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纪检组收到投诉信会怎样处理
投诉信分5个环节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来信的分拣、分送、拆封、装订、盖章。如果是网络举报,则包括举报材料的下载、导入处理系统等。
② 向省纪检实名举报会把举报信下发到单位纪检吗
这个真的没用,检举了就原路返回让下一级管,一点用也没有改丢人怪尴尬的,还有就是这个如果你证据不足反而被污蔑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
③ 纪检委收到投诉信后多长时间处理
看被举报的当事人背景如何。若背景强大,举报信会石沉大海!若被举报人已经被纪检委盯上,则三五天内就会将此人拉下马。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④ 写给纪委的举报信怎么写
写给纪委的举报信按照以下格式写:
1、标题:关于反映××(单位)××(职务)××(姓名)××违纪问题的信访举报
2、被举报人(单位)信息:须写明被举报人姓名、性别、单位及职务等信息
3、举报人信息:须写明举报人姓名、单位或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或联系地址
4、反映的主要问题:为便于纪检监察机关核实情况,反映问题要尽可能详尽表述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证据、涉及人员、涉及违纪金额等等,并尽量以条目形式,分段书写有关情况。
(4)纪检会投诉件扩展阅读
纪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的范围
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的举报信中,有不少是属于业务范围外的举报。
有的寄到了纪检监察机关,却写着“尊敬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内容也主要围绕司法案件展开;不少人误以为纪检监察机关无所不包、无所不管,递送的举报信中,有投诉物业偷东西的,有控诉企业改制后养老保险没落实的。
像个人纠纷、非法集资、征地拆迁、劳资纠纷、行业乱收费、部门乱罚款等问题,如果没有涉及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一般并不属于纪检监察机关的受理范围。
在通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微信举报时,前边都有一个“举报须知”。根据系统设置,到了这个页面会自动停留一段时间。不少人没有耐心去看“须知”,但其实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哪些举报,提倡哪类举报,“须知”都写得清清楚楚。
⑤ 纪检监察对匿名投诉信怎么处理
匿名举报信的处理规定:
举报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主渠道之一。由于腐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区域性,要想形成对腐败分子强大的震慑作用,还得依靠人民群众。
反腐倡廉工作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鼓励、引导、规范,才能形成反腐倡廉工作的大格局:在2010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中,有46.2%来源于信访举报。
而2006年至2010年的5年时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近103.5万件,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群众举报已成为反腐倡廉、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举报在反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举报的质量对于有效打击腐败尤为重要。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不少举报线索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案件线索中有近60%为匿名举报,即:在举报材料中不署举报人的姓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举报。近些年来,虽然各级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在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方面作了诸多尝试,但收效甚微。
因此,认清匿名举报的社会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而有效引导实名举报,从而提升举报线索质量,仍然是信访举报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5)纪检会投诉件扩展阅读
解决匿名举报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对举报人的有效保护。
举报人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反腐败的同盟军,举报人一般会被犯罪分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打击报复举报人事件的屡屡发生,在严重挫伤群众举报积极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的权威。目前检察机关侦破的案件中,有70%的线索来源于举报。
我国在宪法中虽然明确了公民举报的权利,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刑事诉讼法上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高检院出台的政策性规定外,我国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举报人和证人保护的法律制度。
目前,检察机关对举报人保护,更多的是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并造成举报人伤害、死亡等严重后果涉嫌构成犯罪的情况,基本谈不上事前保护的问题。保护举报人,首先应提倡机制保护,要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完善,在机制建设上有所作为。
2008年召开的检察机关举报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如何从源头上保护举报人,加强对举报人的事前、事中保护。举报者是为了社会正义、为了反腐败,是有着时代良心的英雄。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克惠说,要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唤起更多具有‘时代良心’的举报者。善待时代良心就是要保护时代良心。我们应尽快把各部门现行保护举报人的规章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制定一部具有权威性和足够影响力的《举报法》。
通过立法,把举报线索的受理、处理、以及受理举报部门的权利义务、举报人的权利义务及对举报人的保护奖励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宪法》和《刑法》中关于举报的内容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从而有效减少被举报受到的打击和伤害。
⑥ 怎样向纪检部门写举报信
举报信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掌握问题线索、开展调查的重要基础,为更好、更准确地了解你反映的问题。
总体要求:实事求是、内容具体、简明扼要、字迹清晰。
格式上,举报材料一般分为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有多个被反映人且问题不交叉的,应分别反映,举报材料一人一件。
开头
开头应写明被举报人的姓名、性别、单位、职务和政治面貌,以及被举报人单位的隶属关系等。
正文
正文要尽可能写明被举报人违纪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如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知情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对于被举报人涉及多项违纪违法行为的要分项逐条叙述。提供的书证、物证等证据材料可附后。
结尾要写出向其他部门的反映过程和调查处理情况,此次举报的具体要求,提倡签署真实姓名并留下具体联系方式。
一封合格的举报材料,才是举报诉求能够得到解决的根本,如果举报材料格式步骤错误、内容凌乱、中心不清晰,很难在众多举报材料中引起重视,从而影响举报的质量和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