定,掌握城建、土地、等工作必需的相关知识,同时,善于攻坚克难,顶住压力,保证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有效查处。 二是行政执法机关应与检察机关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成立专门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协调小组,具体指导和协调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以“预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通报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剖析案件的特点、发案原因及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检察机关定期或不定期派员到行政机关上法制教育课,并运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广大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共同抓好行政执法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检察机关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必须立足于履行检察职能,紧紧围绕检察职权,不能超越检察职权搞预防,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与行政执法机关密切配合。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检察、行政机关的联系,共同把好预防职务犯罪的关口,遏制行政机关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要加强信息交流和情况通报。行政机关有关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健全制度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改革措施,行政人员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要及时向检察机关通报。共同开展调查研究和预防对策研究。根据行政执法机关职务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可共同开展前瞻性的调查分析,深入探索制度、机制改革和创新,努力研究从源头上预防行政机关职务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和对策。共同推进检察建议的落实。检察机关要结合查办行政机关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建议,努力提高检察建议的质量,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积极协助案发单位共同及时落实。要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调研,研究各个时期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预防,做到系统问题系统抓、综合问题综合治。进行预测性分析研究,研究我国随着行政执法机关体制的调整,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可能出现的新变化,提出防范对策。

『陆』 肖声的工作报告

2011年,辽宁省检察院在辽宁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带领全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为实现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全省工作大局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9386人,提起公诉44924人;批准逮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嫌疑人95人,提起公诉261人;批准逮捕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等犯罪嫌疑人3788人,提起公诉3865人;批准逮捕抢夺、盗窃、诈骗犯罪嫌疑人7855人,提起公诉8917人;批准逮捕毒品犯罪嫌疑人2512人,提起公诉3185人。
开展专项行动,保障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共批准逮捕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嫌疑人2103人,提起公诉2978人。二是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嫌疑人693人,提起公诉758人,批准逮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嫌疑人158人,提起公诉160人。三是持续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共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350件,涉案金额6942万余元。四是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立案侦查项目审批、招标投标、物资采购等环节的犯罪案件154件,涉案金额3430万余元。五是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立案侦查土地和矿产资源审批出让、开发利用、征地补偿等环节的犯罪案件115件,涉案金额1802万余元。
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认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依法决定不批准逮捕4323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决定不起诉1948人。二是综合运用释法析理、公开听证、司法救助、困难帮扶等措施,探索建立涉检信访终结机制,全省检察机关继续保持涉检进京访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登记数为零。三是延伸检察工作触角,在乡镇、社区增设派出检察室,开展巡回检察,就地受理群众诉求、提供法律服务,并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四是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完善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办案方式及制度,加强教育、感化、挽救,对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决定不批准逮捕490人、不起诉123人。严肃查处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招生考试以及侵害农民工、残疾人和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民生领域的犯罪。
深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严肃查办贪污贿赂犯罪。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148件1687人,其中查办大案620件,要案140人(含厅局级5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58亿余元。加大查办行贿犯罪力度,立案侦查行贿犯罪嫌疑人141人。开展全省追逃专项行动,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94人。
大力加强反渎职侵权工作。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省检察院的工作汇报,就加强和改进全省反渎职侵权工作作出了四项重要决定。省检察院会同省纪委等九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重大案件专案调查规程。全省三级检察院反渎职侵权机构逐步扩大编制,增加办案力量。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467件619人,其中查办重、特大案件187件,查处要案49人(含厅局级2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944万余元。
更加注重职务犯罪预防。年初,省检察院向省委提交了《2008-2010年度我省职务犯罪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和预防对策的综合报告》。省检院和各市(分)检院举办了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辽宁巡展,全省14个分展区共组织巡展1000余场,历时3个月,共有700多家单位7万余人参观了巡展。省检察院编写了《预防是警示更是祝福》的警示预防读本,发放到全省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省人大代表手中。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发出预防检察建议760件,提供预防咨询629件,开展职务犯罪案例剖析815件,帮助落实预防措施1961项。
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促进执法司法公正
深入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在2010年开展“诉讼监督年”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构建长效机制,增强监督实效,切实解决执法司法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强化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刑事案件监督立案699件。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撤销案件337件。对应当逮捕而未提请逮捕、应当起诉而未移送起诉的,决定追加逮捕1658人、追加起诉1220人。对不符合法定逮捕、起诉条件的,决定不批准逮捕3677人、不起诉424人。
