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事档案纠纷】公司拒绝办档案转出手续 、我该怎么办
您好!中顾网专家律师史雪松为您解答:
结果就是你可以办理这个手续。
B. 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查治安处罚记录吗
一、如果违法行为导致单位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的,人事档案里会有记录,否则不会有;
二、违法记录,如果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安机关会有记录;
三、如果涉及刑事犯罪的,公安、检察、法院都会有犯罪记录;
C. 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吗
不可以随意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
档案查阅的相关规定:
1、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定和需要确定需提供的档案材料。
2、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查阅单位介绍被查阅人的有关情况。
3、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国家秘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严格保管,严格查阅手续。
4、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5、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3)人事档案纠纷拒绝查档扩展阅读:
查询个人档案:
1、档案存放地点:
有工作单位的人,档案一般存放在自己的工作单位;学生的档案是存放在学校学籍科。
D. 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吗
核心提示: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为您介绍。 一、档案查阅的相关规定 (一)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定和需要确定需提供的档案材料。 (二)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查阅单位介绍被查阅人的有关情况。 (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国家秘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严格保管,严格查阅手续。 (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五)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二、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因个人档案造成劳动者损失的问题,原来只能通过向上级部门投诉来协调。由于没有上级主管单位的“新企业”越来越多,加上档案涉及劳动者许多切身利益以及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档案官司”开始出现了。这类由档案引起的劳动纠纷由于性质特殊,劳动者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较困难。那么,读者如何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第一,不要让档案成为“死档”。要知道自己的档案保管在什么地方,其中特别要注意是委托人才服务机构保管的,必须保存好档案保管的证明,及时缴纳费用,不要让自己的档案成为“死档”。 第二,处分材料入档须经本人认定。根据《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规定》,档案中“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后方能归入档案”的规定,单位放入档案的材料,特别是对劳动者处理、处分的材料要求经本人签字认定。 第三,劳动关系解除及时转移档案。根据国家有关档案转移的规定,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单位必须在一个月内将该员工的档案转移到所在的街道、新的工作单位。因此当我们结束了前一个工作时,应当关心自己的档案是否及时转移到位,防止在调换工作中档案的丢失。 第四,档案材料与事实不符,可要求单位认定并修改。
E. 人事档案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吗
解除劳动合同后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产生的纠纷算劳动纠纷。
最高内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容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五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F. 公司与个人档案纠纷问题,令人寒心!
这个,你去找律师咨询了
希望你的问题能很快解决
G. 09年公司停业,与我解除劳动关系;但因赔偿等问题拒绝移交我的人事档案至今。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第18条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第19条规定:“转递档案,可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对转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立即退回,逾期一个月转出单位未收到回执应及时询问,以防丢失。”
《关于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中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及时将职工档案转到职工新的接收单位;无接收单位的,应转到职工本人户口所在地。
你现在的问题是找不到原单位了,可以参考crtrr445的回答进行处理。
H. 离职员工如何面对档案纠纷
你好,在劳动合同被解除或者终止后,许多劳动者都面临着档案迁移问题,甚至有的还迫切希望知道用人单位在自己的档案里写了些什么,而不少人恰恰因此结怨“老东家”。那么,面对档案纠纷,离职员工该怎么办呢?
拒迁档案,有权索要赔偿
【案例】刘晓莉原是一家公司唯一的技术指导工。2015年5月,因另一家单位向刘晓莉抛出“橄榄枝”,向其承诺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而刘晓莉觉得在该单位的发展前景远比公司好得多,遂向公司提交书面辞呈,要求立即解除尚有三年到期的劳动合同。因被公司坚决拒绝,刘晓莉便扬长而去。出于报复,公司以刘晓莉没有提前30日通知而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扣押了其档案。
【点评】刘晓莉的解约行为虽属违法,但公司照样不得扣留其档案。《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原劳动部《关于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第一条第二项也指出:“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及时将职工档案转到职工新的接收单位;无接收单位的,应转到职工本人户口所在地。”即不管劳动者以何种方式离开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均具有及时将其个人档案转出的义务,否则,必须赔偿劳动者由此受到的损失。
未迁档案≠存在劳动关系
【案例】谢扬秀与一家公司的劳动合同因到期而终止后,公司既未与其续签劳动合同,也没有通知其前去办理转移档案关系手续或者将档案移交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托管。而谢扬秀也一直在家料理家务,并未重新就业,即档案一直存放在公司。2015年6月,谢扬秀突然来到公司,以自己的档案还在公司,便意味着自己还是公司员工为由,要求公司支付离职半年来的工资。但遭到公司拒绝。
【点评】保存档案不等于仍然存在劳动关系。《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第二条:“企业职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而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另一方接受并给予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正因为公司虽然保存着谢扬秀档案,但档案并不能代表、反映劳动过程,谢扬秀实际上并未为公司提供有偿劳动,公司也未接受,决定了谢扬秀不能单凭档案索要工资。
丢失档案,可以诉请补办
【案例】古小琴与一家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彼此便终止了劳动关系,古小琴也随即到另一家单位任职。2015年7月,由于公司一再推诿为其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心存疑虑的古小琴通过“穷追猛打”,才得知自己的档案已被公司丢失的真相。可面对古小琴的补办请求,公司却一直未做明确答复,更不用说,让古小琴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即公司何时会办、能否办好,完全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未知数。
【点评】古小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责令公司补办。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五条规定,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办理人事档案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事档案被原单位丢失后当事人起诉原用人单位补办人事档案并赔偿经济损失是否受理的复函》中也指出,保存档案的企事业单位,丢失他人档案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档案关系人起诉请求补办档案、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查询档案,不得随心所欲
【案例】朱文娟曾在多地、多家用人单位任职,其人事档案自然随之在不同的人才交流中心转递过。2015年8月,朱文娟又一次从一家公司离职时,以对自己档案中记载的有关履历、学历、学位、录用、任免、工资、待遇、奖励、处分等内容一直知之甚少为由,要求公司让其查阅、复印后,再行转档,因遭公司拒绝,朱文娟随即质疑:对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难道本人也不能了解吗?
【点评】朱文娟的确无权查询。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档案,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第(一)、(四)项则已分别规定:“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定和需要确定需提供的档案材料。”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即有权查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主体只能是单位,任何个人不论基于什么原因、什么理由、什么目的均没有查询的权利。正因为朱文娟曾在多家用人单位供职,在流动人口之列,公司自然有权拒绝。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