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聚众闹事故意伤人毁坏他人财物怎么判刑
故意伤人毁坏他人财产根据刑法第275条规定,犯本罪情节一般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根据刑法第36条第1款的规定,如果是由于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了,对犯罪分子除了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当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但是,如果行为人所故意毁坏的是本法另有规定的某些特定财物,危害其他客体要件的,应按本法有关规定处理。例如,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按本法分则第2章有关罪名论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这是侵犯财产罪中毁财型犯罪与其他贪利型犯罪的根本区别。犯罪动机各种各样,一般是出于个人报复或妒嫉等心理。除本法特别规定的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以及过失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犯罪需按有关条文追究刑事责任外,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赔偿问题。犯罪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照本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拘留或警告,单处或并处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二)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通讯设备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犯罪中的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在于:后者破坏的是特定的财产,侵犯的是其他独立客体,本法对其已单独规定有罪名,只应按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㈡ 因民事纠纷产生故意损坏他人财物达到六千怎么样处罚
看所在省直辖市自复治区高制院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达到了就涉嫌犯罪了,没有达到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三条 [故意毁坏财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还另有规定,福建就是一万以上,北京就是五千以上)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㈢ 因土地纠纷纠集十人故意损坏他人财物估值2000,是刑事责任还是治安违法,或者民事纠纷
一、要看损坏他人财物的金额和次数,如果金额达到五千元以上、三次以上或版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权的则涉嫌刑事犯罪;
二、在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况下,则属于治安案件,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三、法律依据:
1.《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财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3.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㈣ 因为民事纠纷,故意损坏了财物,金额达到18000元,如何量刑
故意损坏财物量刑多少的问题主要还是看你有没有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有没版有积极认罪悔罪权、有没有积极赔偿取得当事人的谅解,拿到谅解书。这些都是会引起量刑多少的关键。
由于你提问的不太详细,所以还暂时无法帮你分析。
㈤ 报复性聚众损坏公私财务价值5万左右怎么量刑
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㈥ 聚众斗殴后又致对方财产损毁该如何定性
【案情回放】
2009 年2月23日晚,王xx、林x(均另案处理)因与黄x(另案处理)为赌场利益发生冲突,双方约定斗殴。后王xx伙同被告人张xx、马x、马x明、吕xx以 及王x玉、张x旦(均被劳动教养)等20余人,携带砍刀驾车至浙江省象山县x一带寻找黄x等人斗殴。后至象山县丹西附近等候时, 黄x一方10余人突然出现,并持刀与王xx等人相互砍打,造成浙bfl96x本田思域轿车被砸,损毁价值67270元。
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法院经 审理认为,被告人张xx、马x、马x明、吕xx结伙持械积极参加聚众斗殴,其行为均已构成聚众斗殴罪,依法应数罪并罚,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马 亚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又故意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是累犯,依法应从重处罚。被告人马x明、吕xx在共同犯罪 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依法应减轻处罚。被告人张xx、马x、马x明、吕xx自愿认罪,均可酌情从轻处罚。据此,该院于2010年4月7日以聚众斗殴罪, 分别判处被告人张xx有期徒刑三年;判处被告人马x有期徒刑四年;判处被告人马x明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判处被告人吕xx有期徒刑二年。
一审宣判后,上述4名被告人在法定期限内均没有上诉,检察机关未提起抗诉,本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不同观点】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行为人在聚众斗殴中造成67270元财物损坏应如何定性,存在着以下不同观点:
