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不安抗辩权为由能起诉吗
以不安抗辩权为由能不能起诉
因行使不安抗辩权而中止合同产生纠纷的,合同当事人对中止合同产生争议的,如果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是可以起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六十八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第一百二十八条 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贰』 关于不安抗辩权案例的解答
一、不安抗辩权案例
2000年8月20日,甲公司和乙公司订立承揽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甲公司按乙公司要求,为乙公司加工300套桌椅,交货时间为10月1日。乙公司应在合同成立之日起10日内支付加工费10万元人民币。合同成立后,甲公司积极组织加工。但乙公司没有按约定期限支付加工费。同年9月2 日,当地消防部门认为甲公司生产车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要求其停工整顿。甲公司因此将无法按合同约定期限交货。乙公司在得知这一情形后,遂于同年9月 10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甲公司答辩称,合同尚未到履行期限,其行为不构成违约。即使其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时不能交货,也不是其责任,而是因为消防部分要求其停工。并且乙公司至今未能按合同约定支付加工费,其行为已构成违约,因此提起反诉,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情分析及处理结果
1、在本案中,乙公司作为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加工款,其行为应属违约,但是甲公司在乙公司未能按合同约定期限支付加工费时,并没有提出解除合同,因此加工合同仍然对双方存在法律拘束力;
2、乙公司仍应先行支付加工费,而甲公司也有义务交付货物。但由于当地消防部门认为甲公司生产车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要求其停工整顿,因此,甲公司将无法按合同约定期限交货;
3、根据《合同法》第68条的规定,乙公司有权主张不安抗辩,中止履行其义务。反之,如果要求乙公司先行支付加工费,由于甲公司已明显不能履行合同,乙公司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但是,乙公司并不能请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4、因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9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在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时候,另一方当事人只能中止履行其义务,并且在中止履行后,还应当立即通知对方,在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在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同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才可以解除合同。
5、因此,乙公司在得知甲公司将不能履行合同时,只能中止履行其支付加工费的义务,而不能直接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三、根据《合同法》
1、第68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第69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叁』 预期违约情形下不安抗辩权的行使规则
呵呵,这是一个大题目啊,写论文吗?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立法冲突与司法协调
我国合同法博采众长,同时规定了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使得二者互为弥补、相得益彰。但源于大陆法的不安抗辩权,与出自英美法的预期违约,有着不同的内涵与使命。即使有效的融合,也难免遗留冲突与不足。如何避免冲突,使二者之价值充分发挥,在立法修改前则成为司法的使命。
一、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规定
(一)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的规定
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是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是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是丧失商业信誉,四是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第二款: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六十九条: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据此,在有先后履行顺序之合同中,若先履行义务人尽到不安抗辩权之通知义务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则推定对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二)合同法对预期违约的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是…;二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上述法条构成了合同法对预期违约的规定。据此,合同法关于预期违约的规定有几个特点:
第一,对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二种形态均作规定。对此,区分使用“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和“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两种表述,足以证明之。
第二,对明示预期违约与默示预期违约规定相同的救济方式,即解除合同,承担违约责任。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在认为一方的行为构成默示预期违约后,另一方的第一个救济措施是先中止履行,并通知对方在一定期间内提供担保。合同法的规定可能造成合同解除权的滥用。
二、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在立法上的冲突
不安抗辩权是赋予先履行义务一方用以对抗请求权的法定抗辩权,预期违约是违约方的相对人要求预期违约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救济手段。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不安抗辩权是先履行一方所有的权利,而无论是先履行一方,还是后履行一方,都可能出现预期违约。故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中对不安抗辩权行使情形的列举,与第九十四条第二项关于默示预期违约的规定,存在立法上的重合与冲突。
(一)合同一方明确表示自己不履行主合同义务时。
在双方履行期限都未届满的情形下,或一方已履行,另一方履行期限尚未届满的情形下,如果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将不履行主要合同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直接适用第94条的规定解除合同。在此两种情形不存在冲突之情形。
(二)合同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合同义务时。
1.先履行方已经履行或旨在履行合同义务,后履行方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以自己行为表明将不履行主要合同义务时,而此行为又符合第68条的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先履行方应适用第68条的规定,还是适用第94条第2款的规定?根据法条,此时,二者都可适用,但法律效果不同。依第六十八条规定,先履行方有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法定情形,则可中止履行;而依第九十四条规定,先履行人直接行使合同解除权。既然二者都可以适用,先履行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便会直接行使解除权,这就只能导致先履行方滥用合同解除权,使得第六十八条、第九十四条保护后履行人合法权益的措施形同虚设。如果强制适用第六十八条,则第九十四条应该如何处理?
