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购物纠纷案例

购物纠纷案例

发布时间:2021-09-10 13:36:46

1. 商场销售服务案例,最好有事件所有描述,起因,经过结果。可以是纠纷

拾金不昧引发的感恩消费
2012年5月30日,一位时尚女士进入“汤普葛罗”专柜,试了很内多商品,但容并没有购买,就起身离开了专柜。就在顾客离开后不久,导购员刘春连发现顾客遗失了一把汽车钥匙。
当刘春连终于找到那位时尚女士,归还遗失物品之后,这位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丢东西的顾客一再表示感谢,为了表达自己这把价值三万多元汽车钥匙失而复得的谢意,顾客当即决定返回“汤普葛罗”专柜购买商品。最终,一笔“意外”的销售就这样达成了。
评析:
拾金不昧,一直以来都是铜锣湾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导购员刘春连正是通过这一高尚行为赢得了顾客的好感,获得了销售的回报。通过此案例可以小见大,只要全员继续弘扬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相信,顾客将给予我们的肯定,绝不仅仅是销售的回报。

2. 淘宝购物纠纷案件应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淘宝购物纠纷案件,一般可以由购物者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版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权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条 以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以买受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通过其他方式交付标的的,收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法院近期受理一起原告毛源宏诉被告北京阳光山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网上购物而引发的纠纷。二OO四年十月,家住江西省南昌市贤士湖住宅区54栋3单元601室的毛源宏在新浪“一拍网”注册,并在网上拍下商品编号为5596482的二手笔记本电脑一台,价格为3350元,卖家为湖南省长沙市建设北路华天商城枫祥科技,联系人是李凤。十一月一日,毛源宏按照网上资料向枫祥科技的个人(财务人员杨永花)帐户汇款3400元,但没有收到电脑。此后,联系人李凤手机关机。经向湖南省长沙市工商管理局查询,发现长沙市并无建设北路,也没有华天商城,设在华天商城的枫祥科技更属子虚乌有。
二00五年三月十六日毛源宏向南昌市东湖区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新浪“一拍网”的所有人和经营者北京阳光山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3400元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含旅差费)。经东湖区法院审理后认为:新浪“一拍网”提供双方买卖这一平台,负有对卖家起码的审查义务。但“一拍网”向网民提供完全虚假的交易信息,而原告完全是基于对“一拍网”此知名网站的信任,与虚假的枫祥科技进行交易,造成的损失“一拍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调解,被告表示愿意赔偿原告的损失,但要求原告协助配合公安机关侦破此案。网上购物引发的纠纷案件,目前在我院尚属首例,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拓展,开展网上购物、网络经营活动大势所趋。应如何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规范网络经营者的行为,是摆在我们执法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传统的交易方式也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冲击,网上交费、网上证券买卖、网上购物等形式多样的网上交易也正逐步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网上交易是一种以互联网为操作平台和数据传输媒介的交易方式。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网上交易具有速度快、信息丰富、操作便捷等优势。中国的网上交易还处于“初级阶段”, 网上交易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在此背景下,这一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诸多问题:首先,中国网民存在网络购物恐惧症。阿里巴巴旗下中国第二大在线拍卖网站淘宝网(www.taobao.com)的总经理孙彤宇说:“中国人的确很想在网上购物,但很多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他们有很多担忧:在线支付安全吗?我买的产品会不会有瑕疵甚至是假货呢?” 现今,中国约9000万的上网者中,仅10%的人通过互联网购物,而相比之下,在美国该比例达到38%。分析师也曾指出,因为中国仍然以现金为主要支付手段,所以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网上交易还是交易者们当面结清的,而仅有30%是通过网络来支付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有13亿的人口,但信用卡发卡量却不足200万张。究其原因,中国人缺乏在网上购物的足够信任。其次,邮递系统难以信赖,配送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网上交易的出现与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它必将促使传统相关业务的转型,并对未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虽然 目前我国已相继颁布了《商用密码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保密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规章,这些也为我国网上交易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和支持。但同时,随着我国信息基础建设的规范和完善,实施网上交易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且发展潜力巨大,而相关法律支持与其发展规模的差距还很大。我国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也基本呈空白状态,行业间的监管对于网上交易毫无力度且法律上对行规以难以认同,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有效的市场信用体系极不完善,严重影响网上交易业务的发展,也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其中有相当多的法律问题是不容回避且又亟需解决的。
