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寨大黄鸭侵权吗
如果商家仅来仅以鸭源子形象本身制造商品,并不构成侵权。
鸭子形象是属于公有领域的资源,个人是不具备排他性权利的。简单来说,如果有人是对着鸭子来模仿画鸭子,那就不构成侵权;但如果他是照抄他人创作的‘鸭子’,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无论是国内各地出现的山寨版“大黄鸭”,还是北京街头现在贩卖的“小黄鸭”,只要拿来与霍夫曼的“大黄鸭”进行对比,如果是对“大黄鸭”的单纯复制,才可能构成侵权,否则侵权一说将无从谈起。“要准确定义侵权,首先得弄明白原创作品都有何种独特创新之处,然后才是后面出现的大小黄鸭是否侵犯了这些创新性,因此并不能一概而论。”
⑵ 大黄鸭为什么存在版权问题
1.小黄鸭所表现的形式是否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这个想必没啥争论,小黄鸭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相反推理,若非艺术品,为何人们纷纷慕名前去观赏。小黄鸭当然的属于艺术领域。 2.小黄鸭是否属于作品将思想与情感的渗透,那么其所表达就是该小黄鸭并无任何作者思想情感的融合。若按这种思考方式,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达芬奇对蒙娜丽莎的画像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画,梵高生平的许多自画像都是对自己面部的描绘,并无任何的思想情感。得出来的结论明显是错误的,若人们不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何来创作的行为,若 Florentijn Hofman 不去发现小黄鸭有此种艺术形态,不将浴缸小黄鸭与自己的思想相结合就不会有此艺术神作。相反对于浴缸小黄鸭的扩大行为正是 Florentijn Hofman 的创作行为,况且Giant Rubber Duck也不是完全的扩大行为。
⑶ 山寨大黄鸭 版权问题怎么办
令人不堪的是,大黄鸭一到香港,便遭到了内地的疯狂山寨。特别是,各地山寨大黄鸭,并非是“传播快乐与爱”,也不是“象征和平与平等”,而是地产商借此进行商业炒作,并打着“空降”的旗号,误导市民这就是原版大黄鸭。更为可怕的是,对于自己山寨大黄鸭的侵权行为,居然有商家认为“大黄鸭本身不存在版权问题”。殊不知,大黄鸭著作权属于设计师本人,只有经过其本人或者授权的代理公司授权,商家才能享有复制权。如果人家上门维权,商家不仅名誉扫地,还将面临巨额经济赔偿。
⑷ “举国尽是大黄鸭” 谁是山寨,谁是创新
还是鸡?这似乎比所谓的中国民间遍地开花的大黄鸭们还山寨。
@不系扣儿不系扣儿:第一眼看到绿马甲鸭 山寨味道浓郁。。。可人家还有创新。可这只来北京的大黄鸭 这明显就是串种儿了的。嘴为神马是尖的。。。
@我是黃小圓:因為大黃鴨怕去到北京會被捉去做北京烤鴨,所以死都唔肯去,結果唯有搵隻大黃雞填數
@Zoe_虎妞:这大黄鸭是不是气没充足。嘴没撑开啊。看着不舒服。好像山寨的啊。
愤怒:山寨大黄鸭太雷人
@triangelzhuzhu:北京居然弄了个北京版的大黄鸭!真的是无语了,以后你是不是还打算每个城市都弄一个版本的大黄鸭?真的不要再山寨了!
@爱新觉罗傅:原创用了几年的时间才想出此创意,山寨版却犹如汹涌般的在内地席卷而来!
