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军民纠纷
什么问题补充?如果是军民问题,可以向部队所在军区的领导反映,他们会派人处理的,直接找警察也行。
『贰』 军民冲突事件
一名武警战士,因为上大学的原因,我有幸参加了父亲和战友们的一次聚会.在聚会上.我听到了一次真实的武警战士与地方人员的斗殴.
当时.父亲所在的部队承担着当地某看守所的守备任务. 有一个排守备在那里.那天,某班班长(为尊重老兵.下文记做X)请假外出.在公路边的一家小餐馆吃东西.在x吃东西的过程中.餐馆中进来3名跑大车的司机,酒后.这几名大车司机嘲笑X点的餐寒酸(当时的武警战士收入是很微薄的),为此.双方发生争执并发生肢体接触. 父亲说X是军事素质是没的说的,曾当过某实验班的班长,以一敌三也没有吃亏.事后.X准备回营地.就在返回营地的路上.那几名大车司机纠结了一伙人对X进行了殴打.要知道.我们的武警战士是勇猛.但是双方人数过于悬殊.在打斗中.X的一只眼睛被打坏.自知不敌的X向营房跑去.几名大车司机借着酒劲一路追赶.跑到一个哨位后.X夺下哨兵的冲锋枪回头进行扫射.(父亲的一个战友说X当时已经被打急眼了.)几名大车司机四下逃散.慌乱中跑入战士的宿舍中.(说实话我也不理解当时的营房是怎么设置的,地方人员怎么能这么容易就跑进去.但是碍于我是个晚辈,也不好多问)并且顶住了门.X接着隔着门对他们进行扫射,子弹不仅扫到了几名大车司机,那些还在休息的战士很多也被跳弹打中(父亲的一位战友还给我看了他腿上的擦伤).之后一位战士从后面抱住了X.竟被X杀害.当时驻地的排长要求击毙X,也被X一枪打中腰部,(万幸只是受伤).最后,X饮弹自尽.
这件事最后怎么处理,几个叔叔也没有提过,但是我觉得很惋惜,一名优秀的武警战士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世事无常啊.
『叁』 《预防和处理军民纠纷暂行办法》内容哪里有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811.htm
『肆』 军民纠纷:如果一名部队军人而且是干部,对百姓口头攻击,辱骂,诬赖.是什么样的后果
解放军的话上军事法庭,武警部队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他素质低骂人可以去他们所在部队机关投诉,一旦投诉他将会被全区部队通报!他的政治生涯基本结束!
『伍』 军民纠纷应该向那个部门上诉
如果你是军 找地方公安 如果你是民 找部队军务或者政治部门
『陆』 军民纠纷,法院该不该尊重法律
关于军民纠纷,法院应该尊重法律。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如果法院判决不公平,可以上诉。
『柒』 什么是军民纠纷怎样才算军民纠纷一个在服役期间的兵打了农民百姓,算军民纠纷吗
一个现役军人打了老百姓不是军民纠纷,应当属于军人违法违纪案件。一个当兵的不能代表军方,也就不是军民纠纷。
『捌』 军警民纠纷看法
纠察,就等于在社会的警察。只是执法限制在部队内。以监督违纪违法军人为首要目标。要是老百姓假冒军人,或者假军车,纠察可以扣人。扣车。不过,要移交到地方的公安派出所、车可以扣部队。要是遇到老百姓违法事件,有义务制止,并扣押到派出所
『玖』 基层如何正确处理军民纠纷
基层部队与驻地群众利益相关面大,官兵与周围百姓生活接触广泛,牙齿咬舌回头的局部纠葛答难以彻底避免。处理军民纠纷,是基层干部虽不经常遇到但却比较棘手的问题。处理得当,双方误解消除,皆大欢喜;处理不好,极易引起事态扩大,纠纷升级,不仅影响军民关系,而且影响正常的教育训练乃至部队战斗力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军民纠纷呢?纠纷初露端倪时,要“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基层官兵在与驻地群众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中,难免发生磕磕碰碰。不是战士感到委屈找领导“诉苦”,就是群众觉得吃亏找领导“告状”。面对这种情况,基层干部要以首长和“家长”的双重身份和姿态,首先说服和教育战士,以人民子弟兵严于责己的精神,不计较群众的小过小节,不与群众争我高你低,主动承担责任,说上几句消气和道歉的话,大部分群众是不会再过分地计较和纠缠的。基层干部在处理此类问题的过程中,要特别讲究方法和艺术。一是不要在具体细节的问、听、评、判上过分仔细。“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在具体细节上仔细有余,往往会因纠缠不清而使争吵加剧。二是不要当着群众的面过度地指责和训斥战士,以免战士因委屈而窝火憋气,酿成后患。
『拾』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受理军民纠纷吗
受理,但最好去部队大军区去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