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信部投诉电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电话:010-12300
传真:010-12300- 2
邮箱:[email protected]
❷ 领导如何处理投诉
斯美特王冠群今年做总经理后,工作忙了,压力大了,就连接到的投诉也多了。有邮件投诉,电话投诉,还有直接找我告状的。邮件投诉,电话投诉有署名的,更多是匿名的。投诉事件多数是没有时间,没有地点,人物泛指。如何处理投诉成为我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半年后,渐渐的我总结一些规律。一、更多的匿名信是“莫须有”的罪名,更多的实名投诉没有直接证据,是投诉人的感觉和判断。感觉某人干坏事,是坏人就投诉。感觉领导的决策有问题就投诉。感觉领导不公平就投诉。二、一般是老员工投诉新员工的居多,下级投诉上级居多,隔级投诉居多。隔部门投诉的居多。贡献小的、工作干的不好的、投诉贡献大的、工作干的好的。工作调动的,受处分的投诉没有调动的,没受处分的。刚开始一遇投诉我就抱着“清者自清”的观点立即安排人查处。结果往往不是投诉人描述的那样。最关键的是:如果单凭投诉就查处一个关键岗位、优秀的员工或管理人员,使他们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会严重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还使周围的同事认为公司不信任他,增加了被查处人以后开展工作的难度。查处一个人会伤害一批人的积极性。结果是人人自危,造成恐慌气氛。试问:一个基层员工不把精力放在本质工作上,去置疑高层领导的决策,这种投诉正常吗?一个员工被调离他不愿意调离的岗位了就投诉,你认为他是对企业负责吗?既然对企业负责调离前怎么不投诉?这种投诉更多的是出于报复或唯恐天下不乱。当然也不乏忧国忧民的基层员工。问题是基层员工怎么会知道高层决策的对错?历史上君子斗不过小人的事件不断的演绎,很多朝代就是毁在经常投诉的小人手中,岳飞VS秦桧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这类小人在主子眼中是忠臣,恰恰是这样的“忠臣“在忠心耿耿的毁灭着国家。这类人的特点是喜欢往领导身边促,在领导耳边吹风,拨弄是非、造谣中伤、诋毁别人是他们最拿手的好戏,谗言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他们的成绩是用嘴说出来的。企业领导要严防这种小人式的忠臣。投诉的多少体现了一个队伍的风气。同样在斯美特,营销系统几乎没有投诉。因为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只有业绩能够证明存在的价值。不会因为你没有犯错误,说的好就给你加薪,升职。所以600多人的队伍每个人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做市场、如何推广产品,如何完成销量。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投诉别人。同样在斯美特,一个一直做的不好的单位,几乎一年换一个领导,接到这个单位的投诉最多。这个单位的业绩最差,队伍最不团结。这样风气的队伍怎么能干好工作?对于一个国家:稳定和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方向。对于一个企业,创造有利润的销量是最大的政治方向。业绩导向是最大的导向。只要能创造业绩的员工,我们都应该保护,因为只要干工作肯定要犯错误(当然原则性的错误除外)。因为这种员工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工作上。而有一部分人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打报告,投诉上,不干工作,不出错误。这种员工的存在对企业有什么推动?领导接到投诉就查,等于是基层管理高层,小人管理领导。这正是投诉人乐意看到的结果。历史证明这是最糟糕的管理,这种领导也不是从柬如流的领导,而是听信谗言的主子。对于企业而言,每个员工都是最高领导的“车、马、卒、跑”,众人惑言未必是真实的,只有业绩最真实。因为投诉把一个战将拿下,最后剩下的肯定都是不会打仗的,用一帮不会打仗的“言官”能创造有利润的企业?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投诉太多,风气不正是领导创造的机会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领导少看和不看投诉。改变考核机制,让所有人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如果非要处理投诉,也要先看看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业绩。
❸ 在前面被撞的行人定主责,现以投诉到公安局督察局,会重新认定责任吗
在前面被撞的行人定主责,现以投诉到公安局督察局,会重新认定责任的
交通事故认定书,交警部门作出后,当事人自己领取,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如果能协商解决,对方支付医疗费、误工费(误工证明,可不是收入证明)是否构成残疾,等,可以协商,协商不成的,起诉到法院,车主、司机、保险公司是被告。先由保险公司在强制险范围内赔偿,不足部分按责任赔偿。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❹ 中国电信负责投诉的最高负责人电话多少
电信的投诉电话都是10000号,也可以直接去营业厅投诉回相关事宜。
投诉是指:权益被侵答害者本人对涉案组织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事实,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主张自身权利。投诉人,即为权益被侵害者本人。
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
❺ 我该投诉谁,怎么投诉
根据
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第十三条
在三包有效期内,专移动电话机主机出现属附录3《移动电话机商品性能故障表》所列性能故障,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凭三包凭证中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记录,由销售者负责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移动电话机主机。
第二十六条
消费者因商品三包问题与销售者、修理者、生产者发生纠纷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信息产业部门移动电话机(电话机)产品质量投诉中心、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和其他有关组织申请调解,有关组织应当积极受理。
可见,你的手机已经修过5次,早就达到换机的条件,你可以凭维修记录要求卖家给你还一部手机。你遇见的麻烦,可以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由消协帮你解决。
相关链接
http://www.chinabird.com/service/aboutservice/zc03yidonghuaji.asp
❻ 业主的重要投诉和轻微投诉的区别
1、 公司承诺或合同规定提供的服务没有实施或实施效果有明显差错,经客户多次提出而得不到解决的投诉;
2、 由于公司责任给客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的投诉;
3、 有效投诉在一个月内得不到合理解决的投诉。
一般是指因公司的管理服务工作不到位、有过失而引起的投诉。
一般是指因公司的设施、设备和管理水平有限给客户造成的生活、工作轻微不便而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改进而较易得到解决或改进的投诉。
1、 重大投诉,当天呈送公司总经理进入处置程序;
重大投诉应当在2日给投诉的客户明确答复,解决时间不宜超过10日。
2、 重要投诉,接待后1小时内转呈工程部进入处置程序;
重要投诉一般在3日内处置完毕,超时需经公司总经理批准。
3、 轻微投诉,不超过2天内或在客户要求的期限内解决。
轻微投诉一般在2日内或按客户要求的期限内处理完毕,超时需经主管经理批准。
