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涉及到哪些经济法律问题
其纠纷案主要涉及了有关商标权的相关法律。
Ⅱ ipad下架令 ipad商标,苹果和唯冠纠纷详细报道
对于与深圳唯冠的商标纠纷一案,苹果终于打破了一贯的沉默。
昨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收到了苹果公司的声明,不过该声明全文只有短短四句话,在指责唯冠拒绝履行承诺行为的同时,表示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但对于iPad下架一事,苹果并未谈及。
记者在向苹果中国区公关经理黄昱娜进一步了解此事时,黄昱娜表示,除了声明以外,苹果没有其他回应。
商标争夺战
苹果声明的第一句话便是:“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 商标权”。此话并不假。早在2009年,苹果公司为了获得iPad商标所有权,特意在英国成立了IP公司,以3.5万英镑从台北唯冠下属部门购得iPad商标所有权。
问题是,唯冠台北公司与深圳唯冠虽然同是唯冠国际旗下子公司,但“亲兄弟明算账”,在中国大陆注册iPad商标的是深圳唯冠。资料显示,2001年,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国大陆注册了iPad商标,当时苹果公司并未推出iPad产品。
于是,官司由此而生。2010年,苹果公司起诉深圳唯冠,要求法院判定商标归属权,因为苹果认为唯冠国际曾将iPad在华商标权转让给苹果,但唯冠深圳公司认为,大陆使用权为唯冠深圳公司所有,台北唯冠无权出售。
2011年12月,苹果公司与唯冠深圳公司的iPad商标权争夺案,苹果一审败诉,苹果选择上诉。
据了解,二审将于2月29日开始。不过,在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马林看来,如果苹果不能提供更多的有利证据,二审改判的几率不大。“一方面考虑到中国传统的司法体制,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司法独立;另一方面,从本案的热点程度上看,一审法院对案件的判决应该也比较慎重,是基于法律事实考虑的结果。”
iPad暂未下架
一审判决之后,深圳唯冠便开始对苹果穷追猛打。一方面向各地工商部门投诉,另一方面,宣称欲向海关提出申请禁止苹果iPad产品进出口。在此背景下,工商部门涉入调查、iPad被迫下架及禁售的传言不绝于耳。
昨日,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婉转地否认了上述传言。“目前该案还处于司法阶段,二审还没结束,我们行政机关不便进行评论。”该人士表示。
而昨日记者走访位于上海陆家嘴(600663)商圈的苹果旗舰店以及多家电器卖场时发现,所有iPad产品均在正常销售。苹果官方网站上,iPad产品也位于各产品销售位置的首位。
但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已经接到了苹果公司下架的通知,记者昨日浏览亚马逊上没有找到iPad产品。不过,多位电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事均是讳莫如深。
结局如何
此次商标的决策失足,对于苹果来说,如果输掉官司其损失无疑是惨重的。一方面,要面临深圳唯冠的巨额商标侵权赔偿,另一方面,还可能面临工商局的巨额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因此,若二审败诉,工商局对iPad的最高罚款可以超过300亿元。
不过,在知名通信业观察人士项立刚看来,苹果败诉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iPad也存在行货和水货两种,其水货的销售体系能弥补损失。
项立刚认为,目前仍是唯冠和苹果双方的博弈过程,最后可能是以双方妥协结束。
“对于苹果来说,如果败诉,它有三个选择:其一是花钱买下商标,但关键是价钱如何;其二,放弃中国市场,这个可能性不大;其三,选用其他商标。而对于濒临破产的唯冠来说,商标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说白了,它就是想尽可能多地拿到钱,但是,如果过于贪心,跟苹果硬碰硬的话,对双方都是不利的。”项立刚表示。
据了解,截至目前,唯冠公告显示其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另对中国银行(601988)、民生银行(600016)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
项立刚认为,唯冠现在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增加与苹果谈判的筹码。
Ⅲ IPAD商标纠纷问题~有些不懂
“iPad商标侵权案”指的美国苹果公司和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公司)起诉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唯冠科技或唯冠深圳),不履行IPAD转让商标义务。该案件经过三次开庭,最终判定苹果败诉。2012年2月,唯冠要求在上海地区禁售iPad的听证会结束,苹果提请驳回禁售令。2012年6月,广东省高院通报,苹果支付6000万美元一揽子解决IPAD商标纠纷。
事件简介
2010年,苹果向法院请求判决“iPad”商标权的所有权,并向深圳唯冠索赔相关费用。该案在2010年4月19日受理,并于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开庭审理。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苹果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并由苹果方承担案件受理费人民币4.56万元。2012年2月29日,iPad商标权权属纠纷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庭审中双方言辞犀利对抗激烈,庭审结束后,法院没有当庭宣判。
