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职务侵权能和解处理吗

职务侵权能和解处理吗

发布时间:2021-09-22 15:32:09

① 职务侵占罪可不可以庭外和解

职务侵占是公诉案件,不是自诉案件,不可以庭外和解。
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② 职务侵占公司说可以和解,该不该相信

立案以后和解也得走司法程序,取得谅解是酌定从轻情节

③ 职务侵占双方和解法律还会追究吗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不知道你说的到没到这个地步,要是到达了触犯刑法的地步,还是会追究的,这时候提起诉讼的是检察院而不是被害单位,但达成和解会对减轻量刑有帮助。

④ 职务侵权怎样处理

1、通过追讨方式挽回经济损失
2、根据行政管理规定、内部管理规定、或党纪处分条例给予行政或党纪处理

⑤ 职务侵占罪可以和解吗公安有权主持公诉案件的和解吗

诬告我侵占148万公司财产!见到公安办案人员,我就一路喊冤,将当初被诈骗的事实告知公安人员,也提出有人证和当初的账目可以证明收益支出。可是见到面,公安人员就开始跟我提出和解。告诉我只要我和解,就不拘留我,案子就了了。并提出了巨额和解条件:放弃40%股权,70万现金,当初原告卖给我的一套房子按买的时候的90万价格估值。这是什么意思,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条件的实质:40%股权价值至少80万,放弃40%股权,也就放弃了3年来我没有分到的红利,粗略估计在120-200万之间,70万现金,09年90万买的房子,现在至少市价在120-150万之间。也就是说,公安向我提出了一个总额在四百万以上的赔偿条件!!别说我是冤枉的,就算假如我真的侵占了148万,也不应赔偿四百多万吧?!!这是什么,这只能解释为敲诈!任何案件,公安都有义务收集被告人有罪和无罪的证据,可是,自从公安人员见到我开始就是当上了对方的和解代理人,每天跟我讨价还价让我和解!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撤案,还我清白的基础上,我可以在合理范围内给对方一定的赠与,那也是我觉得我是学佛的人,冤家宜解不宜结!可是,公安很清楚职务侵占罪不能和解,也更不可能撤案!我们主动提供物证和证人,一直到了预审阶段,才匆忙让会计出具了一份当年账目往来的报告,就这么草草的只凭原告提供的所谓证据,将我移送审查批捕。检察院公正办案,存疑不捕将我取保候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75条规定:“职务侵占案(刑法第271条第1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在我的案子里,公安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明知不能和解的案件,不是收集充分证据,还原事实真像!惩罚真正的恶人,而是一直为虎作伥,逼迫我们和解。欺骗我和解就能撤案,其实是利用我不懂法律,想让我先赔钱,认罪坐实案件,让我的案子板上钉钉!然后对我提起公诉接受法律制裁,再次接受法院判决的各项赔偿!!多么阴险毒辣!!法律不是捍卫真理!维护正义,而是成了这帮野心狼发家致富的工具!!!法律本身是健全的,可是,北海的法律在北海司法人员手中变成了残疾,变成了恶棍!!这里没有公正!这片天空看不见法律的太阳,多少人在这里含冤莫白!北海吸引了多少人来,就害了多少人!多少人心痛!是多少人的噩梦!?!再不治理,北海一定是个死城!

⑥ 个人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的侵权行为该如何处理

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121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所谓职务侵权行为是指职务行为的实施侵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第三人构成侵权的职务行为。例如,公司甲的法定代表人乙驱车前往谈判地点与公司丙洽谈一笔房屋租赁事宜,在乙与丙公司签订完租赁合同回来途中,乙不慎将行人丁撞伤。在此,乙撞伤丁的行为则属于职务侵权行为。
职务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承担,从责任主体上看,也可以分为对内责任和对外责任两个方面。

首先,对外责任,主要是指由谁来直接对第三人或受害人承担责任。组织对行为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侵权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义务。在此项赔偿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关系中,受害人是当然的权利主体,至于义务主体是谁,学者们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组织与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是共同的义务主体[10];另一种意见认为,义务主体只能是组织,组织是实体法上的当事人即加害人和诉讼法上的当事人即被告[11]。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在发生职务侵权行为后,根据法人侵权理论或雇主责任理论,组织应该承担行为的后果,受害人只能向组织请求承担责任。我国的有关立法规定和司法上也基本是这样操作的。在职务侵权行为形成的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中,受害人应向组织请求承担职务侵权行为责任。

其次,对内责任,则是指组织或行为人在对外承担相应的责任之后,组织与行为人之间的责任承担。进一步说,即组织对行为人有无追偿权,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在职务侵权行为中,行为的法律后果完全由组织承担,行为人不须承担该行为的民事责任,不会产生职务侵权行为之对内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职务侵权行为可能导致对内责任的承担:

(1)根据公司企业等组织的内部协议,行为人对职务侵权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至于此种情形下,组织是否享有追偿权,能否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起诉要求行为人承担其相应的民事责任,则要区分情况:A、若该责任依据是行为人与组织之间的民事协议,包括组织章程或者劳动合同,则该责任属于民事争议,组织可以据此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张追偿行为人应该承担的责任。B、若该责任属于内部管理方面的责任,如公司的管理规范,学校的管理规章等,其管理规范或者规章属于组织内部行政管理方面的规定,不属于民事争议的范畴,故组织不能据此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张其权益。而只能根据管理规范的要求,在组织内部,通过工资、奖金发放或者职位晋升等其他奖惩措施,让行为人承担其相应的责任,实现组织的利益。

(2)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为人与组织应该对外共同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在组织对外承担责任后,可以根据其与行为人的事先协议或者有关约定,要求行为人承担其相应份额的民事责任,反之亦然。在此情况下,由于该追偿权属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故该组织与行为人内部责任承担的争议属于民事争议的范畴,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予受理

⑦ 职务侵占33万可以刑事和解吗

职务侵占33万元,属数额较大,处5年以下徒刑;超过100万元的,属数额巨大。如果积极退赔,取得谅解,达成刑事和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50%以上,并宣告缓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⑧ 职务侵占可以和解吗

职务侵占达到一定数额涉嫌职务侵占罪,对于犯罪无和解之说。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⑨ 涉嫌职务侵占罪可以调解为民事案件吗

你好,不可以。

⑩ 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公司可以出面调解吗

以下答复由闫建业律师(大连)提供:
在我国,调解或和解是处理民事争议的方法。在公诉案件中不存在和解问题,因为公诉案件是公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代表国家起诉犯罪嫌疑人,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公诉机关的职责中并没有可以与犯罪嫌疑人达成和解的规定。您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达成和解,这种和解在本质上仍然是民事和解,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量刑时考虑的一个情节,但是,达不到撤销追究刑事责任的目的。
闫建业律师

阅读全文

与职务侵权能和解处理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根据著作权的规定 浏览:12
宁夏理财规划师证书领取 浏览:880
地雷的发明 浏览:121
对建筑物享有管理权的业主 浏览:231
星涟海马鞍山 浏览:722
湖南咨询工程师投资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699
英赛嘉华知识产权怎么样 浏览:111
云南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证书领取 浏览:429
版权注册报价 浏览:106
榆次工商局电话 浏览:880
核弹头发明 浏览:15
简述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区别 浏览:682
马鞍山遇园 浏览:279
优剪转让 浏览:216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 浏览:792
注册商标有效期多少年 浏览:13
如何处理山林纠纷 浏览:314
校内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168
创造与魔法中玉米分布图 浏览:855
陕西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调查报告 浏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