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哪些要求
您好!一般来说没有具体的要求,但需要有耐心,能够灵活行事。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工作流程如下:
(一)申请。由民间纠纷当事人自愿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可以书面提出也可口头提出。
(二)受理。调解委员会依据有关规定对申请调解的纠纷事项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进行审查,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将情况告知当事人。
(三)调查。调解委员会对所受理的纠纷事实进行必要的调查。调查工作主要采取的方式有,第一,听取当事人各方对纠纷情况的陈述;第二,走访知情人和周围群众;第三,现场调查取证,必要时告知纠纷关系当事人申请专门机关对有关情况做出鉴定证明;第四,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进行核实。
(四)调解。由高低委员会召集纠纷当事人,主持对纠纷事项依法进行调解,调解纠纷按前述程序进行。
(五)结案。经一次或数次调解,调解委员会可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在1个月内宣告调解终结。依据调解结果做如下处理:
第一, 调解不成,告知当事人该纠纷事项可申请其它部门处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 经调解,纠纷当事人达成协议,除较简单的和能及时履行协议以外的,对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协议书、调解人员认为需要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抽调调解协议书,并由当事人、调解主持人签名或者盖章。同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一般在一个月内调结。
(六)履行。纠纷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如对方当事人有履行难度的,引导当事人在协议生效后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法律确认。经法院确认有效后,经当事人申请可能进入执行程序。
(七)回访。调解人员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回访,并就履行情况做出记录。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2.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应当怎么办
争议一般有三种方式:协商、调解、诉讼。
前两者都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只有诉讼方式才具有,协商、调解不成,只能去人民法院起诉,让法院依法判决。
3.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应遵守哪些工作纪律
人民调解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即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2、合法合理原则;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3、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即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4.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如遇有人说情应如何对待
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遇到说清的,要客观公正处理纠纷,不受说情影响,按自己的思路调解。以达到目的为标准,圆满调解成功。
5.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怎么办
先将双方当事人分开,然后逐一交流。
6. 人民调解员 主要调节什么纠纷
人民调解员是调解民事纠纷;
刑事案件需要的是人民陪审员,不在调解的范围之内。
7. 如果你是一名人民调解员,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对该纠纷进行调解
对纠纷进行调解首先需要了解案情。
只有这样才能对双方的心理有足够的了解。
8. 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当事人一方不接受调解时,该怎么办
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人民调解法》第十七条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
(8)调解员调解纠纷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平等自愿原则。
人民调解,必须在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不得强迫。这一原则的要求,一是纠纷的受理,必须基于当事人自愿,而且是各方当事人自愿,如果当事人不愿意接受调解,或者不愿意接受某个组织和个人的调解,或者有一方当事人不愿意接受调解,均不能强迫。
二是在调解的过程中,对当事人必须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解、开导、说服,不允许采取歧视、强迫、偏袒和压制的办法;三是经调解达成协议,其是非界限、责任承担、权利义务内容,必须由当事人自愿接受,不得强加于人。
二、合法合理原则。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这一原则要求,一是人民调解活动必须合法,其调解范围、程序步骤、工作方法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调解行为规范、公正、合理。
二是调解民间纷纷的主要方式是以国家法律、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使当事人按照法律、政策和道德,分是非、辨责任、
三是纠纷调解的结果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不得违背法律、政策和道德的要求,不能用本地的“土政策”代替法律,也不能在法律与情理发生抵触的时候违背法律的规定,无原则地求得纠纷的平息。
三、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
民间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得因未经调解而限制其诉讼权利。在调解民间纠纷过程中,当事人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都可以中断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纠纷,当事人仍然有权利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纠纷及其协议予以裁判。
9. 调解员在调解纠纷中如何预防纠纷激化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预防纠纷激化的措施: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法律依据】
《人民调解法》第二十五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10. 调解员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调解员作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