第一,要约的撤销问题。我国现行《合同法》规定:要约可以撤销,除法律规定不可撤销的情形外,但撤销通知须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在网上交易中,因网络数据的传输速度极快,要约的发出与到达几乎是同时的,并且接受方的计算机往往具有自动审单的判断功能,可以及时作出承诺,所以要约方能够撤销要约的机会微乎其微。我认为,网络本身的特点就是快捷、短程,风险与利益并存,网上交易是抓住商机的最佳选择,如果不愿承担风险,可以选择传统的交易方式。另外,发出要约时,网络一般会让使用者再次确认要约内容是否正确,如果加以确认,可以视为放弃要约的撤销权。
第二,电子签章的问题。网络交易合同(或称电子合同)是指在专用的或公开的网络环境里通过数据电文达成的非纸质的数字化的合同。电子合同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达成,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电子数据交换来达成。从各国现有的实践来看,传统的合同仍主要依赖于当事人的签字或盖章,有关法律往往要求有当事人的亲笔手签或机构的盖章。网上业务作为一项电子交易,具有无纸化的特点,这使其有别于传统的合同交易形式,此时,作为合同成立标志的签章问题则遇到了挑战。倘若合同的成立还需签章,则使电子交易的优势无法体现。
第三,交易证据的收集问题。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数据电文证据的法律地位及其认定的具体要求。电子交易的无纸化使得纠纷发生时,证据的收集甚为困难。目前,学术界针对数据电文到底归入何类证据有两种观点:一为视听资料;一为书证。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视听资料应与其它证据结合方能确定其证据力。所以,如果将电子证据归入视听资料一类,其证明效力就将大打折扣。而《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及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这表明,《合同法》已经把数据电文视为书面资料,笔者赞成将数据电文归入书证类证据中。
第四,事故、故障造成损失时当事者的责任承担问题。网上交易业务的正常开展对服务系统的依赖性极强,网络系统的事故和障碍所引发的民法律责任是银行和客户极为关注的问题。我国法律对此问题尚未规范,笔者认为:病毒入侵、“黑客”袭击网络系统等网络犯罪不应纳入不可抗力事件,因为网上交易的安全系统是保障网上服务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技术系统,如果该系统出现故障或被破译,以致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害,该安全系统的提供者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五,网络服务系统所有者、经营者是否为当事者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笔者认为网络服务系统在提供在线平台服务中,负有谨慎注意之义务,对买卖双方负有审查职责,买卖双方也是基于对网络服务系统的充分信任才促成了交易行为。一旦网络服务系统提供虚假的交易信息必然会给当事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应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由网络服务系统的所有者、经营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作为当事者也有义务协助网络服务系统所有者、经营者行使追偿权,这样也减少了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诚信体系的建立,网上交易将有着广阔前景。目前中国正逐步开放快递市场,中国邮政很快将面临来自诸如敦豪速递公司(DHL),联合包裹服务(UPS)及其联邦快递(FedEx)的竞争,市场环境将逐步改善。中国的某些网站也在尝试新的配送机制,比如,组建由年轻人构成的自行车配送队伍,这些配送员会负责收取用户的付款,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为网上交易展示光明前途。

摘自豆丁网。

4. 买卖合同的纠纷案例

案例介绍:原告起诉称,其与被告分别于2007年1月25日、3月7日、5月3日和9月25日签订了《全干式单芯电缆户外终端及接地箱物资购销合同》、《110KV氧化锌避雷器采购合同》、《电缆附件试验合同》、《全干式单芯电缆户外终端物资购销合同》、《110电缆固定夹购销合同》,约定被告向原告采购变电电力设备元件的相关权利义务。合同签订后原告依约供给被告总价1292300元的变电电力设备元件,被告仅支付了919710元,剩余372590元未付。后经原告分别于2008年1月、2009年5月30日和2009年8月13日委托律师邮寄《律师崔款函》崔收,被告才又支付了部分欠款。到2009年12月30日止,原被告双方一致确定的欠款为229965元。同日被告向原告出具《还款计划》一份,承诺从2010年1至11月每月支付原告19000元,第12个月支付20965元,所有欠款保证在2011年1月1日前全部还清,如到期未还清全部欠款,将承担由此带来的违约责任。《还款计划》出具后,被告至原告起诉时均没有向原告支付一分欠款。2010年1至7月份已构成根本违约,8至12月份已构成预期违约,理应按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全面承担违约责任。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剩余货款229965元及延期支付利息20000元并承担律师费20000元,合计:269965元。被告在答辩期内未提交答辩。案件审理过程中,经调解达成协议:由被告于2010年12月15日前给付原告229965元并承担全部诉讼费,该调解协议已履行完毕。