2.在双方履行期限都未届满,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履行主要合同义务时。此种情形下,另一方只能适用第九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行使合同解除权,而不具备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但会发现立法规定并不合理。在一方应先履行,履行期届满之情形下,先履行方既可适用第六十八条、六十九条的规定,又可适用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但双方履行期限都未届满时,受害方只能适用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同为期前违约受害方,仅因其本身履行期限是否届满不同,而致适用的法律不同。一方面,使受害方失去了适用第六十八条的机会,另一方面,使“预期违约方”丧失了证明其能履约的机会,对双方都不公平。
三、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的司法协调
(一)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应并存并用
不安抗辩权是合同法赋予先履行义务方的一种保护性措施,是债权的一种衍生性、附加性、保护性权能,使对方产生及时履行、提供担保之压力。预期违约是通过赋予债权人期前违约请求权来救济可能之受害,是以牺牲债务人期限利益为代价来保护债权人的期待利益。不安抗辩权通过启动民事权利机制实现对合同利益的保护,预期违约则是在违约框架内达至该目标。两者在债权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预期不履行无先后履行顺序之合同的,先履行一方拒绝履行或预期不履行有先后履行顺序之合同的,后履行一方明确表示拒绝履行有先后履行顺序之合同的,不安抗辩权制度都难以处理或不能很好处理。再如,对双务合同中,一方存在拒绝履行或预期不履行之外的其他丧失或可能丧失债务履行能力的情形,预期违约制度也不能解决。故,两种制度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类似功能和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一种制度可以取代另一种制度,相互替代或择一而定都有不尽完善之处。
不安抗辩权有留置担保之性质,仅在后履行方有令人不安之事由发生时,方可行使,且在对方履行对待给付或提供担保之后,即归于消灭。预期违约则是规定债务人在期前的法定义务,在债务人违反的时候对债权人予以救济。行使不安抗辩是暂时保留给付,主张预期违约是为了停止给付。因对方预期违约而主张终止合同是从债权人角度设置的权利,而不安抗辩权则是从债务人角度设置的权利。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双方互为债权债务人,只有同时对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分别规定,使双方站在不同角度、从不同目的出发,选择行使不同的权利,才能有利于解决纠纷。
陷于不安的债权人需不安抗辩权来免除单方中止履行之法律责任,又需必要时解除合同,乃至请求损害赔偿。一个是防守的权利,一个是进攻的权利。所以,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是相互独立、不能替代的制度。学者曾有精辟论述:“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之间的联系可以表现为:一方当事人于行使不安抗辩后,对方的行为状态往往是抗辩权人借以推知其是否构成事实之预期违约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虽然不同,但是实际运用过程中,两者可以实现结合,甚至不排除在同一法律中将两种制度同时做出规定。”
(二)对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司法协调的建议
大陆法中,不安抗辩权是对抗请求权之抗辩,并无我国合同法赋予的解除权,而英美法对预期明示违约之救济,则规定了合同解除权。我国合同法对二者的兼容并蓄,既可明晰预期违约的适用条件,又可以弥补不安抗辩权行使之后续缺陷。合同法作为我国基本法不可朝令夕改,为缓解两种制度之“不兼容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强法律制度的适用性,现今权宜之计应借助司法解释创造性地整合协调。通过解释力求保持法律概念间应有的逻辑,维护法律结构的严密性,杜绝对同一情形给予不同法律救济的现象。
1.关于合同法第九十四条和第六十八条的矛盾问题。从合同法的立法本意看,法律要保护的是交易的安全性,如果过多的赋予先履行一方滥用合同解除之权利,就可能使第六十八条所设置的旨在保护后履行方合法权益的措施形同虚设。因此,当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发生重合时,司法解释有必要对当事人的选择权予以限定。使当事人只能适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之不安抗辩,而不能适用第九十四条、第一百零八条之预期违约。因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已经涵盖大陆法之不安抗辩与英美法之默示预期违约,且第九十四条、第一百零八条关于默示预期约的救济规定过于简单,容易造成当事人利益的失衡。
2.对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规定过于简单之现状。为便于实践操作,可参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制度之规定。首先,以列式立法明确属于预期违约的行为,使预期违约适用情形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其次,规定违约方将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时(即违反合同中重要的、根本性的条款,将导致对方之合同期待目的无法实现),才构成预期违约。
3.限制解释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二项,可解释为: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对方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但应及时书面通知明示预期违约方;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或客观事实表明其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对方可以中止合同,但应及时书面通知默示预期违约方,并要求其提供履约保证,默示预期违约方若提供了充分保证,对方应继续履行合同,默示预期违约方自书面通知后之合理期限内,未提供履约保证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要求赔偿损失,若中止合同没有合理理由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任何法律制度都是某个历史阶段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反映,合同法同时引入大陆法之不安抗辩权及英美法之预期违约,系合同法的重大创新与发展,但融合工作纷繁复杂,难免遗留些许缺陷。立法完善前,以司法解释弥补之,相信二者在司法实践中能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肆』 法律问题关于双务合同中的不安抗辩权