一 种观点认为,应以聚众斗殴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理由是,聚众斗殴罪侵犯的是简单客体,即社会公共秩序,人身、财产权利不能成立聚众斗殴罪的客体。 因此,如果行为人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致人伤亡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之规定,只有聚众斗殴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的才转化定罪,如果仅造成被害人一般性伤 害(非重伤),则应当以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进行并罚。而在聚众斗殴造成财产毁损的情况下,由于刑法并未规定可以转化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不论行为人所 造成财产毁损之价值大小,均应当以聚众斗殴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实施并罚。本案中,行为人除了有聚众斗殴的故意与行为之外,客观上还造成了6万多元的财物损 毁,该结果已经不能为聚众斗殴罪所评判,故应当以聚众斗殴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进行并罚。
另一种观点认为,对本案应当以聚众斗殴罪来认定,但应将 故意毁坏财物数额巨大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其理由是聚众斗殴罪侵犯的系复杂客体,即在侵害社会公共秩序的同时,也侵害了他人生命健康乃至财产权利,并进 一步将上述三项客体区分为主要客体(公共秩序)与次要客体(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或者必要客体(公共秩序)和随意客体(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无论是将聚 众斗殴罪三项客体划分为主要与次要客体,还是划分为必要与随意客体,二者均认为对人身、财产权利的侵害属于该罪的犯罪客体,故在聚众斗殴犯罪中致人轻伤 (根据刑法拟制条款,如果致人重伤或死亡的,直接转化为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或者致财产重大损失的,直接以聚众斗殴犯罪认定即可,无需另外认定为故意伤 害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并实施数罪并罚。
【法官评析】
对张某等人应以聚众斗殴罪追究刑事责任
1.聚众斗殴罪侵犯的尽管是单一客体,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包容对人身权与财产权的侵害
聚 众斗殴犯罪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斗殴行为的暴力性,其在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过程中,往往可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由此导致在 刑法理论界,围绕聚众斗殴罪究竟是简单客体还是复杂客体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一争论对于聚众斗殴犯罪中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致财产重大损失的情形如何定 罪,具有重大价值。因为如果是复杂客体,则直接以聚众斗殴犯罪认定即可;而如果认为是单一客体,则存在认定其他犯罪并实行数罪并罚的可能性。对此,绝大多 数学者坚持单一客体的观点,认为该罪侵害的客体仅仅是社会公共秩序;但仍有少数学者认为是复杂客体,即在侵害社会公共秩序的同时,也侵害了他人生命健康乃 至财产权利。
笔者认为,将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作为该罪的次要客体也是不适当的。尽管聚众斗殴罪往往可能同时侵犯一定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但聚 众斗殴行为只是“往往”而非“必然”造成对他人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的侵犯,如果认为他人的生命权和财产权也是本罪的犯罪客体,则在聚众斗殴行为没有侵犯 他人生命权和财产权的情况下就不构成本罪,而这无疑极大地缩小了本条适用的范围,也不符合聚众斗殴行为本身的性质。
综上可见,人身、财产权利不 能成立聚众斗殴罪的客体,对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破坏仅仅是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表现形式,即通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引起周围社会公众心理上产生不 安或恐惧,从而破坏安定宁静的社会生活状态。当然,由于破坏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通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的方式表现出来,故聚众斗殴犯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包容对人身财产权的侵害。从故意伤害罪(轻伤)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的法定刑来看,两罪均是三年以下,而聚众斗殴罪则可能在三年以上量刑,整体上 来说要重于另外两罪。因此,如果仅仅造成他人轻伤以下结果或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未达到数额巨大,无需另外认定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毁坏财物罪,直接以聚众斗殴 罪定罪处罚即可。
2.当聚众斗殴致他人人身、财产权利遭到重大侵害时,可能还构成故意伤害(杀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
尽管聚众斗殴犯 罪能够包容一定程度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权损失,但是当斗殴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致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从刑法对故意伤害(重伤)、故意杀人罪以及故 意毁坏财物罪的刑罚规定来看,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聚众斗殴罪的刑罚强度,此时就难以一概认定为聚众斗殴罪。
