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企业产权纠纷

企业产权纠纷

发布时间:2020-12-08 19:00:55

⑴ 如何处理国有资产产权纠纷

您好!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产权归属,促进社会语言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国有资产。 系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
产权界定。 系指国家依法划分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使用权等财产权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行使权利的财产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
产权纠纷。 系指由于财产所有权及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不清而发生的争议。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部或部分占用国有资产单位的产权界定,全民所有制单位与其他所有制单位之间以及全民所有所制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产权的界定及产权纠纷的处理。

第四条 产权办定应遵循“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进行。在界定过程中,既要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及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又不得侵犯其他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产权纠纷的处理应本着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的原则依法进行。

第二章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国家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级分工管理,国有资产分级分工管理主体的区分和变动不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分割和转移。

第七条 国家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以及政党、人民团体中由国家拨款等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

第八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产权界定依下列办法处理:
1、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和机构以贷币、实物和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向企业投资,形成的国家酱金,界定为国有资产;
2、全民所有制企业运用国家资本金及在经营中借入的资金等所形成的税后利润经国家批准留给企业作为增加投资的部分以及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界定为国有资产;
3、以全民所有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全民单位)担保,完全用国内外借入资金投资创办的或完全由其他单位借款创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其收益积累的净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
4、全民所有制企业接受馈赠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
5、在实行《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前,全民所有制企业留利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和“两则”;实行后用公益金购建的集体福利设施而相应增加的所有者权益,界定为国有资产;
6、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党、团、工会组织等占用企业的财产,不包括以个人缴纳党费、团费、会费以及按国家规定由企业拨付的活动经费等结余购建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
第九条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依下列办法处理:
1、全民单位以货币、实物和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独资(包括几个全民单位合资,下同)创办的以集体所有制名义注册登记的企业单位,其资产所有权界定按照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办理。但依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协议约定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属于无偿资助的除外;
2、全民单位用国有资产在非全民单位独资创办的集体企业(以下简称集体企业)中的投资以及按照投资份额应取得的资产收益留给集体企业发展生产的资本金及其权益,界定为国有资产;
3、集体企业依据国家规定享受税前还贷形成的资产,其中属于国家税收应收未收的税款部分,界定为国有资产;企业依据国家规定享受减免税形成的资产,其中列为“国家扶持基金”等投资性的减免税部分界定为国有资产。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核定数额后,继续留给集体企业使用,由国家收取资产占用费。上述国有资产的增殖部分的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核定的,可以不再追溯产权。
集体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时,改组前税前还贷形成的资产中国家税收应收未收的税款部分和各种减免税形成的资产中列为“国家扶持基金”等投资性的减免税部分界定为国家股,其他减免税部分界定为企业资本公积金;
4、集体企业使用银行贷款、国家借款等借贷资金形成的资产,全民单位只提供担保的,不界定为国有资产;但履行了连带责任的,全民单位应予追索清偿或经协商转为投资。
第十条 供销、手工业、信用等合作社中由国家拨入的资本金(含资金或都实物)界定为国有资产,经国家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半部门数额后,继续留给合作社使用,由国家收取资产占用费。上述国有资产的增殖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核定的,可以不再追溯产权。

第十一条 集体企业和合作社无偿占用国有土地的,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土地管理部门核定其占用土地的面积和价值量,并依法收取土地占用费。
集体企业和合作社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时,国有土地折价部分,形成的国家股份或其他所有者权益,界定为国家资产。
第十二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依下列办法处理:
1、中方以国有资产出资投入的资本总额,包括现金、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场地使用权、无形资产等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
2、企业注册资本增加,按双方协议,中方以分得利润向企业现投资或优先购买另一方股份的投资活动中所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
3、可分配利润及从税手利润中提取的各项基金中中方按投资比例所占的相应份额,不包括已提取用于职工奖励、福利等分配给个人消费同的基金,界定为国有资产;
4、中方职工的工资差额,界定为国有资产;
5、企业根据中国法律和有关规定按中方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中方职工的住房补贴基金,界定为国有资产;
6、企业清算或完全解散时,馈赠或无偿留给中方继续使用的各项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
第十三条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参照第十二条规定的原则办理。

第十四条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依下列办法处理:
1、国家机关或其授权单位向股份制企业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现有已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折成的股份,构成股份制企业中的国家股,界定为国有资产;
2、全民所有制企业向股份制企业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现有已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折成的股份,构成股份制企业中的国家股,界定为国有资产;
3、股份制企业公积金、金中,全民单位按照投资应占有的份额,界定为国有资产;
4、股份制企业未分配利润中,全民单位按照投资比例所占的相应份额,界定为国有资产。
第十五条 联营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参照第十四条规定的原则办理。