@Dean3ays:好像好几个城市都有这么个"绿梦"大黄鸭,山寨无下限。
@吴维全:没有创新,只有摸仿不可耻,可耻的是还自鸣得意。
乐观:山寨大黄鸭有创意
@私锐体系:谁山寨谁正版?国外的就是正版?听霍夫曼本人讲他的大黄鸭创意本来就是来自中国制造的小浴盆鸭哦,如果要说山寨那也是霍夫曼山寨的中国产品。
@胖胖葱头:今天去玉渊潭西湖看了穿马甲的山寨大黄鸭,还是很娱乐大众滴。至少是扁扁的鸭嘴哈
@Athrun王:#大黄鸭#OMG, 大绿鸭和它的七个蛋完爆正版…
@Anubis-嗯:玉渊潭的山寨大黄鸭和七个蛋. 黄鸭也有绿梦想!高端大气上档次!点评:“山寨大黄鸭”山寨不出创新精神
创新往往就来自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奇思妙想,但这些种子能否最终萌芽结果,长成让世人惊艳的产品,取决于有没有能孕育创新的土壤。土壤中必不可少的,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引进海外创意版权成功的案例,不仅出现在这只大黄鸭身上,也出现在许多风靡一时的影视节目中。每一个成功的创意背后,都有大量的操作细节和技巧隐藏在幕后。如果单靠模仿,不仅掌握不了其精髓的东西,更甚者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虽然海外的一些创作团队往往会提供比较全面的操作手册,但是许多国内的机构往往只是流于皮毛,只要从表面来看似乎差不多就满足了,但实际上只是依葫芦画瓢。
这种“拿来主义”风行的潮流,虽然将海外优秀的创意和设计带给了我们,但是照本宣科地从最初社会和文化土壤中取回来的文化,并不是都适应我们的土壤。为了适应,相关的模式最好要经过一定的本土化过程。
⑸ 荷兰艺术家霍夫曼是否对"大黄鸭"享有著作权
荷兰艺术家霍夫曼的“大黄鸭”风靡全球,但它的原创性问题近日成为焦点。有中国网友发出疑问:与洗浴黄鸭玩具同样的形态,体积放大了以后版权就能归艺术家所有?这一问题旋即在艺术圈引起了很大反响,并引发追问。
灵感来源于“中国制造”
很多人都对霍夫曼怒斥遍地开花的“山寨黄鸭”的新闻记忆犹新,却没想到他如今也陷入了版权的泥淖。7月中旬,青年艺术家幸鑫在其博客上发表了对“大黄鸭”版权问题的质疑,认为霍夫曼将一个现成品原版黄鸭子经过放大变成“大黄鸭”,再对“大黄鸭”开发衍生品流入市场,这种行为构成了侵权。他提出疑问:这是以艺术的名义侵占他人知识产权,还是暗中与商业合谋?
如果追溯霍夫曼的创作源头,确实是有“把柄”可抓。霍夫曼创作的“大黄鸭”从2007年开始世界巡回,而在这几十年前,作为洗浴用品的小黄鸭已经诞生了,从外形上来说,“大黄鸭”不过是“小黄鸭”的巨型版而已。霍夫曼也坦言其创意来源于博物馆中一幅画有小黄鸭的绘画作品。而“大黄鸭”的外形是根据香港某玩具厂生产的橡皮黄鸭子放大而来。
幸鑫的质疑获得许多人的力挺。批评家陈默在微博上评论:“从外形上看,抄袭剽窃嫌疑很重。”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冯家敏则认为:“大黄鸭确实涉嫌侵权,只是难以取证而已。把现成品直接拿来创作艺术品,肯定有侵权之嫌。”
但也有人支持霍夫曼。独立策展人鲍栋表示,霍夫曼创作“大黄鸭”的艺术手段不新,但他在扩大原物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想法,“想法很重要,这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
在网上争议产生之始,霍夫曼在成都商谈“大黄鸭”的巡展事宜,而在这之前已有消息称他已授权北京9月展出“大黄鸭”。面对媒体提出的版权问题,他一直没有正面回应。但他承认:“大黄鸭”尚未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注册。有网友不禁调侃:“让全世界陷入疯狂后让自己陷入版权的泥淖,霍夫曼这是在做行为艺术吧?”
