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怎样才会宅基地侵权

怎样才会宅基地侵权

发布时间:2021-09-10 12:16:28

『壹』 怎样处理农村宅基地纠纷

一、土地管理部门违法审批引起的宅基地纠纷案件
因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宅基地,侵犯了相邻关系人合法权益而引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以行政案件立案审理。法院主要审查土地管理部门在作出审批宅基地手续这一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是否有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因而,土地管理部门从实体处理到审批程序各个环节中,只要有违法的情形存在,人民法院就应撤销宅基地使用执照或责令土地管理部门重新作出审批。
对于土地管理部门审批的宅基地属他人承包地、自留地,侵犯第三人土地承包经营权引起的纠纷,人民法院受案后,主要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所审批的宅基地是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有无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有无考虑土地承包权三十年不变的规定等具体情况,作出撤销或者维持审批文件的判决。
未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批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建房手续用地建房,侵犯了集体或相邻关系人利益引发的纠纷。
对于能够确认村民建房未经审批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建房手续的非法用地建房,并且侵犯了相邻关系人合法权益,如影响邻人房屋通风、采光、通行等情况的,人民法院既可以作出排除妨碍、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的民事判决,也可以中止诉讼,建议土地管理部门作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退出土地的处罚决定。人民法院在审理非法建筑物买卖、确权等涉及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案件时,应注意只能裁决建筑材料的所有权,不宜明确非法建筑物的所有权归属。
二、争占宅基地以外的集体空闲地引发的纠纷案件
村民争占除宅基地以外的集体空闲地的目的是为了多占地皮、扩大墙院、堆放杂物等。对这类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到当地人民政府申请解决,不服政府处理决定的则可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以行政案件受理。土地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可要求占地者退出土地、排除妨碍,法院则应以民事案件受理,对当事人因争占空闲土地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案件,人民法院应根据具体案情处理。
三、建房户私下调换宅基地引发的纠纷案件
村民根据各自利益的需要,私下调换宅基地引发纠纷的,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不仅要指出双方行为的违法性,同时可以建议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建房手续,收回宅基地。如果一方或双方已盖好房屋,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以在征得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后,责令双方变更宅基地登记。
四、用地建房影响相邻关系人利益引发的纠纷案件
不适当使用宅基地而影响相邻关系的,如在同一规划线上,后盖的房屋宅基地基垫比先盖的房屋宅基地高一些,造成雨水和生活用水向邻人宅基地流淌,或后盖的房屋和设施影响相邻人房屋通风、采光、滴水、危及他人房屋安全,或在不适当地点建造厕所影响环境卫生、或擅自堵塞通道、截断自然水流等情况引发的纠纷,人民法院应本着依法、合理的精神妥善予以处理,确实给邻人造成损害的,应责令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五、未经共同使用人同意,部分共用人擅自使用共用的宅基地而引发的纠纷案件
对一宗宅基地可由两个以上村民共同使用,具有共同使用权,共有土地使用面积可以在共有人之间分摊。对于共同使用的宅基地在未经共有人同意,部分共有人擅自使用引发纠纷的,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查明一方在建房时,对方明知而未提出异议的,可在不妨碍他人和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判令占有人继续使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与他人合资建房后发生的房屋产权纠纷,因涉及宅基地使用权,处理时应先征求土地管理部门的意见,如主管部门批准双方共同使用宅基地的,可以判决明确各自的房屋产权;如主管部门不批准双方共同使用该宅基地的,可以明确对房屋各自的份额后,判决房屋产权给有宅基地使用权的人。
六、未经有关部门确权和统一规划的宅基地因界址不明引起的纠纷案件
对于未经确权和统一规划的宅基地界址有争议、四至不明而引发矛盾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到当地政府申请处理。当事人不服政府处理决定的,法院应以行政案件立案处理。对经过统一规划和确权的宅基地因界址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以民事案件直接受理,查明土地使用证上的四至是否明确,长、宽、面积等数据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除四至确实被移动外,应以四至为准确定宅基地使用权;如果争议一方土地使用证上所载明的面积与实际情况相符,另一方不相符或提供不出土地使用证的,人民法院应将该宅基地处理给实际情况与土地使用证相符的一方使用。

『贰』 农村宅基地侵权

几年前北京拆除过几千万的别墅,如果严重违法,不能补办证件,就得拆除,不过对于宅基地还有一种办法,不用拆,折价给后面的合法使用者

『叁』 如何举报村委会 土地所处理宅基地侵权问题不公 渎职

农村宅基地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或者生产小队)所有,拥有宅基地的划分、收回、调整的权力,农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一般情况下,宅基地划分、调整应有这个经济组织的代表人(村委主任或者生产队长)召集全体村民讨论决定。

『肆』 这起邻里宅基地侵权纠纷如何解决

问:近日,村民张某来到县国土资源局,称其本人在村内只有一处新中国成立初期祖上留下的宅基地,上有3间平房,没有建围墙。1990年翻建成3间新瓦房,一直也没钱建围墙。1998年张某和妻子一起外出打工,举家居住在外。今年张某返乡并准备长期居住时,却发现邻居李某在自家房屋前宅基地上建了两间房屋。张某要求李某拆除房屋退还宅基地,李某以占用的是空闲地为由拒绝了张某。后经村委会和乡政府调解无果,张某要求对李某非法占地行为进行查处。经了解,张某的宅基地没有办理土地使用证,只有1955年父辈分家时的分单。那么,李某的行为是侵权还是非法占地?