第三章全民单位之间产权界定

第十六条 各个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应按分级分工管理的原则,分别明确其与中央、地方、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非经有权管理其所有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或双方约定、并办理产权划转手续,不得变更资产的管理关系。

第十七条 全民单位对国家授予其使用或经营的资产拥有使用权或经营权。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不得在全民单位之间无偿调 拨其资产。

第十八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是平等竞争的法人实体,相互之间可以投资入股,按照“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企业法人的对外长期投资可入股,属于企业法人的权益,不受非法干预或侵占。

第十九条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之间可以实行联营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财产权利。

第二十条 国家机关投资创办的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应与国家机关脱钩,其产权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委托有关机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经批准以其占用的国有资产出资创办的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其产权归该单位拥有。

第二十二条 对全民单位由于历史原因或管理问题造成的有关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关系不清或有争议的,依下列办法处理:
1、全民单位租用房产管理部门的房产,因各种历史原因全民单位实际上长期占用,并进行过多次投入、发行或翻新,房产结构和面积发生较大变化的,可由双方协商共同拥有产权;
2、对数家全民单位共同出资或由上级主管部门集资修建的职工宿舍、办公楼等,应在核定各自出资份额的基础上,由出资单位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其产权。
3、对有关全民单位已办理征用手续的土地,但被另一些单位或个人占用,应由原征用土地一方进行产权登记,办理法律手续。已被其他单位或个人占用的,按规定实行有偿使用。
4、全民单位按国家规定以优惠价向职工个人出售信房,凡由于分期付款,或者在产权限制期内,或者由于保留溢值分配权等原因,产权没有完全让渡到个人之前,全民单位对这部分房产应视为共有财产。
第二十三条 对电力、邮电、铁路和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等部门、按国家规定由行业统一经营管理,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历史因素及其行业管理特点,对使用投入资金形成的资产,依下列办法处理:
1、使用单位投入资金形成的资产交付这些行业进行统一管理,凡已输资产划转手续的,均作为管理单位法人资产;凡没有输资产划思手续的,可根据使用单位与管理单位双方自愿的原则,协商输资产划转手续或资产代管手续;
2、对使用单位投稿资金形成的资产,未音乐会这些待业统一管理而归使用单位自己管理的,产权由使用单位拥有;
3、对由电力部门代管的农电资产,凡已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经过多次更新,发行技术等级已发生变化,均作为电力企业法人资产;
4、凡属于上述部门的企业代管其他企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在产权定或清产核资过程中找不到有关单位协商或办理手续的,经通告在一定期限后,可以视同为无主资产,归国家所有,其产权归代管企业;
5、对于地方政府以征收的电力建设资金或集资、筹资等用于电力建设形成的资产,凡属于直接投资实行发利的,在产权界定中均按投资比例划分投入资本份额;属于有偿使用已经或者将要还本付息的,其产权划电电力企业。
第四章产权界定的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工作,按照资产的现行分级分工管理关系,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半部门进行。

第二十五条 省级以上国家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成立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调处委员会,具体负责产权界定及纠纷处理事宜。

第二十六条 全国性的产权界定工作,可结合清产核资,逐步进行。

第二十条 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单位,发生下列情形的,应当进行产权界定:
1、与外方全资、合作的;
2、实行股份制改造和与其他企业联营的;
3、发生兼并、拍卖等产权变动的;
4、国家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创办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的;
5、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为需要界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八条产权界定依下列程序进行:
1、全民单位的各项资产及对外投资,由全民单位首先进行清理和界定,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督促和检查。必要时也可以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进行清理和界定;
2、全民单位经清理、界定已经清楚属于国有资产的部分,按财务隶属关系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
3、经认定的国有资产,须按规定办理产权登记等有关待续。
占用国家资产的其他单位的产权界定,可以参照上述程序办理。
第五章产权纠纷处理程序

第二十九条 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因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使用权等发生等争议而产生的纠纷,应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前提下,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应向同级或共同上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请调解和裁定,必要时报有权管辖的人民政府裁定,国务院拥有最终裁定权。

第三十条 上述全民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请复议,上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第三十一条 人珉所有制单位与其他经济成份之间发生的产权纠纷,由全民单位提出处理意见,经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司法程序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半部门(以下简称产权界定主管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分别是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经济的处罚,解犯刑律的,由司法部门予以惩处。