5. 请问谁有网络购物纠纷的案例,最好涉及物流配送的,近几年的。。。谢谢。。。。

《中国消费者报》的网站,《以案说法》栏目。
《中国工商报》网站,站内搜索一下。
中消协官方网站,站内搜索一下。
这三个是比较权威的。

6. 求两个采购纠纷案例

6月3日,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认定当事双方买卖合同未成立,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2006年11月,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向仲量联行测量师事务所(上海)有限公司借调布米高8个月帮助完成其在常熟的建设项目设计。为了采购家具,布米高分别联系了奥美、世科誉、励志三家供货商,评估后确认将合同授予励志公司。2007年11月28日,世科誉公司将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称原告按被告要求生产的家具至今滞留在上海的仓库无法处理,要求判令被告支付货款并接收相应的办公家具,赔偿其仓储费损失、拖欠货款利息损失等。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双方书面订立的“报价摘要”系需要在数量、质量等买卖合同基本内容上进行调整的书面文件,内容不具有确定性,不足以构成合同关系,属双方间订立合同的意向。而原告主张的双方通过口头和电子邮件形式订立的买卖实验室部分家具的主张,由于原告为此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反映双方形成的内容确定且达到买卖合同基本条款要求的一致意思表示,且涉及布米高的电子邮件的相关证据的客观性也无必要的其他证据相印证,故原告主张原、被告间已订立买卖合同依据不足。据此,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近日,因变更采购方式引发了合同纠纷。上海太阳膜结构有限公司对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提起诉讼,要求二被告连带赔偿因缔约过失给原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8万余元。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原告上海太阳膜结构有限公司诉称,2007年6月8日,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决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对“首都机场南线收费站收费大棚索膜结构工程施工”项目进行采购。采购总金额为1300万元人民币。采购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发出投标供应商资格预审公告后,原告顺利通过资格预审,应邀参加投标,并且按照第一被告发出的投标邀请书的指示,以1000元的价格向第二被告购买了招标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写明,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日期是2007年7月14日10时,采购人将于同一时间举行公开招标的开标仪式。

原告为竞标,先后聘请了数位国外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和国内膜结构方面的资深人士对招标的采购项目进行论证。但是,2007年7月23日原告收到了被告发出的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邀请函,内容是:截至招标文件规定的提交时间,仅有两家投标供应商提交了投标文件,造成本次公开招标项目流标,经协商,将公开招标的项目改为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原告认为,被告方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法定招投标程序,触犯了《政府采购法》的强制性规定,违反了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招投标原则,严重侵害的原告方的利益,给原告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被告庭前答辩认为,最终确定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是因为供应商不足引起流标而导致的,而且采购人不属于《政府采购法》所规定的主体范围,不能适用《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原告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参加竞争性谈判,被告方最终选定了另一公司作为供应商,没有违反任何法定程序,无须承担赔偿责任。
摘自人民法院网