“大黄鸭”或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霍夫曼的“大黄鸭”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版权?如果没有,他怎能到处“授权”展出和售卖衍生品?深圳大学法学院的两位学者李扬和赵明昕就此发表了看法。
赵明昕表示,黄鸭的创造者可能享有美术品的著作权或者工业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但由于小黄鸭已经存在了近百年,所以它的这两项知识产权都不再受法律保护了。按照我国立法,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而外观设计专利权才10年,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差不多。所以黄鸭早已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皆可进行利用,哪怕是商业性的利用。所以霍夫曼制作大黄鸭进行展出没有问题,但他无权授权他人制作小黄鸭玩具。
“像洗浴黄鸭这类实用艺术品只有构成‘美术作品’时,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李扬表示,黄鸭作为一个洗浴玩具已存在近百年历史,无论是鸭子的身子、头部、眼睛,还是这3个要素的组合,都是公有领域中创作要素的简单使用和搭配组合,与自然界中的鸭子形象没什么区别,不能构成“美术作品”,故不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即使原版的橡皮小黄鸭也难以认定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更不用说霍夫曼的“大黄鸭”了。所以他认为,就橡皮黄鸭而言,无论其大小,都并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分界线”
其实在艺术史上,日用品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的例子并不少见:最著名的可谓是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泉》。1917年,他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上面签上他的名字后,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作为艺术品展出,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雕塑家奥登伯格则将按原物放大的日用品,像羽毛球、棒球手套、衣夹子等,放在室外作为环境雕塑。人们不禁发问: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分界线到底在哪里?
对此,艺术评论家孙振华认为,实用品和艺术品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主要看艺术家本人给它赋予什么内容。“艺术品是一种观念的赋予,比如说小便池放在家具市场里面它就是一个小便池,而放在美术馆里,它与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这是对过去艺术观念的一种颠覆。”(梁
婷 叶泳诗)
⑹ 生产大黄鸭算是侵权行为吗
首先,请楼主放心,你生产的大黄鸭,形象与香港大黄鸭不同,也没有盗用“原版”旗号,就只是普通的大黄鸭商品,所以是算不上侵权一说的。
在这一点上,其实是跟媒体夸大有关。(当然,也跟大黄鸭原作者自己的无知和自大,以及背后相关商家的利益有关)。其实说白了就是想独霸市场罢了,然后借助媒体的力量吓唬老百姓。
这方面有相关的文章,个人觉得写得挺好的:
http://tieba..com/p/2476904231
他是没有权利说,所有大黄鸭的相关产品都必须经他授权的。只是,如果你要打着别人的名号进行销售的话,是需要授权的。(但这个现在看来也没这么简单了。)
现在相关消息,大黄鸭本身的版权就是有问题的。
大公网(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媒体)的报道:http://arts.takungpao.com/review/q/2013/0726/1789286.html
网易:http://fashion.163.com/13/0726/07/94MLIBD300264MK3.html
作者的原文: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370270
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369252
所以现在看来,反而是“授权”了的商家会更加吃亏一些。
只要您不乱打别人旗号(而且现在看来也不是什么好的旗号),自己生产自己的,自己卖,自己做自己的广告,即使是你要把自己的这个大黄鸭的形象放大,放在水边展示作为商业宣传,都是没问题的。所以请楼主放心的做吧!
就像您说的,谁有那么多钱,花个几百上千的买个橡皮玩具回家啊。也就是打着艺术的旗号天价销售罢了!