强化审判活动监督。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提出刑事抗诉487件,提出民事行政抗诉557件、再审检察建议1499件。坚持抗诉与息诉并重,对不服法院裁判的1500余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耐心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
强化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百案检察”专项活动,共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990人。加强规范保外就医监督工作,省检察院与省监狱管理局会签了《加强和改进监狱暂予监外执行工作联席会议纪要》。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监管场所被监管人死亡检察程序的规定(试行)》,突出抓好被监管人死亡的检察工作,使全省监管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
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迎接建党90周年和人民检察创立80周年,认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争做雷锋式的检察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培养和弘扬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全省检察机关共有56个集体和36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被荣记集体和个人一等功15个、二等功56个。省检察院机关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和省直工委评为“文明单位标兵”和“省直文明机关标兵”。
大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举办全省检察系统新进人员培训班、晋升高级检察官资格培训班、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网络集中培训等各类教育活动,共培训检察人员45058人次。建立市级检察院普遍轮训基层检察人员、省检察院重点培训基层骨干机制。大规模推进岗位练兵,广泛开展业务竞赛活动。加大对贫困地区检察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重点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修订完善全省市、县级检察机关执法质量和队伍建设考评体系。严格执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以及逮捕职务犯罪嫌疑人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等制度。组织开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和“规范文明执法,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等专项活动。坚决执行检察人员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制度,查处内部违法违纪检察人员8人。
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注重树立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全省有8个基层院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先进基层院,2个基层院被列为全国基层院建设示范院。进一步解决基层办案力量不足、人才短缺等困难,全省市、县两级院共招录专业人才409人,为基层院定向培养和选调应届大学毕业生44名。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支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基层院经费困难问题,基层执法保障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加快实施科技强检战略,不断提高检察技术和信息化水平。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保障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依法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去年9月,省检察院就加强反渎职侵权工作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项报告,并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组织全省检察机关逐条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全省各级检察院共向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160余次。
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围绕“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维护辽宁和谐稳定”,“全面加强和改进反渎职侵权工作”等专题,多次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认真征求代表意见和建议。坚持定期向省人大代表送阅《辽宁检察工作汇报》专刊。一年来省检察院共走访代表征求意见1800余人次。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健全和完善人大代表建议承办制度,采取领导督办、各有关办案部门和下级检察院承办、召开疑难案件协调会和公开听证会、办理结果当面答复代表等方法,将省人大交办和代表直接提出的40件代表建议全部办复,与代表见面率和代表满意率均达到100%。
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同时,全省检察机关注重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邀请政协委员座谈、视察、专题调研,听取政协委员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并认真研究落实。对省政协提出的2件提案省检察院已按期办结。
2012年,全省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全国检察长会议和全省政法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保障,切实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水平,努力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更加注重服务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积极服务和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服务和保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切实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二)更加注重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不断转变监督观念,规范监督行为,改进监督方式。落实和完善强化诉讼监督的各项工作机制,针对裁判不公、执法不严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监督。进一步加大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力度,推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廉洁公正执法。大力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狠抓纪律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持续推进基层检察队伍管理和能力建设,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强检战略,加强基础设施、科技装备和信息化建设。
(四)更加注重接受监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突出强调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继续完善和落实人大代表联络机制。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虚心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检察权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柒』 急急急!!!04-08年,全国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总数,渎职侵权犯罪总数,

根据历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整理

2003年:
全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9562件43490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22761件26124人。通过办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亿多元。
http://www.spp.gov.cn/site2006/2006-02-22/00018-295.html

