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审判决,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上诉;如果是二审判决,自各方均收到判决之日起生效,不能再上诉,但可以申请再审。
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㈡ 物业合同纠纷可以一审终审判决吗
只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才属于一审终审判决,其它都是二审终审制。
㈢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法院执行书下来了,判决不公怎么办
根据判决书的类型而定,如果是一审判决且在上诉期内的话,可以上诉。如果错过上诉期限导致一审判决生效的话,可以申请再审。如果是二审判决的话,申请再审。
㈣ 物业合同纠纷中为什么业主总是败诉
你好,物业费纠纷,可以说是目前居民小区最主要的矛盾:一部分业主———有的小区比例甚至达到50%,以物业公司的服务不到位或自家财物受损为由,拒缴物业费;而物业公司则以物业费收缴不足为由,缩减服务内容、降低服务质量。这个矛盾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近日,某法院对近期物业费案件审理情况作了通报,在已审结的有关拒缴物业费的817件案件中,除调解成功或物业主动撤诉外,其余177件均以业主败诉告终。
此事有点出人意料。纠纷难以调解,诉诸法律裁决,本是一个好的选择。法院判决,也肯定于法有据。难以置信的是,败诉的竟然全是业主!
如古镇街道周先生因房屋渗水要求物业解决,物业派人查看后便没了下文,于是他选择了以拒缴物业费的方式“维权”。物业公司多次催讨未果,就将周先生告上法院。因为房屋渗水原因很多,解决起来比较复杂,经法院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周先生当场缴纳了物业费。
如宗汉街道佟女士一天回家发现爱车上有伤痕,怀疑被其他车辆碰撞所致,于是找到小区物业要求赔偿。但物业公司不认同佟女士的说法。因为按照合同约定,物业公司没有义务保证停放的车辆不被刮擦碰撞。气急的佟女士干脆拒缴物业费。物业公司起诉到法院,法院明确支持物业公司要求佟女士支付物业费的请求,佟女士败诉。
还是宗汉街道的王先生,以家中被盗为由,拒缴物业费。物业公司告到法院,法院判决王先生仍须缴纳物业费。
177个案例中业主败诉的具体起因不尽相同,但根源是一样的:“业主弄错了法律关系“。业主该不该缴纳物业费,与业主财物受损、人身受伤害等物业公司该不该赔,适用的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不能擅自折抵。就是说,业主按时足额缴纳物业费,是法律规定,否则就违法。而业主人身、财物受损,物业公司应不应该赔偿,适用不同的法律及与业主订立的合约。业主动不动用拒缴物业费的方式“维权”,用一句方言来比方,就是“红蜡烛记到了胡萝卜账上”。
法院有关物业费官司的判决结果集中发布,给我们以多重启示。
启示之一:作为业主,自己的利益受损后,维权的行为要合乎法律,不能仅凭直觉就采取行动,这样才能避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尴尬结局。
启示之二:作为物业公司,在业主拒缴物业费而又催缴、协商无果后,积极的应对办法就是诉诸法律。目前一些物业公司普遍采用减少服务项目、降低服务质量的做法,不仅会带来恶性循环,而且侵犯了按时缴纳物业费的业主的利益,也让自己陷于不履行合约的被动境地。此时如果缴纳了物业费的业主起诉物业公司,败诉的就不是业主了。
启示之三:作为小区的有关组织,包括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现下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向全体业主宣传与物业费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告知合法利益受损时反映与投诉的途径,使他们的维权行为遵守法律的规则。业主们之所以动不动以“拒缴”作为维权的手段,大多数是由于不懂法,明知故犯者肯定是少数。
社区是城市的最基层组织,是市民赖以生活、休闲的重要场所。城市居民的一生,超过1/2时间在社区里度过。所以,能否保证社区的安全、有序、舒适,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幸福与社会的稳定。而缓解业主与物业的矛盾,至少在当前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有关各方都应把它当一回事。
网页链接
㈤ 物业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是怎样的呢
起诉状的专业性强,建议咨询律师后委托律师代书,减少风险。
《中华人民内共和国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㈥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业主有证据证明物业未履行合同,判决结果会怎么样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业主有证据证明物业未履行合同,那么有可能会判业主胜诉,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业主拖欠物业费,物业才把业主起诉的,所以还是尽快缴纳物业费。
物业费,是这样的情况。
物业管理公司为业主或用户提供的管理和服务项目,向业主或者用户收取物业管理费时天经地义的。但是无论如何,有关物业管理费的事宜,物业公司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商品房的物业管理费一般由以下一些项目构成: (1)公共物业及配套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包括外墙、楼梯、步行廊、升降梯(扶梯)、中央空调系统、保安系统、电视音响系统、电话系统、配电器系统、给排水系统及其他机械、设备、机器装置及设施等。 (2)聘用管理人员的薪金,包括工资、津贴、福利、保险、服装费用等。 (3)公用水电的支出,如公共照明、喷泉、草地淋水等。 (4)购买或租赁必需的机械及器材的支出。 (5)物业财产保险(及各种责任保险的支出。 (6)垃圾清理、水池清洗及消毒灭虫的费用。 (7)清洁公共地方及幕墙、墙面的费用。 (8)公共区域植花、种草及其养护费用。 (9)更新储备金,即物业配套设施的更新费用。 (10)聘请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的费用。 (11)节日装饰的费用。 (12)管理者酬金。 (13)行政办公支出,包括文具、办公用品等杂项以及公共关系费用。 (14)公共电视接收系统及维护费用。 (15)其他为管理而发生的合理支出。