第三十三条 产权界定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利用职权谋私利或者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提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 发生属于产权界定范围的情形,国有资产占用单位隐瞒不报或串通作弊,导致国有资产权益受损的,产权界定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占用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发生上款情形,还需补办产权界定手续。

第三十五条 对于违反产权界定及纠纷处理程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给予责任人员行政、经济的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为法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集体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暂行办法

⑵ 企业产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一、企业产权转让合同的主体范围问题
企业产权转让合同是指企业资产管理人或出资人作为出让方,就企业产权全部或部分转让,与受让方签订的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企业产权转让合同的主体包括出让方(卖方)和受让方(买方)。出让方的主体范围,从国有企业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并由国务院统一行使,企业只拥有企业财产经营权,企业本身不能出让属于所有者的产权,因此,国有企业产权的出让方必须是国家的授权部门或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以及对该企业直接拥有出资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被出让企业本身不得成为产权转让的主体。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授权投资机构是指国家投资公司、国家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在国家授权部门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一般都是由政府的企业主管部门、行业总公司等代行资产所有者的职责。从集体企业的角度看,集体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按级划分由其主管部门或授权部门统一行使所有权或由出资人行使所有权并由此成为出让方。企业产权转让合同的受让方必须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自然人或其它组织,既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企业产权转让可分为全部转让,即把企业资产整体出让给受让方,形成企业的整体出售;部分转让,即原企业的出资者仍然在企业中保留一定的股份,同时由其他企业、公民个人等投资人参股到企业中来。部分转让只是发生出资人或股东的部分变更。
二、企业产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
企业产权出让人与受让人在协商订立企业产权转让合同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的有关规定,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否则企业产权转让合同无效或不发生效力。司法实践中,认定企业产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双方当事人签订企业产权转让合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否则,应当确认合同无效。例如:依照公司法规定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有二个人以上,在转让过程中,就不能在把公司产权转让给一个人所有时,还仍然保留原有限责任公司的名称,这就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2、双方当事人不得借企业产权转让,悬空或逃废银行或债权人的债权。按有关规定,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改制(包括产权转让形式),改制前的银行及债权人的债权应由改制后的企业承担。然而有些企业在转让产权时,悬空或逃避银行及债权人债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是整体转让产权即出售企业时,把企业产权分割转让给两个不同的受让人,其中一个受让人在接受企业部分有效资产的同时承担了大部或全部债务,甚至在接受无效资产的同时承担全部或大部分债务,实际上是出让方在利用这种改制转移有效资产,让一个空壳企业承担全部或大部分债务,以期达到逃废债务的目的;二是部分转让企业产权时,把企业的有效资产转让给受让人,把债务仍然留在原企业,故意隐瞒或遗留债务;三是出让方与受让方恶意串通,不把企业转让情况告知银行且仍由原企业在偿付或部分偿付银行利息,造成假象,故意逃避债务。司法实践中,对于未经债权人同意的逃避债务的各类“转让”方式和转让合同,人民法院均可认定无效。
3、双方当事人不得恶意串通,故意损害国家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现实中,企业产权转让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不评估或评估不实造成流失。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关键要对改制企业国有资产进行评估。但有些国有企业在转让过程中,对国有资产不评估、评估不规范或评估不实导致国有资产不同程度地流失,如对有形资产高值低估,对无形资产诸如商标权、商业信誉权等不予评估或故意低估,忽视对商业秘密价值的计算等;二是无偿或低价转让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三是持同股不同利;四是趁国有企业转让之机,非法处置国有资产,或对应收或可收的款项债权怠于行使权利,对销售收入管理不严,肆意挥霍等。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应当认定转让合同无效,并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4、企业产权转让尤其是整体转让应当采用规范的操作方式,如公开拍卖、招标转让、协议转让。如果采用协议转让方式出售企业的应当经过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公开拍卖,招标转让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行,应当承认其合同效力。而采用协议转让的,由于具有不公开或不能公开的情况,如涉及企业重大商业秘密、涉及国家利益等则宜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而不宜采用前两种方式,同时,在程序上应当有所限制。
