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热纠纷
你可以提起反诉,承租人和供热公司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通过的是你。
你可以反诉承租人违约,并且追加供热公司为诉讼第三人,具体可以找律师最好,如果标的确实太少,打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吧,应该挺复杂。
2. 原供热公司被新的供热公司收购了,与原供热公司的纠纷新的供热公司是否应该管理,相关法律文件有吗
不知道所说的两家供热公司的收购方式是怎样的,所以就把所有的法律规定都列上了:
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依照公司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合同转变为一个公司行为。
★ 公司合并纠纷的法律适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三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四条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七、企业兼并
第三十条 企业兼并协议自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需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兼并协议自批准之日起生效;未经批准的,企业兼并协议不生效。但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补办报批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该兼并协议有效。
第三十一条 企业吸收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应当由兼并方承担。
第三十二条企业进行吸收合并时,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通知了债权人。企业吸收合并后,债权人就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隐瞒或者遗漏的企业债务起诉兼并方的,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过该笔债权,兼并方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再行向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追偿。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未申报过该笔债权,则兼并方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债权人另行起诉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
第三十三条 企业新设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由新设合并后的企业法人承担。
第三十四条 企业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后,被兼并企业应当办理而未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债权人起诉被兼并企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企业兼并后的具体情况,告知债权人追加责任主体,并判令责任主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以收购方式实现对企业控股的,被控股企业的债务,仍由其自行承担。但因控股企业抽逃资金、逃避债务,致被控股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的,被控股企业的债务则由控股企业承担。
3. 供暖相关法律纠纷(楼上楼下)
建议找物业来处理。
4. 关于供暖纠纷。
一般都是停止供暖就拆管的,阀门关闭一般都是拆管的时候关闭阀门。这种情况肯定是他们没有关闭阀门。
5. 谁能告诉我国家对房屋供暖的法律法规
每个地方的都不一样。都是由地方推行的相应规定。
例如吉林省:根据2004年6月1日起施行的《吉林省城市供热条例》规定,供热期内,居民用户的室内温度昼夜不得低于摄氏18度。而且这一标准12年未变。
温度每增加4度成本增加0.93元,根据长春市2003-2015年采暖期室外平均气温,在室温18℃的基础上,每增加1℃,供热量需多消耗约4%,折合每平方米供热成本增加0.93元。按照供热成本公开,依成本定价制度,此部分成本最终需热用户进行消化,势必增加用户的经济负担。
(5)供热纠纷法律规定扩展阅读
相关新闻:暖气温度不达标,法官支招如何维权。
在热力纠纷诉讼中,不论是供热企业还是业主,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举证是关键。
法官建议,热力公司应将投诉电话设置成自动录音,用户也一样可以留下录音证据;当用户发现暖气不热要投诉时,最好先向物业反映,由物业通知热力公司,物业公司就可以作为证人;用户在投诉测温时,可以让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在场,比如社区工作人员见证,但不能随意找个邻居作证。
用户在投诉热力公司时,还可以通过特快专递的方式,这样就能拿到热力公司签字的回执单,这也是法院所认可的证据,而这条也同样适用于热力公司;如果确定要发生诉讼,用户在暖气不热时,也可以请公证处前来公证。
如果用户自己拍照取证,最好像曾先生一样,在有年月日和时间的电视新闻画面旁边拍照取证,法庭会综合考量这些证据。
6. 供暖纠纷有诉讼时效吗
供暖合同是有诉讼时效的。虽然物业供暖合同属于继续行合同,但对不按日期交纳采暖费的,按日加收应交采暖费总额3‰的滞纳金,对无故不交纳采暖费或超期两个月不交纳采暖费的,供暖单位停止供暖。在停止供暖时,供暖单位知道并应当知道你的暖气费未予给付,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如果你找到新的证据和观点,是可以重新上诉的。
7. 供暖合同中的诉讼时效问题
供暖合同中的诉讼时效应为两年。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7)供热纠纷法律规定扩展阅读:
合同内容中有生效时间约定的,以约定时间为准。无约定时间的,以落款处的时间为准,签字盖章表示对其认可。签字盖章的时间表示认可的时间。
诉讼或者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
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二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8. 如何解决被告供热纠纷
各地的供热条例都有相关说明。如果是不达标,在没有达标的过程中,你要记得取证专并保留证据,属否则你也找个为理由拒绝缴纳采暖费多数是要输的。
因为法院判案是要将证据的。
至于取证,可以录音,或者找邻居集体签字,或者直接找热力公司让他们承认。
总之方法很多,但那个退费也好,赔偿也好,是发生在缴费之后的。
即使找个官司输了,你可以另行起诉他们,申请退费!
9. 供热公司的供热费是否受民事诉讼法诉讼时效的约束
受民事诉讼时效期限的约束。因为,供热费也是一种合同买卖关系,应当依照合同约定履行,一方违约,另一方也应当在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期起诉,法院才能受理审理。
10. 供暖不热,投诉到法院需要什么证据
若发现家中暖气不热,可以先向物业公司反映,由物业公司通知供热公司前来维护,这样一旦发生诉讼,物业公司人员可作为证人。业主应该当即拨打供暖热线,并保存语音详情及通话记录单,这样让证据更具说服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供暖费纠纷案件自测室温难作证 法院建议业主保留投诉记录
进入采暖季,热力公司与业主围绕供暖纠纷案件增多,该类案件审理一般在取暖期后,由于取暖季室内温度无法还原,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业主往往处于弱势,无法提出有效证据证明温度不达标。
近日,怀柔区法院审理了一起此类案件,由于业主保留了当时供暖投诉电话记录,法院最终判决减免业主一个月取暖费。怀柔法院表示,业主应尽量保留投诉电话记录,使证据更具有说服力。
业主被判减免一个月供暖费
2015年冬季采暖季,某热力公司为李先生提供服务后向其收取供暖费,但李先生以热力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供暖、温度不达标等理由,拒绝向热力公司交纳供暖费。热力公司将李先生诉至怀柔区法院。
案件审理期间,李先生向法院提供了2015年11月1日至30日间通信详单一份,证明自己在这期间共向热力公司拨打报修电话19次,均反映暖气不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