其中,对于严重侵害人身权利的情形,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聚众斗殴中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的,不能再以聚众斗殴罪定罪处罚,而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对于该款究竟是属于法 律注意规定还是拟制规定,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不同的意见,多数人认为该款应该属于法律注意规定,即认为刑法本来已经对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进行了规定,当 聚众斗殴犯罪所侵害的人身权利达到一定程度,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时,完全符合故意伤害(杀人)罪的构成特征,即使没有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仍 然需要以故意伤害(杀人)罪来定罪处罚。同样的道理,当聚众斗殴犯罪所侵害的财产权利达到一定程度,造成财产重大损失时,尽管没有注意条款规定,但该行为 仍然符合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特征,可以以该罪来定罪处罚。
本案中,被告人的斗殴行为造成浙bfl96x本田思域轿车被砸,损毁价值67270 元,达到数额巨大之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之规定,法定刑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聚众斗殴基本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不具备其 他加重情节,以聚众斗殴罪来认定就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相违背。
3.聚众斗殴致财产权利遭到重大侵害时,不应将故意毁坏财产罪与聚众斗殴罪实行并罚,而应当择一重罪处罚
当 聚众斗殴致财产权利遭到重大侵害时,可能还构成故意伤害(杀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那么此时是否需要实行并罚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于:首先,这是禁 止重复评价原则的要求所在。因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致财产重大损失,均是在斗殴过程中发生的,如果并罚,实际上就是将一个斗殴行为既放在聚众斗殴犯罪中进 行评价,又放在故意伤害(杀人)或者故意毁坏财物犯罪中评价,这样就对斗殴行为进行了双重评价。其次,尽管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想象竞合犯,但这一概念一直为 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所认可。聚众斗殴过程中,行为人尽管只实施了斗殴一个行为,却可能造成公共秩序破坏、人员伤亡、财物毁坏等三个危害后果,同时触犯聚众 斗殴罪、故意伤害(杀人)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三个罪名,此时应当根据想象竞合犯原理,择一重罪处断。
其中,在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况下, 从刑法对故意伤害(重伤)或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来看,其要重于聚众斗殴罪,故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直接规定“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不存在 选择聚众斗殴罪的可能。但是在致财产重大损失的情形下,如何择一重罪论处则要相对复杂一些。根据刑法对聚众斗殴犯罪以及故意毁坏财产罪的刑罚规定,当聚众 斗殴犯罪不具有法定从重情节时,其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故意毁坏财产罪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此时应当选择故意毁坏财产罪来认定;但是当聚众斗殴犯 罪具备法定从重情节时,其法定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故意毁坏财产罪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时应当以聚众斗殴罪来定罪处罚。
本 案中,被告人在持械斗殴过程中造成数额巨大之财物毁坏,比较刑法对聚众斗殴罪(持械)以及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巨大)之的法定刑,尽管二者的最低法定刑相 同(均为有期徒刑三年),但是在最高法定刑上持械聚众斗殴犯罪(有期徒刑十年)要高于故意毁坏数额巨大之财物犯罪(有期徒刑七年)。为此,根据择一重罪论 处原则,法院最终以聚众斗殴罪来定罪处罚是正确的。
㈦ 民事纠纷 损坏他人财物 是否构成拘留
民事纠纷中,如果判决后没有履行有关义务,可以被拘留。
《中华人民共版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权百四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㈧ 纠纷中损坏他人财物
适用〈治安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内财物等违反治容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尽量调解处理,最后是民事诉讼。
㈨ 故意损坏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以下,未伤人但是聚众破坏行为恶劣吗处罚会怎样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要5000以上才能立案,否则按照违反治安管理条理处理。如果造成人身损害,要伤残等级达到轻伤,才能按照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否则还是应按照治安管理条理处理。
㈩ 关于因民事纠纷中造成损害财物的问题
根据《民法通则》第117条的规定:损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回恢复原答状或者折价赔偿。可见,财产受到损害,恢复原状为第一位的救济,恢复原状不能的,可以
采用赔偿损失作为第二位的救济。
折价赔偿应当以受损坏的财产的实际价值为限。没有损坏的部分应不应当赔偿还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损坏的部分会直接影响到未损坏部分的价值则应当赔偿。如果没有影响的话就不应当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