5、关于“零价格”出售小型企业的效力问题,在小型企业转让过程中,将债务等于或大于资产的企业出售时,产生了所谓“零价格”出售问题。对此问题,只要当事人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企业改制政策的强制性规定,对出售企业资产的评估是规范的、客观公正的,出售操作程序是规范合法的并且出售行为经过了有权机关的批准,就应当认定其效力。
企业产权整体转让出售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依照《民法通则》第六十条和《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当事人恢复企业原状,买方因此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卖方,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予以适当补偿。在具体处理时应当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对于经营性亏损的,应当由造成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则应当根据双方的过错大小确认各自应负的责任;对非经营性亏损的应当由买受方承担责任;对于经营性盈利的,如果卖方追索且在致合同无效上没有过错的,应当予以支持;对于资产的自然增值部分,不考虑过错责任,应当予以返还。另外,企业整体出售或产权部分变更而致出资人或股东变更的,当事人应当办理工商变更或注销登记。但如果没有办理也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改制行为的有效性,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限期补办工商变更或注销登记手续,当事人一方据此而推翻协议的,不予支持。
另外,按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数额比例,违约行为发生后,应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予以处理;约定违约金低于因违约造成经济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相反的,可以相应减少。
三、企业产权转让合同的履行问题
企业产权转让合同依法签订后,依照《合同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全面履行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各自的义务,亦即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及其履行期限全面完成合同约定义务,并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在履行企业产权转让合同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按规定办理有关产权转让的审批手续。根据我国目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出让国有资产产权必须严格履行有关报批手续:属于中央级国有企业产权出让的审批,应当按照中小型、中型、大型国有企业的不同划分,分别报经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或国务院批准;属地方国有企业产权出让的审批应分为:成批出让国有企业以及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产权的,必须由省级政府授权的部门报国务院审批,出让属于地方管理但有中央投资的国有企业,应当先征得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意;有权代表政府直接行使国有企业产权的部门或机构出让单个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产权的,按其隶属关系由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后,向产权转让机构申请转让。出让集体资产产权的,应当到相关政府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属于工业企业的应到经委办理审批手续,属于其它企事业单位应到体改委办理有关手续。
2、对资产进行评估并对债务进行处置。资产评估是企业改制实施步骤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资产评估是指对具有时效性的资产进行价格判断,也就是说,当企业需要改制转让时,必须委托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改制的特定目的、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按照资产评估原则,运用科学方法,以统一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评定估价。一是评估应体现“真实、科学、公正、合理”的原则。看对现有资产评估是否认真审核国有企业现有的帐面资产和实物资产,又考虑到企业如果出卖,按市场价格现在可能达到的实际价值,是否确定了国家所有者的真正权益。看对无形资产是否加以了合理评估。无形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拥有的对生产经营和后续发展产生持续影响的非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服务标识、商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在现代企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衡量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资产评估中,必须加以重点审查。看对债务处理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落实债随资走的原则,如在国企改制中涉及其与银行的债权债务问题时,既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国务院《关于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的规定,要尊重金融机构保全金融债权的意见,依法落实金融债务,不能逃废;又要本着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的原则,在坚持债随资走的前提下,逐步妥善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样对于其它债权人亦应如此,为国企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评估应当委托资质等级高、信誉好、能力强的中介机构进行,应当进行规范操作。对国有资产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评估的规定,让具有法定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对集体资产的评估应尽可能委托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对小型的乡镇企业的评估,可以委托乡镇财政所或乡镇评估小组进行评估,然后再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切实把好评估关。