你的这道题A、B都是对的。
我也做过这道题,不过我的A是后履行方经营状况恶化,没有严重的。所以的觉得是如果这道题是道单选题的话那就是出错了。
『伍』 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发生重叠或者冲突时该如何适用
你好
不安抗辩权是针对对方资信下降,有可能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我提出抗辩,他一旦提出担保或者证明自己有能力履行的,那么不安抗辩权就废了。
预期违约,我知道他一定会违约,现在就可以解除合同,两者不同的
适用也不同
不安抗辩权我不确定他是否会违约,是怀疑
预期违约是确定他一定会违约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3
『陆』 甲乙双方合同纠纷,丙方以不安抗辩权拒向乙方交付承包金违约吗
甲乙之间的合同为何涉及丙方。如果约定丙方履行义务不履行自然是违约,不安抗辩权需要提供证据
『柒』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异同
1、前提条件不同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前提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履行债务的时间有先后之别,而预期违约制度不以双务合同当事人债务之履行存在先后顺序为前提。
无论双方当事人是否有义务先行作出履行还是同时作出履行,任何一方均可依法在对方预期违约时中止履行合同而寻求法律救济。
2、行使权利主体不同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主体仅为一方,具有特定性,即有先为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而合同任何一方都可提出预期违约。
3、行使权利所依据的原因不同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根据是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
包括:其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
而预期违约所依据的理由是一方声明不履约以及债务人在准备履约过程中的行为表明其将不履约。
4、时间要件不同
不安抗辩权要求应当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义务已到履行期。这是因为,如果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合同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择期可以根据期限规定进行抗辩,不必援用不安抗辩权。而在预期违约中,违约的时间必须是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至履行期限届满之前。
『捌』 关于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适用有争议的真实案例2
是复制过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都是在双务合同中运用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为善意签约人提供了一种自我保护,同时在宏观上具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功能,但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在审判实践中,对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较难区分,因此有必要对两者进行比较。
1、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预期违约制度不以双务合同当事人债务之履行存在先后顺序为前提,无论双方当事人是否有义务先行作出履行还是同时作出履行,任何一方均可依法在对方预期违约时中止履行合同而寻求法律救济。相反,不安抗辩权行使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当事人的债务履行顺序存在先后之分。若没有履行时间的先后顺序,则仅仅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则不会发生不安抗辩权的余地。正是因为如此,故而法律将行使不安抗辩的权利赋予先行履行的一方,而对方则无权行使。但具体到明示预期违约上,该制度主要是涉及不安抗辩制度所不能包容的内容,即不安抗辩的适用条件之一是他方的财产于订约后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不能履约的恶化情况,有难为对待给付之虞,而明示预期违约则是一方无正当理由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表示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这里无履行债务时间的先后之别。
2、行使权利主体不同。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主体仅为一方,具有特定性,即有先为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而预期违约合同任何一方都可提出。
3、行使权利所依据的原因不同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根据《合同法》第68条规定的四种情况,且是具有确切证据;而预期违约不限于此,明示的预期违约非常好理解,对于默示预期违约其所依据的情况主要有:一、债务人的经济状况不佳,没有能力履约;二、商业信用不佳,有不能履约的危险;三、债务人的实际状况表明债务人有违约之危险。
4、法律救济方法不同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债权人可以中止自己的对待给付,但若对方提供履约担保,则债权人仍需履约,如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约能力且未提供担保,则债权人可解除合同。默示预期违约则规定在对方不提供履约保证时,债权人可选择解除合同或不解除合同,同时也可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5、过错是否为构成要件上不同。
预期违约制度考虑了当事人的主观过错问题。明示预期违约是指一方明确向另一方作出其将届期不履行合同的意思表示,行为人从主观上以某种积极行为侵害对方的期待债权,其在主观上是有过错的。在默示预期违约中,债务人是以其行为表明其将不履行主要债务,它是以债务人不按期提供履行保证为要件,虽未明确向对方传达该意思,但其行为可看出债务人是不能按时履约的,此也表明债务人主观上存有过错。而不安抗辩权,其成立无须对方主观上存在过错,只要其财产或其经营在缔约后明显恶化并导致难为对待给付的危险即可,不就其何种原因所引起。从我国《合同法》第68条所规定的4种情况上可看出不安抗辩权基本上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过错问题。而与不安抗辩权相联系的《合同法》第69条所规定的解除合同条件上,则与《合同法》第108条即默示预期违约的规则基本相同。
『玖』 不安抗辩权的法律义务有哪些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有权中止合同的履行。不安抗辩权是相对于后履行一方的请求权而言的。那么,不安抗辩权的法律义务有哪些?下面,小编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1、须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先履行义务。
