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业法律纠纷案件处理办法
协商解决或诉讼解决!
『贰』 如何管理公司的诉讼案件请帮忙!
每个案子结束后,按照档案目录:
(1)当事人身份证明
(2)授权委托书
(3)起诉状或传票
(4)证据清单
(5)判决书
这个顺序整理好,然后按照日期或者案件编号整理归档就可以了.
统计表一个整理季度做一次好了,分开做,正在做得案子别编写进去.没判决得等到判决后再编写进去
『叁』 如何主动管理企业法律纠纷案件
应当首先设立企业法律顾问处专门负责管理企业的法律事务然后是友企业的法律顾问处负责对员工的法律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增强员工利用法律知识解决企业内外部问题的能力
『肆』 律师如何帮公司法务做诉讼管理
面对公司诉讼时,法务们要考虑的远远不止是赢得案件:如何让公司管理层理解败诉风险,如何在陌生环境中选择律师,如何判断律师的报价是否合理,如何管控案件流程和质量,都是他们工作中的痛点。诉讼律师为公司法务提供诉讼服务,不仅仅是帮助他们代理诉讼,赢得案件;帮助公司法务管理诉讼是公司律师日常的业务之一。
一、如何管理公司对诉讼结果的预期
专业的法律人都知道,案件越复杂,诉讼的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预判案件结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对于公司的高层领导而言,法律专业知识的缺乏、对于自己团队的信赖,使得他们往往对未知的案件结果过于乐观;同样地,公司的业务部门站在自身的角度,通常难以发现和正视自身工作在法律上的疏漏,并排斥认知诉讼风险,简单地一味将造成纠纷的过错推给交易对手方。因此,法务们作为专业人士,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如何说服公司领导及业务部门,使他们建立起对诉讼结果的合理预期;如何解释清楚自身角色立场,不被误解为“不作为”,就是一大痛点。都说法务部是公司的“救火队”,搞不好就会引火烧身,将责任引到自己身上,这么看一点不假。
专业的律师事务所,通过为公司法务提供规范、中立的案件预评估服务,就能较好地帮助法务们化解窘境——而这种预评估服务并不以代理案件为前提。律师在仔细研究案件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应公司法务的要求出具一份《早期中立评估报告》,建立对诉讼结果的合理预期,减轻法务们的压力。
二、如何在陌生环境选律师
面的掌握律师信息,进行“货比三家”。总体上来说,要对比律师们的基本信息、专业领域、执业地区、执业年限、所在律所、代理案件的类别、数量和胜诉率,甚至是过往客户的评价都一目了然,公司法务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搜索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律师。
三、如何判断律师报价是否合理
作为律师,我们建议法务根据影响案件难度的因素,如案件标的、争议法律关系、案件程序、诉讼请求、诉讼策略等进行评估。
四、如何掌握案件进程
按时向公司法务发送书面的律师工作报告能够让法务们既可以及时了解案件的进展,更可以方便地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在给领导的汇报文件中,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写“关于某某案件的最新进展情况,请查阅附件的《律师工作报告》”。
五、如何避免开庭失误
法庭是律师的主战场,开庭是案件代理质量把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庭审不可逆,法务们希望律师的庭前准备做得滴水不漏。于是,如何对律师的出庭准备工作进行有效检验就成了公司法务的一道难题。
专业的律师应该在开庭前7—10天,举行模拟法庭,对庭前准备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公司法务们可以参与到模拟法庭的演练中来,模拟对方代理律师的角色,与己方真正委托的律师形成对抗,检验其庭前准备情况,使法务们既能清晰地了解代理律师的庭前准备工作,还能提高自身的诉讼技巧。
很多企业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主要的职责是法律咨询、合同审查、合同起草、案件代理等基础性工作,而忽略了外聘律师为企业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功能,更不会重视为公司法务进行诉讼管理,希望综上所述能够引起企业对完善法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伍』 1.案件管理工作流程的思路(要求有条理性,字数2000字左右)
****公司法务案件管理工作流程
为加强公司法务工作管理,完善法务案件管理流程,提高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最大限度的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流程。
1、理顺法务案件管理工作流程
1.1法律工作特殊职能要求法律人员需要相对独立对外开展工作,团队应进行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日常经济合同审查以及合同的管理、公司对外行文把关、知识产权的管理、****公司涉讼案件处理、诉讼文书领取与提交、诉讼卷宗的整理与归档、外聘律师的联络与沟通等都要职责到人;合同审查做到严格把关,决不让风险出现在审查环节中,另外所提出的审查意见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2本流程所指的法律事务包括诉讼、仲裁、出具法律意见书、审核合同及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提供法律咨询、出具催告函,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法律知识的宣传培训等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
1.3 本流程贯彻以公司利益为重、责任到人、奖罚分明的原则。
