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代言人侵权案例

代言人侵权案例

发布时间:2021-09-08 19:20:19

① 肖战诉“马路边边”肖像权案将开庭,门店此前存在哪些违规行为

门店存在的违规行为是私自将肖战的照片制作成灯箱,然后为他们的火锅店进行宣传,并且在宣传的文案之中表示这个品牌的代言人是肖战,但实际上肖战和这个品牌并无合作,所以肖战方才以肖像权侵权向其提起了诉讼。其实像这种明星的肖像权侵权案件相对来说是非常多的,主要是由于一些明星,他随着热度不断升高之后,很多的品牌可能就会想要去和他合作。

那么他的很多粉丝是可能会因为他代言了这个品牌而去购买这个产品的,所以说像这一家火锅店,他在以肖战为自家品牌代言人去进行宣传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为自己谋利。所以说像他的这种行为确实是违法行为,不过在肖战起诉了这个门店之后,马路边边这个品牌表示这是门店的个人行为与这个品牌无关,不知道后续这件事情将会如何解决。

② 产品代言人的侵权责任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

对于产品代言人的侵权责任,应当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即不考虑产品代言人的主观过错,回只要认答定广告构成虚假广告,那么在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产品的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及个人便与广告主构成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

一、《广告法》第38条规定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二、《食品安全法》第55条规定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通过比较分析可知,上述两部法律均没有规定虚假广告中商品和服务的推荐者必须具备主观过错要件。而我国法律对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具备法定要件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比如国家工商管理局在《关于广告法执行中有关问题的答复》中规定,《广告法》第38条中“不能提供广告主真实名称、地址”的认定,是确定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而对于商品或服务推荐者承担民事责任却没有设定前提条件。由此,产品代言人承担侵权责任应当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③ 目前的法律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规制的各种法源依据