2004年:
一年来,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43757人,比上年增加0.6%,其中涉嫌贪污贿赂犯罪35031人,渎职侵权犯罪8726人;共提起公诉30788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5.6亿元。
http://www.spp.gov.cn/site2006/2006-03-01/00018-296.html

2005年:
全年共立案侦查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41447人,已侦结提起公诉30205人。
http://www.spp.gov.cn/site2006/2006-03-20/000185866.html

2006年:
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33668件40041人,已侦结提起公诉29966人。
http://www.spp.gov.cn/site2006/2008-03-14/0001817297.html

2007年:
2003年至2007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79696件209487人(请减去03、04、05、06年的数字即为07年的数字)
http://www.gov.cn/2008lh/content_926172.htm

2008年:
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3546件41179人
http://www.gov.cn/test/2009-03/17/content_1261384.htm

『捌』 搜集“渎职侵权”案例

情况下,警察偏袒改变的强奸猥亵

的被告人徐本禹华,男,42岁,凤岗镇,江西宜黄县公安局派出所。

1998年4月24日,许昱华皇拥无犯罪侦查权的情况下,,郑平等强奸,强制猥亵,侮辱妇女案件处理。许昱华治安拘留程序的受害者调查的第四页上的“强奸”改变“调戏”,“性关系”等字眼,但事实上治安管理处罚表的列上仅填写黄铮等人的谈话。结束的事实,向受害者的侮辱,没有提到的事实,受害人被强奸,黄郑二人作出治安拘留12天,罚款5000元的处罚,不转让的情况下,刑侦大队调查。许昱华在2004年7月,东乡县女人吴毓臻要求,幼儿的同事化名吴以的“黎悲稳”处理假帐户ID。 8月4日,许昱华转“栗悲刎”假帐户转移到凤岗镇派出所民警许我的工作,并发出虚假的出口调查报告为出发去台湾吴,,吴退出后,警方发现了。

2006年2010年1月25日,宜黄县人民法院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犯罪被判处徐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中监狱和滥用权力罪,两罪,决定执行同意两年监禁缓期两年执行。

案例2违规操作引起锅炉爆炸

被告人张申,男,40岁,浮梁县勒功能乡企业办公室主任。

2003年8月,在上午10时40分,勒让德函数乡活性炭厂部负责人许委栋发现锅炉缺水,开始水喷射泵闸导致锅炉爆炸。许委冻头部受伤,而爆炸烧伤。干锅超过了他的左腿奇工人造成轻伤甲级,刘金生胸部,腹部,造成轻伤甲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锅炉失败,许委硐无证上岗,违反安全程序。被告人张双沉勒让德函数的乡镇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活性炭厂于2003年4月,检查工厂使用不合格的自制锅炉,责令拆除。直到2003年8月2日,相关部门再次检查,限期搬迁问题检查表,章双申代表乡政府接收,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8月4日上午9时,被告人张双沉和综合管理的公共卫平徐,徐平活性炭厂,看到导演是不是背接触到乡政府,他们谈论的厂长,大约一个小时后,即发生爆炸的锅炉。

2004年11月20浮梁县人民法院判处张双申请人犯玩忽职守罪免予刑事处罚。

情况下,帮助海外的朋友们伪造的机密文件

被告人杨军,男,44岁,旬阳县委主任办公室的首席机要秘书。

2月,杨2004年6月收到的转发他的朋友高秋生的妻子陈平平高秋生从加拿大回来的传真发送。高秋生的传真,以帮助打造一个共产主义中国九江市委办公室内部简报,要和杨君虚构的内容,以达到长期留在加拿大的目的。

后,被告人杨拘嗯信息的名称,并删除“机密”的文件在未经授权的从共产主义中国旬阳办事处资料室,并在“文件”,以高秋生“妻子陈平平,伪造“内部简报模板,陈平平的机密文件,在长达18个小时的。

杨军软盘有陈平平提供的伪造证件,在自己的电脑打印出假的“共产党宣言”中国九江市政府办公室(2004)8简报。

2004年2010年7月1日,庐山区人民法院判处犯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杨军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非法拘禁案件的村民六天五夜