三是对于由资质不符的评估机构为改制企业所做的资产评估,原则上应由资质相符的评估机构进行重新评估。但如当事人双方没有异议,且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法院可以承认其效力;对于资产评估报告中确有错误的,或评估机构因过失提供的报告有重大遗漏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并由法院委托原评估机构予以补正;对于评估机构进行的不正当评估或故意提供虚假评估报告的,法院可依据当事人申请或职权委托其它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依法追究评估机构相关责任,如果因此而给当事人或第三人造成损失的,评估机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按约定交付标的物并严格履行合同的附随义务。因此,当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拒绝履行合同,而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向对方提出经济赔偿。如果买方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仍未完全履行付款义务(包括全部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卖方要求解除合同,人民法院应当首先认真调查买方的财产状况和支付能力,如买方具有支付能力或有可供执行的足额担保的,应当限期继续履行付款义务;如买方不具有支付能力,且不能提供足额担保,或者买方虽有支付能力,但限期后仍不履行付款义务,卖方要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如果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卖方仍未完全履行交付(资产)义务,买方可以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经济损失。对于双方当事人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期限,并据此确定双方当事人所应承担的相关责任。应当注意的是,在处理此类合同纠纷,对违约行为实施救济时,依照《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应当首先考虑合同的继续履行问题,不要轻易以解除合同或赔偿损失的办法解决。这是因为:合同本质上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承诺,是承诺就要信守,信守合同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是法律上的要求。另外,双方当事人应当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例如,卖方未履行企业重大事项告知义务,买方因此受到经济损失,就有权向卖方提出赔偿;卖方在履行合同后对原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按合同约定或有关规定仍负有不得侵权或保密的义务,否则就得负侵权赔偿责任。
四、企业产权转让后原企业遗留或遗漏债务的处理问题
原企业遗留(漏)债务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评估时遗留债务,主要是对原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中应承担债务的遗留。其主要发生在核产核资时,只注重帐面审核,而没有进行调查核实,核定企业债务不细不严,如遗留应支付的货款、借款利息等;二是被转让企业注册资金不到位或开办单位抽逃注册资金所遗漏的债务;三是原企业对外提供担保的债务,有些企业由于管理不规范,对外担保很难从原企业帐面上反映出来而形成债务遗留;四是挂靠单位的债务,企业转让后,在挂靠企业无力承担时,被挂靠企业应承担连带责任;五是一些特别的企业侵权之债。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应当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一)法制原则。凡是符合企业分立、合并、变更或者债权债务转移法律规定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确定承担债务的主体。例如,企业兼并、联合的,其遗留或遗漏的债务由兼并联合后的企业承担;企业分立的,坚持债随物(资)走的原则,按照资产的合理分流分配债务,并订立明确的债务转移协议;
(二)法人制度原则。企业的股东或出资人,应当以其在该企业的股份或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
(三)债务随企业资产转移的原则。对于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又没有约定的,应当按照债务随企业资产转移的原则,确定承担债务的主体。
在这三条原则的前提下,处理企业改制中的债务问题,具体为:对于企业产权转让仅为企业出资人或者股东变更,原企业并不消灭的,企业产权转让前遗留或遗漏的债务,应由转让后的企业法人自行承担。企业产权全部转让的,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原企业法人不消灭,仅是出资人变更,则企业出售前的遗留债务,仍由该企业法人自行承担;受让方将所受让的企业整体入股与他人重新组建新的公司,原企业予以注销,企业转让前遗留(漏)的债务,应当由受让方以其在新建公司中的股权为限承担民事责任;受让方以所购企业为基础重新注册新的企业法人,企业转让前的遗留(漏)的债务,原企业予以注销的,应当由新注册的企业法人承担,原企业应当办理注销登记而没有办理的,法院应将新企业法人与老企业法人均列为被告。诉讼中法院应当责令未办理注销登记的企业办理注销手续,判令新的企业承担民事责任。
另外,对于企业转让前的债务,双方当事人有明确约定并经债权认可的,法院应当承认其效力,双方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虽有约定但没有征得债权人同意,则转让前的遗留债务根据“债随资走”的原则,由受让方承担。如果企业转让时,转让方故意隐瞒或遗留(漏)原企业债务的,对所隐瞒或遗漏的债务应当由转让方承担。对于因注册资金不到位或主管部门、开办单位抽逃注册资金而形成遗留债务的,根据法律规定应当由原企业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在其不到位资金或抽逃资金的范围内承担;对于担保债务的遗留问题,应当由转让方从转让所得中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是转让所得是政府部门接受的则由其从接受所得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或者按照债随资走的原则,由受让方从接受资产的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对于一些特别侵权损害之债亦应按照“债随资走”的原则,由受让方在接受资产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⑶ 民营企业涉产权纠纷是指什么