哈哈,我的学年论文就是这。
规定具体有:
(一)我国广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这一条非但没有规定广告代言者应当承担责任,反而明确把代言者这一广告主题排除在承担连带责任的主题之外。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违反本条规定,工商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一下的罚款。被侵害者还可以请求民事损害赔偿。《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对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进行规定。
在现行的审判工作中,多对这两条规定进行消极解读,即认为《广告法》中明确规定了哪些主体应当承担责任,在哪些情况下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则对法律没有规定的代言人,不管其在代言中作出了什么行为,都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正是之中对广告法的消极解读,造成众多的诉广告代言人的诉讼被驳回。
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55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仅供参考
【摘 要】:不久前出现的三鹿毒奶粉事件震惊了中国食品业,大批企业被拉下水,这其中包括蒙牛、伊利这样的明星奶企。这些商业广告的代言人在商业广告中,夸夸其谈,引导消费者,而我国《广告法》只规定了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承担责任。近八成网民认为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连带责任。 广告演出者是否也应该对消费者承担责任,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本文通过对比三个广告虚假宣传的案例,认为广告代言人应承担一般过错推定责任,并应该在广告发中予以确认。
【关键词】:广告 代言人 侵权责任
Advertisement Advertising ambassador tortious liability
一. 问题的提出
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时间席卷了整个中国,在奶粉危机中各大奶企认错态度一个比一个差 ,各大奶粉代言人纷纷表态,蒙牛代言人丁俊晖主动退还代言费用,捐给了公益事业,三鹿代言人蒋捷认为自己尽到了义务,没有责任,没有退还代言费用。公众在经历了假补药、假丰胸广告之后,舆论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再次爆发,明星在广告中的作用以及其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005年3月的SK=Ⅱ广告案中,原告列商品代言人刘嘉玲为共同被告,因为没有法律依据,遭到了法院的驳回。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国内的明星在国内因为代言虚假产品而被追究侵权民事责任。赚取巨额的代言费用,却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显然在虚假代言中明星的权利义务不对等。普通民众对这一问题也日益关注,要求明星承担责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广告主作为广告信息的源头,也是广告效果的归属,自然应当承担广告法律责任。但是广告的制作和发布过程要经过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出演者,证明者等各个主题之手。尤其是广告的出演者,利用自己在社会舆论中的优势地位,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作为一个广告的受益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二、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
(一)我国广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这一条非但没有规定广告代言者应当承担责任,反而明确把代言者这一广告主题排除在承担连带责任的主题之外。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违反本条规定,工商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一下的罚款。被侵害者还可以请求民事损害赔偿。《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对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进行规定。
在现行的审判工作中,多对这两条规定进行消极解读,即认为《广告法》中明确规定了哪些主体应当承担责任,在哪些情况下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则对法律没有规定的代言人,不管其在代言中作出了什么行为,都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正是之中对广告法的消极解读,造成众多的诉广告代言人的诉讼被驳回。
三,虚假代言的归责原则——一般推定过错责任原则
广告的代言人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来积极宣传广告主或其商品,促成交易的构成的地位、责任如何界定?如果没有特别法的规定我们是否可以追究其责任?我们认为没有特别法的规定则应该追究其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我国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体系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构成。 而广告代言人一般与消费者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因此应该追究其侵权责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代言人要承担侵权责任?我们可以从三鹿毒奶粉事件、“万里大造林”案和吸油基三个广告对比得出这一结论。
A,三鹿奶粉事件一出,三鹿的代言人邓婕、薛佳凝、花儿乐队等一些代言明星也受到牵连。 对这一事件,代言人也感到委屈。据《华商报》报道,明星邓婕身边的工作人员表示:“邓婕在代言产品之前,都做了充分的了解的,她代言的产品都有各部门验发的合格证书。”而另一品牌奶粉代言人蒋雯丽的经纪人常小姐也表示:“我们曾到厂家实地考察过,据说代言的品牌是当地的一个知名企业,质检证什么的都有。”作为品牌代言人的薛佳凝非常谨慎,拍摄食品广告前,她都会向商家要求亲自品尝其代言的产品。薛佳凝表示,自己作为公众人物,一向对产品代言非常谨慎,“在拍摄广告前,我还特别询问过厂家产品的质量,而且我还亲自尝试过自己代言的产品,在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后才接广告。”三聚氰胺这一化学物质是在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才进入公众的视野,在事件发生后,蒙牛公司作为国内一线的乳品企业都没有检验设备和试剂。作为演艺人员的代言人又怎么能知道牛奶里面有这么一种物质。在事件中代言人仔细检查了国家工商总局和质量监督局的产品合格证和免检证书。作为奶粉的代言人,以上各位虽然在广告中充当了宣传者的角色,但是作为演员的他们不可能对奶粉公司以及其奶粉潜在的质量问题进行预知,在整个广告出演过程中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只是按要求演出而已。