何新明,匡宇海,安福县家庭计划委员会人口稽查大队联合被告。

他的新明和检验在2月,2004年江西省安福县诸将农村社区村刘某夫妇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一个女孩,然后雷南富平县计生委人口督察大队副大队长大队的工作人员条件海虞,2005年4月13日,刘某采取的安福县计生委大楼,拘留,刘和力量的情况下,剥夺了人身自由,被迫支付欠款的社会医疗费用的支付,以非法手段刘某被拘留6天5夜,在家中,直到4月18日的晚上。

2005年八月11,2010,安福县人民法院的非法拘留和信明,匡宇海起诉。同年9月9日,分别被判处两个控件一年。

案例森林管理人员擅自闯入发行采伐许可证

的被告人张某平,男,51岁,暂时的,婺源县林业局秋口林管站。

2004年12月,张军平收购进行做临时工作,在婺源县林业局秋口林管站。明知他人砍伐的木材出售,他的林木采伐许可证秋镇洙西村总折森林蓄积181立方米的发行。木材被砍伐后,张军平还负责所有的雪松原木销售到县百源木业有限公司松木原木销售到秋天镇车木厂。

2005年2010年8月12日,婺源县人民法院判处犯罪的非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张军平监禁2年,缓刑3年。

案例6隐蔽的危害造成的安全事故

被告人杨长海,男,40岁,铅山县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职员。

在2003年12月,审查和批准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砚山县和平煤矿关闭整顿。 2004年7月,杨长海应邀请煤矿原水碓泉矿面测量巷道掘进进尺,发现巷道越界开采的矿老板。杨长海没有如实反映到砚山县煤矿安全监察局及相关部门的煤矿煤炭开采的真实情况的范围。 2004年8月15日,上午10时许,煤矿水害事故,造成亡的3名矿工,直接经济损失6000万元的严重后果。

2005年7月13号,砚山县人民法院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杨长海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案例7越权营业执照

:被告张金元,男,53岁,新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科的工作人员。

2002年,刘蔚华,2010年4月17号,西安英平(已判刑),以新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局申请建立新的购房者,新余市新丽丝华亚洲贸易有限公司,并申请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张金元在工商注册登记批准,明知只有200万元的购机发票,原市领导钟易猜的情况下,“迎接”未经批准的决定新余市新亚新购房贸易被批准的有限责任公司,发出注册,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的营业执照,导致丽丝华,刘蔚华,西英批嗯虚报注册资本罪成功的。

十二月18,2010的犯罪滥用的职能和权力,管理公司,新余市人民法院判处张金元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缓刑三年。

案例8监考老师

替代的被告魏亮,女,23岁,九江县中学教师的考生试卷。

在2003年,微凉九江县办事处的高考监考测试中心,九江县试验区的安排。 6月7日下午,魏良群主监考员张沅陵教师在投票,因为它发生魏离肮能够获得第45考场考试前,他的弟弟,魏帅。魏离昂知法犯法,监考人员回避制度,但并没有提出回避申请,还是参加了下午的数学监考。考试结束后,微凉完成论文,看到一个很好的的哥哥卫书埃论文,使用的主监考员的机会,只是没有在快速回答了在同一领域更好地晁逄菲文件交换的文件,并改变了名称双方的准考证号和座位号,然后接受密封。第二天,微凉反映学生未能遵守回避制度被监考资格,并主动解释当局质疑他的父亲诈骗事实。

九江县人民法院以招收学生因涉嫌诈骗罪,判处魏亮1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案例9两税务人员腐败税

的被告人顾金龙,雷刚,赣州市章贡区地方税务局水南调局的工作人员。

2005年,谷金龙,雷刚拿大头小尾“发出了25发票,发票的票面金额共28.04亿元,相关联的存根面值总额为3.37亿元。 BR p> 25份发票候选人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共175万元的个人所得税,并只收取纳税人在税收5300万元,不征收小征收的税款近122万元。负责的5300万元的税款,除了花钱让别人万元,剩下的两个截留挪用,占为己。

