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权

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权

发布时间:2021-09-04 23:37:53

『壹』 夫妻离婚后,应由谁对未成年子女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夫妻离婚后,未成年人子女给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了损害,应由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进行赔偿。但是,如果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经济能力不够、独立承担赔偿责任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要求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不可以因为未与子女一起生活而拒绝进行赔偿。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八条

『贰』 离婚后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的,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现实困惑

张裕在父母离婚后就一直跟随父亲生活,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张裕今年刚刚考入县里最好的中学,父亲给张裕买了一辆电动车作为奖励。某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由于行人太多,张裕骑车将另外一名同学撞倒,致使该同学的右腿骨折,花了医药费共计两千余元。张裕的父亲有能力进行支付,可当受害人要求张裕的父亲进行赔偿时,张裕的父亲却要求受害人向张裕的母亲索要。对此,张裕的母亲提出了异议。

律师答疑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八条对此类问题明确规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夫妻离婚后,在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时候,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共同生活的一方独立承担责任有困难,法院就会责令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承担责任。本案中,张裕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并且其父亲有赔偿的能力,所以张裕的母亲有权拒绝赔偿。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58.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法理荟萃

父母离婚后对子女仍负有监护的义务,但是否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决定了其所承担的义务不同。

『叁』 离婚后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的,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8条对此类问题明确规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夫妻离婚后,在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时候,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共同生活的一方独立承担责任有困难,法院就会责令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承担责任。

『肆』 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的责任谁来承担

父母离 婚后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的责任谁来承担?9岁的许小某父母离 婚,一直跟随母亲生活。今年5月份,许小某在玩耍的过程中将同学眼睛打伤,花去医疗费近20000元。同学的父母要求许小某的母亲承担医疗费。许小某的母亲没有支付能力,找到许小某的父亲,但许小某的父亲认为自己不和许小某共同生活,所以,不应当承担此费用。
分析: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子女无论由哪一方直接抚养,父母双方都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双方都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所以本案中,许小某的父亲应该承担医疗费用。

『伍』 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侵权责任谁负担麻烦告诉我


亲权是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抚养教育、监护和财产管理的权利。父母对于子女亲权是基于血缘关系产生的,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消灭的一种资格,即使父母离婚之后,父亲和母亲对于不归他们抚养的孩子也仍然享有亲权。
《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4条:“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
《意见》第158条规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由此可见,法律既没有免除本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母对于子女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同时又规定了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母应该优先承担的该民事责任。也就是说,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承担的是一种补足责任。

『陆』 父母离婚的未成年人侵权诉讼由谁作被告

綦江县法院 柳光洪 关于父母离婚的未成年实施侵权的赔偿责任,《民法通则意见》第158条规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司法实务中对赔偿权利人应当以谁为被告提起诉讼,意见不一。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分别情况确定被告。一般列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一方为被告;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困难时,将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也列为被告。如果在诉讼程序中没有将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列为被告参加诉讼,其又需要承担责任的,还可以在执行程序中追加其为被执行人。 第二种意见认为,父母离婚的未成年子女侵权诉讼,应当将侵权的未成年人、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和不同子女共同生活的另一方均作为被告参加诉讼。其理由是: 一、未成年侵权人、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均有可承担民事责任。 未成年侵权人可能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一是民法通则第133条第2款,该款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二是《民法通则意见》第161条前段“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十八周岁,在诉讼时已满十八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 与未成年侵权人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可能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一是民法通则第133条第1款“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二是上述民法通则意见第158条前段的规定。三是《民法通则意见》第161条“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十八周岁,在诉讼时已满十八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 未与未成年侵权人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或母可能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上述民法通则意见第158条后段的规定。 二、上述人员是否需实际承担责任,是案件的实体问题,需要开庭审理查明案情后才能决定。如果不将上述三类人员列为被告参加诉讼,是查清案件事实的前提条件。 三、将上列人员一起列为被告参加诉讼,能够障其抗辩权等诉讼权利。如果按照第一种意见,在执行程序中将未参加诉讼的父或母一方追加为被执行人,其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不能保障义务人的抗辩权等诉讼权利。而未让其行使抗辩权即让其承担责任,对义务人来讲不能说是公平的。 四、将上列人员一起列为被告参加诉讼,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柒』 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利益的,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问: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利益的,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答:君同法律在线咨询为您解答

婚姻法中没有关系离婚没有子女,女方要赔偿男方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 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捌』 离婚后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的责任谁来承担

法律规定,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由其监护人承担责任,一般来说,孩子的监护人就是他的父母,如果夫妻离婚,该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的,应当由同该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来承担民事责任。但是考虑到未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依然也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如果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法院可以责令未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民法通则意见》第一百五十三条。

阅读全文

与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