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劳动纠纷,外来务工者可以找工作吗需要注意哪些
可以找工作。
求职牢记“三要”
眼下正值外来务工人员返城求职高峰,宜兴市劳动保障部门先后举办了多场节后免费人才招聘活动,每次都吸引了大量打工者前来参与,其中不少是首次进城找工作的年轻人。在新的一年中,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挣到更多的工资,这是所有辛辛苦苦外出打工人员的共同心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民工兄弟在求职过程中,必须牢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寻找正规中介,谨防骗子设的陷阱。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缺少用工信息,加上受技术、文化水平等方面限制,对他们来说,要想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并非易事。一些不法分子往往抓住他们急于寻工作的心理,在背街小巷墙上、电线杆等地方,贴出各种条件“诱人”的招工小广告,随后以办工作证、工作服等收取“押金”为借口,进行诈骗活动。一旦求职者发现上当受骗,他们又死不认账,甚至“人去楼空”。因此,农民工求职时一定要注意辨别信息真假,不要被所谓的“高工资”蒙骗,谨防落入非法“黑”职介和招工骗子设的陷阱。尽量去政府举办的免费市场找工作,到职业介绍机构求职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合法证照、批准证书、监督机关名称和监督电话等。如果发现上当被骗,要及时找劳动部门或拨打“110”报警,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其次,除了注重劳动报酬外,还要兼顾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求职过程中,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只是一味盯着招工表上的工资高低,而忽略了用工单位是否能够提供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发展空间。据介绍,目前宜兴不少企业专门为外来员工建造了公寓楼,免费提供吃住、水电等,有的还设置了图书室、微机房、体育活动等场所,甚至还能为职工提供一些免费培训、学习深造的机会。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员工不仅在生活居住等方面不用自己操心,并且还能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对于一些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来说,在求职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不能过分挑剔,眼下正是企业招工高峰期,如果等用人单位招工完毕,求职者错失适合自己的岗位,这也是非常可惜的。
三是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据业内人士介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了解签约企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农民工依法享有休假权利,包括法定假日、病假、女职工产假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请假。用人单位应为本单位职工交纳工伤保险费等,如果按照国家规定安排劳动者加班,应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同时不得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者扣留居民身份证。农民工兄弟必须仔细看清楚合同中的每项条款后再进行签字,这也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Ⅱ 外地的公司劳动纠纷怎么解决
一、管辖权:
1、定义:管辖权(Jurisdiction)是指法院或仲裁委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权力或权限。法院或仲裁委要对案件具有管辖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法院对所涉案件具有“标的物管辖权”,即法院具有审理该类型的案件的权力,同时,法院还需对案件当事人具有“个人管辖权”,即法院具有对诉讼中涉及的当事人作出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裁决的权力。
2、劳动争议的管辖权:劳动者与注册地在外地的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在用人单位注册地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在劳动合同履行申请劳动仲裁。其中,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
二、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Ⅲ 在外地打工,如果跟本地的厂里闹劳动纠纷,闹到了劳动局,再想在本地找个好的厂上班,外地人就很难进去吗
当事人在外地打工时,当事人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让劳动行政部门介入处理。在之后,再在当地找工作上班的,只要当事人与用单位协商一致,可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与前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对新的工作并没有影响。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Ⅳ 在打工过程中遇到了劳动纠纷怎么处理
1.咨询具体业务,请拨12333,这是劳动保障业务服务电话,不收费
2.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比如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请收集证据,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不收费。
3.存在劳动争议的,(比如工资数额争议、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等)向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请争议仲裁,不收费。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起诉到法院。
4.若这些途径都不能解决问题,请拨12345市长电话需求帮助。
5.还可以向信访机构信访,要求帮助处理。
另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付出很大 的代价的,比如工作丢了,时间精力花费了很多等,最后的结果往往还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不管怎样,若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必须果断地利用各种手段维护,尽管要付出各种代价。
Ⅳ 外地打工者提交完劳动仲裁后回老家还用来当地要工资吗
提交劳动仲裁,需要等待开庭审理,然后拿到仲裁裁定书,如果用人单位不执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所以提交完劳动仲裁,不管结果就回老家,不开庭就走,那样会按照撤回申请处理。除非委托仲裁代理人,律师或者法律工作者。
Ⅵ 在回外打工,在哪申请劳动仲裁
公司所在地的仲裁机构
如果不知道的话,打劳动局的电话咨询。
Ⅶ 劳动关系在外地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本地处理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你不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可以选择在劳动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据此,只有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权管辖。
一、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都在外地,发生劳动纠纷如何维权
首先,职工与劳务派遣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目前,用工单位以工作岗位不存在为由通知职工不用再到用工单位上班,并结清工资,职工可与劳务派遣单位沟通是否已经被退回。如果已被退回,派遣单位应当为您重新派遣,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工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工单位可将劳动者退回派遣单位。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15条,劳动者此种情况被用工单位退回的,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被派遣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被派遣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被派遣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您在咨询中提到派遣单位并未对您进行再次派遣,也未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依据《规定》第15条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根据第17条内容由派遣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您被退回后,派遣单位未与您协商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依据《规定》第21条,劳务派遣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赔偿金。
其次,您的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均为江苏公司,但用工地为北京,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所以,由于您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北京,因此您可以在北京对用人单位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这类纠纷还是主要在用人单位的所在地和劳动者的派遣地两个地方来解决。由于这类案件牵涉的比较复杂的地域关系,劳动者在进行相关办理时一定要积极的说明情况,把自己的遭遇详细的说明,我国的劳动部门才会予以处理。
Ⅷ 如何进行异地劳动仲裁
仲裁需要在公司注册地或工作履行地,进行申请。
递交申请书和开庭审理当天,如果当事人不能去可由代理律师出庭,递交证据资料的时候可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