2005年11月14日, 2010年,章贡区人民法院对贪污罪,徇私舞弊不征,少税如此被控告的罪行,合并判处顾金龙17年监禁,没收10万元,挪用公款,徇私舞弊,不征,小征税款罪结合14年判处雷刚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10万元。

案例10

被告龚来,男,65岁,副科级退休伪造判决的法院副总裁弋阳县人民法院的法官。

1991年10月5日,龚任何弋阳县人民法院部门副总裁沉法院受理案件中,原告章蜇嗯诉被告陈水已发行债务纠纷私人。1993年12月15日,龚第一次开庭审理了此案。1994年12月28日,龚伪造的第二法庭记录。1997年1月,龚伪造的[1994]易法国和中国491民事判决,然后伪造的笔迹的的领导人在负责发行判决的,和伪造的服务对判决被告人陈拐的脂肪。年4月21,一九九七年,张甄判决拿着假益阳县人民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通知。在2002年6月,益阳县人民的陈苑苑执行罚款3000元。

2003年9月23日,弋阳县人民法院判处龚罪,民事枉法裁判,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缓期两年执行。(文水/尧委胴记者汪蒙诺)

『玖』 浅析如何预防渎职犯罪 不断增强防范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 预防渎职犯罪

本报讯 近日,自贡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该市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进行了视察。

委员们通过视察,对该市检察院查办渎职侵权工作的成绩表示肯定,并针对渎职犯罪的社会认同度不高,信息不畅、案源阻塞,检力、硬件不足,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法制课、图片展、发放资料等形式,向机关、企业、农村、街道等不同的对象进行反渎职侵权宣传。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提高全社会对渎职侵权犯罪的认知度,从而增强与各种渎职侵权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二是发挥职能,预防渎职侵权犯罪。进一步细化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措施,运用典型案例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也可结合个案的查处积极有效地开展预防,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渎职犯罪的发生,切实做到“打防结合”。三是争取支持,改善环境。各级政府要加大必要的投入,不断改善检察机关办案的软硬件设施。同时,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主动争取省上部门的支持,通过上下各方共同努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查办渎职侵权案件的内、外部环境。四是勤练内功,提高素质。每位执法人员、司法人员要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做到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切实增强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干警反渎职侵权工作的能力、侦查突破案件的能力、综合运用法律的能力、侦查组织指挥能力等,进一步提高反渎职侵权检察干警的综合素质

预防渎职犯罪 治本之策在于规范权力运行: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背后,几乎都存在同一个原因,那就是权力运行失衡。唯有规范权力运行,才是预防渎职犯罪的治本之策。

应当肯定,多年来在规范权力运行方面,我们进行过许多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保证国家权力的规范运行,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发展的顺利有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在权力运行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权力运行失衡的情况仍然存在,在一些领域甚至还十分严重,对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鉴于此,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对于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对于深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这体现了我们党对权力制约问题认识的深化,也意味着规范权力运行问题将成为我们下一步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规范权力运行,要在权力运行中几个关键的环节,着力进行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可操作的机制:一是权力来源要有据。权力来源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三定方案”设定的职权范围,不得擅自设定权力。二是权力配置要合理。一方面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另一方面要形成权力之间相互制约的格局,大者如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工和相互制约,小者如在一个权力行使主体内部实行决策、执行和监督三项权力相互制约和监督。三是权力行使要有度。这就要求公权力不得用于谋取小团体或个人私利。在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中必须裁量有据、有度,不能显失公正。四是权力运行要有序。权力行使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要通过程序的运行来追寻实体正义,达到公平正义这一社会理想。五是权力监督要有力。根据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并以此为基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以及新闻舆论和社会的监督。

所有这些环节,都依靠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才能形成对权力进行规范、约束的体制机制,让规范权力运行成为一种制度要求和制度现实。唯其如此,规范权力运行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从这个意义上,与其说反渎职侵权问题是一个法律问题,还不如说它其实更是一个民主政治建设问题。