驳回停售
2012年2月23日下午,浦东法院就深圳唯冠提出的临时禁令申请、苹果提出的中止审理申请分别作出了裁定:驳回原告深圳唯冠要求责令被告苹果停止销售“iPad”平板电脑的申请;本案中止诉讼。
浦东新区法院认为,唯冠要求苹果立即停止销售“iPad”平板电脑的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一款第(十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十条、第十六条的规定,予以驳回。而同样由于商标权属的纠纷尚在广东高院的审理中,浦东法院裁定中止诉讼。
深圳唯冠代理律师谢湘辉表示,唯冠方面还将进一步申请“复议”。
事件详情
2000年,当时苹果并未推出iPad平板电脑,唯冠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分别注册了iPad商标。2001年,唯冠国际旗下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又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的两种类别。
事件漫画
2009年12月23日,唯冠国际CEO和主席杨荣山授权麦世宏签署了相关协议,将10个商标的全部权益转让给英国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其中包括中国内地的商标转让协议。协议签署之后,英国IP公司向唯冠台北公司支付了3.5万英镑购买所有的iPad商标,然后英国IP公司以10万英镑的价格,将上述10个iPad商标所有权转让给了“苹果”。
2012年02月17日,惠州市中级法院已经判当地苹果经销商构成侵权,禁止其销售苹果iPad相关产品。这是国内法院首次认定苹果商标侵权。深圳唯冠起诉深圳国美的案子也正在等待判决结果。[3]
2012年2月29日,二审开庭,当庭并未宣判结果。
听证结束
2012年2月22日消息,iPad商标权侵权案上海听证会结束,唯冠要求苹果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停止销售。苹果认为唯冠iPad产品未进入市场,商标权不稳定,申请禁止本案审理。庭审持续了4个小时。
原告唯冠方面的诉求包括:要苹果停止销售带有iPad商标的产品,拆除店面的相关标识,销毁相关宣传品以及在媒体上刊文消除影响,赔偿诉讼费用一万元等等。
被告苹果方面出示的一个证据是涉及到关键的ipad商标中国大陆地区的转让协议呈批表,有深圳唯冠的负责人杨荣山在这个表上批了“准”字。
目前举证质证的环节已经完成。被告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请法院驳回原告“禁售令”诉讼请求,并且终止本案的审理。[4]
事件影响
尽管苹果公司提起上诉,但全国多地工商部门介入调查,一些地区苹果门店和代理商不仅下架iPad,还将面临数额不详的罚款。
事件结果
2014年7月2日消息,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透露,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案达成和解,苹果公司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本案调解协议于6月25日生效。苹果公司于6月28日向该案的一审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上述民事调解书。深圳中院于今日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送达了将涉案IPAD商标过户给苹果公司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
据悉,6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双方送达了民事调解书,该调解书正式生效。日前,苹果公司已按调解书的要求向广东高院指定账户汇入6000万美元,并于6月28日向该案的一审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上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微博
述民事调解书。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今日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送达了将涉案iPad商标过户给苹果公司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
这意味着,苹果公司于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圆满解决。
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透露,在今年2月29日公开审理此案后,承办案件的合议庭认为,为使纠纷双方利益最大化,调解是最佳选择。目前唯冠公司债权人已达数百人,其最大的财产估值主要集中在iPad商标的价值上,诉讼前,涉案商标已被数个银行申请轮候查封,一旦该商标价值发生贬损的话,将会导致债权人更大损失。
广东高院称,高院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双方当事人的合理诉求。业内人士称,该案成功调解实现了iPad商标的价值最大化,极大的保护了债权人的权益,开创了涉外商标权权属纠纷解决的新路径。[5]
不知道对您有没有帮助。希望被采纳!
Ⅳ ipad会不会因为商标纠纷涨价
不会,你要相信苹果公司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