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行政违法行为案例
行政违法行为案例太多了,你可以查阅一些资料就知道了。
②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案例及区别
行政违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违法仅指行政主体的违法,广义的行政违法还包括行政相对人违法。我们采用狭义说。据此,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而依法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民事违法,如违背民事合同,民事侵权等,是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其构成条件主要有两条:(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2)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民事法律的规定。民事违法行为分为违反合同行为和侵权行为两大类,前者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后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违法的作为是指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的不作为是指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为。它同其他违法行为相比,有以下特征:(1)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法规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行为;(2)某些民事违法行为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如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同样构成民事违法行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违法行为,本人虽不承担民事责任,但要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4)某些情况下,违反国家民事政策和社会共公利益的行为也可构成民事违法行为。
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法(主要表现为拣到别人的钱不归还,高空掷物并且伤及他人)主要为侵犯别人的财产权和人身安全权)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刑法的行为,指犯罪。表现为持刀杀人等。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③ 派出所处理行政案件问题
说简单点,你是被人打成了轻伤,但是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处理。你相知道如何维权?你有三种途径可以选择。
一是向上级公安机关或政法委或检察院上访,让有权机关监督并督促派出所对打人者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轻伤者就构成了故意伤害罪,应当立案追究。一旦动用刑事程序,你的民事赔偿可较快解决;
二是向当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由法院直接审判受理。当然这需要公安机关不予受理的材料证明;
三、以打人者为被告,向当地法院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
④ 行政诉讼派出所能作为被告起诉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派出机构能否成为被告,取决于是否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被告资格,否则一律视为委托,则不具备被告资格。
因此,派出所在行政诉讼中能否成为被告,也是以是否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作为区分标准的。如果法律、法规、规章对派出所有一定的授权,则派出所就取得了诉讼主体的地位,无论它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否超越了授权范围,它仍然是该行政行为的法律上的主体和法律后果的承担者。但是,如果法律、法规、规章没有给派出所授权,无论该派出所事实上是否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它在法律上仍然不是该行政行为的主体和责任人,即不能以该派出所为被告,而应以派出所所属行政机关即公安机关为被告。
派出所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资格认定的几种情形
1、有授权即有被告资格。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警告、五百元以下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即派出所在警告和五百元以下罚款的范围内取得了行政主体的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由自己负责。从本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如果派出所做出警告和五百元以下罚款决定,则派出所在行政诉讼中具备被告资格。
2、超越授权仍有被告资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或者组织为被告。”例如派出所处以五百元以上的罚款,则派出所还是可以在行政诉讼中具备被告资格。从本条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如果派出所具体行政行为超越授权范围,则派出所在行政诉讼中仍具备被告资格。
3、无授权则无被告资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例如派出所没有实施行政拘留的权力,但它对公民实施了拘留,在这种情况下,派出所没有资格成为被告。从本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如果派出所实施“警告和五百元以下罚款”以外的行政处罚时,则派出所在行政诉讼中不具备被告资格,设立它的公安机关为被告。
4、超越授权和无授权同时存在时,也无被告资格。按照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派出所无拘留权实施拘留,被告应当是县级公安机关;按照该解释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派出所超出授权范围,其本身可以作为被告。如果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应将县级公安机关列为被告。
⑤ 派出所的哪些行政行为是法律法规所授权的
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就是我们说的派出所。
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因而它又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之一。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公安机关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公安机关的性质具有双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引自:
网络-网络-《公安机关》: http://ke..com/view/1896.htm?fr=ala0
另奉上:
网络-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http://ke..com/view/35308.html
⑥ 派出所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吗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由此可以看出,派出所具备一定的行政主体资格,如果对派出所的警告及500元以下的罚款不服,可以以派出所为被告进行起诉。如果罚款超过500元或者因其他原因进行处罚的,需要以派出所的上级单位公安分(县)局进行起诉。
⑦ 收集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案例各三个(急)
民事违法主要是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主要责任是和财产有很大关系的,可以说是公民的日常生活中的纠纷都是这方面的。
行政违法主要是指违反了国家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比如说饭店的卫生和防火措施不符合标准就是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是三个惩罚措施最严厉的主要是针对对他人造成生理心理上伤害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主要方式是使用暴力承担责任的方式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还有一些附加刑,主要是限制人的自由。
⑧ 问题:该案中派出所有哪些违法之处如何理解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
派出所错误的强制行政措施有,扣押其拖拉机和货物,违法扣押其驾驶执照,不当手段构成对朱晓父亲的侵权。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三条第二款对派出提起诉讼。
由于行政处罚导致对人身自由、财产、营业以及荣誉权的剥夺,限制等后果,因此,行政主体在做出处罚时必须从法治主义的角度出发。其包括:1、处罚主体及其职权为法定;2、行政处罚的行为依据法定;3、行政处罚的程序法定。
⑨ 求╱/典型的行政违法案例,并给出分析.(急用)
何某下车回家时,突然被几个彪形大汉拦下,何某不明就里,便下了车。为首的一人即走上前去告诉何某,何骑车违反有关规定,应罚款100元,但未告知到底什么做错了,犯了什么法。何某请对方出示证件,对方则扯出一本盖有县城管局县建设局公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指着上面的公章让何某仔细看自己是干什么的。
何某对此处罚不服,予以争辩,对方随即以态度不好为由加罚了50元,并当场收缴了何某150元钱,但未交付处罚决定书及收据。
现知:处罚何某的为县城管局、县建设局联合组成的执法大队。因该县领导深感本市公民素质太低,遂在政府办公会上作出决定,自行车须一律靠右行使,转弯时须下车,并规定对违反此规定者可以没收自行车、300元以下的罚款或3日以下“劳动教育”(将被劳动教育人送到市郊的某河防工地上强制劳动)。对何某的处罚便是依据此决定作出的。
问:
(1)、本案行政处罚依据是否合法?请具体说明。
(2)、本案执法程序有何不当之处?
(3)、何某若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是哪一个?如何复议?
1:该行政处罚的依据是不合法的因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行文件不得创设行政处罚.2执法大队没有表明身份就进行了行政行为,被处罚人有权当时提出抗辩理由,执法人员应该进行回答而且并未给予行政处罚决定书3应当由该县政府或执管理法大队的部门
⑩ 行政诉讼派出所能作为被告起诉吗
可以。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3条规定:公安派出所有权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作出警告或者5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这是法律、法规对公安派出机关的特别授权,即法律、法规对公安机关的内部职能机构的执法权限作出的特殊规定。据此,公安派出所具备独立处罚的主体资格,享有作出相应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利。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公安派出所应当对其具体行政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此可见,派出所是独立的诉讼主体,可以在诉讼中作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