1.4本流程适用于公司、分公司和所有项目部,其中案件产生的具体单位称为责任单位,与案件有关的单位称为相关单位。
1.5公司法务部受总经理的委托,在****的领导下,负责全公司法律事务的指导、决策、协调和服务工作。公司机关各职能部门、分公司及所有项目部的法律事务工作,必须在公司法务部的指导和决策下开展工作,所有的法律事务事宜,不论时间、地点,都应及时向公司法务部汇报和请示。
2、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理
2.1法律纠纷案件是指各类诉讼、非诉讼、仲裁或者可能引起的诉讼、非诉讼、仲裁争议的案件。
2.2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理程序是指纠纷产生后,公司采取的与经济纠纷有关的工作程序,包括诉讼程序发生之前的沟通、协调,诉讼或仲裁的开庭前庭审准备,审理中的证据补充,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直到判(裁)决或调解后生效法律文书的履行、案件总结。
2.3公司经理办公室和其他职能部门接到法院送达的案件诉讼材料后,立即转交公司法务部,由公司法务部进行统一安排,采取相应措施。
2.4公司法务部收到经济纠纷诉讼材料后填写《法律案件登记表》,立即通知责任单位,责任单位接到通知后,必须迅速接纳案件材料,并在接到案件材料后两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案件的情况向公司法务部做出书面汇报,以便于尽快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经济纠纷方案。
2.5事实清楚、没有较大争议或诉讼标的额在100万元以下的纠纷案件,经公司法务部审核后,由责任单位自行处理,公司法务部为责任单位出具诉讼所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代码证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材料。责任单位应在确保案件真实、帐目清楚的前提下,及时与原告及法院协商,公司法务部提供指导服务,争取和解,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减少诉讼费用和违约金等费用的支出。责任单位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及时汇报至公司法务部。
2.6事实不清、争议较大或诉讼标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纠纷案件,公司法务部直接参与处理案件的审理阶段,与责任单位共同解决;责任单位须全力配合,积极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详细汇报全面、真实的案情,并派专人与公司法务部联络,负责经济案件的全过程,相关单位也应积极配合,提供办案所需资料。
2.7法律纠纷案件处理过程中可能达成和解的,其和解方案或可接受的和解底线,应由案件处理责任人事先以书面形式报公司法务部审批。
2.8责任单位聘请专业律师处理法律纠纷案件,应事先将委托合同及费用计算报公司法务部审批。
2.9案件结案后15日内,责任单位具体经办人整理案卷、编写案件总结报告一并上报公司法务部,由公司法务部移交公司档案室存档备案。
2.10法律纠纷发生后,因案件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本金、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及其他开支均由责任单位承担,并计入具体项目成本。
2.11各基层单位每月应对本单位案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填报《法律纠纷案件统计表》,并于下月5日前报送至公司法务部,报表内容必须真实、数据文字准确、填报完整,报送的案件要根据每月情况及时更新,不得,瞒报和漏报。
3. 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
3.1公司法务部负责对合同订立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如合同条款风险、安全风险、工期风险、资金风险实行审阅及提示,对签约和履约存在重大风险的项目实施监控,适时发布《履约风险警示书》。
3.2项目部对履约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应制定防范措施,填写《项目法律风险防范措施表》包括:合同单方解除权的行使条件与程序;工程停、窝工状况下工效下降的计算方式及损失赔偿范围;工程停建、缓建,中间停工时退场、现场保护、工程移交、结算方法和损失赔偿范围;工程进度款拖欠情况下的工期处理;建设单位原因造成工程结算竣工验收延期情况下的工程结算程序和违约责任等内容。各基层单位负责收集所属项目部《项目法律风险防范措施表》并于每季度末30日前上报公司法务部。
3.3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范围内证据保留工作的责任人。对于发函并取得对方签收盖章的书面材料、通过特快专递邮寄对方的催告函、催款函、采用公正方式送达的证明、建设单位的付款凭据及与建设单位联合签署的关于工程款延期偿还的会议纪要等证据材料各基层单位都要加以保管,为以后出现法律纠纷提供胜诉的依据。
3.4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应树立债权保护意识,在债权的诉讼保护时效期间之内,应主动向债务人办理财务对账手续并要求对方签字盖章确认或发催告函、申请书,以有效维护企业各项权利。
3.5各基层单位都应当时刻关注债务人的清偿能力,高度重视公司债权的安全,对于需要通过诉讼才能实现的债权,需及时主张权利,将对外债权的有关情况上报公司法务部,经公司法务部仔细分析后报公司分管领导与公司主要领导研究决定,以便争取主动,实施依法清欠。
3.6对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由各基层单位确定责任人,积极清收,防止超过诉讼时效期,丧失诉讼权利。
4.本流程解释权归****公司法务部。
5.本流程自 年 月 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