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企业合并分立产生的合同纠纷

企业合并分立产生的合同纠纷

发布时间:2021-09-18 00:07:03

1.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或分立的,应如何处理

A公司是与顾某订立合同的主体,虽然A公司与B公司合并成了C公司,A公司已经不存在了,作为C公司的人员拒绝顾某的送货看似有道理,实际上是违反《合同法》的规定的。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所以,C公司应当履行原A公司的合同义务。

2.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或分立的,如何确定其责任

当事人的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并成为个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合并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由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
当事人的分立,是指一个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分为两个以上的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原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转移给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当事人的合并和分立也是一种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因其有自身的特点,合同法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规定。当事人的合并和分立与一般的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相比,不同点在于,当事人的合并和分立往往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行政命令而进行的,而一般的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是通过协议来进行的。
当事人合并后责任的承担。为了制止一些企业借改革之机,利用企业的合并或者分立逃避债务,《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3. 企业合并与分立所产生的法律效果

法人以最有资质的为主。
所谓法律效果,是指通过法律适用作出裁判,体现法制的原则与内涵,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既要遵守法定程序,又要维护司法公正,体现法自身的价值。

4. 企业分立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企业分立过程中涉及到的业务很多,大部分都是按照合同进行分布,但就算是白纸黑字的合同写着,也可能会发生纠纷。一旦企业分立合同纠纷发生后就得要处理,那么企业分立合同纠纷怎么处理?小编为你介绍企业分立合同纠纷处理。
新设分立是指原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分别设立为新的企业。当事人之间有关企业分立合同的签订、效力、履行等发生的纠纷为企业分立纠纷。下面就由沈阳企业律师苗琦为您讲解企业分立合同纠纷怎么办。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企业分立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处理企业分立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通则》第44条,《合同法》第5章,《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18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31条、第35条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44条对企业分立的登记、分立各方财产和债权债务承担问题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或者有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并公告。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关于企业分立涉及债权转让和债务转移问题,《合同法》第70条以及第5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作出了相应规定。另外,《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18条规定:“企业合并或者分立,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政府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31条规定:“企业可以通过转产、停产整顿、合并、分立、解散、破产等方式,进行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企业的优胜劣汰。”该法第35条还规定:“经政府批准,企业可以分立。企业分立时,应当由分立各方签订分立协议,明确划分分立各方的财产和债权债务等。”
如果自己的亲人有企业分立合同纠纷而需要处理的情况,你想帮助他可以在线咨询律师获得意见参考。
延伸阅读:
企业分立合同纠纷的裁判标准
怎么看待我国的企业分立
怎么认定企业分立

5. 公司分立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公司分立后相关纠纷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除非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

6. 订立合同后发生合并或分立的情况该怎么办

现实问题

A公司与顾某订立了买卖合同,约定A公司向顾某购买手工艺品50套,货到付款。但是在顾某送货至A公司前,A公司与B公司合并了,改名为C公司。当顾某将50套工艺品送到原A公司办公地点后,遭到了A公司原负责人的拒收,理由是现在A公司已经不存在了,所以A公司与顾某的合同也自然终止了,让顾某将工艺品运回。

律师解答

A公司是与顾某订立合同的主体,虽然A公司与B公司合并成了C公司,A公司已经不存在了,作为C公司的人员拒绝顾某的送货看似有道理,实际上是违反《合同法》的规定的。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所以,C公司应当履行原A公司的合同义务。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九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7. 企业分立后诉讼主体如何确定

分立前企业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分立后发生争议,因区别不同情况:一是职工已分流的,以职工现在所工作单位为诉讼主体。二是职工未分流的,应以分立后的所有企业作为共同诉讼主体。三是一些企业为规避法律、逃避债务,将资产抽逃另行组建新的经济实体,原经济组织与劳动者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如果自身能独立承担责任的,可将其作为诉讼主体;如果其财产不足以承担民事责任
,可将新组建的经济实体作为共同诉讼主体,承担连带责任。四是内退职工在企业分立后因养老保险发生争议,应将分立后的两个企业作为共同诉讼主体。
关于企业破产后诉讼主体的确定
对于宣告破产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破产清算期间诉讼到法院的,根据破产法与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破产企业的清算组在企业破产宣告后,具有清算破产财产、职工安置、对外进行民事活动的职能,因此应将清算组为诉讼主体。
关于企业被承包或租赁经营后的诉讼主体确定
企业被承包或租赁经营后的诉讼主体确定应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存在有以下几种情况:(1)承包、租赁前建立劳动关系的,承包租赁后发生劳动争议的,应将企业作为诉讼主体;(2)承包、租赁期间建立劳动关系的,发生争议的应将企业作为诉讼主体,承包、租赁人应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3)劳动关系虽然发生在承包租赁期间,但诉讼时承包租赁经营合同已解除或终止,按约定应由承包人、承租人承担责任的,仍应将企业作为诉讼主体,承包人租赁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8. 企业合并或分立后,以前的合同是否还要履行原债务应由谁来承担

企业合并或分立后,以前的合同需要继续履行且原债务应由变更后的法人承担。


我国《民法通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根据《民法通则》的精神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因此当事人合并或者分立后不仅原有的一切债权债务依法由合并或者分立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而且原有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知识产权等也都转移给合并或者分立后的企业。


此种权利义务的一并转移与一般合同转让有所区别。由于合同的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其条件之一是须由转让人与受让人就合同转让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合同转让才有可能发生且由企业分立导致的权利义务的转移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发生的而非当事人的合议称法定转移其目的是有效地防止债务人假借合并或者分立逃避债务从而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阅读全文

与企业合并分立产生的合同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顺义区工商局 浏览:973
马鞍山华成金属资源有限公司 浏览:306
宗地土地使用权价格 浏览:795
2020年知识产权大会召开 浏览:48
有限责任公司认缴期限 浏览:282
我爱发明抓鱼 浏览:392
马鞍山大台北 浏览:9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人工作总结 浏览:662
租房纠纷怎么诉讼 浏览:487
定额发票有效期查询 浏览:430
北人亲情卡有效期 浏览:70
听证会公告期限 浏览:303
根据著作权的规定 浏览:12
宁夏理财规划师证书领取 浏览:880
地雷的发明 浏览:121
对建筑物享有管理权的业主 浏览:231
星涟海马鞍山 浏览:722
湖南咨询工程师投资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699
英赛嘉华知识产权怎么样 浏览:111
云南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证书领取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