⑺ 大黄鸭为什么会出名大绿鸭怎么总是失败
大黄鸭(英文名:Rubber Duck,大陆网友称之为香港小黄鸭,香港媒体称之为巨鸭),是由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以经典浴盆黄鸭仔为造型,创作的巨型橡皮鸭艺术品,先后制作有多款,其中一只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橡皮鸭,尺寸为26×20×32米。
自2007年第一只“大黄鸭”诞生开始,霍夫曼带着他的作品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发,截止2013年6月,先后造访了德国纽伦堡、巴西圣保罗、日本大阪、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等11个国家的14个城市,大黄鸭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也为当地的旅游及零售业带来了极大的商业价值。
"这只黄鸭好特别啊!"昨日下午5时许,一只高10米的黄鸭,身穿绿色马甲,打着绿色领结,面朝中央电视塔背靠荷花池,静静地漂在玉渊潭公园的湖面上。在它身后,还整齐地排列着7个约5米高的绿色鸭蛋。这一幕场景,引来公园众多游客争相围观。
"原来鸭子是全黄的,这个穿了绿背心,应该是山寨的吧",一位60多岁的老爷爷专程带着相机赶来围观。"园博园门票100多,太贵",他说。
在这只黄鸭的胸前左侧,印有"绿梦"两字。黄鸭身后的7个绿色鸭蛋中间,印有一只黄鸭LOGO。每个LOGO上方,都印有一个字,七个鸭蛋从前往后连起来为一句话:黄鸭也有绿梦想。
岸边,多名身穿印有"绿梦公益"字样白色T恤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来自一个名为"绿梦公益"的组织。他们称,黄鸭是3日下水的,是该组织与公园一起为了宣传"绿色"而搞的活动。
一刘姓工作人员称,黄鸭是从深圳一家公司租来的,开始只有一只鸭子,后面的"鸭蛋"则是后运来的。
渊潭公园一工作人员:黄鸭系玉渊潭公园即将举办的第五届"浓情绿意秋实展"活动的一部分。活动策划系该公益组织提供,对方活动也意在宣传绿色,"在理念上相符",园方就将此纳入项目展活动之一,展期预计到10月初。
正版大黄鸭引进方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该黄鸭的出现与正版大黄鸭正式光临北京园博园具有直接关联性,是不正当利用和消费正版大黄鸭的市场价值和公众关注度,就是否涉嫌版权侵权,目前正由律师进行核查。
据玉渊潭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称,受12日暴雨影响,前天在巡园时就看到巨蛋有破损,便陆续撤下,昨天上午又将绿鸭从水面收回,何时再进行展示并不清楚,“绿梦鸭还是很受欢迎的,这一上午电话就没停,全是问鸭子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回来”。而园博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黄鸭雨后没有破损、漏气等状况,仍在正常展出。有网友称京城鸭王争霸赛由此落下帷幕,“绿梦鸭叫板大黄鸭,才一周就退出了,大黄鸭还是京城‘萌’主”。(
⑻ 大黄鸭是漂流到中国的吗,还是被人带到中国的
大黄鸭是被人带到中国的,不是漂流到中国的!
北京颐和园、园博园就有。。
公交线路:地铁4号线大兴线 → 地铁9号线 → 地铁10号线 → 地铁14号线,全程约31.9公里
1、从颐和园步行约2.2公里,到达北宫门站
2、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经过8站, 到达国家图书馆站
3、乘坐地铁9号线,经过5站, 到达六里桥站
4、乘坐地铁10号线,经过1站, 到达西局站
5、步行约60米,换乘地铁14号线
6、乘坐地铁14号线,经过4站, 到达园博园站
7、步行约1.1公里,到达北京园博园
⑼ 为什么大黄鸭一来中国就出问题
什么东西来中国能不变样?
进墨者黑
⑽ 大黄鸭有什么来历和意义吗
大黄鸭是一系列巨型充气黄色橡皮鸭的总称,每款均由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设计。从2007年开始,大黄鸭就开始游历世界,每次大黄鸭都会引来当地粉丝的疯狂追捧,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欢笑,极大程度上实现了艺术家创作的初衷橡皮鸭作为世界各国人童年均出现的形象,可以治疗大家心灵,放松心情,无国界之分、不歧视任何人、也不带有任何政治内涵。[2]
设计灵感
一群戴着墨镜漂流的鸭子
一群戴着墨镜漂流的鸭子