B,内蒙古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万里大造林”案中 ,2003年11月30日,何庆魁、高秀敏与陈相贵签订了一份“合作开发百万公顷大造林工程”的合同书,合同书中约定:乙方(何庆魁、高秀敏)以无形资产入股与甲方共同开发“百万公顷带造林工程”,参与甲方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甲方财务核算利润20%的所有权。公司的整个销售方案须征得乙方的同意,并按公司生产和销售计划月报给乙方。何庆魁、高秀敏则负责对甲方生产及经营活动进行整体宣传,并负责宣传演职人员的组织。“万亩大造林”案案发以前,作为公司副董事长的何庆魁确实亲自参与、策划了万亩大造林公司的虚假宣传。并利用他们的名人效应诱使大量客户上当受骗。在本案中,何庆魁亲自参与、策划了公司的虚假宣传,明知其代言的“万亩大造林”活动是一个虚假合同,其实际上是一个共同侵权的行为,其应该承担侵权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C,吸油基广告曾经在电视广告中风靡一时减肥广告的经典。 广告中自称叫“李丽”的代言人手持一段猪大肠,用其代言的产品“吸油基”吸收了附着在大肠内壁的脂肪,声称这是“吸油基”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动物肠道上的脂肪是附着在外壁上的,人们平时吃的猪大肠的脂肪在内壁是因为清洗的时候为方便把整个大肠翻了过来,则显得脂肪在内壁上,作为物理方法去油的“吸油基”又怎么可能把外壁上的脂肪去掉?虽然作为代言人不一定知道以上情况,也不一定主观上有欺骗消费者的故意,但在客观上没有尽到注意义务,这时候作为代言人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手段,代言人的介绍、推荐事实上提高了代言产品的可信性,使得代言产品的欺骗行为更容易实现。
根据民法的理论,一般要追究行为的侵权行为责任,必须满足一下要件:(1)故意或者过失(2)行为能力(3)侵害行为(4)侵害后果(5)因果联系(6)无免责事由。一般来说对(2)(3)(4)(6)项的要件比较容易满足,关键是第(1)项主观要件和第(5)项因果关系的判断。广告代言人在代言过程中起得作用就是帮助广告主宣传,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消费者购买某品牌的产品可能不是受到具体的某个代言人代言广告的影响,但是代言人的代言行为客观上使更多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果关系不难证明,只要消费者能够提供代言人代言广告的证据就可以了。
就虚假代言代言人承担责任要具备以下要件:
1. 代言人代言了某品牌的产品,即代言行为。
2. 代言人没有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
3. 客观上造成他人的损害。
4. 损害后果和代言行为之间由因果联系。
首先,适用哪种归责原则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平衡代言人的责任。笔者认为适用一般的过错推定责任要优于其他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侵害他人人身、财产并造成损失的,应负民事责任,但如果加害人能够证明损害不是由于他的过错所致,可以免除责任。一般的过错推定是指加害人有抗辩事由即可免除责任,严格的过错推定是指加害人有法定的抗辩事由才可以免除责任。 当使用一般过错推定责任时,对于案例A中的代言人的责任,代言人可以举证其查验了被代言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书,证明其在代言产品侵害中没有过错,则可以免除其责任。这与适用一般侵权行为法判定代言人不构成侵权的结果是一样的。 只不过把举证的责任归为在经济和社会影响上更强势的代言人。但是在案例C出现的情况中,适用一般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比适用一般侵权行为法更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作为消费者,很难去把握代言人主观上有没有过错或过失。相反,如果把举证责任归入代言人,则代言人在证明自己无过错时举证的难度要低,同时,适用一般过错推定原则,有利于迫使代言人在代言产品前了解代言的产品。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虚假代言这一现象。也有利于维护地位相对弱势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案例B中出现的代言人行为,应该用一般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来要求,代言人和广告主构成共同侵权。不应用一般过错推定。
其二,被认定未侵权的代言人侵权责任的大小的判定,应综合考虑代言人的影响力和在代言侵权广告中的作用。起的作用作用越大(例如有的代言人只是作为广告中的一名普通出演者,而有的却现身说法,极力推荐,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造成的后果是大不相同的),在广告宣传中夸张程度越大,给消费者造成的预期信赖自然就越大,造成的侵权后果自然就越大。代言人的知名度对广告宣传的效果、范围、广度、深度都有深刻的影响。知名度越高,造成的侵权后果就可能越严重。例如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和其徒弟小沈阳两者的社会影响力不同是不言而喻的。相应地,其所取得的代言费用也大不相同,他们对同一种广告行为所应负的责任大小自然也应该不同。
四,我国司法实践中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和立法完善
世界上向我国这样制定专门广告法的国家并不多见。广告法的制定对规范广告行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会死《广告法》并不能穷尽广告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也正是因为我国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才需要颁布专门的法律来处理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特别的经济问题。但是并不能因为颁布了特别法,且特别法中没有规定,就将应该保护的权益置于法律保护之外,相反,我们应该采用一般法的规定对其进行保护。
在代言虚假产品这个问题上,《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8条也明确了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而你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故对于应知而未知的代言人应当以帮助犯作为共同侵权人处理。
在修改《广告法》的时候可以在广告法的时候在38条应该在承担责任的主题上加上广告的代言人,这样代言人就成为广告法上承担责任的法定主体,而不再作为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在38条第二款应加上,广告代言人能够证明自己在代言行为的过程中尽到了注意义务的,可以免除其责任。
对于代言人在广告中所起的作用可由人民法院在审判时客观分析,自主决定其影响,法律不宜也不易做出硬性规定。应在司法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比较实际的衡量和价值标准,并以此来约束代言人的责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 结束语
虽然我国没有对代言人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负责任的代言人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应依据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则》和其他民事法律来追究代言人的民事责任,使用一般侵权理论对虚假代言进行约束。如果修改《广告法》,则可以在《广告法》中明确规定广告代言人的民事责任。即使广告法没有修订,那么《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应当被我们充分利用起来。
【参考文献】:
(一) 蒋英燕 《从SK=Ⅱ谈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上大法学评论》法律出版社
(二) 于剑华 《商业广告中出演者的民事责任问题——来自日本法的启示》
(三) 中国消费者协会 《广告公信度调查报告》
(四) 杭州广告协会 《从三大案例看美国对虚假广告的监管》
(五) 华商晨报 ,《“事故产品”扯出代言老话题“三鹿明星”》
(六) 《吸油基广告称20天吸平肚子 不想铅含量超标10倍》http://news.sina.com.cn/s/p/2005-09-12/10167743450.shtml 新浪网
(七) 《三鹿代言明星有话说》http://ent.163.com/08/0919/09/4M6PJLT400032DGD.html 网易娱乐
(八) 《公安找上门拒不退款 何庆魁曾为万里大造林喊冤》http://www.ce.cn/cysc/cysczh/200804/03/t20080403_15047299.shtml 中国经济网
(九) 孙仲 吴旭莉 《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理论及其实证分析》 《侵权法评论》2004年第1辑
(十) 王泽鉴 《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十一) 杨立新(主编) 《侵权行为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一版

