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苏州 吴江松陵小学和松陵团结小学是一样的吗
松陵小学就是一中心小学吧,在中山路桥边上
㈡ 吴江松陵一中心小学和思贤小学哪个好
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苏州市吴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的通知各小学,初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等法律法规,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要求,参照《2015年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意见》(苏教〔2015〕5号),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认真做好2015年吴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围绕《苏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推进“学有优教”品牌建设,区域整体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标本兼治,落实均衡举措,稳步推进改革,体现义务教育的普惠性、公益性、公平性,大幅提升义务教育公平度、适切度和满意度。完善和优化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入学服务措施,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按时入学,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各学校要依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的基本权利,确保每一个符合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享受相应的公学位。根据《区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吴江区新市民积分管理法的通知》(吴政规字〔2014〕2号)文件精神,新市民子女参与积分管理并达到积分入学要求后,享受相应的公学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入学一律按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二)坚持义务教育“两个为主”原则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学校为主”的原则,依法保障符合规定的新市民子女入学机会公平。各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公学校吸纳力度,确保公学校吸纳比例逐年增长。(三)坚持按需供教和帮困助学原则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帮困助学工作力度,关心、关爱每一个特殊适龄儿童少年,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和残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普通中小学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障儿童(包括肢障、智障、听障、视障等)随班就读,为残障儿童少年学习、康复提供必要的个别化教育服务和康复帮助,完善融合教育措施,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确保特殊群体入学机会公平和教学过程均等。三、入学法(一)入学对象1.小学(1)凡2009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出生,具有本区常住户口或者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适龄儿童。各小学不得招收不足年龄的儿童入学。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并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身体状况证明。(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辖区内拥有已取得产权证的合法固定住所(含交房日期在2015年8月31日前的期房)的非吴江籍适龄儿童。(3)参加新市民积分管理,并达到入学积分要求的新市民适龄子女。2.初中(1)具有本区常住户口或者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小学毕业生。年满16周岁(199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且已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毕业生,初中不再发放《初中入学通知书》。(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辖区内拥有已取得产权证的合法固定住所(含交房日期在2015年8月31日前的期房)的非吴江籍小学毕业生。(3)参加新市民积分管理,并达到入学积分要求的新市民小学毕业生子女。(二)报名时间1.小学、初中集中报名时间均为2015年5月23日、24日、25日以及8月10日。2.参加新市民积分管理并取得积分入学准入卡的,按准入卡上规定的时间到准入就读学校报名。(三)报名法1.小学具有本区常住户籍的适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户口本和合法固定住所的产权证(或交房日期在2015年8月31日前的期房的购房合同及契税凭证)、婴儿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等到合法固定住所所在施教区学校报名。拥有合法固定住所(已取得产权证或交房日期在2015年8月31日前的期房的购房合同及契税凭证)的非本区户籍新市民适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以下有效证件到施教区学校报名: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产权证(或交房日期在2015年8月31日前的期房的购房合同及契税凭证)、婴儿出生证、预防接种证。2.初中具有本区常住户籍的适龄少年,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户口本和合法固定住所的产权证(或交房日期在2015年8月31日前的期房的购房合同及契税凭证)、学籍卡(从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打印,毕业学校盖章)等到合法固定住所所在施教区学校报名。拥有合法固定住所(已取得产权证或交房日期在2015年8月31日前的期房的购房合同及契税凭证)的非本区户籍新市民适龄少年,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以下有效证件到施教区学校报名: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产权证(或交房日期在2015年8月31日前的期房的购房合同及契税凭证)以及学生的学籍卡(从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打印,毕业学校盖章)。3.参加新市民积分管理并取得积分入学准入卡的,持卡到准入就读的学校报名。四、施教区认定细则1.学生常住户口应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常住户口及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若学生户口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不一致,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合法固定住所作为确定施教区的依据。2.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常住户口应与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若常住户口与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合法固定住所作为确定施教区的依据。3.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多处合法固定住所,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供其中一处合法固定住所相关证明。