浅议如何预防渎职犯罪
近几年来,渎职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频频发生,导致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受损,从而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因此,预防渎职犯罪工作迫在眉睫,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持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战略部署,要深入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坚持创新,把预防渎职犯罪工作落到实处。
一、渎职罪的概念与特点
渎职罪是一种特殊主体的犯罪,根据新刑法的规定,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新刑法对渎职罪的规定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侵犯的客体具有广泛性
新刑法的渎职罪罪名较79年刑法的罪名增加了4倍,仅从渎职罪专章的规定而言,33个罪从总体上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责活动,这是它们的同类客体。这种规定,与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协调一致,有利于区别从外部侵犯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其他犯罪。
2、犯罪主体具有特定性。
渎职罪是一种职务犯罪,只能由具有一定职务的人构成。根据新刑法的规定,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范围比贪污贿赂罪的主体范围要小,即只包括新刑法第93条第1款的范围,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包括93条第2款的范围。所谓国家机关,是指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和各级军事机关。与79年刑法相比,主体范围有所缩小,79年刑法对渎职罪的主体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即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主体范围的缩小说明对渎职罪的设定更加规范,有利于此类犯罪的定罪量刑。
3、主观方面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渎职罪一章是过失罪较多的一章,计有9种,特别是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重大损失发生的严重不负责任的心理态度。
4、客观上造成了重大损失。
我国现行刑法第397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立法规定表明,就渎职犯罪的基本状态而言,“重大损失”是其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一般来说,构成重大损失有三个标准:(1)、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2)、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
二、渎职犯罪产生的原因:
1、认识上存在误区。从主观上看:改革开放,泥沙俱下,西方各种腐朽没落思想、价值观念不断侵蚀,许多人错误地将“金钱至上”作为衡量人生理想的标尺,将“及时行乐”奉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座右铭。由于认识上的错误,有的人基本理想信仰动摇了,基本价值观念模糊了,基本原则立场丧失了,基本道德也放松了,由此产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功利心理,“最后捞一把”的失衡心理,贪图享受的攀比心理,居功自傲的补偿心理等不同犯罪心态。从客观方面讲:对渎职侵权犯罪严重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动态管理,导致一些官员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漠不关心,对于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随意滥用,对于理应承担的职责他们不予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在明知可能会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时,他们非但不亡羊补牢,反面听之任之。
2、教育上存在盲区。一是对主要领导教育不够。往往谈教育讲廉政,总是领导在台上讲,对职工如何如何加强教育、进行防范,对领导则没有约束,没有换位教育,没有建立一整套对主要领导进行教育的机制。二是教育手段单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照搬照抄文件的多,监督落实的少;被动应付教育的多,主动帮助的少;开会学习的多,走访谈心的少。三是法制宣传教育不够。普法教育往往是交张考试卷子了事,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使预防职务犯罪深入人心。
3、法规制度上存在漏洞。有些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虽有制度却不按制度执行,没有建立监督制度落实的机制,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同时为犯罪提供了条件。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成分比较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复杂的成分也隐含着渎职犯罪的因素。
5、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对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有效监督,而且外部监督疲软无力。从表现上看,监督机制比较完善,有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等,门类繁多,但从实际发挥的作用来看却并不是那么回事,人大监督往往是原则监督,对具体问题缺乏同一性和一惯性;纪委、审计、行政监察,监督同级力不从心;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缺乏强制性;法律监督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事后监督,往往是哪里发案了便往哪里跑,具有滞后性和单一性,缺乏整体合力。
6、司法机关对渎职犯罪惩处不力,未能有效地震慑犯罪。原因在于,一是发案单位瞒案不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犯罪手段日趋隐蔽,侦破难度加大。三是职务犯罪缓刑适用率偏高,削弱打击效果。
三、如何预防渎职犯罪。
(一)重新认识“职能预防”,树立大预防观念
