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代偿他人侵权之债是否能认定为无因管理
【案情】
钱某与孙某系某邮局聘用人员。2012年7月5日,钱某雇请孙某为其装修新房,因不小心踩空楼梯而意外身亡。事故发生后,钱某潜逃。为维护社会稳定,某邮局与死者家属达成了由其先支付死亡赔偿款等计25.6万元,且双方约定将该侵权损害赔偿之债权追偿的权力转移给邮电局。2012年12月3日,邮局登报发表债权转移声明,通知钱某还款25.6万元。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死者孙某家属与邮局的债权转让协议系无效,故邮局给付死者家属25.6万元并约定债权转移协议无效,故仍应由死者家属孙某起诉钱某赔偿损失,邮局并不是适格的原告。
第二种意见认为,邮局代偿他人侵权之债,是构成无因管理。邮局与钱某形成了无因管理之债,故邮局依照无因管理之债法律关系可以向法院起诉钱某偿还其已支付的赔偿款25.6而万元。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对于本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本案债权让与行为无效。民法上的债权让与是基于当事人的协议或法律的规定,由债权人转让债权给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的地位成为新债权人。其生效具有一定条件:1、须有债权的有效存在,这是债权让与的基础;2、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我国法律规定了限制让与的债权和禁止让与的债权如人身受侵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等;3、债权让与应当通知债务人。本案孙某家属享有的死亡补偿索赔偿权系孙某死亡即人身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具有人身专属性的债权,依法禁止让与。故邮电局与孙某家属所订债权转移协议指向的交易客体非法,故其债权让与行为无效。
二、本案债务代偿行为有效。这涉及民法上的第三人履行。所谓第三人履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指定的第三人代替债务向债权人改造合同的义务,或者第三人自愿为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实际上可以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约定由第三人履行;二是第三人自愿履行债务。本案债务代偿行为属于代为清偿,现行法律允许甚至鼓励此种清偿。一方面,第三人的代为清偿毕竟有利于债权的实现,在一般情况下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有利的;另一方面,第三人代为清偿以后,第三人对于债务人享有追偿权,也不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
三、本案债务代偿行为构成无因管理。1、债务代偿的起因。①当第三人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代为履行时,第三人代为履行后,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取决于法律的规定。如我国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的纳税扣缴义务人及交通肇事纠纷中机动车车主的垫付责任等。②当第三人是基于债务人的意思,而代为履行时,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成立委托合同关系,在第三人代为履行后,应当按照委托合同的约定处理。③当第三人履行构成无因管理时,应当按照法律对无因管理的规定处理。考察本案债务代偿行为的起因,符合民法上的无因管理构成要件;2、所谓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本案当中,钱某作为雇主应对雇员孙某的死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邮电局不负赔偿责任。事发后钱某潜逃,也未与邮电局约定垫付赔偿事项。由此可知,本案事故中,邮电局即没有法定的义务,也没有约定的义务。但其代钱某先行支付的死亡赔偿款实质行为是在即无法定义务也无约定义务的情况下,管理他人的事务,属于干预他人事务的范畴。是国家立法鼓励助人为乐、危难相助、见义勇为风尚的产物。因而是受法律保护的行为。
四、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了无因管理之债的形成。由此基于法律的规定,而非当事人的约定,邮电局与钱某之间形成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的救济手段及范围有:1、第三人为债务人负担必要的债务时,债务人应清偿该债务、债务人应偿还第三人因管理事务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其利息;3、债务人应赔偿第三人因管理事务而遭受的损失;4、第三人为债务人管理事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故邮电局可依照无因管理之债法律关系,有权要求钱某偿还代为支付给孙某家属的25.6万元。
⑵ 对债务的履行具有法律上厉害关系的第三人,享有代为清偿请求权。 怎么理解呢麻烦了!