产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民营企业涉产权纠纷是指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法人单位或公民之间涉及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纠纷。

⑷ 如何规避企业和离职员工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

1、权属纠纷,涉及技术成果是否属于原单位的职务发明创造、技术成果专。根据我国专利法的属相关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目前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草案的相关规定,虽然员工个人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但如果对专利权属没有约定,法律倾向于保护完成创造的人,即员工个人。
2、商业秘密纠纷,涉及员工或相关人员是否侵犯单位的技术秘密,员工是否违反保守技术秘密的约定。事实上,很多科技型企业的最新技术研发成果,在提交相关专利申请之前,一般选择通过技术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在实践中,不乏员工在离职时拷贝大量文件资料或因泄露核心技术机密,对以技术创新为生命线的企业造成致命打击的案例。
3、涉及奖励报酬,我国专利法中有明确的关于员工完成职务发明创造后应获得奖励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有很多关于单位是否应当向员工个人支付奖励和报酬以及支付的具体数额的案例。此外,还有很多案件涉及员工个人或单位是否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即员工离职后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或在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任职等

⑸ 企业的无知识纠纷产权纠纷证明怎么写

就写清楚,自己的产品或技术由自行研发完成,没有知识产权纠纷,特此证明,盖章即可

⑹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 是否有效

仍然有效。
【法规标题】集体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暂行办法
【颁布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局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1994-12-25
【失效时间】
【全文】集体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和集体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集体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以下简称产权界定),系指国家依法划分和认定存在于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并明确国家作为所有者对这部分国有资产行使权利的财产范围和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注册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各种城镇集体企业(含合作社)资产的产权界定。
第四条 产权界定应遵循“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进行,即从资产的原始来源入手,界定产权。凡国家作为投资主体,在没有将资产所有权让渡之前,仍享有对集体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第五条 在产权界定过程中,应本着“立足今后加强管理,历史问题处理适度”的工作原则,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进行界定。既要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正当权益,也不得损害集体企业所有者的合法利益。
第六条 进行产权界定,应保持国家对集体经济法律、法规、政策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第七条 集体企业中的国有资产,须以价值形态进行界定和记帐反映。

第二章 集体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
第八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以下简称全民单位)投资或创办的集体企业,以及虽不隶属于全民单位,但全民单位实际以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给予扶持和资助的集体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依下列办法处理:
(一)全民单位以货币、实物和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独资创办的以集体所有制名义注册登记的企业单位,其资产所有权界定按对国有企业产权界定规定办理。但依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规定或协议约定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属于无偿资助的除外。
(二)新建的企业,开办资金完全由全民单位以银行贷款及借款形式筹措,生产经营以集体性质注册的,其资产产权界定比照前款规定。
(三)全民单位用国有资产在集体企业中的投资及按照投资份额(或协议约定)应取得的资产收益界定为国有资产。
(四)全民单位以资助、扶持等多种形式向集体企业投入资金或设备,凡投入时没有约定是投资或债权关系的,一般应视同投资性质。如有争议,可由双方协商,重新确定法律关系并补办有关手续,协商不成的,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界定。但下列情不作为投资关系:
1、凡属于1979年以前投入的,可视同垫支借用性质;
2、凡集体企业已按期支付折旧等费用,可视同租用关系处理;
第九条 集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使用银行贷款、国家借款等借贷资金形成的资产,全民单位只提供担保的,不界定为国有资产。但履行了连带责任的,全民单位应予追索清偿。集体企业确实无力按期归还的,经双方协商可转为投资。转为投资的部分界定为国有资产。
第十条 集体企业依据国家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享受减免税优惠而形成的资产,不界定为国有资产。
第十一条 集体企业在开办初期或发展过程中,享受国家特殊减免税优惠政策,凡在执行政策时与国家约定其减免税部分为国家扶持基金并实行专项管理的,界定为扶持性国有资产,单独列帐反映。
第十二条 集体企业享受国家税前还贷和以税还贷等特殊优惠政策而形成的资产,其中国家税收应收未收部分,界定为扶持性国有资产,单独列帐反映。
第十三条 集体企业无偿占用城镇土地的,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有,企业可以有偿使用,经界定后单列入帐。
第十四条 凡界定为国有资产的,均按其占企业总资产的份额,滚动计算。
第十五条 除上述条款外,集体企业中的下列资产,不界定为国有资产;
(一)国家以抚恤性质拨给残疾人福利企业的实物和资金等形成的资产;
(二)全民单位在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开办时拨给的闲置设备等实物资产;
(三)全民单位所属人员将属于自己所有的专利、发明等带给集体企业所形成的资产;
(四)明确约定为借款或租赁性质支持集体企业发展而形成的资产;
(五)其他经认定不属国有的资产。