④ 胡歌肖像权案胜诉,该案件具体的细节是什么

胡歌肖像权被侵犯,在起诉后成功获赔十万,侵权方还需要进行公开道歉。相比于鞠婧祎的败诉,两件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胡歌肖像权案本身没有过多的细节,对方侵权行为十分明显,在未经过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利用胡歌的名字、肖像进行推广,只要起诉肯定是成功的。

3、肖像权

肖像权是公民可以选择同意或者拒绝,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其中包括人像、纪实摄影作品,在没有经过本人的同意下,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原则上就算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得随意使用。一旦发现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我们就可以进行起诉。普通人要注意的是照相馆,很多照相馆在给人拍照之后,可能会用来打广告,这都是违法行为。

⑤ 肖战起诉马路边边侵权案将开庭,对方侵犯了肖战的哪些权益

当红明星当红小鲜肉这些都是近几年网络用语中的代名词,实际上很多的明星到现在都是因为靠取流量获取很多的热度,这也比较正常也能够体现现代年轻人的一些追求方式,但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有个人的一些肖像权。近日肖战起诉马路边餐饮侵权案件已经开庭通过,此次案件我们可以得出该餐馆对肖战所侵犯的权益。
一、未经肖战同意使用肖像
由于近日成都一家餐饮马路边边使用肖战的肖像权,通过肖战的照片将其作为该餐饮的品牌代言人,实际上这也是由于当地的消费者顾客的反应,所以才让肖战方了解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后来肖战通过正常的维权方式起诉了该餐饮未经同意使用本人的肖像,这点其实是肖战方做的比较对的地方,毕竟在未通过自己同意的情况下使用肖像权,那是属于违反国家法律的,所以可以通过正常的维权方式进行维权。

⑥ 广告代言有什么法律责任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6)代言人侵权案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十八条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

对在虚假广告中作推荐、证明受到行政处罚未满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利用其作为广告代言人。

⑦ 【十万火急】明星被侵犯肖像权案例!

案例1、未经授权,沈阳某服装市场一老板擅自用香港影视明星陈小春肖像进行服装宣传,结果被陈小春告上法庭。9月11日记者从市法院获悉,法院认为侵犯肖像权成立,判决被告赔偿5万元。

案例2、浙江某集团公司因欣赏方中信儒雅、知性的成熟男士形象,遂请他担任该公司所产皮鞋的形象代言人。合约期为四年,自2002年2月1日起至2006年1月31日止,合同期内方中信需为该集团公司参与演出广告片两条、拍摄平面广告三次、作现场整体宣传活动十二次,同时可获得代言费港币180万元。双方约定,广告片及平面广告的版权属集团公司;合约期满,公司必须停止播出广告片及通知其分销商停止使用印有方中信肖像及名字之平面广告及宣传品。合约签订后,方中信按约履行了相关义务。合约期满后,双方未再续约。然而2008年8月,方中信发现该集团公司未经其同意即擅自在该公司互联网网页上使用他的肖像进行商业宣传,遂诉至江苏无锡市崇安法院,请求判令公司公开登报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120万元。

案例3、台湾艺人蔡依林、罗志祥、杨丞琳、关颖4人,遭达志公司擅用他们的照片出售牟利,于是提告求偿各台币100万元(约24万人民币)。法院今天一审判达志公司须各赔偿4人50万余。台北地方法院判决指出,4人的经理人公司均属于天熹娱乐公司。达志公司未经天熹公司与4名艺人同意,将4人的照片张贴在达志的网站上出售,4人认为肖像权被侵害,因此提告并分别向达志求偿100万元。达志公司则辩称,他们是向《时报周刊》合法取得著作权授权,没有侵犯4名艺人的肖像权,也没有对他们的形象与名誉造成减损。 法官判决认为,侵害肖像权与侵害名誉权并不同,未取得肖像权而公开传播或贩卖相关商品,已侵害他人肖像权,至于是不是有贬损4名艺人,则是名誉权的问题,并不相关。

