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事纠纷判决后双方还能再和解吗
既然通过民事判决方式结案了,那么就无法通过调解方式结案了。
民事案件起诉后,法院判决和法院调解方式均是案件的结案方式,二者无法同时适用。当然,如果在法院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对判决内容的履行(包括未进入执行程序和已进入执行程序的情形),可以通过调解或者和解的方式处理并履行完毕,各方亦无争议的,是受法律保护的,但这与在法院审判阶段的结案方式是两回事。
『贰』 请问和解和调解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和解是指与他人解决争执,重归于好,在法律上指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为处理和结束诉讼而达成的解决争议问题的妥协或协议。一般来说,和解的结果是撤回起诉或中止诉讼而无需判决。调解是指第三方斡旋于当事人双方之间以便使双方就争执或矛盾达成和解。
2、所指向的主体不同。
和解是指向当事者双方,调解是指向独立于当事人双方外的第三人。
3、法律效力不同。
根据法庭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生效后,诉讼归于终结,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庭外和解的诉讼中,则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准许后结束诉讼,和解协议不具有执行力。
(2)纠纷和解谈判扩展阅读:
“和解”的法律效果:
1、撤诉:诉讼和解后,当事人申请撤诉,经过法院的准许后,诉讼终结,和解协议不具有执行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对方当事人只能另行起诉。
2、制作调解书: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调解”的法律效果:
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对于以下几类特殊案件可以不制作调解书,将调解协议记入笔录即可。
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2、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3、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4、其它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叁』 民事纠纷调解谈判。
警察只能做调解工作,不具有强制执行措施。调解不成的话,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判决责任的承担,你是未成年人,警察调解也应找你的法定监护人,也就是你母亲。你如果不满警察的做法,可以向督察(管警察的警察)反映情况。
http://ke..com/view/1366872.htm
『肆』 协商和调解是解决一切矛盾和纠纷的最佳方式这句话对不对
不对,解决任何问题,首选是协商和调解,但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协商和调解,依照法律解决问题才是最佳的解决方式。
『伍』 跟合伙人发生拆伙纠纷.双方谈判调解不了.通过法院起诉了合伙人.我已经
因合伙散伙产生的争议,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处理;无法确定比例的,平均分配、承担。
法律依据:《合伙企业法》
第三十三条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陆』 协商和解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一、协商和解必须遵守自愿原则
在协商和解中,是否进行协商和解以及按照怎样的条件进行和解,都需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不得强迫协商,更不得采用暴力、威胁手段强行要求对方接受某种和解条件。和解协议达成后,由当事人自觉履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的,可以重新协商,任何一方不得强制对方履行。不愿和解或和解协议达成后后悔的,应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玉溪新闻
二、争议当事人应当具有和解权利
可以协商和解的争议应当是当事人具有和解权利的争议,即,其涉及的权利义务必须是当事人可以处分的权利义务。对涉及犯罪行为的争议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争议,当事人不得进行和解。例如有关经营者在提供经营服务时致消费者重伤或死亡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争议,就不能由双方协商私了。 玉溪新闻
三、协商和解不得损害第三方利益
当事人协商和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第三人的利益。和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法。例如,经营者对其伪劣商品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害虽答应赔偿,但以消费者对其假冒商标的行为不得检举、揭发为条件。损害第三方合法利益的和解协议应为无效。当事人的行为视其情形可构成共同违法或共同侵权行为,对此,国家有关机关可以追究其违法责任,受侵害第三方可以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柒』 有个民事纠纷被投诉法院想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协商可一直没调解员受理怎么办
你可以向村委会、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或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中心(设在司法所)申请调解,且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