答:处理此类民事纠纷应当秉持一个宗旨,即有利于稳定、有利于民生。张某、李某之间的土地争议或者土地纠纷,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村民之间会因为几厘米的地盘打得不可开交,因此,处理此类事情既要依法依规,又要考虑历史,照顾现实,实事求是。张某的宅基地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留下的私有土地,农民私人土地所有制被集体土地所有制代替后,其宅基地的使用权一直保留下来,但因种种原因一直也未进行土地登记,更没有土地使用证,这种情况在农村也比较普遍。但在农村都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院落。虽然张某并没有土地使用证,但其历史上形成的权利应当得到基本的尊重。可以找一些年长的村民,证明他们家的小院范围到底多大,四至界线到底在哪。经调查,如果李某家盖的房子确实占用了张家的小院,就应当退还或给予一定经济补偿。这需要在村委会或当地政府主持下,由两家本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

至于李某的房屋是否属于违法占地,这是另外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应当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事实和法律处理,这与李某、张某之间的土地纠纷没有直接关系。

『伍』 属于宅基地侵权还是宅基地确权

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确权是组织机构或行政机关对相应权利的确认。只能看到题目,看不到题的具体内容,你可以据以上定义自我判断属于侵权或是确权。

『陆』 宅基地侵权怎么赔偿标准

一是宅基地补偿,二是房屋补偿。由于宅基地的产权属于村集体,因此,这部分补偿归村集体所有,不会直接给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产权属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补偿归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没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体要给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让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一般有:

(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房屋拆迁补偿费的各项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加以确定,拆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任意更改。

二、宅基地拆迁补偿太低怎么办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依照本条例规定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

『柒』 存在争议的宅基地侵权行为应如何认定

【案情】莫某向基金会借款11万元。期满未能归还,经双方协商,莫某将某宅基地作借款抵押,再向基金会借款15万元,用于归还原借款的利息。后莫某又将同一宅基地抵押给钟某借款5万元。于是基金会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判决莫某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并执行莫某宅基地交付给基金会进行拍卖抵债。基金会将此宅基地其中的三块变卖给蓝某、覃某、钟某。蓝某、覃某、钟某又将这三块宅基地转让给陈某,后陈某通过拍卖会,竟得二块宅基地,与此三块宅基地连接在一起共五块宅基地,不想莫某竟在这五块宅基地上建制钢筋水泥柱、砌建砖混水泥台、搭建大棚等简易建筑物并命名“某贸易市场”用来经营,陈某遂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莫某停止侵权,排除妨碍,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5万元。
【审判】本案经法院审理,依法作出以下判决:
一、被告莫某立即停止对原告陈某的宅基地的侵权行为;限被告莫桂文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自行拆除上述宅基地地面上的所有建筑物;
二、驳回原告陈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评析】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在争议的宅基地,被告是否存在侵权?原告要求被告排除妨碍是否合法;
2、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是否合法,应否得到支持。
关于第一个问题,在争议的宅基地,被告是否存在侵权,原告要求被告排除妨碍是否合法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和第十七条规定“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本案中,被告莫某曾提出某县法院在执行其欠基金会债务纠纷一案中存在执行违法,但莫某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和向某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均裁定认为某县法院在执行被告莫某欠基金会债务纠纷一案的执行行为不予确认违法。其次,被告莫某认为其在争议的宅基地居住十多年,如其存在侵权行为,时效为2年,原告主张权利已超过诉讼时效。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最长为20年。而莫某在陈某购得宅基地使用权后,妨碍原告使用宅基地的行为持续存在,侵权行为一直延续至今,故不存在诉讼时效已过的说法。因此,莫某被执行拍卖的宅基地合法有效。第三,陈某在蓝某、覃某、钟某从基金会受让被拍卖的宅基地后,再从三人处受让此宅基地,并办理了土地使用权登记,已取得讼争土地的使用权,依法享有对讼争土地拥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莫某在陈某合法的宅基地上建建筑物的行为已侵害了陈某的合法权益,已对陈某构成侵权,因此陈某要求莫某排除妨碍合法有据。
关于第二个问题,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是否合法,应否得到支持问题。陈某提出要求莫某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但并没有提供出证据证明其在被侵权期间所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因此证据不足,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捌』 农村宅基地纠纷怎么办呢

一是确定物权使用权人,确定了使用权人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宅基地纠纷当专事人首先要本属着尊重历史、顾及现实、公平公正、客观实际原则进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村委会或人民调解组织予以调解,调解不成的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使用权权属确立,确立了使用权人后再产生纠纷及涉嫌了侵权行为,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

阅读全文

与怎样才会宅基地侵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