原则上以相对稳定、具备长期生活条件的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如果多处合法固定住所中含有人均面积低于18平方米的住房,则该住房不再作为确定施教区的依据。4.除学生父母(夫妻)共有产权的合法固定住所之外,其他形式共有产权的合法固定住所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的依据。5.本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合法固定住所,按照属地管理和就近入学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居住地等情况,统筹安排公学校就读。6.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合法固定住所的,父母及其子女户口地和居住地长期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居住并为唯一居住地的,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学生施教区的确定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7.户口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它法定监护人,监护人在施教区无合法固定住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凭相关证明在监护人户口所在地依法入学;①父母双方都是现役军人(含武警);②父母双方都是公派出国的专家、技术人员;③孤儿。8.因改善住房条件、地块改造等原因而乔迁新居的,人已迁新居,但户籍尚未迁移的,施教区的确定以新居住地为准;原居住地已拆迁,新住房尚未交付,确定其施教区应以新安置的住房为准。9.新市民在本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含购房合同注明交房日期在2015年8月31日前的期房),以其合法固定住所为准就近入学。新市民在本区无合法固定住所的,根据《区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吴江区新市民积分管理法的通知》(吴政规字〔2014〕2号)文件精神,须参加新市民积分管理,达到积分入学要求的,入读对应的公学校。10.对服务对象提供的合法固定住所予以登记,登记的合法固定住所五年内认定一名地段生(同一家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除外)。从2014年9月1日起,对提供的合法固定住所将予以登记,同一合法固定住所每五年认定一名学区生。同一家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除外。五、工作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在今年新生入学工作中,要进一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深刻领会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文件精神,正确解读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落实服务举措;稳步推进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确立全局观念要以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按照国家、省、市政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指标体系”的总体要求,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科学预测事业发展,认真制定入学工作的事业计划、实施方案和操作法。(二)推进教育均衡要将初中、小学入学工作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抓手。结合行政区划调整、新城区建设、城市综合改造,科学合理、积极稳妥地调配公共教育资源。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老校改造、新校建设、资源重组、品牌输出、施教区共享等治本措施,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缩小校际差异、区域差异,有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控制学规模根据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初中学标准,学校事业发展规模应与学条件相适应,保证生均占有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基本均衡。在满足施教服务范围内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刚性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班额。(四)规范入学行为坚决落实省“五项严格”和苏州市“三项规定”,严禁任何公、民学校采用笔试或变相笔试的方式选拔学生;学校不得以各种社会培训证书、各种荣誉证书为依据录取学生。坚持实行均衡编班、平行编班,严禁以“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等名义违规分班。学校要严格遵守小学、初中入学日程安排和工作纪律,严禁公民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入学宣传,切实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行为。(五)坚持两个为主根据《区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吴江区新市民积分管理法的通知》(吴政规字〔2014〕2号)文件精神,各校要扩充公学校资源,挖掘公学校潜力,进一步提高公吸纳比例,切实保障符合积分入学条件的新市民子女享受同城待遇。要扩大公学校容量,鼓励社会力量学,购买民学校服务,加大对接收新市民子女学校的支持力度,满足新市民子女入学需求。(六)加强学籍管理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的要求,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招生入学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苏州市中考认真执行考籍与学籍对应的规定,原则上初中毕业生均应在学籍所在校参加毕业升学考试。(七)关爱特殊儿童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障儿童(包括肢障、智障、听障、视障等)随班就读。随班就读人数超过5人,学校应依据《苏州市普通中小学附设特教班班标准(试行)》设置特教班,并为残障儿童学习、康复提供必要的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和帮助。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十五年免费教育的残障儿童应由监护人提出申请。对极重度残障儿童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八)落实免费政策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规定,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并免费提供教科书。符合积分入学条件的新市民子女与本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免费义务教育待遇。(九)优化服务措施各校要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以服务学生、方便家长为宗旨,完善服务措施,优化服务项目。认真做好电话咨询、施教区公示、来访接待、学位查询告知等服务工作。义务教育学校统一于2015年5月20日起,将本校施教区范围、入学政策、报名登记手续等相关规定和入学咨询服务电话号码,同时在学校网站主页醒目处和校门口向社会公布,并认真做好来访接待,来电咨询等服务工作。(十)其他工作要求1.根据国务院侨务公室、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相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侨文发〔2009〕5号)精神,各校应认真做好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工作,积极支持、帮助在苏华侨子女进入公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外籍华人子女来苏接受义务教育,参照上述文件规定执行。2.我区引进的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高层次紧缺人才、外商投资企业和市外投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军转干部及港澳台商子女的入学(园)问题,按吴政〔2012〕23号文件执行。3.根据《省卫生厅、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7年全省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苏卫疾控〔2007〕12号)的规定:“儿童在入园、入学时,要查验预防接种证”,各小学在入学报名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4.中小学新生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必须由学校盖章于8月15日前送达新生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
