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侵权法在美国法典的哪一部分
您好,在美国来,侵权自法主要属于各州的法律范畴,而且主要由判例法组成,并不属于某个法典。
在美国,侵权行为可分为故意侵权行为(intentional tort)、过失侵权行为(negligence or negligent tort)和严格责任侵权行为 (strict liability tort)。对侵权行为的一般救济方法是对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予以一定的金钱补偿,在涉及交通事故等领域的侵权赔偿已广范采用了保险赔偿的方式。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2. 一个美国侵权责任法的案例
美国有个老太太在给她的宠物猫洗完澡以后,突发奇想把猫咪放进微波专炉烘干,属结果猫死了。老太太悲痛欲绝将制造商告上法庭,理由是他们没在说明书中警告不能把猫咪放进微波炉,结果法庭判决支持。有口难言的制造商只好在他们已十分冗长的说明书中又加一条:本产品仅用于食品加热,请不要将猫咪放入其内。
3. 于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 侵权的问题。
正我来国《侵权责任源法》第六条 对"一般侵权行为"做出了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 担侵权责任。而该法第七条是对"特殊侵权行为"的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侵权行为 的归责原则,是指在加害人的行为致人损害时,根据何种标准和原则确定加害人的侵权责任的制度。我国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原则。
4. 美国侵权法重述是哪一年
最初的《侵权法重述》于1923年——美国法律研究院在同年早些时候成立后不久——即开始编撰。因此,与《代理法重述》和《合同法重述》一道,《侵权法重述》是研究院最早的几个项目之一。在随后数年内全面负责该工作的报告人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弗朗西斯·H·博伦(Francis H.Bohlen)教授,虽然起草该《重述》部分章节的助理报告人达7人之多。该《重述》的最后一卷(即第四卷)于1939年出版。又过了16年后,在1955年,研究院回到侵权法这一主题,对最初《侵权法重述》的各个方面进行回顾和反思,依据其后法律的发展重新表述并常常扩展其规定内容。费时24年才完成的《侵权法重述第二版》最终完全替代了原《重述》;因此,本书未收入原《重述》的任何章节。《侵权法重述第二版》的报告人是跻身20世纪最著名侵权法专家的两位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赫斯汀法学院的威廉·L·普若瑟(William L.Prosser)教授和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约翰·w·威德(Johnw.Wade)教授。最初的编撰工作几乎完全是普若瑟完成的,并且前十九章在他仍担任报告人时已被研究院批准、出版。普若瑟在1970年辞职后,威德承担了修改普若瑟的剩余几章的草稿、将其提交研究院批准,并监督其出版的责任。
5. 美国侵权法重述 第二版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
《侵权法重述:纲要》是2006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许传玺等。该书主要有研究院特别编制的案例总结,以及对人、物等的侵权行为进行了相关解释和介绍。
6. 美国侵权法中殴打的构成要件
A.定义:殴打的定义是蓄意对他人身体造成有伤害性或攻击性的接触。
(例如:A 故意打了B的鼻子,A就被判定为殴打罪。)
B.含义:D不必仅在对他人蓄意造成身体伤害的情况下,D才会被判定为殴打罪,例如:(1)D故意对他人身体造成接触性的伤害和侵犯,D被判定为殴打罪;(2)D对P做出令P感到身体部位会受到伤害或侵犯的接触,D被判定为殴打罪。
例1:D对P开枪,故意对他造成枪伤,D被判定为殴打罪。
例2:D对P开枪,故意不打中P,但有意图让P认为P会被打伤,D被判定为殴打罪。(故意伤害罪满足殴打罪的要求)
C.具有伤害性和侵犯性的接触:如果接触属于伤害性的,满足对身体造成了疼痛或损伤这一条件。但仅仅是对他人侵犯也被判定为殴打罪,如对对他人尊严的侵犯。
如:D对P吐痰,即使P没有收到身体上的疼痛或损伤,D也被认定为殴打罪因为常人的理解下P所处的情况已经属于尊严受到了冒犯。
D.P在无意识情况下:P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收到了他人的接触(如:D在P睡着的时候亲吻了P,D被认定为殴打罪)
这是我自己翻译的,有些术语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7. 想问一下,美国的侵权法与其刑法的区别
适用刑法和适用侵权法不发生冲突。
如果侵权程度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那加害人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是同时需要适用刑法的。
如果侵权不严重,那就单独由侵权法来调整即可。
8. 美国侵权法和合同法的主要特点各是什么
给你提供个网站: www.questia.com/search ,用英语翻译好了再上面一查就知道了。另外奉劝一句,财大回就这答个课最愁人,以后告诉师弟师妹们不要选。
9. 我想提问一下,中国侵权责任法,主要借鉴德日观点,还是借鉴英美侵权法(哪一个方面多)
英美的 不是小*日的。。。这里面主要是美国的 侵权法的发展与美国相似 看看 中国侵权法现状:考察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