第三章 集体企业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六条 集体企业中已界定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对其拥有法人财产权。除发生产权转让等法定情形外,集体企业可以继续使用,国家不得抽回国有资产。
第十七条 集体企业对占用的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责任,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国有资产量化到集体或个人。
第十八条 对界定后属于国有资产的,可依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企业继续使用,按规定交付资产收益;
(二)按国家规定,缴纳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资产占用费;
(三)实行租赁经营,由投资单位收取租金;
(四)实行有偿转让,由双方签定合同,一次付清或分期付款;
(五)作为与全民单位联营,按国家有关联营的规定办理;
(六)作价入股,按股份制企业进行管理,并参与分红;也可作为优先股,只收取股息或红利,不参与管理;
(七)对本办法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所称扶持性国有资产,国家只保留特定条件下对这部分资产的最终处置权,不参与管理及收益,企业应将这部分资产用于生产发展,不得挪作他用或私分。否则,可依规定收归国库;
(八)其他。
上述办法中除第(七)项外,可以由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
第十九条 集体企业占用全民单位土地的,可实行租用制度,由集体企业向产权单位交纳租金。
第二十条 集体企业国有资产经清理界定后,凡界定为政策部门投资的应办理产权登记等法律手续,以明晰产权。今后凡完全用国有资产投资创办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均不得注册为集体所有制性质。
第二十一条 全民单位在举办集体企业过程中,不得将本单位的重要生产车间、部门无偿划给集体经营;不得以各种形式将本应归属全民单位的收益转移给集体企业。

第四章 产权界定的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产权界定的主管机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产权界定工作。
第二十三条 集体企业产权界定应分步实施,但发生下列情形,应当首先进行产权界定:
(一)与外方合资、合作的;
(二)实行公司制改组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和与其他企业联营的;
(三)发生兼并、拍卖等产权变动的;
(四)由全民单位投资创办的集体企业,全民单位正进行清产核资的;
(五)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 产权界定应从查帐入手。查阅财政、银行和其他部门的拨款拨物帐单、投资单位拨入资金或实物的证明或收据、以及税务部门给予企业减免税等优惠的文件规定和减免数额;还可对照检查企业收款收物帐和享受减免税额,上下结合,以确定国家投资或拨入资产。
因为历史等原因,拨入资产手续不全,帐单不存的,可以事实为依据,确定拨入资产。
第二十五条 国有资产增值或减值的计算方法是: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时,投入资产占企业净资产总额中的比重,乘以产权界定时企业净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即为国有资产总额。具体计算时,应分年分段计算,最后加总。
第二十六条 产权界定依下列程序进行:
(一)建立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企业主管部门、财税部门、社会公正性中介机构和企业参加的产权界定小组,具体负责企业产权界定工作;
(二)查阅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
(三)进行清理和界定;
(四)经界定属于国有资产的,由企业填报“国有资产产权界定表”,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
(五)经认定的国有资产,要明确管理主体,办理有关法律手续。
(六)调整会计帐目,属于政府部门投资的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占用国有资产的集体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接受产权界定或不如实反映和提供资料,使产权界定无法进行,损害国家利益的,产权界定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企业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提请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惩处。
第二十八条 发生属于应当进行产权界定的情形,集体企业隐瞒不报或串通作弊,导致国有资产权益受损的,应由产权界定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给予企业领导人及直接责任人员以经济的、行政的处罚。
第二十九条 企业主管部门和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阻止和干扰产权界定工作,或与企业串通作弊,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可根据情节轻重,由产权界定主管机关报请政府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的、经济的处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惩处。
发生上款情形,还需补办产权界定手续。
第三十条 产权界定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产权界定中以权谋私、循私舞弊,不如实进行产权界定,使国家和集体权益受损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给予直接责任者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提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可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分行业实施办法。
第三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备案。
第三十三条 军队、武警等特殊单位所举办的集体企业产权界定,可参照本办法规定,由其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发布前公布的产权界定政策,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⑺ 国有企业资产产权纠纷案是否可以民事诉讼

您好,属于民事诉讼案件类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专》,以民属法理论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为基础,

一级案由包括:人格权纠纷,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物权纠纷,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劳动争议与人事争议,海事海商纠纷,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侵权责任纠纷,适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共十大部分。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⑻ 企业如何远离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烦恼

