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农村林地纠纷怎么处理
农村林地属农村土地承包的范畴,发生纠纷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提请村民委或乡(镇)人民政府调解、也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愿意协商、调解或提起仲裁后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一条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⑵ 农村山林土地纠纷,因山林权属问题和邻居发生冲突,就此事已经过法院判决,先可否申请确认山林所有权
如果经过法院判决了,要凭新证据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如果再审期限已过,你可以申诉。
⑶ 山林土地纠纷
1、需要说明的是:不管你家耕种和管理多少年,只要没有确实的证据如林权证、土地版划界权说明书等证明这片山林是你家承包的,你家也仍然不能对这片山林拥有使用权。
2、应对办法:
(1)要他家的林权证来看,看是否你家的山林确实是在他家的林权证范围内:如果他家有林权证范围不包括你家的山林在内,不用理他。
(2)如果他家的林权证上确实注明你家现耕种的山林在他的林权证范围内:找你所在村的村委会、到当地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县级土地局或林业局、档案馆等处查找与你家这片山林相关的权属证据。
(3)如果找到的证据足以证明这片山林历史上应属于你村,对方的林权证登记错误的:可以持相关证据,到林权证的发证机关请求更正对方的林权证、办理你家的林权证,如果发证机关不予变更,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告发证机关。
⑷ 农村山林土地所有权纠纷请教律师,老师们!谢谢
如果你来们没有权属证明自,而对方有权属证明,那么可以证明土地的权属系归对方。但你们在上面有种植树木、毛竹,可要求给予林木、附属物以及三十年开发、投入的补偿。
根据规定,关于林权纠纷,有林权证的以林权证为证明,无林权证的以八十年代初“林业三定”时发的山林权证为证明,亦无,则以土改时期的土地证明为证明。所以你们很被动。
可请求政府出面处理,或到法院提起诉讼。
⑸ 农村山林纠纷怎么告司法
你给定的信息太模糊了,时间上:前面是前10年,后面是已经过去20多年;内容上,标题是农村山林,后面又是土地证!建议您完善信息
⑹ 山林土地纠纷已得政府解决,但对方仍强种怎么办
山林土地纠纷通过政府协商解决之后应当签订协议书,双方都应按协议书条款去回履行,任何一方违约答的可通过诉讼程序追究违约责任。2012年农村山林土地权属基本上颁发了证书,权利分明,对山林土地权属存在有争议的,当地基层组织与政府对有争议的 山林土地会作出“双方暂行禁止使用”的规定,待确定权属之后才允许使用。
你提出的问题也许是:协商过,而没有真正确定权属后对方仍然强种。此类问题属对方不听“当地基层组织与政府对有争议 的山林土地作出双方暂行禁止使用的规定”,属于错误的行为。解决的办法是:向地方政府反映,由当地基层组织与政府出面去强行解决。如果你领取了山林土地权属证的,可以直接向地方人民法院以侵权为由提起民事诉讼。
⑺ 怎样处理土地山林权属争议
山林土地权属纠纷主要是指争议当事方因林地上林木尤其是其所占用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归属而发生的争执。《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这就表明与土地有关的权属纠纷的确权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在调处山林权属纠纷时,所讲求的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考虑的重点更多偏向事实根据方面。
根据经验结合自身对参与处置土地权属纠纷特别是山林权属纠纷的总结来看,这些纠纷大部分始于人民公社时期。由于当时法制不健全,对山林权属的确定太过随意,导致既没有科学界定又缺少文字记录。加之时间太久,当时的见证者有的已经去世,这给正确调节此类纠纷带来很大障碍。
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管理体制多次变动,从土改到合作化到联产承包责任制,期间合了分,分了又合,因而山林权属纠纷案件复杂,时间跨度大,牵涉面广,取证难,结案难,历史遗留问题多。所以,对山林权属纠纷的处理,一定要慎之又慎,如处理稍有不慎,必将影响地方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在之前的呈子、李家园等村关于林地争议当中,由于村民不懂法,曾发生过一村村民私自扣押另一村村民做人质的违法事件。
由于绝大部分山林权属纠纷历史情况较为复杂,从申请人申请调处到最终确定权属,难免会出现问题,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对最终的确权造成影响,所以应做到:
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性。农村山林权属纠纷的产生,一般来说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两者都不能忽视。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个关系,对各级人民政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尊重历史,就是要对引起争议的历史因素进行全面的客观分析,哪些是可以依据的,哪些是不能依据的,都应该有十分明确的判断。但是尊重历史又不能割断现实,要充分考虑现实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争议作出客观、公正的处理。
要注重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有机结合。各级人民政府是处理山林权属纠纷的主体,各级政府要以在法律法规范围内采用行政手段或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山林土地作出适当调整和重新划分,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给予相应刑事处罚。因此,注重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机结合有利于对争议的处理,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要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思想工作,是处理山林权属纠纷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它并不是绝对的,特别是不能流于空洞说教。调处中,工作人员还要耐心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并切实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如果仅仅停留在讲道理、做思想工作上,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感化群众,进而有效防止纠纷演变成更严重的社会矛盾。
⑻ 山林土地纠纷四至不明如何确定
1、需要说明的是:不管你家耕种和管理多少年,只要没有确实的证据版如林权证、土地划界说明书权等证明这片山林是你家承包的,你家也仍然不能对这片山林拥有使用权。
2、应对办法:
(1)要他家的林权证来看,看是否你家的山林确实是在他家的林权证范围内:如果他家有林权证范围不包括你家的山林在内,不用理他。
(2)如果他家的林权证上确实注明你家现耕种的山林在他的林权证范围内:找你所在村的村委会、到当地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县级土地局或林业局、档案馆等处查找与你家这片山林相关的权属证据。
(3)如果找到的证据足以证明这片山林历史上应属于你村,对方的林权证登记错误的:可以持相关证据,到林权证的发证机关请求更正对方的林权证、办理你家的林权证,如果发证机关不予变更,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告发证机关。
⑼ 农村林地纠纷怎么处理
尽快向县级人民政府申请调处,确定土地权属。
纵横法律网 韦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