⑧ 我公司侵犯代言人的肖像权了吗

代言人在大赛宣传过程中接受过记者的采访,并出席了总决赛晚会现场

我则认为,如果有证据证明了该人确实是你们聘请的代言人,则不构成侵权。这是在合理使用。
你公司面临的问题,确实有些模糊,以后注意。一定要有书面的协议,并尽量完善。

⑨ 肖战起诉马路边边侵犯肖像权案即将开庭,这起官司谁的赢面大

根据法律规定,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肖像权的,任何人或单位都不能以非法的形式侵害别人的肖像权。如今,肖战起诉马路边边肖像权案即将开庭审理,那么这起官司谁赢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呢?

每个公民的肖像权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无论这个人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是那些明星大腕。法律规定,任何人在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的前提下,是不允许使用,制作当事人的肖像的。当然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除外。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马路边边使用肖战的肖像制作灯箱并不属于这种特殊的范围之内。因此我认为这次肖战赢的可能性肯定会更大。而且更让很多网友觉得气愤的事,马路边边对于这件事,不仅没有道歉,更没有和解的意思,所以才让肖战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肖战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⑩ 急求外国对广告代言人作出规定的法律条文

韩国

预审制度防患于未然

在韩国,政府通过预审制来规范电视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韩国很多明星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各类电视广告中,但是有关虚假广告的问题却很少发生,究其原委,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电视广告的预审制。

韩国的电视广告由韩国广告自律审议机构进行预审。该机构由1个制定审议标准的委员会和3个审议委员会构成,每个审议委员会由来自各领域的7名专家组成,分别负责对电视广播电台的广告内容、有线卫视的广告和大型广告牌的内容,以及报刊杂志的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所有的电视和广播电台的广告在正式播放前必须经过该委员会的审查。未经审查自行播放的广告将被视为非法广告,有关广告公司和电视台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为了有效地规范广告行为,韩国广告自律审议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从广告用语、受众、表现形式等各方面对不同领域的产品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以药品为例,韩国将药品分为一般药、专用药和药材三类。减肥药物作为专用药,和药材一样被禁止进行电视广告宣传。即便是可以做广告的一般药类,委员会也规定广告中禁止出现可能诱发消费者误用和滥用的内容。

审议委员会在审查广告片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会责令广告公司进行修改、处理。由于实施了这种防患于未然的预审制度,韩国基本杜绝了虚假广告与观众见面的机会,也为名人明星卸掉了沉重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干玉兰)

西班牙

消费者理智商家自律

据西班牙Media-Analizer市场调查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近10年来,西班牙的名人广告增长了400%。贝克汉姆、罗纳尔迪尼奥、纳达尔等一批巨星成了各种产品的代言人。60%的西班牙人承认,看广告时会受到名人效应的影响。

但西班牙人是比较成熟的消费群体,人们在接受广告宣传时变得越来越理智,多数人不会盲目购买名人代言的产品。调查显示,76%的西班牙人认为目前广告上的名人面孔太多了,这样反而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商家要宣传的是产品,而不是脸蛋儿。

此外,广告商虽然不能验证产品质量,而只负责让产品形象深入人心,但仍然比较注意广告内容,发布前进行认真审查,以免招来麻烦。

此外,商家的自律也十分重要。去年,西班牙各大饮食连锁企业与卫生部签署了一个自律协议,目的是杜绝不利于儿童健康的广告宣传,尤其是可能引起儿童肥胖症的食品广告。协议中有一项内容就是不能邀请名人为这类食品做广告,因为明星对孩子的影响太大,很容易产生负面作用。共有33家国内外大饮食企业签了协议。(方长平)

加拿大

代言者必须实际使用

《加拿大广告标准准则》第7条对代言、推荐或证明某产品或服务广告作了明确规定,代言、推荐或证明者必须是该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使用者,广告相关信息须有充分事实依据,绝不许欺骗或误导消费者,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民事或刑事处罚。