《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回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答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⑶ 关于第三人与债权人签订代为还款协议的问题
甲与丙之间应该有代为还款协议书,或者丙持有甲签名的代为还款的通知书;在此前提下,如果乙方同意甲方将债务转让丙,可以与丙签订还款协议,该还款协议生效后,丙应该承担甲原来对乙的还款义务。
⑷ 第三人代为清偿与债务承担有什么具体区别
(1)在合同债务承担中,债权人或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且在由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的债务承担合同中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
在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情况下,第三人只是单方面表示代债务人清偿债务或与债务人达成代其清偿债务的协议,无论哪种情形,均无须获得债权人的同意。
(2)在债务承担中,第三人取得债务人的法律地位,成为了合同关系的当事人;
在代为清偿中,第三人不过是债务履行的主体,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只是在其求偿权的范围内取得债权人的地位。
(3)当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救济途径不同。在债务承担中,债务主体发生了变化,应由第三人(适用于免责的债务承担)或者第三人与债务人共同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适用于并存的债务承担);
在代为清偿中,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而不能向第三人请求承担责任。
(4)侵权之债第三人代为偿还扩展阅读:
一般认为,合同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是关于第三人代为履行的规定,即“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这里的“当事人约定”一般理解为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即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约定,不是指债权人与第三人以及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约定。因此,第三人代为履行一般是指债务人告知债权人,由第三人自愿代替其履行债务的行为。
而债务承担是债的主体变更,是指基于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主间达成的协议,将债务部分或完全转移给第三人承担,由第三人共同或取代债务人承受合同义务。
也就是说,在第三人代为履行中,第三人是自愿代债务人履行债务,但是并不替代债务人的合同义务或与债务人一起成为原合同的当事人,因此第三人与债权人之间不发生任何法律关系。而债务承担的第三人要承担合同义务,在债务完全转移的情况下,第三人已经成为了合同的当事人。
⑸ 请问第三人可以要求债权人返还代为清偿款吗
1、和解债权人接受的分配部分有效;
2、所有和解债权人应当受到公平清偿;
3、已经接受分配的和解债权人其分配额不超过公平清偿平均水平的部分,分配有效,所受分配可以不再返还;分配额超过平均分配水平的部分,分配无效,应当将超过部分返还债务人。
⑹ 民法中代为清偿,讲到,代为清偿的第三人如系就债务履行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则依代为清偿制度,
这句话其实就是说 乙欠甲债,乙欠的债可以由第三人丙来代替偿还。但要适用以下条件:
(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无不得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的约定。
(2)债权人没有拒绝代为清偿的正当理由,债务人也无提出异议的正当理由。
(3)代为清偿的第三人必须有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
⑺ 第三人代为清偿债务有效吗
第三人代为清偿债务有效的
第三人代为清偿后,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消灭,成立一个新的债权债务,第三人称为债权人/
债务承担后,债权人还是债权人,第三人也就是债务承担人变成债务人,原债务人退出债权债务。
⑻ 第三人代为清偿债务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第三人代为清偿债务的法律规定是合同法65条。
《合同法》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⑼ 第三人代为清偿后是否可以向债务人追偿
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不行可以起诉。
《合同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即债务人本应向债权人履行债务,而由于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但原债权人的地位不变。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合同也被称作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
依据法律规定,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是指经当事人双方约定由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并不因履行债务而成为合同的当事人。
第三人替代债务人履行债务,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且未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增加费用,此种履行在法律上是有效的。
依据法律规定,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如果有保证人的,保证人负有承担债务人责任。债权人可以起诉保证人要求其偿还债务。保证人代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那么第三人代为履行后可以行使追偿权。
(9)侵权之债第三人代为偿还扩展阅读:
合同第三人履行的相关法条
1、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
《合同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即债务人本应向债权人履行债务,而由于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但原债权人的地位不变。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合同也被称作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
依据法律规定,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2、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
3、第三人替代债务人履行债务,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且未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增加费用,此种履行在法律上是有效的。
4、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必须符合一定条件:
与向第三人履行的情况相同,在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时,该第三人并没有成为合同的当事人,仅是债务履行的辅助人;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必须经当事人协商一致,特别是征得债权人的同意;
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时,对债权人不得造成消极影响,即第三人代为履行不能损害债权人的权益。
5、依据法律规定,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⑽ 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不知的情况下第三人双方鉴定的代为偿还合同有效吗
一般来说,债权转让要通知债务人,债务转让要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才行。不然的话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