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集体劳动争议案例
一起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成功解决
日前,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牵头,与市劳动监察科、市劳动法制科、市劳动监察支队共同为一家外资企业的81名员工追索劳动报酬、赔偿金共计69.31万元,并为81名员工补缴欠缴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
2008年3月28日,由于该外资企业部分车间进行车间设施大修,遂做出排产调整,决定安排该企业的81名员工放假,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81名员工发放休假工资544元/月。可是,单位从2008年4月至2009年底,未为该81名员工发放休假工资。为此,该81名员工于2009年12月5日向包头市劳动仲裁委提请仲裁,请求单位为其发放休假工资、因欠付工资引发的赔偿金及补缴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
市劳动仲裁委接到该案后,考虑到该案是一起典型的群体性欠薪欠保案件,市劳动仲裁委当即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协商研究决定,该案由市劳动监察支队调查处理。经劳动监察部门调查督促,该外资企业承诺于2009年年底前为81名员工支付相关待遇。因该外资企业未能按约定期限履行承诺内容,2010年7月30日,81名员工再次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市劳动监察支队提出申请,要求协调解决此事。经过调解,今年8月4日,81名员工与该外资企业双方再次就争议内容达成调解意见。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也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经81名员工申请,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当事人制作324份调解书,并及时为双方当事人送达了调解书。该案共为申诉员工追索生活费69.31万元,并为81名员工足额追缴欠缴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监察支队在办案过程中,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多措并举,着力打造劳动争议维权的“绿色通道”,大力促进劳资双方的和谐稳定。
B. 劳动争议案例
在本案例中,复企业可以调制整李某的工作岗位。李某不同意调整,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单位约定一年的试用期因违法而无效,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单位要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应当适用《劳动法》第26条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
《劳动法》相关规定: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C. 劳动纠纷案例分析!
这样的情况,可以不支付双倍工资!
积极应诉就可以,并且把书面通知他让他续签劳动合同的材料作为证据提交仲裁委!
D. 劳动争议案例分析
1、姚某已超过申请仲裁日期,当时是60日,而现在申请仲裁日期是一年。
2、主体应是甲企业应由甲企业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按借调工作合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