㈢ 吴江松陵镇学校划分是怎么样
2019年吴江太湖新城(松陵镇)学校划分如下:
八坼小学:八坼社区、西联小区
横扇小学:横扇社区
菀坪学校小学部:菀坪社区
其他(松陵小学、北门小学、思贤实验小学、区实验小学太湖校区、区实验小学爱德校区、区实验小学城中校区、区实验小学苏州湾校区、鲈乡实验小学本部校区、鲈乡实验小学越秀校区):
(详情可参考链接:http://suzhou.bendibao.com/e/201541/2.shtm)
㈣ 江苏吴江松陵小学校服对照表
苏州市吴江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江苏省和苏州市最南端[1]。地处苏、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46′~31°14′、东经120°21′~120°54′,东接上海市青浦区,南连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桐乡市和湖州市南浔区,西临太湖,北靠吴中区和昆山市,东南与浙江省嘉善县毗邻,东北和昆山市接壤,西南与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地处水乡河道纵横,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吴江境内拥有同里古镇、震泽古镇、垂虹桥、退思园等国家著名的旅游景区,并且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同里以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被誉为东方小威尼斯。2011年吴江市排名全国百强县第二位[2]。2012年9月1日正式发文公布成为苏州市辖区之一。
吴江区面积1092.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8.74万(2012年末)。吴江文化属吴越文化,现下辖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3])、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街道、8个镇。
吴江拥有140多位著名历史人物,其中较为杰出的有春秋时期的范蠡,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爱国诗人柳亚子,社会学家费孝通等。国学大师南怀瑾晚年定居吴江,太湖大学堂已成为国学文化的重要传承及传播地。
㈤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小学四年级(上)语文五,六单元测试卷
我哪知道
㈥ 吴江市松陵镇团结小学是民办还是公办学校
九年义务教育都是公办的学校,如果要住宿就交住宿费。团结小学是公办学校.
㈦ 吴江市区有哪些小学
吴江市区小学有:
一、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04 年,前身源自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私立爱德女子两等小学堂”和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的“吴江县立城区初等小学堂”。现坐落于吴江市松陵镇永康路84号。2009年9月学校又在城南人民路1666号新建了一个现代化校区。
二、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现址盛泽镇舜湖中路340号。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捐建,时为松陵学舍,俗称盛湖西书院;次年九月,知县丁元正、县丞熊晋台集盛泽镇士商,筹集白银上千两创建,于乾隆(1744年)落成,至光绪五年以后又屡经募资修缮。
里人简书熏(寅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以原有松陵学舍作为校舍,创办明德小学,时为一所初等小学;1935年升为国立小学,始成完全小学,先后由简书熏、张德驺、金梦良、沈爵天、简六鳌任校长。日军占领时期,由陈仲亮、吴耕阳等先后负责校务,损失沿属不查。
三、吴江市松陵镇中心小学
吴江松陵小学创建于1911年,是一所在松陵城区有一定声誉的百年老校。这所园林式学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均达到并超过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的标准。学校小学部现有教职员工96人,30个班级,学生1000余人。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古朴优美。
学校师资队伍素质优秀。93名专任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教师75人,本科学历教师占比为80.6%。学校现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
9人,市级教学(科)能手、教坛(科)新秀15
人,A级、AA级优质课、基本功优胜奖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比例达34.4%。
四、吴江市松陵镇团结小学
团结小学的前身是松陵镇第二教育点,开办时间是1999年8月,地点在原松陵镇的吴新村。次年8月搬迁至松陵镇的西元圩。2001年5月取得办学许可证。
2004年8月搬迁至松陵镇的吴模村。2008年8月又一次搬迁到联团村,同年顺利通过了吴江、苏州两级市教育局的高标准检查验收,成为苏州市合格外来工子弟学校,并更名为“松陵镇团结小学”。
五、吴江市横扇中心小学
吴江市横扇中心小学位于太湖之滨,是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农村中心小学。学校占地23854.7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8398.3平方米。
共设班级29个,学生1311人,教职员工99人,其中教师84人。学校曾获 “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两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AA级特色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
网络—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网络—吴江市松陵镇中心小学
网络—吴江市松陵镇团结小学
网络—吴江市横扇中心小学
㈧ 女儿报名吴江松陵一中心小学,到现在还没接到入学通知,什么情况啊
要交赞助费的话你就直接找校长,反正他已经收了钱了,不用赞助费你也去问问那的负责人。再说,貌似已经过了新生报道了吧,我已经报道了两三个星期了……你怎么当的父母啊。
㈨ 吴江实验小学是松陵实验小学吗
吴江市实验小学-就是吴江市松陵镇小学地址:江苏省吴江市松陵镇永康路84号。学校电话:0512-63460348。
㈩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怎么样
简介: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04 年,前身源自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私立爱德女子两等小学堂”和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的“吴江县立城区初等小学堂”。现坐落于吴江市松陵镇永康路84号。2009年9月学校又在城南人民路1666号新建了一个现代化校区。
注册资本:976万人民币