7. 商品销售纠纷案例

除非显失公平、欺诈,否则买卖合同已完成。你们可以协商解决

8. 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的目录

消费者权利
1.农民购买了劣质化肥能够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保护吗?
案例1 张某等农民诉某县复合肥厂销售劣质化肥案
2.自动扶梯绞伤幼童,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案例2 张某诉商场自动扶梯绞伤幼童案
3.能否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处理医患纠纷?
案例3 陈某诉长沙市中心医院分院销售违规制作的
4.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可否选择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案例4 昊昊及其父诉广洲新穗巴士公司交通事故人身损害陪偿案
5.受赠者防震有消费者的权利吗?
案例5 吴某诉某商场空调质量不合格退货纠纷案
6.美容化妆品致人损害,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案例6 李某与某祛斑霜生产商产品质量纠纷案
7.医院未告知患方医疗费用的明细项目侵犯了患方的什么权利?
案例7 李某诉长兴县人民医院侵害知情权案
8.开发商强卖面积涨水房,消费者应该怎么力?
案例8 李小姐杨先生与某投资中心有限公司购房销售合同纠纷案
9.消费者有必人接受联运公司自己制定的行规吗?
案例9 张某与某联运公司的货运纠纷案
10.老人在超市摔成截瘫,超市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案例10 海南一老人诉超市设施不案全致其摔成截瘫案
11.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消费者有权向销售者索赔吗?
案例11 杨某诉某日杂商店销售质量不合格产品造成其人身伤害案
经营者义务
12.经营者未按红定履行义务,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12 打工者与长途客车公司纠纷案
13.消费者如何应对垄断集团损害消费者的行为?
案例13 张某与某航空公司的机票纠纷案
案例14 朱某与国际航空公司的托运行李丢失纠纷案
14.商家“假一赔十”垢承诺有效吗?
案例15 夏某诉某商行销售假冒手机案
15.公共汽车上被狗咬了谁负责?
案例16 张某与某公交公司的人身伤害纠纷案
16.客人摔伤,酒店应承担侵权责任还是讳约责任?
案例17 严某诉某酒店设施不当致其受伤案
17.餐具爆炸伤害消费者,餐馆有责任吗?
案例18 贾某诉某餐厅餐具爆炸致其人身伤害案
18.在招待所游泳池内游泳溺水身亡,招待所应按其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吗?
案例19 董某等诉某招待所损害赔偿案
19.热水器夺两命,消费者如何求偿?
案例20 徐厚望、徐虹诉丁绍华销售不合格热水器致人死亡案
20.旅客钱包被盗,承运人有无责任?
案例21 孙某诉某公交公司要求赔偿其被盗财产案
21.公共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乘客伤残,公共汽车公司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22 董某诉祝某、四公司发生交通事故致其人身伤害赔偿案
22.产品功能与产品说明书不符,消费者应当怎么办?
案例23 林某诉某商场销售产品功能与产品说明书不符的商品案
23.卖“水货”也是欺诈吗?
案例24 古某诉“甲通讯”门市销售“水货”手机构成欺诈案
24.不合格电暖器引起火灾由谁负责?
案例15 欧某与某市无线电厂就不合格电暖气导致财产损失纠纷案
25.消费者购物没有索取发票会怎么样?
案例26 王某夫妇与某商场退货纠纷案
案例27 张某购货未索取发票丧失受保护权利案
26.变质食品的生产厂家在离消费者遥远的地方怎么办?
案例28 赵某诉副食商场赔偿销售变质食品案
27.散热器漏水淹住户,造成财产损失可否要求赔偿?
案例29 林某诉某能源设备厂销售的散热器造成其财产损失案
28.新产品缺部件,经营者应否履行三包义务?
案例30 康某与某商场新产品缺部件纠纷案
29.格式合同、店堂告示可以免除经营者的责任吗?
案例31 刘某诉某百货商场欺诈要求解除合同案
案例32 王某诉富斯特滑道公司人身损害赔偿案
案例33 余某诉某商场退换大衣赔偿损失案
案例34 向某诉某书店侵害名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案
案例35 章某夫妇与某旅行社服务纠纷案
案例36 李某与运营商因电话储值卡过期余额作废发生纠纷案
30.快递公司有权变更法定诉讼时效吗?
案例37 法定诉讼时效快递公司无权变更
违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31.邮递员马虎使电报延迟送达,消费者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案例38 孙某与某邮电局电报延迟送达精神损害赔偿纠纷案

9. 淘宝购物网络纠纷案请律师要多少钱

律师费用和律师协商解决,参考如下
北京市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版标准(试行)
二、民事权诉讼案件收费标准
(一)民事诉讼案件按审判阶段确定收费标准。
1、计件收费标准。
每件收费3000—10000元。
2、按标的额比例收费标准。
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10%(最低收费3000元);
1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6%;
1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4%;
1000万元以上,2%。
按当事人争议标的额差额累进计费。
3、上述收费标准下浮不限。
(二)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与委托人约定的财产利益的30%。
(三)再审、申诉案件分别按照一个审判阶段确定的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收取律师服务费。
(四)一个律师事务所代理一个案件的多个阶段,自第二阶段起酌减收费。

阅读全文

与购物纠纷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