简单说,职能预防就是部门预防,是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内部专职预防部门的职能作用,把预防工作做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检察机关依法查办职务犯罪的整个诉讼过程,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超前性。但是,在我国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在广大人民群众“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的情况下,按上述理解,职能预防就显得软弱无力。如何加强职能预防的力度,特别是渎职侵权这方面,第一,要重新认识职务犯罪预防不是一个两部门的事,他是全社会的事。在职务犯罪预防中,应采取综合预防的办法,即寄托社会大预防网,动员全社会的成员共同形成合力,推动渎职侵权预防工作。第二,要克服预防工作中的误区,将渎职侵权预防工作和重点,放在突出位置,以引起各级领导、广大群众的重视,提高职务预防的科技含量。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扩大预防范围。
(二)拓宽“宣传预防”,扩大预防效果
宣传教育是做好渎职侵权犯罪预防工作的基础。胡锦涛“七一”讲话中说:要让腐败分子在我们党内没有藏身之地。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让广大干部群众都了解“法”,都能做到知法、守法。为此宣传教育工作就要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做好侵权犯罪的法律教育工作?认为应采用“一结合”、“一网络”、“两开展”、“三发挥”的办法。
“一结合”,即结合本地区的普法教育,通过参与,有针对性地将渎职侵权犯罪所涉及的法律向群众进行宣传。
“一网络”,即预防网络。渎侦部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按管辖范围,在重点机关单位、行政执法部门,按行业和地区建立预防网络,通过网络将预防渎职犯罪工作渗透、辐射到各行各业,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渎职犯罪预防,提高预防工作的社会效果。
“两开展”,即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日活动,面对面向群众讲法,缩短渎侦部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开展打击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对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警示教育。
“三发挥”即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的宣传监督作用。通过上述办法,在社会中,有效地昭示党和司法机关打击渎职侵权犯罪的决心和信心,广泛营造知法、守法、依法行政的氛围,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什么是渎职侵权犯罪,从而发挥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使已经犯罪的收敛其行为,甚至投案自首,使摇摆者不敢触碰法律的高压网。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职务犯罪预防方法
以人为本,是当前社会中一个使用率极高的词汇,作为职务犯罪预防而言,更有他的实际价值与特殊意义。因为,职务犯罪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是普通的自然人,实施职务犯罪预防,首先从人的预防工作做起,无疑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一是加强公职人员聘用管理,把好识人关、选人关、用人关、进人关;二是在岗人员的教育、管理;三是对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改造。其次推崇自强、自立、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一要帮助公职人员在新时期进行人生价值取向的准确心理定位;二是帮助公职人员了解自身职责;三要帮助公职人员学会自我心理平衡。
(四)探索“个案预防”,实行打防结合
“个案预防”,实质上是以案释法,将打击渎职侵权犯罪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具体做法概括为“四个一”:第一,每办结一起职务犯罪案件,针对发案单位存在的问题,发出一份检察建议。对发案单位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时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以检察建议书的形式发给发案单位,从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堵塞管理上的漏洞,有效地限制权力的滥用,进而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第二,上好一堂法律教育课。以案件为反面教材,以案讲法,开展警示教育,在干部、群众的思想上筑起一道预防职务犯罪的防线,从而让人们了解渎侦部门,增强群众的举报意识。第三,适时对发案单位进行一次回访。通过回访,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督促发案单位落实整改措施。第四,写一篇剖析材料。从理论的角度,总结案发案规律和特点,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五)做好“重点预防”,带动预防工作的全面开展抓重点带一般,推动全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预防部门在预防工作中,应把公安、法院、工商、税务等执法部门列为渎职侵权犯罪预防的重点,在预防工作中,首先制订计划,定期为重点单位上法制课。第二,抓好上述部门渎职侵权案件的查处,在此基础上,带动环保、林业、种子、卫生、建筑、计划生育等单位的职务犯罪预防。这些单位虽然预防对象少,但也不能忽视,因为这些都是执法单位,易发生渎职侵权犯罪,也是我们工作的死角,对这些部门应实行定向、定位预防,做到水不来先垒坝。
(六)强化“监督预防”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渎职侵权犯罪预防的直接手段。有些单位制度、规章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针对上述现象,我们提出应加强监督预防。检察机关对那些指导帮助整章建制的部门,要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并倾听群众反映,尤其是倾听执法单位服务对象的反映。同时要大力推广“政务、村务、司法、厂务”公开,推行阳光工程,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使各级干部的行为真正置身于监督之下,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有效地控制在第一道防线之内。导致社会公道沦丧,不利于人们遵守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形成和巩固。