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打算穿越太平洋抵达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港,但途中遇到强风暴,一个装满2.9万只浴盆玩具的货柜坠入大海并破裂,里面的黄色鸭子、蓝色海龟和绿色青蛙漂浮到海面上,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鸭子舰队”,从此随波逐流。从中国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和英国海岸,这一路充满了各种奇妙经历,颇有美丽童话故事的意味。这些浴盆玩具中大部分是黄色充气橡皮鸭,这些小东西用微弱的浮力与坚忍的耐受力,在无边无际的大洋里,历时15年从中国漂洋过海历经万难最终登陆英国、美国的经历,不光感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追鸭粉丝”,也激发了霍夫曼的创作灵感(灵感来自一次霍夫曼在鹿特丹参观的画展,看到荷兰艺术大师们的风景画)。[3]
浴盆鸭这个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形象完全契合霍夫曼来源生活的艺术理念,配上长达15年漂流故事背后不可思议的乐趣与令人钦佩的勇气,霍夫曼认为这几乎可以把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比下去,于2007年创作了首只“大黄鸭”。
设计师
霍夫曼与大黄鸭
霍夫曼与大黄鸭
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4],2013年36岁,世界知名艺术家。2000年在荷兰读完艺术学院后,到柏林攻读硕士。由于在读艺术学院时对公共艺术非常感兴趣,但类似广告牌、建筑物等元素会影响艺术品的展示,所以霍夫曼喜欢把作品做得非常大,最大那只黄鸭高达26米。
尽管受邀来到全球各大城市,但霍夫曼有自己的规矩:每只大黄鸭都在当地制造,从不离开水面。 “全球的水体就是一个巨大的浴缸。我们需要保持简单。 ”霍夫曼说。大量商家曾将大黄鸭视作完美的广告牌,欲将自己的商标印在上面。但霍夫曼一一回绝,即便是主办这次展示的海港城也得不到特别关照。唯一的“商业活动”是现场发售1000个微型黄鸭,为慈善基金筹款,该基金会致力于帮助精神疾病患者。
基本规格
截至2013年,霍夫曼制作有十款大黄鸭,每款尺寸不同。各款规格参见本词条展览历程下的历年展览表。
装置介绍
大黄鸭内部空旷,尾部有一处拉链入口,需要时维护人员可以由此进入橡皮鸭体内去检查及维修。身体内
大黄鸭内部
大黄鸭内部
有一个巨大的风扇,无论天气好坏,只要进行充气,就能自如地游来游去。由200块巨片组成的大黄鸭不吹气已达600公斤,充饱气需要25分钟到30分钟,放气则只要10分钟。在大黄鸭体内的充气泵需要24小时不停充气,才得以确保大黄鸭在水面上维持体形,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充气或者放气。考虑到活动场所水情特征和安全防护,橡皮大黄鸭充气均在现场完成。
如果水域风浪较大,为了防止充气后的大黄鸭受风影响出现不安全因素,大黄鸭不会自行漂浮,而是靠停在藏在水面下的船拴在固定地点予以固定。大黄鸭还附带了三个各重3吨的水泥锚,保证大黄鸭不会被海浪冲走。
维护团队
大黄鸭背后有近五十人的团体来做维护工作,每天都有一些例行的检修,主要是看看表面有没有破损,鸭子
大黄鸭揭秘
大黄鸭揭秘
内部的风机有没有损坏。在大黄鸭入水时,它需要一艘中型拖船在前面牵引,鸭脚上围绕几艘小船,工作人员徒手靠近鸭身,一路拖、拉、推。因为维多利亚港的海面风浪比较大,要令橡皮鸭可以安全地浮在海面会牵涉很多技术问题。
编辑本段
展览历程
历年展览
大黄鸭的环球旅行
大黄鸭的环球旅行(13张)
年份 国家 城市 净高(米) 尺寸(米*米*米)
2007年 荷兰 阿姆斯特丹 5 ——
2007年 法国 圣纳泽尔 26 26*20*32
2008年
荷兰
阿姆斯特丹 5 ——
2008年 荷兰 瓦塞纳 5 ——
2008年 德国 纽伦堡 5 ——
2008年 荷兰 鹿特丹 5 ——
2008年 巴西 圣保罗 12 12 *14 *16
2009年 比利时 哈瑟尔特 12 12 *14 *16
2009年 日本 大阪 10 10* 11*13
2011年 新西兰 奥克兰 12 12*14*16
2012年 日本 广岛 10 ——
2012年 英国 伦敦 —— ——
2013年 澳大利亚 悉尼 15 13*14*15
2013年 中国 香港 16.5
14*15*16.5
2013年 中国 北京 18 ——
注:截止到2013年6月,已经在11个国家地区14个城市展览。网上部分网站关于大黄鸭造访的国家数、城市数,均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