防范策略
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直接涉及到的是侵权者和被侵权者的利益,也暴露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和谐保护机制存在的明显缺陷。实践表明,完善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和谐保护机制,遏制侵权纠纷的发生,对于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推进企业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防范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首先,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应该明确,我国企业发展的前景是创立自己的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中小企业而言,独立研发和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味模仿,中小企业必然难以做强。海尔集团(美国)总裁迈克·詹默尔对此更有感触,他说:“模仿不能赢得市场,一定要有受消费者青睐的独创特色。”只有企业的独特创新,才是别人不可能模仿的,才能够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技术、资金条件不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依据自身实际,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向科技型企业转变。特别是中小企业,只要看准了机会,易于向科技型企业转变。现在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行业非常多,前景都非常广阔,只要有合适的技术人才及资金就可以发展。
其二,企业要做到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衔接。
企业应针对现已开发或准备开发的产品进行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方面保护措施的作全面策划,并体现在注册、经营、合同、劳动合同等各方面,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衔接。例如,对于研发成功的新产品,可以采用申请专利加以保护,也可选择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还可采用科技成果鉴定、分散零部件加工渠道等等保护措施;具体而言,决定哪部分经过严格的措施使之成为商业秘密、哪部分申请专利、哪部分公开,都应该进行具体分析与策划。对于采用了具有公知特点以及专有特点的技术部分应定为专利技术,而将新产品技术秘密的核心部分及易被仿造和特有部分,申请为商业秘密,将新产品技术及商业信息加以保护。对于新产品开发中的设计、程序、新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实验方法,对于与新产品经营密切相关的具有秘密性质及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包括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财务状况、招标中的标底等,倚重法律和日常管理,兼以经济手段加以保护。此外,全面策划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应包括商业秘密、专利、著作权、商标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多种法律保护手段的妥当衔接,找出最适合市场情况的法律保护手段与策略,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三,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以专利为例,专利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信息情报收集机制、分析处理机制和告警机制。以专利的跟踪、预警与监控工作为例,一是对已授权专利,应严格执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为维护专利所必需的各项措施,包括:在专利产品或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专利号、专利权人;转让专利技术给他人时,应订立书面合同并向专利局办理登记手续,妥善收集和保管专利证书和有关标明专利的证据,按时缴纳专利年费等;适时评估已授权专利的创新点,弄清已授权专利的发明高度,按其不同的价值,区分哪些是构建战略性保护用,哪些是为了占近期地盘的,哪些是能实施的,有无必要进行后续开发工作等。二是评估对手或合作伙伴的授权专利,也应区别对待,区分可自己开发或合作开发的技术,可以参与竞争的技术,值得购买的技术等。并安排专人进行信息搜集,及时发现他人提出的可能损害本单位利益的专利申请,及时向专利局提出意见,对已授予专利权的,要请求专利局撤消该专利权或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无效。三是密切关注国内、国外同行业中是否有擅自使用本单位专利技术的情况,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对方的侵权行为。对专利的申请、授权、纠纷以及贸易中的专利现状、发展趋势进行跟踪和调研分析,制定知识产权预警预案。
第四,企业要强化防范意识与法制建设,遏制恶意侵权诉讼。
恶意诉讼是近年来发生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特殊现象,是当事人基于恶意,为追求不法、不当利益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提起诉讼的违法行为。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之所以被提起甚至得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制度尤其是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缺陷造成的。
目前,我国对于知识产权恶意诉讼虽然没有做出专门的规定,但司法机关在制度层面已采取措施。例如,最高院关于专利、商标诉前临时禁令的两个司法解释以及关于“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批复等,这些措施都积极有效的发挥了作用。同时,我国在修改《专利法》中,应增加刑事打击恶意侵权的条款,应依法追究造成专利权人重大经济损失的恶意侵权者的刑事责任,以及经济赔偿责任,罚没其非法所得;应增加免赔条款,对于无意中涉及专利侵权,被告知后及时停止的非恶意侵权行为,可通过行政调解,免于处罚和赔偿。从而,实现我国企业和谐发展,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⑼ 中国的家族企业初创时如何避免产权纠纷

为避纠纷多抄数人愿出“加名费”
注意的一点是,仅仅签订协议或者对协议进行公证,还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房屋产权变更登记,薛小姐才能成为合法的共有权人。否则,薛小姐不能对抗第三人的善意取得,也就是当男友擅自出卖这套房子给第三人的时候,薛小姐不能以自己拥有房屋产权的一部分而主张其男友出卖房子的协议无效。
“一般贷款三千,不贷款两千,分有具体几种形式。”目前,新婚姻法解释掀起了婚房加名的讨论热潮,人们主要讨论有两点,一是3%、4%的婚前房产“加名税”该不该收;二是一名万金加不加?据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三条中规定,契税税率为3%-5%,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制定具体税率,目前武汉对婚前房产证加名按“赠与行为”对待,按加名方取得房产份额征收4%契税。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年轻人,多半认为为避免今后出现产权纠纷,就算多出钱也愿意为房产“加名”。

阅读全文

与企业产权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
公司间商标授权书模板 浏览:115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浏览:970
转让翻转犁 浏览:705
门头广告牌使用费合同 浏览:835
厂转让样本 浏览:8
摊销土地有残值吗 浏览:529
永久煤柱摊销系数是多少 浏览:421
工商局的权力 浏览:637
商标注册0603分类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