2、须先履行一方尚未履行义务。如果先履行义务一方已经履行了义务,即使后履行一方有不能履行情事发生,先履行一方只能通过违约请求保护其权益,不能主张不安抗辩权。
3、须后履行一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合同法》第68条规定后履行一方有下述情形时,先履行一方可中止履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如订约后财产显形减少,使合同履行有重大危险。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如当事人将主要资产转移使担保债务履行的财产数量显著减少危及债权实现的。但应当注意的是,转移财产或抽逃资金的行为须以逃避债务为目的,且该种行为足以危及本合同先履行一方债权的实现。
(3)严重丧失商业信誉。如后履行一方有多个合同义务未能按期履行,或陷于其他信誉危机的。
(4)
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这是一个概括性条款,凡效果上与前述列举情形类似者,均可发生不安抗辩权。如特定物买卖出卖人将物品卖与他人,买受人可以拒绝先行付款,并可解除合同。再如,甲承诺在某日前用某油船运输石油给乙,但在履行期到来的数日前,该油船尚在数千里之外的地方,按运行速度判断,甲不可能在履行期内将石油运到,则乙可拒绝先行付款。
4、须后履行一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发生在合同订立以后。如果发生在合同有效订立之前,则一般适用欺诈或错误等规则以保护一方当事人利益,没有必要主张不安抗辩权。例如:濒临破产的A公司故意隐瞒其不能实际履行合同的情况,而与B公司签订合同,则B公司得基于受欺诈订立合同而主张合同可撤销;但如果A公司在订立合同当时具有履行能力,其后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则B公司仅得依不安抗辩权拒绝依合同先为履行。
二、不安抗辩权的法律义务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但应通知对方,并给对方一合理期限(不超过30天),使其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适当的担保。
2、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未提供担保且未恢复履行能力而要求对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绝。
3、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先履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
如果合理期限届满,后履行方未提供适当担保且未恢复履行能力,则发生第二次效力,即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我国的《合同法》明确规定:后履约方“在合理期限内未能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进而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对先履行方提供了明确的救济。(发解除合同书)
另外,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应当负有举证和通知两项法定的附随义务。
从上可知,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是需要法定的情形才能成立的,并且在不安抗辩权的行使过程中,先履行方还负有举证和通知的义务。如果不予通知后履行方,不安抗辩权也不能成立。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在线咨询的相关律师们。
延伸阅读:
不安抗辩权行使怎么确定
什么情况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债务人行使的抗辩权有哪些
『拾』 请问: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
先诉抗辩权是在一般担保中涉及到的。所谓先诉抗辩权,是指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用于清偿债务前,对债权人可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所谓“不能清偿",是指对债务人的存款、现金、有价证券、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交通工具等可以执行的动产和其他方便执行的财产执行完毕后,债务仍未能得到清偿。
先履行抗辩权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2、对象不同
先履行抗辩权 是"后者"的拒绝,不安抗辩权 是“前者”的拒绝
先诉抗辩权一般不放在一起比较 而是和同时履行抗辩权三个一起.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同时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先履行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3、产生条件不同
先履行抗辩权是得对方有先履行的义务,自己后履行的权利。
而不安抗辩权是怀疑对方没有能力履行义务而使自己权利受损时行使的。
(10)运输纠纷不安抗辩权扩展阅读:
一、先诉抗辩权
先诉抗辩权是在保证债务中,保证人虽对债权人不享有要求其对待给付的权利,但并不等于保证人仅承担义务而不享有任何权利,保证人对债权人仍然享有一些权利,只不过这些权利均属于消极的、防御性权利即抗辩权。
1、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中国《担保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确立了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该条款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2、混合担保中,提供担保的第三人的先诉抗辩权。混合担保中,债务人以自己的财产提供物保,债权人未就该财产行使担保物权,而直接就全部的债务要求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时,提供担保的第三人享有先诉抗辩权。
二、先履行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债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合同法》第67条)。
在传统民法上,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却无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中国合同法首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发生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场合,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时履行抗辩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