物业维修范围。
1、物业负责管理房屋的公用部位,是指一栋住宅楼中业主、物业使用人共用房屋的基础、内外承重墙体、梁、板、柱、屋顶等,此外还有楼梯间、通道、专用房间、外墙面、屋面防水、楼内自行车存车库等。
2、共用设施是指住宅区内业主、物业使用人共用的非市政道路、路灯、绿化、建筑小品、化粪池、非市政排水管线、窖井、非营利性的休闲广场和健身器械等。
3、共用设备是指住宅楼内业主、物业使用人共用的下水管线、落水管、电梯、避雷装置、电气线路、加压泵房;非业主、物业使用人自行安装的住宅入口防盗门及住宅区内电子监控系统、电控门、垃圾桶、垃圾箱。
㈦ 物业合同纠纷答辩状是怎样的
您好:
物业合同纠纷答辩状
答辩人:
地 址:
电 话:
答辩人就物业管理合同纠纷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1、起诉状所述“原告按约履行了合同,被告却没有按合同约定给付相关费用”,这与事实不符,答辩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事实是这样的:
原告没有按约履行合同在先。合同第1页第一条甲方权利义务中明确写明“根据本协议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备、绿化、环境卫生、保安、交通等项目进行维护、修缮、服务与管理”,合同第3页第二条对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做了解释,包括楼梯间和绿地。而本人所居住的XX花园X号楼南面的公共绿地已成天然的停车场(照片为证),经多次想物管反应,未果。其次,本人所居住的X单元,从上至下多处楼梯间墙面损坏(照片为证),尤其本人居住的X楼,门前墙壁毁坏严重,已有2年多的时间,期间数次向物管反映,未果。以上事实表明,本小区物管没有按约履行合同在先,而不是“原告按约履行了合同,被告却没有按合同约定给付相关费用”。
2、事实并非原告起诉状所述“经催要未果”。今年,在原告起诉前曾上门要过物业管理费,前后一共3次,有两次有同一负责人在场(据了解是X主任),从第1次物管上门收费从起,本人及家人就向其反映四条同样的问题,
一是门口的楼梯间两年多无人维修;
二是车库门前不时有汽车甚至是非小区业主的外地牌照汽车乱停乱放,多次是本人停在花钱购置的车库的汽车不能出库,耽误本人及家人的时间;
三是本人车库门前卫生状况太差,杂草丛生,无人问津;四是车库门前有相邻饭店私搭乱建的出烟通道损坏,夏天恶臭严重,不能靠近。来访的物管人员也做了记录,本人要求原告当庭提供访谈记录。本人清楚的记得,第3次物管到访后,本人明确表明,只要解决上述问题,本人立刻缴费。但时隔1个多月,物管没有任何答复,连起码的举手之劳拔草也没有兑现,足以表明物管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而不是起诉状所说的“经催要无果,无奈诉至法院”。此外,在毫无沟通的前提下,一纸诉状将本人告至法院,本人及家人极不不赞成物管的这种做法,保留提出异议的权利。
3、对于XX物业的管理水平和资质,本人提出疑义。理由如下:
一,每次,本人遇到汽车停在车库不得出去的情况,均会找到值班保安,遇到素质差的保安,答复“汽车出不来,我也没办法啊,我也不知道是谁家的车”;有时“幸运”,碰见素质高的值班保安,责任心强,但也只能到楼下叫喊“谁家的车”种种,并不能快速解决问题。随后,本人也向保安建议,要在门口进行出入车辆登记,起码记录车牌号以及车辆归属业主的住址、电话。可至今,“无主车”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
二,就是眼前是事情了。本应诉通知书等文件的快递上,居然写错了业主的电话号码。这对于“做最有潜力的物业管理企业”的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差距太大。本次快递上的邮戳是8月15日,时逢全家人出去旅游,8月12号下午出发,直至21日(周日)晚11时才到家。昨天,也就是22日中午11时20分左右,法院X法官上门说找业主,请下午2点30分在法院东门口等。直至昨天下午2点30分,本人才看见通知书,试问,如果本人旅游回来再晚两天,贵方如何通知!为便于管理,物管应该对业主的资料有起码的了解、收集、掌握、存档,以便及时通知业主有关事项,而且,物业管理合同上,物管公司的义务里也明确写明“建立健全的物管管理档案资料”。
三,在物管第3次上门收费之后的一个深夜我家被盗,经济和精神都受到较大损失,感觉住在这个小区不安全,随后便在XXX派出所报了案。同时找到物管想看监控,帮助公安破案,物管说监控不带红外线功能,夜间不起作用,还说正在和开发商交涉,请问1个多月过去了,有结果没有。四,小区里大多数面朝西的门面房都开了后门,直接影响小区的安全,还有小区乱停车的问题,请问物管作何解释。合同第4页,对物管的服务质量,包括房屋外观、环境卫生、绿化、车辆停放秩序等有明确的要求,请问,物管做的如何。合同对双方都有约束,我们不是只有交钱的义务,也有享受服务的权利,不谈优质服务,起码是合同规定的;物管不是只有收费的权利,也有按合同履行服务的义务。
基于上述理由,本人要求原告XX涟水县物业管理公司撤销将本人列为被告,同时对本人曾三次向上门收费物管人员提出的要求做出答复。
此致
XX人民法院
答辩人:****
****年**月**日
㈧ 与物业产生纠纷,物业合同纠纷上诉状怎么写
起诉状,物业公司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物业合同,对方专违约的证据材属料,对方的身份信息等。程序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㈨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物业公司起诉新业主承担原业主物业费。
物业是认房不认人。房子在,就得交物业费。
为避免矛盾升级,你可以找原房东商议补交。
未交清应付费用就接受房屋,交易存在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