❼ 交通事故对方主责我次责,老婆要求离婚,我投诉谁
交通事故不管是谁是主责,谁是次要责任,跟你老婆要和你离婚没有必然关系,要分清主次,要分清里外,老婆和你离婚,是你们家庭内部矛盾和你交通事故没有必然关系。
❽ 工信部投诉电话
工信部投诉电话:010-62304356
根据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为: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但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中国的重点大学中,工信部直属高校共7所,工信部共建高校共5所。
满意请采纳谢谢
❾ 投诉问责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进行
回楼主
法律术语的问责制称之为法律责任的追究。根据宪法和法律,政府及其
公务员必须承担应由它(他们)承担的责任,包括道义责任、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政府还必须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以保证责任的实现。这是为增强官员的责任感而设置的一道“紧箍咒”,从而使这些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而投诉问责
就是根据投诉人投诉内容 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承担应由它(他们)承担的责任
如果 政府及其公务员有违反法规政策行为
建会依法追究其责任
回答完毕!
❿ 如何进行投诉
一、关于投诉主体的资格认定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以下称《处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有权依法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 其中所称其他利害关系人是指投标人以外的,与招标项目和招标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同时,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投诉不予受理:投诉人不是所投诉招标投标活动的参与者或者与投诉项目无任何利害关系。 由此,具备投诉主体资格的投诉人应当是投标人或者与本次招投标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如无任何利害关系则不能作为投诉主体。 二、关于投诉书的形式要求 《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投诉人投诉时,应当提交投诉书。投诉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诉人的名称、地址及有效联系方式; (二)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及有效联系方式; (三)投诉事项的基本事实; (四)相关请求及主张; (五)有效线索和相关证明材料。 投诉人是法人的,投诉书必须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代表签字并盖章;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投诉的,投诉书必须由其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诉人本人签字,并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投诉书有关材料是外文的,投诉人应当同时提供其中文译本。 该办法第十条规定,投诉人可以直接投诉,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投诉事务。代理人办理投诉事务时,应将授权委托书连同投诉书一并提交给行政监督部门。授权委托书应当明确有关委托代理权限和事项。 二、关于投诉的程序 《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投诉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投诉。 该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行政监督部门收到投诉书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视情况分别做出以下处理决定: (一)不符合投诉处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将不予受理的理由书面告知投诉人; (二)对符合投诉处理条件,但不属于本部门受理的投诉,书面告知投诉人向其他行政监督部门提出投诉; 对于符合投诉处理条件并决定受理的,收到投诉书之日即为正式受理。 该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负责受理投诉的行政监督部门应当自受理投诉之日起三十日内,对投诉事项做出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投诉人、被投诉人和其他与投诉处理结果有关的当事人。 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做出处理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期限,并告知投诉人和被投诉人。 四、关于不予受理的情形 《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诉,不予受理: (一)投诉人不是所投诉招标投标活动的参与者或者与投诉项目无任何利害关系的; (二)投诉事项不具体,且未提供有效线索,难以查证的; (三)投诉书未署具投诉人真实姓名、签字和有效联系方式的;以法人名义投诉的,授诉书未经法定代表人签 字并加盖公章的; (四)超过投诉时效的; (五)已经作出处理决定,并且投诉人没有提出新的证据的; (六)投诉事项已进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程序的。 五、投诉的撤回 《处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投诉处理决定做出前,投诉人要求撤回投诉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说明理由,由行政监督部门视以下情况,决定是否准予撤回: (一)已经查实有明显违法行为的,应当不准撤回,井继续调查直至做出处理决定; (二)撤回投诉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其他当事人合法杖益的,应当准予撤回,投诉处理过程终止。投诉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提出投诉。 六、投诉处理决定书的内容 《处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投诉处理决定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名称、住址; (二)投诉人的投诉事项及主张; (三)被投诉人的答辩及请求; (四)调查认定的基本事实; (五)行政监督部门的处理意见及依据; 七、关于投诉举证问题 《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投诉人需提供有效线索和相关证明材料。 该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在投诉处理过程中,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听取被投诉人的陈述和申辩,必要时可通知投诉人和被投诉人进行质证。 八、对于行政监督部门不作为或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处理 《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监督部门的投诉处理决定不服或者行政监督部门逾期末做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作者:孟慧玲 单位: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