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广告标准协会从1972年起开始提供对将要播发的广告进行预审,颁发播发许可证以及相关咨询的有偿服务。这实际是从源头上解决了不实或虚假广告的问题,同时也解除了相关各方对潜在风险的担忧。

加拿大名人做代言广告的不多,除“门槛”高外,也与名人广告效应不佳有关。当地一家著名民调公司2005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名人广告很难改变北美地区一般消费者的品牌喜好,而且消费者往往都会怀疑:这个名人肯定被商家收买了!(杨士龙)

美国

对保健品广告敬而远之

在美国,演艺及体育明星为企业及产品充当代言人的现象十分普遍,但由于广告法规对广告内容及形式都有严格、详尽的规定,因此名人代言广告惹出法律纠纷的情况并不常见。

美国的形象代言人广告必须“证言广告”和“明示担保”,意思就是明星们必须是其所代言产品的直接受益者和使用者,否则就会被重罚。美国摇滚巨星杰克逊曾为百事可乐做广告,但有人发现他根本不喝汽水后,一时间他被公众列为知名度高却被普遍讨厌的人物。一个好莱坞演员也曾因做虚假广告被罚款50万美元。

通常来说,美容产品、保健品及药物类广告常常因为其宣称的效果与实际使用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较易引起消费者不满,因此美国的演艺明星大多对此类广告敬而远之,避免惹上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即便常有女明星为一些知名的化妆品公司担任代言人,但她们也大多是作为公司品牌的形象代表出现,而很少会在广告中为产品的效果现身说法,更不会就产品效果向消费者作出保证。

即使不少明星推出以自己姓名作为品牌的系列产品,利用自己的知名度赚钱,这些产品也往往是服装、香水等比较“安全”的时尚消费品。

卡门·巴尔伯是总部设在洛杉矶的美国纳税人与消费者权益基金会的公关协调主任。她表示,美国广告法规定此类广告的代言人必须是产品的实际使用者,而且广告中有关产品效果的宣传必须有事实依据,因此名人代言多见于大众消费品和服务类产品的广告中,例如化妆品或银行信用卡服务等。(曹卫国)

瑞典

名人代言广告受多方制约

在瑞典市场上,服装、护肤品和食品是名人做广告最多的行业。

瑞典广告行业协会会长皮亚·布里克尔说,名人代言产品,就是将其名誉和代言的产品捆绑在一起。名人代言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为其代言的名人自然而然地会成为公众抱怨和指责的对象,有的甚至连自己的正业也会受到影响。

瑞典虽然没有关于名人代言广告的专门法规,但是可以从广告法律条文、名人自律规范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对名人代言广告进行制约。

瑞典的广告法十分严格,对所宣传的产品质量和标准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对企业进行产品推广做出了种种规定和限制。瑞典对食品、药品以及保健品等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的产品更是有许多补充条款,这些严格的规定从源头上堵住了问题广告的出笼。(新欣)

日本

虚假代言面临失业风险

日本明星做广告的酬金十分高,所以这也决定了只有大企业才能请得起。

在日本,如果明星代言的产品属于伪劣产品,那就意味着明星本人可能会因此受到巨大影响,不但要向社会公开道歉,还会在很长时间得不到任何工作。另外,如果明星本人出了问题,那么广告主也会因为担心自己产品形象受到损害,而立即停止有关广告的张贴与播放(王婉)

法国

虚假代言面临牢狱灾

在法国播放的广告大都注重依靠新奇创意来突出产品品质,很少靠明星脸蛋来拉动人气,这也和欧洲人相对理性的消费观念有很大关系。法国市场一般来说比较成熟,卖家与买家大致处于信息对等状态。从买家来说,一般他们比较理性,都相当注重品牌。他们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往往是经过一番积累的,并非一张明星代言人的脸孔便能让他们“头脑发热”。在这样的消费风气之下,法国的厂商也不太愿意花费重金聘请明星做广告。

面对理性的买家,卖家在做产品形象广告时也非常慎重。企业选择代言人往往会通过公关公司,后者挑选明星或偶像人物时,会充分考虑产品的特质。受严格规定的限制,明星们也不敢随便什么广告都接,因为如果代言了虚假广告,身败名裂不说,还可能遭受牢狱之灾。法国一位电视主持人吉尔贝就曾经因为做虚假广告而锒铛入狱,罪名是夸大产品的功效。(

阅读全文

与代言人侵权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