『拾』 渎职侵权犯罪危害性有哪些,为何危害大却处罚轻

一、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对社会正常发展有六大危害:

1、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2、对市场监督管理不力,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在安全生产、食品卫生、房屋拆迁、社保资金、环境资源、医疗医药、教育管理、企业改革改制等领域的渎职犯罪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4、司法人员渎职失职犯罪依然严重,破坏司法公正,损害司法权威,践踏法制尊严;

5、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司法、行政执法过程中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作风粗暴、耍特权、逞威风,刑讯逼供、非法拘禁,手段残忍,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6、领导干部犯罪增多,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形象,损害党和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危害后果极其严重。

二、渎职侵权犯罪为何危害大、处罚轻?

1、社会公众特别是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对渎职犯罪的严重危害性,以及惩治渎职犯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程度不够高,是导致渎职侵权犯罪轻刑化的重要原因。倘涉及贪污腐败,往往民愤极大;而某些渎职行为,却容易得到一些人的宽容。有的则认为渎职是“好心办坏事”、“好人犯错误”,在所难免;在部分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的官员心目中,甚至把渎职侵权违法当作具有“开拓精神”。

2、渎职犯罪轻刑化与现行问责究罪机制也有密切关系。我国目前对党员干部违法犯罪案件的调查普遍采取党纪政纪优先原则,在我们的法律制度中,政党内部的纪律处分、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和法律上的行政处罚、刑事制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来没有严格理清过。这给以党纪代替政纪、以政纪代替法律责任留下了自由选择空间。问责究罪工作程序上的党纪政纪优先模式,架空了司法机关,事实上也纵容了渎职犯罪轻刑化的做法。

3、法院独立办案受干涉是渎职侵权犯罪轻刑化的外在原因。司法机关受制于地方党委政府,它们不敢违抗地方领导的意愿而执意严格依法追究渎职犯罪,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使得它们无可奈何。渎职的犯罪都是在基层的法院审判,这个地方巴掌大的一块,方方面面的干扰、说情,最后环境的压力都要集中在法官个人身上,潜移默化就造成轻刑化的问题。

4、检、法两家对某些立案标准的认识不一样,也是造成该类案件重罪轻判、轻罪不判的原因之一。我国刑法对某些渎职侵权犯罪的立案标准规定的较为模糊,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造成严重后果”等等,致使司法工作者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也使检、法两家对此类问题在认识上不一致,检察机关认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或造成了严重后果,而审判机关则不然。故,检察机关一经立案侦查、起诉,法院却重罪轻判、轻罪不判。

5、从本质上看,官员职务犯罪缓刑、免刑适用比例高得惊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法律层面的强力制约和监督层面的强力约束。检察机关碍予情面未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法院缓刑适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也不到位。

6、处罚规定畸轻是是渎职侵权犯罪轻刑化的立法原因。我国现行刑法对渎职罪规定的最高刑期大多数为7年,少数情节特别严重的在10年以下,极个别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渎职犯罪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往往比其他经济犯罪严重得多,这往往使一些渎职犯罪案件大案化小、小案化了。

7、具体司法标准的缺失也是渎职犯罪轻刑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专家指出,最高司法机关对很多刑事案件都有定罪量刑的指导性、规范性意见,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渎职侵权犯罪还没有指导性意见,这就造成全国各级法院在适用法律、掌握量刑上自由裁量权过大,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预,造成轻刑化。

渎职侵权犯罪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改罪的发生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但很多人由于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而认为渎职侵权罪只是其不小心犯下的一个过错,是可以原谅的,故而,存在着危害大、处罚轻的现象,当然这只是比较片面的理解。

阅读全文

与查办渎职侵权案件调研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